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人生”20年

從2000年發行至今,《模擬人生》已經有20年曆史了。

這款由Maxis Software製作開發、美國藝電公司(EA)2000年發行的模擬經營類遊戲,在20年間相繼推出了2代、3代、4代,以及超過70部資料片,一度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系列電子遊戲。

“模擬人生”20年

從一開始,這個遊戲就與現實非常相像。當你捏好一個小人、讓它進入模擬世界的社區,會發現如果不使用任何作弊碼(motherlode),小人的基礎財產只能買下簡樸的一室戶,之後就連裝修和買電器的錢都沒有了。它需要找一份入門的工作勉強度日,不同行業的初始薪資雖有差別,但都差不多低,僅夠日常開銷。

經過一天的辛勤工作,小人所有的狀態條都會變成紅色,它會感到疲憊、飢餓、孤獨甚至憤怒。一個人的時候,社交數值是最難恢復的,所以不管多貧困,你都需要在家裡安一部電話聯繫鄰居(《模擬人生》一代裡的小人並沒有手機和平板,需要使用座機)。而當小人沉溺於社交生活或者冒著粉紅氣泡想要開始一段戀情時,又會沒時間調整狀態去工作,它的工作狀態就會受損、一直得不到升職加薪,隨之陷入貧窮和憤怒中。

赤手空拳來模擬世界打拼是真的難,如果小人再不幸地懷孕或者不知好歹地在電腦上選了收養孩子,成為單身母親,那簡直就進入了噩夢模式。《模擬人生》並沒有讓撫養嬰兒變得容易,從不會說話的嬰兒長成可以背書包去上學的兒童耗時很長,兒童至少可以自己從冰箱拿薯片吃,嬰兒完全依賴父母餵奶、換尿布,還需要逗逗它哄哄它。

更糟的是,小人只要一聽到嬰兒啼哭就會醒來,圍著嬰兒車打轉。在第四代遊戲中,小人靠近臭烘烘的嬰兒也會產生不佳的情緒。而如果長期忽視嬰兒的需求——問題是嬰兒不說話、也看不到它的狀態欄,除了一次次去嘗試它到底要什麼,無法獲知它的需求——社區工作者就會前來把孩子帶走。我就曾經遇到過這種悲哀的情況,配合著《模擬人生》的悲劇時刻音樂,一個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走進你家將孩子徑直領走,下次再見到這個孩子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小人的死亡也同樣是殘酷的,小人會因為燒飯著火而被燒死、修理電器被電死、在雪地裡做收銀員被凍死……這類事件猝不及防,後來遊戲設計出了“死後回魂”,死掉的小人在夜裡會以鬼魂的形式出現,也算是對玩家的一種慰藉。

“模擬人生”20年

鬼魂重返 遊戲截圖

“我的孩子被社區工作者帶走了怎麼辦?”“我的小人好好地怎麼燒死了?”這樣的人生煩惱經常出現在遊戲的討論組裡。可是,玩遊戲而已,為什麼要經歷這麼真實殘酷的人生?玩到後來,會發現一些遊戲的訣竅,比如,可以不用努力工作,勾搭住在大房子裡的高斯先生就可以了,說服他與結髮妻子貝拉離婚,和你的小人結婚,然後將財產佔為己有。由結婚變得富有,《模擬人生》遵循的規則與現實確實有些諷刺性地相似。

既然與現實這樣相似,那麼粉絲在玩《模擬人生》時玩的是什麼呢?本文認為,《模擬人生》的精彩之處就在於,人們可以在其中進行流行文化的“同人創作”,並見證浪漫愛情多元化蓬勃發展的可能。

流行文化與同人創作

《模擬人生》允許自由地創造:自由地捏人,自由地建造房屋,許多人在玩遊戲的時候都會將流行文化主題加入,比如現在很流行的《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或者《生活大爆炸》(Big Bang Theory),遊戲迷們會試圖將角色和場景都用《模擬人生》還原,再用這些人物演出自己設計的劇情。

建造房屋還需要一些建築學和設計學基礎,相比之下,捏人對玩家技巧的要求較低。《模擬人生》的捏人技術一代比一代精細,《模擬人生4》中你可以選擇人物的牙齒形狀和皮膚細節,再加上不同的化妝樣式(眼線、腮紅、口紅)和配飾搭配(Dior包包、iPhone手機、耳環鼻環等等),幾乎可以把模擬市民模仿成任何一個你想要模仿的人。

《模擬人生》的論壇裡曾經流行過范冰冰、蔡依林還有宋慧喬的sims,最近也有網友分享出自己捏的《致命女人》裡的劉玉玲sims。也有玩家會將自己捏進《摩登家庭》的場景劇中,並用其中的自拍功能和Gloria合影。

“模擬人生”20年

粉絲製作的《致命女人》劉玉玲 圖源:豆瓣模擬人生小組

光製造相像的人物和家居陳列是不夠的,《模擬人生》故事線索的設置更重要。如何讓這些人物在週而復始地滿足飢餓、潔淨、睡眠、社交等基礎需求之後,活出符合它們性格和願望的人生,這考驗著玩家的編劇與想象能力。

很多年前《緋聞女孩》流行的時候,我也曾經用這部美劇的角色開始過一段故事,Dan和家人生活在平平無奇的小房子裡,我讓Dan和戀人Serena生育了一個孩子,又讓Dan勵精圖治,攀上政壇高峰,成為模擬市長(當時的從政歷程最高等級就是模擬市長),每天有直升飛機來接送上下班;而Dan的兒子則加入了犯罪事業,成為了城市最高級的罪犯。父子選擇完全不同,卻在同一個房子裡生活,父子倆因為志業不同而陷入情感危機,這令我感到激動。

借用熟悉的角色,用《模擬人生》創作新的故事,很多人都是這樣玩的。《衛報》的一篇文章中,作者也回憶道,他有個朋友將《老友記》的人物和劇情搬入模擬世界,還設計出了“比原作更精彩”的劇情。不只是影視劇粉絲熱愛製作同人,一些cp粉會在《模擬人生》裡創造出與現實對應的cp,並將它們充滿溫情的日常生活場面截圖分享到cp群。

“模擬人生”20年

粉絲在遊戲中復刻了《破產女孩》的公寓場景 圖源:youtube

就像同人文、同人漫畫一樣,這樣的《模擬人生》故事也是一種“同人創作”,正如美國學者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盜獵者》中所說的,諸如此類的粉絲創作,是粉絲洗劫大眾文化、從中攫取可獲取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創作,不管其靈感來源是美劇《摩登家庭》還是中國熒幕cp,其結果正證明了粉絲在消費影視劇與偶像之外的再創作能力。

詹金斯指出,這類創作與普通的戲仿不同,它的情感氛圍是如此獨特,延伸出人物情感生活的各個方面,並揭示出這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探究的是原作未完全展開的潛臺詞,將人物與情節延伸出原創作品之外。粉絲闡釋文本遵循的是一種“情感現實主義”(emotional realism),指的是粉絲從自身生活經驗來理解流行電視劇與偶像,將自身經歷代入虛構領域——即使他們知道人物是虛構的,情感卻可以是真實的,以自己的解讀加強與角色和他們的世界的認同感。

“情感現實主義”與自我與虛構混同的觀點,可以解讀《模擬人生》粉絲熱衷討論捏人、攛掇小人戀愛,將戀愛畫面拍攝下來分享給其他人的行為。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是,在豆瓣《模擬人生》小組或論壇裡,粉絲會喋喋不休討論人物關係、性取向、生育能力,以及有些狗血的婚戀故事。這種活躍在粉絲小組中的話語也與詹金斯所說的“粉絲八卦”非常相似(詹金斯認為“同人文學”就是口頭八卦的實體化文字)。

“模擬人生”20年

詹金斯將“粉絲八卦”歸為女性話語,認為它與預留給男性的公共政治話語非常不同,雖然說父權話語通常認為八卦是“愚蠢的、無聊的”,但其實八卦也是一種重要的女性話語資源,讓女性之間產生密切交流從而建立起社會關係,“八卦作為一種女性話語的力量正在於它能夠讓抽象的事物具象化,讓公共關心的話題轉化為個人切身相關。”

此外,八卦也可以賦予經常處於從屬位置的女性以討論爭議性話題的機會。以詹金斯的“粉絲八卦”視角來解讀,小組裡有粉絲用“變態瘋魔”來形容自己設置的人物情節,也有人以“做渣男很爽”為題來分享故事,還有人號召“集美們(姐妹的代稱)加入微信群”,這些均可視為遠離權威監控、釋放私密天性的話語交流的表現。因為前面冠有“《模擬人生》”,便可以自由“八卦”,這大概是“模擬”帶來的好處之一。

浪漫言情和“渣女”主角

上文已經講到粉絲在玩《模擬人生》時的自我代入與情感傾向,《模擬人生》中的浪漫言情是遊戲的重點之一,據EA官方統計,《模擬人生》的20年間一共產生了16億個模擬市民,發生過13億次“嘿咻”(woohoo)。人物之間從約會初吻到求婚訂婚乃至“嘿咻”都是遊戲最有儀式感的瞬間,在那些時刻,玫瑰花會落下、煙花會綻放、音樂會奏起。也有粉絲將1代到4代不同的小人在教堂、拱門、海邊、家裡等地方的婚禮儀式場景製作成了視頻,見證模擬世界浪漫關係20年的變革。

在《模擬人生4》中,捏小人時已經可以選擇他/她的生育屬性,是可以令別人懷孕,還是自己受孕,是坐著還是站著上廁所,也可以自由搭配女性化(feminie)或者男性化(masculine)的服裝。也就是說,模擬市民的性別不能完全根據外表來判定,所以也有玩家突然會發現某個看起來非常男性化的角色其實沒有性別,也沒有使他人懷孕的能力。

此外,第四代的造人界面還添加了外星人(occult)選項,你可以自己設計一個外星人出來,也可以根據基因造出模擬小人的父母、兄妹或子女。

“模擬人生”20年

模擬人生“捏人”界面 遊戲截圖

通過“捏人”,《模擬人生》似乎在告訴玩家,既然小人的生理屬性是這樣像陳列在貨架上一般可以隨意選擇的,也就不存在接不接受同性戀的問題了。事實上,在《模擬人生》的前幾代,就已經有了同性戀和同性婚姻,只是那時候同性情侶還不能生育小孩(有時候男性可以通過被外星人綁架這樣的偶然事件懷孕,然後產下小外星人,這個設計無疑有點惡趣味),但一樣可以通過電腦或電話進行領養。

《模擬人生》的浪漫愛情是有步驟的,小人通常需要建立友誼、投其所好、烘托浪漫氛圍,否則會遭到對方無情的拒絕,增長厭惡情緒;但有趣的是,即使在異性戀的感情模式中,《模擬人生》的戀愛也不必遵循男方和女方的差異,時機成熟後,男小人可以對女小人單腿下跪求婚,女小人也可以對男小人求婚,甚至可以對男的進行公主抱或是俯身下去激烈地吻。

與那些限定好“男追女”“撩妹”各種套路的戀愛養成遊戲相比,這樣不拘泥於性別的互逆關係無疑是一種解放。用《衛報》評論文章的話說就是,《模擬人生》的世界是沒有性別差異的烏托邦。

好笑的是,這樣的沒有性別歧視的烏托邦解放出了更多的“渣女”主角故事。在《模擬人生》小組中,可以看到有不少玩家沉迷於將女主設計成“渣女”,她的浪漫征途就是“腳踏幾條船”,雖然會遭遇一些窘迫的狀況,比如被人嫉妒“扇耳光”等等。很多玩家將自己控制的女主稱為“我女兒”,給她精心設置浪漫情節,這種傾向讓人想起詹尼斯·拉德威所分析的女性閱讀言情小說的行為。拉德威指出,女性賦予言情小說意義,是因為言情小說可以提供一種“理想的愛情故事”,這種故事會更關注女性人物的自我人格獨立和自我身份完善。

“模擬人生”20年

“《模擬人生》的世界是沒有性別差異的烏托邦……” 圖源:tumblr

對言情故事的消費,不僅滿足了觀眾的浪漫想象,也提供了矛盾衝突的解決方法。

這一點在伊格爾頓分析《簡·愛》時就有所體現,伊格爾頓認為《簡·愛》通過解決女主的愛情困境,讓現實中可能無法調和的衝突得以解決,簡·愛最後成功了,她可以既享受權力又體驗愛情,既保持尊嚴,又獲得財富。拉德威在採訪過眾多言情小說女性讀者後得出結論,在通過人格獨立與自我身份完善的路上,女主能夠妥善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對讀者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一旦女主可以解決她的問題,她的故事就可以給現實中的人們以希望。

從這個角度來看,遊戲玩家對“渣女”的沉迷、對自己“女兒”的認同,與讀者閱讀言情小說、對女主的代入想象何其相似,遊戲玩家希望解決“渣女”的問題,也與讀者期待女主的問題得以解決非常相像。不同的是,玩家可以更主動地操控言情故事的方向,不再是閱讀者,而成為了創作者本人。她們會怎麼書寫言情故事呢?事實上,前文提到的遊戲中操控女主角與有錢的高斯先生結婚,也可以看做是源自《簡·愛》的類型故事。

最近,我還發現了wicked whims(中文翻譯為“紳士包”)的mods。這是成人專用的遊戲包,由世界各地的動畫製作者自主設計貢獻,這套包不僅包括令人瞠目結舌的性愛姿勢,還有毫不設限的人物關係,以及一些有趣的場所,例如閃爍著霓虹燈、內置有鋼管的脫衣舞俱樂部。這套遊戲包將《模擬人生》中總是侷限在一些地點、比較含蓄的性場面充滿想象力地拓展至更多場所,如果你的主控人物是“渣女”,她將有更廣闊的的展示空間。

這套包不是官方出品,穩定性較差,需要定時更新,但這些問題並不能阻攔遊戲愛好者的熱情。當然也有人抱怨說,紳士包的出現讓遊戲變味,會讓遊戲的重點完全跑偏。但是,性與浪漫多樣性的mods蓬勃發展,也正體現出這個遊戲對充滿想象力與自由度的親密關係的鼓勵。

“模擬人生”20年

有玩家開闢出了與死神生子的新思路 圖源:豆瓣模擬人生小組

關於《模擬人生》,我們還有更多可以說的,比如活躍在遊戲中的NPC,也令我們懷疑起自己是否也是活躍在世間的NPC,“我們究竟是有人提線的sims,還是為了湊人數的NPC?如果是sims,為什麼玩家不給我們用作弊碼充錢呢?”這也是活躍在粉絲群的“模擬人生”式的哲思。

相關書籍:

《文本盜獵者:電視粉絲與參與式文化》,[美]亨利·詹金斯著,鄭熙青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勃朗特姐妹:權力的神話》,[英]特里·伊格爾頓著,高曉玲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版

撰文 / 董子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