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經濟學博士:在哥大交換的一年,我悟出了科研製勝的祕訣

普林經濟學博士:在哥大交換的一年,我悟出了科研製勝的秘訣

L學長


中國人民大學

GPA:3.9+

TOEFL:105+

GRE:329

哥倫比亞大學交換一年


Offer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博士(全獎)

西北大學-經濟學博士(全獎)

普林經濟學博士:在哥大交換的一年,我悟出了科研製勝的秘訣

隨著出國的學生越來越多,大家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尤其是近幾年,科研和交換經歷這些軟實力,在申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很多同學都很關注如何通過交換經歷和科研經歷這兩個方面,來真正做到提升自己的整體競爭力,我就自己的一些經歷,來給大家說說我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01


交換經歷


其實我申請交換的時間已經是非常晚了,主要是因為我托福考得晚,所以錯過了自己學校的官方項目。然後我當時就只能申請一些自費項目,就是面對所有申請者的科研項目。

很多同學都不太瞭解,美國有很多很厲害的學校,都提供這種對所有申請者開放的交換機會,包括哈佛、哥大、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和UCSD等等,如果有需求的同學也可以瞭解一下。

總而言之,交換對於申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因為主要是申請經濟學方面的博士項目,所以我在交換期間的重點就是選課和做科研。

對於想申請PhD的同學來說,交換期間如何選課的主要依據就是:第一是不是自己專業需要的課,第二是不是大牛老師上的課。

在上課期間我覺得跟老師的交流很重要,在國外上課,其實是沒有人去強制管你的,你可以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學生,自己一個人悶頭學習,然後得一個A;

普林經濟學博士:在哥大交換的一年,我悟出了科研製勝的秘訣

但是你也可以每週課上和課下多跟老師交流,這樣在課程結束之後,就有機會可以跟老師再聊一些其他的研究問題,這樣老師對你的印象也會更深,能給你寫出更好的推薦信。

對我而言,我在交換期間選的都是本科生能選到的最高級別的課程,除此之外,我還旁聽了一門博士級別的課,然後所有這些課,在平時我都儘量去想一些問題,來和老師交流一下,這樣老師們對我都還有不錯的印象,所以我在大概兩年之後,再去要推薦信的時候,他們也都還記得我。


02


科研經歷


如何找科研項目:


交換期間的科研項目,我覺得是非常需要個人努力來爭取的一件事。因為大家在找研究項目的時候,都希望找名氣很大,而且還跟自己聊得來的老師,但在很多時候是很困難的。

我覺得一個最簡單也是最初步的方法,就是找給自己上過課的老師。因為有了課堂上的一些接觸和訓練的話,老師往往會對你更有好感或者是更放心一點。

其次的話可以廣泛的找自己所在學校,你比較感興趣的老師們。其實大部分的老師是很友善的,面對一個有上進心的學生,老師們一般都還是很願意幫助的,尤其是一些做實證或者是做實驗的老師,他們往往很需要人手,如果你肯提供免費的勞動力,老師們一般也不會拒絕。


科研內容太搬磚怎麼辦?


本科生參加科研項目的話,一般都是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拿我自己來說,最開始就是做一些非常簡單的數據收集和一些非常基礎的實驗。大概做了2~3個月之後,因為帶我的博士後,突然有一些事情需要出國一段時間,那幾個月他就都不在,然後我的老闆就問我的代碼水平怎麼樣,接著就開始給我佈置一些技術含量更高的工作。

這段經歷,就讓我覺得,雖然我們一開始都是從最簡單的工作做起,但是在以後的工作中總會有這麼一個機會,只要你能夠把握好的話,就可以做到一些技術含量更高的工作。

在科研工作一開始的階段,尤其是作為一個低年級的本科生,對這些工作是千萬不能挑剔的,就能夠爭取到什麼樣的機會,就要認認真真的做。

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那麼一個機會,可以展現你的能力,並藉此來爭取到更多的科研機會。

普林經濟學博士:在哥大交換的一年,我悟出了科研製勝的秘訣


為什麼一定要和老師搞好關係?


除此之外,我覺得和老師們搞好關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即使交換結束之後,回到國內,你其實也可以時不時的和過去的老闆聯絡一下,發郵件溝通一下自己的近況,雖然不一定能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建議,但至少能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只有這樣不斷的加深印象,到時候寫推薦信的時候才會更有幫助。

科研經歷是不是越多越好?

在我看來作為一個本科生,其實科研經歷並不需要特別的多,有那麼一兩段的科研經歷其實就夠了,但是這兩段科研務必要做的特別好,特別深。這樣比起泛泛的做四五段科研來說,反而效果要好很多。

一是導師會對你更加熟悉,推薦信的內容也會比較詳實,二是可以顯得你在某一領域有更為深刻的瞭解,這些在申請的時候都是加分項。


最後的一些小建議:


最後想給大家推薦一篇哥大經濟系-劉慶明老師寫的文章,叫給想讀博士的中國交換生的建議,其中有幾條對我影響特別大:

第1條:在交換期間,要儘可能的上一些一年級或者二年級的PhD課程。這樣首先可以用來判斷一下自己的實力,如果你連平時PhD的課都聽得很艱難的話,那麼讀博可能不一定是最適合你的。

第2條:要找最熟悉你的老師來寫推薦信。這點很重要,因為與其找名氣很大的大牛,但是不瞭解你的話,還不如找一些年輕老師,但是跟你關係非常好。

第3條:研究項目很重要。大家最好還是要有一些自己的,或者是合作的一些研究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