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本科教育該是什麼樣?哥大“核心課程”秀給你看

哥倫比亞大學的本科教育是全美頂尖的,這一切的基石就是哥大“核心課程”

頂尖本科教育該是什麼樣?哥大“核心課程”秀給你看


許多知名大學自身都有其“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這種核心課程都是學校經過深思熟慮後安排出來的一系列必修課程。這種課程對於學生來說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今天我們就拿哥倫比亞大學的“核心課程”來講一講。


頂尖本科教育該是什麼樣?哥大“核心課程”秀給你看


課程內容


哥倫比亞大學的核心課程包括下面九大方面,每個方面在大一大二都要選滿規定的學分。


文學(Literature Humanities)


世界文學概論,要求學生從荷馬、西塞羅等古希臘、羅馬文學家一直唸到艾略特、伍爾芙等當代文學作品。


現代文明(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通常安排在二年級學習,時間一年。課程通常介紹西方政治、倫理、宗教、社會思想等方面歷史沿革與現實問題。


藝術((Art Humanities)


介紹西方藝術史,通常在一年級或二年級學習。


音樂(Music Humanities)


西方音樂鑑賞及音樂史,通常一年級或二年級學習。


外語(Foreign Language)


學生起碼掌握一門外語。一般學習 4 個學期,也可通過一定的測試證明達到同等的水平。


邏輯與修辭(Logic and Rhetoric)


一般在一年級學習 1 個學期。課程通常要求學生學會在批判性、創造性地思考問題的同時,以自己的語言清晰地進行口頭及書面的表述。


世界主要文化(Maior Culture)


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主要文化與文明的歷史沿革與現實問題。


體育(Physical Education)


所有學生要修 4 個學分的體育課,除了完成各種課內要求的體育項目外,每一個哥大學生都必須通過游泳考試或提交一份“大學健康服務”的免修書否則不予畢業。


科學(Science)


學生起碼要選三門數、理、化、生物等科學課程(至少 9 個學分)。在一個系內至少學習 2 門課程或者學習 2 門跨系課程;第三門課程必須來自一個不同的系;完成 2 個學期數學課程的學生,第三學期不必學習計算機科學或統計學。


核心課程是哥倫比亞學院本科教育的核心部分。哥倫比亞學院要求每一個本科生在大學的前兩年修完這一系列的核心課程。為了完成核心課程的要求,學生必須要先修四門基本課——文學人文、現代文明、藝術人文音樂人文,然後完成世界主要文化、科學、外語、作文體育等課程。


頂尖本科教育該是什麼樣?哥大“核心課程”秀給你看

存在意義

哥倫比亞大學核心課程的核心是:“無論學生的專業(inajororconcentration)是什麼,都使他們對文學、哲學、歷史、音樂、藝術和科學方面的深刻思想與巨大成就具有寬廣的視野。”核心課程的存在是為哥大本科學生提供共同的學術體驗,並發展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擴展知識結構。

這些課程的內容跨越歷史、地域,文化以及學科或系科的界線,旨在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併為他們打下寬廣的人文與科學方面的知識基礎。

核心課程中的課程共有四個基本特徵,這些特徵共同體現了學院對人文教育的思維和想法:


1.它們是所有學生必修的通識課程;

2.只專注於初級文本,避開高級的或學術文獻;

3.課程以小型研討會的形式進行教授;

4.都是由跨學科教授的非學科課程。

頂尖本科教育該是什麼樣?哥大“核心課程”秀給你看

哥倫比亞大學的通識教育在看似擁有宏大教學目的的同時,實際有非常細緻的實踐途徑和目的。尤其是“邏輯與修辭” 這一課程,如果說其他的課程是哥倫比亞大 學“核心課程”的大綱和目標,那麼“邏輯與修辭”就是這些課程內容與學生之間的連接點。

“邏輯與修辭”課程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成為更有實力與獨立的讀者和作者,以此促使他們進入大學的思想氛圍。由於其規模小,且強調批判性的分析、溫習、合作和研究,本門課將引導學生提高其心智的特定技能和普遍習性,這對學生將來的學術成就極為關鍵。

哥倫比亞學院於1919年開發了核心課程之後,美國諸多名校競相效仿。核心課程的第一門課,“當代文明”也在1919年後成為了許多大學開發歷史課程的框架。現今,美國擁有諾貝爾獎人數最多的前三所大學,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和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都可以算是有自己的核心課程。

頂尖本科教育該是什麼樣?哥大“核心課程”秀給你看

課程優勢

其優勢在何處呢?有以下三個好處:


課程設計具有層次性

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 哥大規定,有些學生在修習“修辭與邏輯”課程之前,要先學習“邏輯與修辭概論”或“批判寫作”。這兩門課程的重點都是進行句子和段落的寫作訓練。學校要求修“邏輯與修辭概論”的學生必須在一年級秋學期進行,然後在一年級春學期修“修辭與邏輯”。這種有先行後續課程的安排方式,對於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具有很大的幫助。
  2. “主要文化”每一領域的課程都分為三層:List 1 在一個特定的重要文化或文明方面作廣泛的介紹。通常探索超越當代國家或地區的特別的文明,一般要求大量閱讀原文。List 2 是更高級、更專業的課程,涉及特定的重要文化或文明。這些課程與 List 1 的課程相對應。List 3 的課程探討 List 1 與 List 2 所涉及的文化在美國的表現。
  3. 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程度的課程學習。哥倫比亞大學的每一門課程前面都有課程編碼,第一位數字都有不同的含義:“1”表示本科生課程;“2”表示中級本科生課程(中等Immediate);“3”表示本科生課程(高級Ad-vanced);“4”表示對本科生開放的研究生課程。核心課程的“科學”與“主要文化”中 1 至 4 都有,這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了難易不同的課程,選擇更多。這個特點使哥大的學生有廣闊的選擇的空間,這使那些有意願也有能力的學生可以自由地追求最高的學術水平,也比較容易脫穎而出。
  4. 課程實施上,注重讀原著
    哥倫比亞大學認為,“現代文明”與“人文學科”不是概論性的課程,也不是歷史事實的描述,而是一種文化的領悟與探索。因此他們讓學生研讀文學、哲學、歷史、科學和思想政治方面的著作。鑑賞精湛的藝術與經典的音樂,然後通過與教師和學生的討論、辯論、寫作以及師生間的互動,使學生的分析批判能力、發散思維能力、想象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在接觸原著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不僅能夠加深對原著的理解,還能通過思維的互動夠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思維的敏捷性。

在這裡為大家介紹哥大核心課程中“現代文明”與“人文科學”這倆部分的閱讀書單

第一學期

文學人文課

荷馬 《伊里亞特》、《奧德賽》、《荷馬讚美詩》

埃斯庫羅斯 《俄瑞斯忒斯》

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修昔底德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歐里庇得斯 《伊萊克特拉》、《酒神的女信徒》

柏拉圖 《會飲篇》、《申辯篇》、《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 《尼各馬可倫理學》、《詩學》、《埃涅阿斯紀》

聖經 《舊約》:《創世紀》、《約伯記》


當代文明課

第一節:希臘羅馬世界

修昔底德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柏拉圖 《理想園》

亞里士多德 《政治學》、《尼各馬可倫理學》

西塞羅 《論美好人生》


第二節:猶太-基督教傳統的源頭

聖經 《舊約》:《創世紀》《出埃及記》《以賽亞書》

《新約》:《馬太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雅各書》《啟示錄》


第三節:中世紀

奧古斯丁 《上帝之城》

阿奎納 《阿奎納論政治學與倫理學》

彼森 《女性之城》


第四節: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馬基雅維利 《君主論》、《論述集》

希勒布蘭(編) 《新教改革》

加爾文 《體制論》


第五節:新科學

笛卡爾 《方法論》

伽利略 《發現與意見》


第六節:新哲學與政體

霍布斯 《利維坦》

洛克 《二論政府》


第二學期

文學人文課

聖經 《新約》:《福音書》

奧古斯丁 《懺悔錄》

但丁 《神曲》

薄伽丘 《十日談》

蒙田 《隨筆集》

莎士比亞 《李爾王》

彌爾頓 《失樂園》

塞萬提斯 《唐吉訶德》

笛卡爾 《方法論》、《對第一哲學的思索》

歌德 《浮土德》

簡·奧斯丁 《傲慢與偏見》

沃爾夫 《到燈塔去》、《自己的房間》


當代文明課

第一節: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

盧梭 《論不平等之起源》、《民約論》

休謨 《道德原則的探索》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什麼是啟蒙?》

麥迪森(等著) 《聯邦主義論文》


第二節:經濟、社會、國家

亞當·斯密 《國富論》

黑格爾 《歷史哲學》、《權利哲學》

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穆勒 《論自由》

沃爾斯通克萊夫特 《女權之辯》


第三節:達爾文、尼采、弗洛伊德

達爾文 《物種起源》

尼采 《論道德的譜系》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選集》


第四節:現代及其不滿(教師從A、B組中各選至少一本書)

A 二十世紀的科學與革命

韋伯 《麥克斯·韋伯:社會學文集》

葛蘭西 《現代君王及其他》

阿倫特 《論暴力》、《極權主義的起源》

列寧 《帝國主義》、《國家與革命》

哈貝馬斯 《公共領域的演變》


B 融合的模糊之處:階級、種族、性別

波伏娃 《第二性》

麥金能 《末加修飾的女性主義》

傑格&史達爾(編) 《女性主義架構》

勞斯 《正義論》

法農 《大地之悲慘》

馬克西姆·x 《自傳》

韋司特 《預言釋放!》

福柯 《規訓與懲罰》


課程組織注重跨學科

哥倫比亞大學的核心課程是一組跨學科性的課程(ineterdpartmental curriculum)。比如“現代文明”課程涉及歷史、哲學、文學、社會學、宗教等各方面的名著,需要多學科的教師合作教授才能完成。“人文科學”課程同樣如此。在核心課程中,不僅現代文明與人文科學是跨學科的課程,“科學”部分的課程與“重要文化”部分的課程也都是跨學科的課程。

通過學習跨學科的核心課程,學生足以學習跨領域的知識,從而使學生可以跨越歷史、地理與文化等空間去思考問題。也因此學生具有特定學科範圍之內與之外相結合的思考能力,能夠處理突發問題,傾向於冒險回答沒有估計到的問題。

核心課程能讓各種知識的精華來引導學生,而非統治學生的思想。通過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相結合,從而使學生在複雜的世界中能夠全面思考,且作出複雜的選擇。

課程理念注重批判性思維

美國大學核心課程的一貫追求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而哥倫比亞大學的核心課程特別強調培養學生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索能力。

例如“現代文明”的目的是向學生介紹不同時代的政治和文化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思想和論爭,教會他們那些思想在歷史上發揮過的作用,使他們熟悉對世界上可選擇的文化、機構等方面進行批判性地思考。

哥倫比亞大學通過有層次,跨學科的核心課程來培養學生所需的理解力、適應性與責任心,來讓他們能夠適應和麵對來自未來的挑戰。

頂尖本科教育該是什麼樣?哥大“核心課程”秀給你看

對學生的好處

培養學生的縱向思維和橫向思維

哥大的核心課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縱向思維,還培養了學生的橫向思維,使學生思考問題的方面更加全面。這足以促進學生思維的健康全面的發展,從而促進創新人才的成長。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哥倫比亞大學的核心課程在理論上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並將該理念貫穿到普通教育課程的各個方面。擁有批判性的思維,可以使學生打破常規,對待事物有更客觀的分析,從而產生更優的決策和判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培養,思辨能力得到了強化,使學生能夠透過紛雜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核心課程可以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能力。核心課程為討論課,其最大的優點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批判能力等,這比單純的概論課程更具效用性。

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世界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其帶來的文化碰撞與衝突已經在各個領域開始顯現。而哥倫比亞大學在核心課程中拓展的文化視野,使學生將來不僅具有世界文明方面的視角,還可以為本民族的繁榮做服務。

頂尖本科教育該是什麼樣?哥大“核心課程”秀給你看

思考

“科學為人文奠基,人文為科學導向。”哥倫比亞大學的核心課程都確保了人文與科學方面高質量的學生教育,強化了每一個大學生對理智訓練的積極參與和認識問題時批判性思維方法的形成。在授課上其注重師生間的密切交流和對學術問題的共同探究,很好地磨練了學生的基本能力,並且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在研究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方面,哥大所做的無疑要比知識的強行灌輸要好很多。

首 發 公 眾 號:跟博文兒聊乾貨

更多的留學乾貨,不容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