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我是狼君,一个爱好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文尾有投票,投出您的看法

1947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解开了冷战的序幕,两大阵营的竞争,也全方位展开。

美苏两个大国,为了在世界展现自己的强大,展现自己所执行政治制度的优越,不仅仅在军事装备上大搞竞赛,甚至在当时看来毫无意义的太空,也展开了激烈的竞赛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1946年3月5日,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美苏冷序幕

在太空竞赛的伊始,美国由于在开始并未足够的重视,虽然在二战后获得了大量德国研究火箭的资料,但是研究同苏联相比并不深入,在太空竞赛中属于后来者。

当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后,美国傻眼了,心想:“不对啊,我是世界灯塔啊,怎么能让毛子领了先,我的面子往哪放,一群小弟看着我呢。”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于是美国开始了对苏联的大力追赶,老美毕竟是老美,在苏联成功发射出人类第一个人造卫星之后的三个多月。1958年1月31日,老美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升空。

虽然小了点,不过还是彰显了我灯塔国的力量了嘛。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1958年1月31日,美国成功发射“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该卫星仅重8.22公斤,运行113天。

此时的美国高层,也开始逐步意识到探索外太空的重要性,开始加班加点的制定实施相关计划,这其中就不得不提主导太空探索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法案》,创立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958年10月1日,NASA正式宣告成立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其前身为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

这些年NASA取得的成绩,不可否定为全人类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作为灯塔国政府直属的科研机构,办的自然都是“大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阿波罗计划”

而“阿波罗计划”从谢幕之后,对其真实的质疑就甚嚣尘上,而且愈演愈烈,那么美国人到底有没有登上过月球?这篇文带你了解一下“阿波罗计划”的前世今生。

“阿波罗计划”——为雪耻而生

阿波罗,何许人也?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发曾用银弓金箭杀死巨蟒皮同,为母报仇,将光明带到德尔斐。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预言、音乐和医药之神,消灾解难之神,太阳神,曾射杀巨蟒皮同为母报仇

用“阿波罗”命名登月计划,这个寓意够明显了吧。“阿波罗计划”就是为了一雪苏联在太空探索上一直压着美国打的耻辱,在登月计划中反超苏联,重新将自己灯塔国的“光明”照向世界。

月球——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从人类开始了解天文学时,月亮便成为了人类最了解的,也最想了解的天体。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中西方各自的月神:左为中国嫦娥,右为西方阿尔忒弥斯

现代火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进行可能的太空探索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而苏联在火箭技术的发展的重视程度和起步时间上,都较美国领先。

1898年现代宇宙航行学奠基人、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发表文章,明确阐述了火箭飞行和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并解释相关构造。

1920年10月,苏俄刚刚稳定国内局势,齐奥尔科夫斯基便在苏俄领导人列宁直接支持下,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火箭发动机的研究。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进入到30年代,国际局势骤然紧张,对于这种在未来战争必将大有用处的高新技术,各国都开始注意起来,在德国、苏联和美国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1934年德国发射液体火箭成功;1937年德国火箭研究中心成立;1942年10月“A-4”火箭研制成功。它就是弹道导弹的鼻祖“V-2”导弹的推力火箭。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V-2”导弹全称Vergeltungswaffe-2,意为“报复性武器─2”,二战期间德国共发射了3745枚“V-2”

“V-2”导弹,历史上最早一型投入实战的弹道导弹,在当时各国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日后各国的弹道导弹发展都在其基础上展开。导弹长15米,最大直径1.7米,最大发射重量13吨,射程330千米,最快速度可达4.8马赫。

随着德国的战败,德国的火箭技术被美苏两个大国瓜分,从这之后世界火箭的发展进入了美苏两极争霸的阶段。

前面说过,苏联早在1920年就开始着手火箭发动机的研究,之后的历届领导人对火箭技术都十分感兴趣,苏联的火箭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二战时期,就将日后威震世界的喀秋莎火箭炮投入了实战。

与火箭发动机有关的武器,在二战都是以鼻祖的地位出现,开创了两个全新的武器领域——弹道导弹和火箭炮。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喀秋莎火箭炮的强大威力,在朝鲜战争中依旧可以显现。图为朝鲜战争中喀秋莎火箭炮齐射场面

由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对发展火箭技术并不感冒,没有大力扶持火箭技术的发展,甚至曾一度想解散美国航空和空间理事会,原因仅仅是他本人不想总统还要兼任这个理事会的主席

苏联在航天的成就“并没有引起我的忧虑和恐慌,一点也没有”——艾森豪威尔

虽然艾森豪威的心很大,但是美国在相关技术上落后苏联的现实却摆在那里。在50年代,美国在导弹和空间探索上处处落后苏联一步。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同样师出“V-2”的洲际弹道导弹。1957年6月11日,美国“宇宙神”洲际导弹在首飞试验中爆炸解体;仅仅两个月后,1957年8月21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枚洲际导弹“P-7”

1957年10月4日,利用发射成功的“P-7”导弹的火箭发动机,苏联又成功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1月3日,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并携带了一只狗以验证载人航空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太空狗莱卡,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生物,进入太空后由于太空服隔热存在缺陷,死于高温,现在依旧在太空中

而美国则再次失利,1957年12月6日,美国全世界直播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过程,结果美国的“先锋一号”人造卫星,当着全世界观众的面,爆炸解体。

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将人类送入太空;美国又落后一步,在23天后的5月5日,才将第一位美国宇航员送入太空。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前苏联宇航员,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在其后的太空行走、多人航天等一系列太空竞赛中,美国均被苏联落下。

苏联对美国的一系列落后行动,在联合国中嘲弄的表示:“苏联有向不发达国家提供航天技术援助的计划,如果美国政府需要的话,苏联政府将很乐意对美国援助。”

面对苏联的步步紧逼,又受此大辱,美国开始全力发展美国火箭技术,并开始设计航天规划,还为此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肯尼迪的就职典礼,他的成功当选,使其成为二战后美国最年轻的总统。

1961年1月,肯尼迪政府上台,开始大力发展航天技术,并在成功第一次载人航天之后,为了实现弯道超车,通过了载人登月的一揽子规划,命名为“阿波罗计划”。

“阿波罗计划”就这样,在两极竞争的背景下,美国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在航天领域实现反超,为了一雪前耻,登上了历史舞台。

划时代的“阿波罗计划”

“阿波罗计划”是幸运的,在其被提交国会的那年,是艾森豪威第二个任期的最后一年。1960年审核程序并未走完,到了第二年肯尼迪上台,“阿波罗计划”成功通过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1961“阿波罗计划”通过,并定下了在1970年在之前完成载人登月并安全返回的目标

艾森豪威对于太空探索的态度十分消极,在听取载人登月的报告时,报告人员将载人登月的重要意义比作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还举出西班牙女王为支持哥伦布航海而典当自己的宝石的故事。

但得到艾森豪威尔的回复却是:“我并不想因为探索月亮而典当我的‘宝石’。”

现在人们回顾那段历史普遍认为,如果当年艾森豪威尔能够继续担任总统,人类成功登月的时间至少要再晚一个总统任期,还好当时的艾森豪威尔已经没有连任的可能了。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肯尼迪接见美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艾伦·谢泼德

继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登月探索上,在最初也并非抱有坚定的态度。

我们对航天员的安全十分关心,不能为了提高我们的声誉而将他们送上去冒险,我们一定要等到尽可能安全的程度时才送航天员上天,即使我们在这方面输给苏联,我也愿意。——肯尼迪(1961年2月8日在记者会上的讲话)

然而年轻气盛的肯尼迪总统,立即上演了一出“真香定律”。两个月后苏联完成了人类首次载人航天,立即在美国引发“大地震”,面对美国在一系列竞争上“万年老二”的表现,舆论纷纷将批评的矛头指向肯尼迪,肯尼迪也因此突然换了画风。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被视为登月计划的关键推动者

没有人比我更感到懊恼了。但事实是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我想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我还希望我们能在其他领域居第一,这可能会给全人类带来长期利益。——肯尼迪(1961年4月13日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刚刚接手白宫不足百天的肯尼迪,意识到决不能一味地跟在苏联后面,被苏联牵着鼻子走,于是肯尼迪决定,要在一个全新的且万众瞩目的领域超过苏联

4月14日,在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索伦森的领导下,一个只有五人的小型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视为载人登月的关键。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肯尼迪多次亲自前往马歇尔航天中心实验室听取关于登月的相关报告

当天晚上,一行五人来到白宫向肯尼迪报告。肯尼迪的问题也全都围绕探索月球的可能性展开。

然而肯尼迪得到的回复却是:需要耗资400亿美元,且成功率只有50%。肯尼迪在独自思考了几分钟后,开口对来采访的《生活》杂志记者赛迪说:“我们要到月球去!”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后,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

在经后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论证之后,1961年5月25日中午,肯尼迪在国会发表了历史性的《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别咨文》,成为标志着“阿波罗计划”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我们的国家应当在这个十年结束之前,实现把人类送上月球并使其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肯尼迪(《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别咨文》)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正在发表特别咨文演说的肯尼迪

而后的“阿波罗计划”便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为了赶在苏联之前登上月球而紧锣密鼓的展开。

究竟如何安全、简单、经济的将航天员送上月球,在众多的方案中,直接起飞方案、地球轨道结合方案、月球轨道结合方案这三个方案脱颖而出。最终在可行性和简单性的考量下,月球轨道结合法被确定下来。

月球轨道结合:由两个航天器指令/服务舱与登月舱共同完成登月任务,由运载火箭同时将两个舱送入绕月轨道,而后两舱分离,登月舱执行登月任务,指令舱继续绕月飞行。登月完成后,登月舱返回与指令舱对接,而后返回地球。这个方案最大的优点就是减小了登月舱的质量,减少了燃料的携带。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登月指令舱/服务舱哥伦比亚号

从1961年开始到1966年结束,美国就陆续通过徘徊者计划、勘测者计划、月球轨道环形器计划、双子星座飞船计划,为登月计划收集月球信息和训练航天员。

累计发射绕月探测器14个,无人月面探测器7个(着陆成功5个),载人飞船10艘。

与对月球的探索同时进行的是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研制出了土星1/B号,并进行了无人登月飞船的飞行试验,并在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土星5号巨型运载火箭,用于最终的登月飞行。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土星5号发射过程

土星5号,人类历史上第二大的运载火箭,直径可达十米。其研制过程,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用于火箭的各类控制,远超苏联同期任何一款火箭,在当时是超时代的产物。

在对月球的勘测结束之后,由“阿波罗4/5/6号”三艘无人飞船开始进入“阿波罗计划”的无人试飞阶段,测试了登月舱的动力装置的可靠性。

1967年1月27日,在地面模拟演习的训练中出现事故,三名航天员被烧死,“阿波罗计划”遭到沉重打击。为纪念这三位飞行员,事后将他们出事的飞船命名为“阿波罗1号”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发生事故被焚毁的“阿波罗1号”,指令长维吉尔·格里森、高级驾驶员爱德华·怀特及驾驶员罗杰·查菲当场丧生

事故没有打乱计划的执行,经过一年严格事故反思与改进后,“阿波罗计划”进入到载人试飞阶段,由“阿波罗7/8/9/10号”完成,进行了飞船舰模拟的汇合、分离、对接等操作,并重点检验了飞船的可靠性。 “阿波罗10号”更是将除了实际登陆月球外,所有登月要做的事情都做了一遍。

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满载人类登月希望的“阿波罗11号”成功升空,向着我们盼望已久的月球飞去。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人们聚集在纽约中央公园观看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的全球直播

休斯顿时间1969年7月20日16时17分43秒,在全世界人民的注视下,阿姆斯特朗的左脚踏在了月球之上,并说出了那句名言。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阿姆斯特朗正通过登月舱悬梯登陆月球

随着美国成功登月,冷战时期最烧钱的“太空竞赛”,以美国的最终胜利落下帷幕,在太空探索前期一直落后的美国终于重新夺回第一

也实现了肯尼迪当初向全世界许下的人类将在1970年之前成功往返月球的承诺。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悬梯的纪念牌写道:“公元1969年7月,来自地球的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我们为全人类和平而来。”

突然“停止”的“阿波罗”

在“阿波罗计划”首次成功登月之后,连续三年多的时间,美国进行了七次载人登月,其中阿波罗13号中途出现事故,但宇航员安全返回。

就在人们兴致勃勃的探讨建立月球基地,移民月球的时候,随着阿波罗17号的任务结束,美国突然宣布“阿波罗计划”结束,而且没有后续新的载人探索月球的计划。

“阿波罗计划”的突然结束,让很多人感觉到惊讶,所有的人们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人们幻想的打造宇宙舰队,征服宇宙的美梦突然破灭了。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星际迷航》就是当时人们在“阿波罗计划”的刺激下,对探索太空的幻想,是当年全民宇宙探索热潮的真实写照

“阿波罗计划”的突然停止,让很多民众不解,美国政府官方给出的原因是国家财政出现问题,无法继续支撑“阿波罗计划”的庞大开销。

这一点比较符合当时美国的基本情况,由于越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开始处于劣势,放弃登月这一暂时看不到回报的研究项目,比较符合当时美国的国情。

“阿波罗计划”是真吞金兽啊,在登月计划上投入了492.56亿美金,合现在的7000亿美金左右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即将登陆月球的“鹰号”登月舱

而且这场登月竞赛中,唯一的目标就是谁先登上月球,在成功登陆月球之后,争夺人类第一的政治任务已经完成,再进行下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毕竟不能在月球挖矿嘛,美国选择退出也就合情合理。

美国没有从月球上获得现实的好处,看着退出竞争的苏联,觉得自己的钱花得太冤了,必须得让苏联也出出血。

对于无法提升自己武力,不能扩大自己影响力与军威的项目,苏联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于是美国投其所好,开展太空军备竞赛,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成功登月的宇航员开展相关的科学实验,图为安装可测试月球地震的仪器

一看美国要在太空包围自己了,自己的地面武器导弹什么的都没用了,苏联急了。来不及经过严格论证就投入到与美国新的竞赛当中,在这个虚假的计划中投入大量资金。

而美国人却在一旁吃瓜,时不时发发假报告,迷惑一下苏联,坐等看苏联笑话。而对太空军备竞赛的疯狂投入,最终真的成为苏联经济崩溃的一大因素。

由于“阿波罗计划”的突然结束,对“阿波罗计划”真实性的疑问越来越多,各种质疑论调也都纷至沓来。更是由于重启登月计划的困难重重,使人们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

2018年3月27日,美国副总统彭斯突然宣布,开启全新的登陆月球的计划,并提出在月球建立基地的设想,在时间上也将NASA的十年缩短至五年。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5年之内,要不惜一切手段,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美国副总统彭斯在一架航天飞机前向世界宣布

面对突然无疾而终“阿波罗计划”,面对“阿波罗计划”的各种质疑,也许真的只有美国在21世纪的20年代成功登陆月球,才能还“阿波罗计划”一个完美的结局。

结语

毫无疑问,“阿波罗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面子,开展如此超前太空竞赛,用约合700000000000(7的11次方)美金为全人类带来了一场盛宴,也算是冷战送给全人类的一份礼物吧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阿波罗11号离开时月球时拍摄的月球

如今我们的“嫦娥计划”正在稳扎稳打的进行之中,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三步走的前两步,即“绕”和“落”。目前第三步“回”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一切顺利的话,五年之后,也就是2025年,月球上将留下我们中国人的脚步。

我们世世代代遥望的那个月亮,无数神话传说围绕的月亮,将在我们的探索下真真正正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阿波罗计划:价值7的11次方美金换来壮举,冷战送给人类的礼物

成功登陆月背,并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玉兔二号”


你认为“阿波罗计划”的真实性有多大? (单选)
0人
0%
“阿波罗计划”真实存在,且人类成功登月
0人
0%
“阿波罗计划”真实存在,但人类没登上月球,只有探测器成功登陆
0人
0%
“阿波罗计划”不存在,是美国为对抗苏联而设计的阴谋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