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变身“活字典”“小喇叭”“话务员”……数千名洪山巾帼筑起社区防火墙

战疫一线变身“活字典”“小喇叭”“话务员”……数千名洪山巾帼筑起社区防火墙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治涛 通讯员李琼 黄梦为

抗击非冠肺炎疫情,人人有责,对武汉市民而言,坚守家中自我隔离就是对疫情防控最好的支援。在洪山区社区基层,却有一群特殊的女性,她们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据统计,当前洪山战“疫”一线,社区在编在岗工作人员总计1715人,其中女性1403人,占比达到80%以上,更有数千名女性志愿者,主动申请坚守一线,她们用柔弱肩膀撑起了疫情防控工作大梁,是当之无愧的“半边天”。

“活字典”梅旭红:一个笔记本写满困难老人信息

左臂戴着红袖章,右手拿着小喇叭,胸前斜挎一个帆布包,手里的电话响不停。在和平街保利城社区志愿者工作站门口,每天早上都会碰到梅旭红。

梅旭红热情心细,被居民称为“活字典”。在梅旭红随身携带的包里,装着一个记事本,上面记着52名独居或空巢老人的信息:王婆婆有基础病,张爹爹平时吃什么药,李奶奶在外地孩子的紧急联系电话……这52个人是梅旭红在社区摸排后整理记录的志愿服务对象。

战疫一线变身“活字典”“小喇叭”“话务员”……数千名洪山巾帼筑起社区防火墙

“活字典”梅旭红

有一天,1栋的一位爹爹在家里咳得厉害,咳嗽声把这一整栋楼的人吓得胆战心惊。居民打电话给社区,梅大姐拿着温度计就上了门,一量体温,没发烧,爹爹放了心,整栋楼居民也安心了。

自女儿在武汉工作成家后,58岁的梅旭红就和退了休的老伴从老家广水来到武汉,和女儿一起生活,帮着带孩子。她当志愿者参加社区助老,女儿一开始有顾虑。“病虽然会传染,但我会做好防护。那些独居老人没菜吃、没药吃可怎么办?”女儿知道妈妈的为人,也懂妈妈的心,转而也开始支持她的工作。

梅旭红的老伴是名老党员,他也坚定地支持妻子:家里的事我来做。每次梅旭红出门,他都会帮着清好物品,帮她戴好口罩,目送她下楼;梅旭红从外面回来,他就迎在门口做好消毒清洁。“如果我没有慢性病,我也报名,和你一起去做志愿者。”

“老管家”陈小兰:年过七旬站岗值班不放松

“今天天气很好,可以打开窗户通风,注意保持家里的卫生。”每天一大早,洪山区梨园街鹏程社区公安宿舍小区楼下,一位老人正对着楼上的居民喊话。

老人名叫陈小兰,是公安宿舍小区居民,同时也是一名社区义务管家。该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两栋楼共163户居民,无物业管理,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在陈小兰等志愿者的带领下,社区管理有条不紊,社区居民一直和睦相处。

战疫一线变身“活字典”“小喇叭”“话务员”……数千名洪山巾帼筑起社区防火墙

“老管家”陈小兰

疫情爆发以来,鹏程社区公安宿舍小区居民因为年龄普遍偏大,社会信息相对封闭,看到朝夕相处的邻居发热并被确诊,年过七旬的陈婆婆再也坐不住了。她主动向社区请缨,报名参加小区的防疫工作。

自大年初八起,陈婆婆便坚持在小区的大门口站岗值班,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每天围着小区走两遍,巡查小区防疫情况。得空时,还通过微信群宣传防疫知识、掌握居民生活需求,协助社区做好排查登记工作。

陈婆婆说:“我儿子曾光是一名公安干警,自疫情发生以来,便投身疫情抗击一线的执勤工作中,至今没回过家。”她表示,要以儿子为榜样,同他并肩战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小喇叭”周萍:走街串巷宣传防疫无死角

女民警周萍是狮子山街712社区民警,她在这个社区已经工作15年,虽然还有4个月就要退休,但她一直以社区为家,坚守阵地,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深入社区逐户上门排查“四类人员”,协助社区做好小区疫情防控工作。

2月12日,社区工作人员给周萍反映,86栋有一户居民葛某某家中有2名外来人员,既不登记也不配合报体温,打电话也不接。

战疫一线变身“活字典”“小喇叭”“话务员”……数千名洪山巾帼筑起社区防火墙

“小喇叭”周萍

周萍得知后立即上门做工作,但户主就是不开门,打电话也不接。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周萍灵机一动,到社区办公室找了个高音嗽叭,站在一楼围着葛某家中喊话,宣传政策,要他配合工作,但住在3楼的葛某毫无动静,窗帘也拉得死死的。

15分钟后,周萍发现葛某家中窗帘拉开一条缝,“家里有人”。周萍立即又带着嗽叭到三楼葛某家门口,继续用喇叭隔着门劝说葛某和家中的朋友一起到社区登记并量体温。

过了半小时后,房内的葛某和2名滞留在汉无法回老家的朋友实在是不好意思了,主动打开了门,和周萍一起到社区。最后临走时,周萍送给他们3人一支体温剂和84消毒液,叮嘱他们在家做好消毒,遵守相关规定不要外出。

据了解,在洪山公安分局狮子山所,由3名女民警组成的女子防疫小组,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奋战在一线。这个小组成员平均年龄近50岁,其中周萍已“升级”成了外婆,王静是双警家庭,杨建梅每晚不是睡在警务室,就是睡在所里,一直坚守在一线。

“贤内助”王玉:警嫂情系抗疫一线当助手

近日,洪山公安分局梨园警务站站长王毕皓利用倒班休息时间,开车将300件防护服、1000只N95口罩、200副护目镜和5000双医用手套送到分局巡警大队和6个警务站的战友手中。这些防护物资是他的妻子王玉女士及其同事、朋友们凑钱并多方联系渠道购买的,王玉表示:“我是警嫂,深知这段时间民警、辅警都不容易,希望大家注意防护,家属们都在等着你们早日凯旋。”

战疫一线变身“活字典”“小喇叭”“话务员”……数千名洪山巾帼筑起社区防火墙

贤内助”王玉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梨园警务站站长王毕皓日夜坚守在岗位,少有机会能够归家。照顾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妻子王玉柔弱的肩上,她每天不仅要照顾年近九旬的父母和2岁的女儿,还时刻担心着丈夫王毕皓的安全。

但当王玉从电视新闻中了解到广大公安民警、辅警与广大医护工作者一样,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同样面临着许多未知的危险,而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却十分紧张时,不由得对丈夫和其战友们的安全更加担心了。

思前想后,王玉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要帮助王毕皓和他的战友们做点什么。在征求王毕皓的意见后,她决定购买一批防护服、口罩等物资捐赠给王毕皓所在巡逻战线的同事们,为他们打赢这场艰巨的战争出一份力。

她的这一想法在朋友圈透漏后,立即得到她所在的单位多位同事们的响应和支持。在王玉的组织下,爱心微信群成功建立,行业内多家公司在得到消息后纷纷慷慨解囊,王玉自己也拿出来了2万元的积蓄,大家多方联系进货渠道,并成功克服各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买到了这批物资。

“夫妻档”郑宝珠:带锅碗瓢盆安家办公室

一张折叠床,一口电磁锅,几袋速冻饺子……在卓刀泉街虎泉社区二楼办公室,郑宝珠的“装备”堆在角落里。不远处的办公桌前,她正在梳理入户走访排查的登记表。

战疫一线变身“活字典”“小喇叭”“话务员”……数千名洪山巾帼筑起社区防火墙

“夫妻档”郑宝珠

郑宝珠是卓刀泉街虎泉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虎泉社区辖凯乐桂园、省团校等10个小区,共1800余户8000人,目前在汉5400余人。社区原有8名工作人员,但1人怀孕、1人生病、2人因故无法到岗,人手严重不足。

从腊月二十九开始,郑宝珠走街串巷,发放防疫资料,挨家挨户做好登记。她每天的工作从早上8点开始,下班没有准数,对辖区的住宅小区进行入户走访排查,确保人人走访到位,确保每一个人都健康稳定,在走访过程中,需要对每个人进行防护说明。

腊月初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压力加大,郑宝珠干脆“搬进了”社区。丈夫张承群是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按党员“双进双控”要求,来社区报到就近服务。为全力支持妻子工作,缓解社区人员不足问题,他索性也驻扎在了社区。此后,夫妻俩一直没有回家,社区因此被居民赞为“夫妻哨所”。

虽说是来帮妻子打下手的,但张承群却丝毫不马虎。为进出小区人员测试体温、做好来访登记,领取、搬运防疫和生活物资,样样仔细。紧急时,还要充当宣传员,通过电话向居民询问身体状况,宣传防护措施。防疫工作太忙,他们买了500多块钱的速冻饺子,用电磁炉一煮,解决一日三餐。

最让夫妻俩牵挂的是家里年迈七旬的父母,但25岁的女儿告诉他们:爸爸妈妈守护大家,我会照顾好小家,有我在爷爷奶奶身边,你们放心。

“姐妹团”黄厚娟:姐妹互勉服务社区居民

“姐,晚上我不能陪你吃饭了,有个居民家的小孩摔骨折了,我去帮他们联系一下送医院。”“今天我也不回去啦,有个发热的居民也要送医院。”黄厚娟和黄厚琳两姊妹匆匆挂了电话便迅速开展工作。

战疫一线变身“活字典”“小喇叭”“话务员”……数千名洪山巾帼筑起社区防火墙

“姐妹团”黄厚娟和黄厚琳

黄厚娟是洪山街成宝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妹妹黄厚琳是洪山街保利公园九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两人原本想一家人相聚吃个团年饭,然而日渐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使她们不得不取消计划,全身心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

26日,黄厚娟接到电话,成功花园小区76岁的熊婆婆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辗转四五家医院都是人满为患,无法收治住院。由于患者年龄大,家人非常担心,只能向社区求助。黄厚娟在办公室彻夜未眠,反复安抚患者家属,联系区街指挥部,于27日顺利送患者入院。当居民和同事叮嘱黄厚娟在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防护和休息时,她却安慰大家说“放心吧,我不会倒下,我还需要帮助更多的居民”。

妹妹黄厚琳和黄厚娟在不同社区工作,却时时以姐姐为标杆,暗中“较劲”。

大年三十,社区一位单亲妈妈向黄厚琳电话反映家中没有口罩和蔬菜粮食,黄厚琳立即把自家备的年货和防护物资打包,送到居民家中,接着又继续返回社区工作。社区孩子摔伤骨折,亟需送医院检查,但出租车停止运营出行不便,黄厚琳接到电话后,立马赶到居民家中,通过 “微邻里”发出求助通知,寻求社区居民的帮助,很快,他们在小区内寻找到了爱心人士,及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为辖区困难老人送物资,协助发热病人就医,黄厚琳总是冲在第一线,这段时间她每天要接居民求助、咨询电话100余个,日夜连轴转,嗓子早已累哑了。

“话务员”何李燕:和颜细语化解居民恼骚

“您别急,我们来帮你。”在洪山区洪山街保利心语西社区,26岁的社区工作人员何李燕,每天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2月6日,洪山区在全区率先启动社区封闭式管理,社区居民就医、日常生活的困难,一下子都涌到社区工作人员面前。在值班时,何李燕经常会收到居民的抱怨,有的居民情绪很大。

战疫一线变身“活字典”“小喇叭”“话务员”……数千名洪山巾帼筑起社区防火墙

话务员”何李燕

“社区封闭式管理,让大家生活不便,居民不开心,都可以理解。”何李燕笑着说,首先让居民冷静一下,把需求讲清楚,让她们把困难讲出来,社区才能有针对性把工作做好。在社区封闭式管理后,社区岗亭严格值守,何李燕每天都要接待不少求助的居。

社区怀孕7个多月的居民方女士,不能出小区,她为如何去产检满面愁容。何李燕及时与社区居委会反映,告诉方女士如何办理出入证明,又帮她联系专车。

社区70多岁的张爹爹,和老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在小区两个老人居住,原本都是儿子从汉口过来送药,社区封闭管理后,两个老人找到何李燕诉苦。何李燕掏出笔记本,写下两个老人的药品名称,托福同事跑了好几家药店,终于把药买了回来。

每天何李燕还要接听几十上百个电话,有点居民要买菜,有的居民要寄快递,还有居民要丢垃圾……面对居民的要求,何李燕总是和颜悦色地回复,遇到需要帮助的居民,总是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同事落实。渐渐地,何李燕的电话成了社区居民的“求助热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