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动物牙齿那么长咬猎物的时候能咬着猎物吗?

用户6275151629706


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会有,像已经灭绝的各种各样的剑齿猛兽和现存的云豹,都长着非常夸张的犬齿,又长又尖,甚至都突到嘴外,跟野猪的獠牙一样。那么它们的牙齿这么长,如何撕咬猎物呢?



剑齿虎是对剑齿类猛兽的统称,有猎猫科、鬣齿兽科、巴博剑齿虎科和猫科中的剑齿虎亚科。在以前的纪录片中剑齿虎都长着夸张的獠牙,上犬齿如匕首一样。实际上多数剑齿虎上犬齿并不太长,上犬齿跟匕首一样长的是刃齿虎。主要有毁灭刃齿虎、致命刃齿虎、纤细刃齿虎三种。


▲从上至下:纤细刃齿虎、致命刃齿虎、毁灭刃齿虎

最著名的刃齿虎是毁灭刃齿虎,它的上犬齿可达17厘米。
犬齿这么长,要想牢牢的咬住猎物就要把嘴巴张得更大,需要巨大的口裂。现存的狮子老虎只需要把嘴巴张到60°就行了,而刃齿虎需要张到120°,把嘴巴张成这样就可以咬中猎物了。
▲左边是云豹,右边是美洲狮

现存的云豹被称为“小剑齿虎”,它的嘴巴张合角度也是现存猫科动物当中最大的,可达85°。

那么这么长的犬齿是不是很容易折断呢?
刃齿虎牙齿很容易折断是早期纪录片中的说法,实际上刃齿虎的牙齿形状是侧扁的,纵向承受强度比老虎狮子的牙齿还要强,横向承受强度也不差,没那么容易折断。

毁灭刃齿虎体型巨大且躯干强壮,很多纪录片中描述它像熊一样壮硕。刃齿虎的骨骼比现代猫科动物更坚硬,抗压和承重能力更强。

刃齿虎虽然咬肌不够强,但是其颈部肌肉非常强壮,以此来弥补咬肌的不足。刃齿虎可以使用匕首一样的牙齿扎爆猎物的头骨,还可以割断猎物颈部的动脉。

刃齿虎可能是群居动物,会团队合作消耗猎物的体力,利用锋利都爪子将猎物控制住,等到时机合适时,张开大嘴一口咬住猎物的颈部和头部,将上犬齿刺入,把猎物迅速杀死。化石证据表明刃齿虎也喜欢将同类爆头。
▲被纤细刃齿虎爆头的雕齿兽化石

根据研究,毁灭刃齿虎最喜欢的猎物是可达一吨的后弓兽,其次是掠齿懒兽和大地懒,所以某部纪录片里大地懒一巴掌拍死毁灭刃齿虎是不合理的设想。

总的来说,这些长牙猛兽的牙齿强度很高,不易折断,其次它们的口裂很大,嘴巴张合角度大。它们强壮的躯体格斗能力极强,会先消耗猎物的体能,再使用剑齿进行致命一击。剑齿类猛兽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最后的剑齿虎在1万年前才完全消失。所以,夸张的犬齿是成功的演化,并非华而不实。


百科千寻君


食肉动物都长着一副尖利的牙齿,尤其是犬齿作为它们的“利器”更加的锋利和尖长,比如我常说的狮子、老虎之类的猛兽就有平均6公分以上的犬齿。除此之外,一些食草动物和一些杂食性动物也有尖长的牙齿,比如大象的象牙就是一对终身生长的上门齿,野猪的獠牙就是一对上翻的上犬齿。

从上面这些动物看,现存食肉动物的犬齿没有特别长的,而食草动物和杂食性动物虽然某些牙齿很长,但是已经异化(向外翻)并不会影响进食。那么,有哪些动物的牙齿格外的长呢?它们又是如何咬住猎物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几种牙齿“特长”的食肉动物

既然我们要讨论牙齿长的动物如何咬住猎物,那么我们就只能从食肉动物中寻找了。从现存的食肉动物来看,无论是东北虎、科迪亚克棕熊、北极熊还是非洲狮,它们的犬齿长度都在正常的范围内,也就说说它们的牙齿虽然长,但是并不是“特长”。因此,要找到牙齿“特长”的食肉动物,我们就只能从远古生物中寻找了。

一般情况下,食肉动物的牙齿长度比例受限于头骨、上下颚开合角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在距今几百万年,生活在一群“异类”,它们体型大小与现在大型的食肉动物无异,但是牙齿却比现在的食肉动物的牙齿要长的多。

01 剑齿虎

说起牙齿长的食肉动物,相信许多小伙伴首先想到的就是剑齿虎。我们现在说的剑齿虎其实就是短剑剑齿虎。其实,剑齿虎广义上来说有很多种,包括刃齿虎(美洲剑齿虎)、伪剑齿虎、金氏剑齿虎、副剑齿虎等等。

剑齿虎从3000多万年前就出现在了地球上,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体型和形态,总的来说它们主要分布于亚、非、北美洲。剑齿虎“虎如其名”,长着一对像短剑一样的牙齿,这对短剑一样的牙齿是其上犬齿。剑齿虎的上犬齿长度平均在12公分左右,最长的长达20公分,这个长度与我们常见的匕首几乎一样了。

02 袋剑齿虎

虽然袋剑齿虎的名字与剑齿虎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剑齿虎属于猫科,而袋剑齿虎属于袋鬣狗科,因此,袋剑齿虎只是一种有袋的食肉动物,而与猫科相差甚远。

袋剑齿虎主要分布于中新世晚期的南美洲,距今约800万年前,它之所以与剑齿虎名字接近,就是因为它有着剑齿虎一样的“剑齿”。袋剑齿虎的犬齿长度平均为15公分左右。那么,为什么袋剑齿虎与剑齿虎不是同一种动物,还有相似的外形呢?

关于这个问题,生物学家也经过了仔细的研究,结果表面,袋剑齿虎与剑齿虎(刃齿虎)在生活习性甚至是生存空间上有着很大的重叠,同一种生境下的两种大型的食肉动物容易发生趋同演化,而袋剑齿虎就是如此。

这些牙齿“特长”的动物是如何咬住猎物的呢?

当然牙齿“特长”的食肉动物并不止上面两大类,还有一些我们就不一一的赘述了。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剑齿虎和袋剑齿虎是如何捕猎的?

剑齿虎

剑齿虎有着长长的上犬齿,而且与现在的猫科动物一样,犬齿也是它们主要的捕猎“工具”。但是,现在的猫科动物上下犬齿的长度接近,这样有利于咬合,而剑齿虎则不同,它的上颚突出,而下颚退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包地”。这种上下颚结构不利于剑齿虎咬住猎物,因此,它们将猎物锁定在体型大且笨重的动物上,比如丽牛、猛犸象等等。

剑齿虎的捕猎很简单,就是跳到猎物身上用自己的上犬齿深深的扎入猎物的身体内,然后坐等猎物流血过多死亡,不像现在的猫科动物那样要么“锁喉”、要么“爆头”。

而正是它的牙齿限制它的猎物选择,所以,它的兴衰完全掌握在猎物手中,一旦常见捕猎的大型动物灭绝,那么它们也就会随之灭绝。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走入了进化的“死角”。

袋剑齿虎

袋剑齿虎相比剑齿虎来说“高级”了一些,它的下颌并没有退化,而且还能很好的保住自己的上犬齿,这有利于保护自己突出的犬齿。但是,这种结构也是有负担的。首先,下颌不退化反而进化就意味着增加了头部的重量,让自己的灵活性变差,其次,由于袋剑齿虎的上犬齿过长,造成犬齿末端与下颌的间距过小,而造成咬合力不足。

因此,要想捕猎,袋剑齿虎只能借助自己脖子的扭动带动头部,形成撕咬的能力。正是这种特殊的捕猎方式,让袋剑齿虎从出现开始就走下坡路,直到北美洲的食肉动物到达南美后(比如美洲豹和刃齿虎),一直由于没有竞争者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袋剑齿虎正式走向了末路。

总结

对于食肉动物来说,无疑更加长的犬齿在捕猎时更能给猎物造成致命伤。但是,这个长度也不是越长越好,从剑齿虎和袋剑齿虎就能看出,过长的犬齿,不但没能帮助它们更好的适应环境,反而成为了它们灭绝的主要原因。

因此,食肉动物的犬齿长度是根据上下颌开合能力、头骨大小等等因素决定的,像现在的狮子老虎虽然只有剑齿虎犬齿长度不到一半的长度就已经“傲立群雄”。


猎奇动物社


说说哪种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