法属印度的历史变迁

1、法属印度的发展

法国东印度公司于1642年成立,并由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于1664年重组。

1667年,法国东印度公司派遣法朗索瓦-卡戎率领船队抵达印度的苏拉特,并在此建立法国在印度的首个贸易站。翌年(1669年)在默苏利珀德姆建立另一个贸易站。

1673年,法国在孟加拉的金德讷格尔建立了贸易点。1674年法国从旁遮普的苏丹手中取得了Valikondapuram。


法属印度的历史变迁

法属印度极盛时期

1741年杜布雷来到了法属印度,在布斯的命令下,杜布雷的军队成功控制了海得拉巴和科摩林角(Cape Comorin)之间的地区。

法国的野心与英国的利益产生了矛盾。稍后英国的罗伯特·克莱武将军来到了印度,他把杜布雷所建立由法国主宰的印度的梦想给击碎了。在战争失利以及其后的和平谈判都落空之后,杜布雷就被召回了法国。

2、在那以后,法属印度仅仅包括位于科罗曼德尔海岸的本地治里、卡吉卡尔、亚南;于马拉巴海岸的马埃,及于孟加拉湾附近的金德讷格尔。此外还包括在默吉利伯德讷姆、科泽科德和苏拉特的补给地。1901年,法属印度面积共526平方公里,人口273,185人。

本地治里,面积293平方公里,地处科罗曼德尔海岸,四周为泰米尔纳德邦所包围,是法属印度的首府。

亚南,面积9平方公里,位于戈达瓦里河的左岸,四面与安得拉邦相邻。

卡吉卡尔,面积160平方公里,位于卡维里三角洲上。

马埃面积30平方公里,位于印度西海岸,是一处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马埃西南方濒临阿拉伯海。

1954年11月1日法属印度加入印度成为本地治理联邦属地,但法国国会至1963年方确认与印度签署的相关条约。

金德讷格尔,位于西孟加拉邦胡格利县,位于加尔各答以北约35公里。1673年,法国得到孟加拉的一个贵族依布拉谦汗的允许,在Hughli河的右岸设立一个贸易点金德讷格尔。1688年金德讷格尔成为法国的永久属地。

1756年英法两国开战,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在1757年3月占领了金德讷格尔。1763年英国将金德讷格尔归还法国,但在1794年拿破仑战争期间又重新占领了该处。1816年才连同邻近的约3平方里飞地再度归还法国。此后到1950年该处就一直是法属印度的一部分,由本地治里总督所辖。至1900年,该城的商业地位早已消失,只有2万5千人口(1901年数字)。1950年5月,法国政府允许印度在该地实施事实上的管治,并于1952年2月2日正式将该处让渡予印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