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占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來源:精英說(ID:elitestalk)

又是一年畢業季,中外各大高校的畢業典禮熱鬧非凡,朋友圈裡也到處都是秀畢業照的小夥伴。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就在前幾天,加拿大著名的多倫多大學商學院舉辦了2018年畢業典禮,看到現場爆照,不少人驚呼:“驚呆了!”

因為現場返圖是這樣子的……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如果沒有提到多倫多大學,肯定有不少以為這是國內某所高校的畢業典禮。一眼望去,少有金髮碧眼的外國學生。

如果你置身其中,耳邊充斥的將會是上海話、北京腔,各地方言交流溝通無障礙,恍惚回到大中國。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在ins上,如果你用

“Rotman commerce”作為關鍵詞搜索圖片,出來的,幾乎全部都是中國人的身影

“中國學生佔領加拿大高校”,可以說是實錘本 錘了。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其實不僅加國的高校被中國留學生“佔領”,隔壁美國的哥大、UCL、CMU、UCLA,再到英國的劍橋大學、澳洲的悉尼大學,留學的一個現實是,

全世界幾乎所有名校都被中國留學生的身影充斥

2015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第261屆畢業典禮上,約15000名畢業生參加了當天的儀式,其中包括近600名中國學生。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幾名中國留學生在哥大第261屆畢業典禮上自拍

2015年,Buzzfeed的編輯在推特上公佈了一份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名單:231名畢業生中,有190個名字包含了漢語姓氏……

不少網友驚呼,中國學霸承包了哥大統計系!!!數量上簡直完爆其他國家的畢業生。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難怪哥大被調侃為“清華大學” --- “清一色華人大學”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美國學校的統計、計算機專業基本被中國留學生們承包,一走進屋子,烏泱泱全是中國面孔,大家在課堂上都能用中文進行小組討論,完全交流無障礙……

舉例來看,IT名校卡耐基梅隆大學(CMU),其計算機碩士各個專業都是中國人爆滿,一年入學的中國學生有一千多人!

也不知道教授們上課時面對著一群“Wang”、“Zhao”、“Zhang”,內心會作何感想?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根據哈佛法學博士查斯洛夫斯基(William Choslovsky )撰寫的文章稱,在2000年,在UIUC學習的中國本科留學生才有37人,到了2016年,該校的中國本科留學生數量已經達到了3000人。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不僅是美國大學,美國中學也幾乎被中國學生佔領。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2015年的數據顯示,

在美國接受中學教育的92000名外籍學生中,中國學生佔到35%,是迄今為止在這裡學習的最大的群體。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坐落於馬塞諸塞州艾弗雷特的約翰教皇二十三世高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曾經它是美國典型的教會學校,而如今,學校裡近乎半數的學生來自海外,其中的四分之三是中國學生。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不僅僅是美國,前面我們提到的加拿大也是“重災地區”

自加拿大在中國設立簽證中心以來,赴加國留學的學生數量持續快速增長。

根據加拿大聯邦移民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來加留學的人數是66,240名,2016年則達到了77,795人。

2017年春季雖然是留學淡季,但仍有9725名中國留學生登陸加拿大,牢牢佔據了加拿大的留學生市場。

從2015年到2016年,加拿大國際留學生的數量增加了5萬人,到2017年3月底,加拿大共有40,265名國際留學生。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佔據了30%,第二年蟬聯冠軍,其後為印度、韓國及法國。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這個數據放在加國名校中會更加明顯!

拿我們前面提到的多倫多大學為例,UT News發佈的新聞顯示,在申請多大的國際留學生中,70%來自中國!

而在校留學生總數里,中國留學生也約佔總數的77%。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一直被人吐槽的一個點就是華人太多,還有個搞笑的名稱叫

University of Billions Chinese。因為有錢的富二代實在太多!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UBC校園裡面的華人非常多,走到那裡都能聽到熟悉的中文和方言。

其中中國留學生大多集中在理科和商科的一些專業,像是統計學相關的專業,華人比例能佔到70%,甚至更多。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UBC還有個特色就是各路網紅眾多。

最近15年間,一共出產了5位港姐冠軍,歷屆港姐校友包括了翁嘉穗、向海嵐等等……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另一個盛產美女、中國留學生聚集的加拿大名校就是西蒙菲莎大學(SFU)。

近幾年,SFU校友就連續拿到了兩屆港姐冠軍,包括2014年冠軍邵佩詩和2013年冠軍陳凱琳。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溫莎大學的汽車工程專業常被認為是加拿大第一,因此吸引了很多中國留學生。

它也是加拿大全國國際學生比例最高的大學,中國人很多,尤其是商科專業,60%以上都是中國留學生,剩下的部分則被印度人和黑人包攬~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滑鐵盧大學也充斥著中國的小夥伴,在加拿大本地,滑鐵盧大學還有個外號叫做“yellow university”

除了從國內過去的的中國學生,加拿大本身的華裔也特別多,所以在學校裡,你會遇到無數的CBC(在加拿大出生的華人,即Canadian-Born Chinese)。

他們當中90%能聽懂中文,60%左右能說中文或者寫簡單的中文,聽說讀寫都流利的少說也有個10%左右。

雖然從文化和心理上來看,他們對於中國並沒有太多的歸屬感,但熟悉的面孔和語言總讓很多國內去的中國學生倍感親切。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面對如此“強悍”的比例和人數優勢,中國留學生大軍儼然成為了各國名校中不容忽視的群體,校園裡面越來越流行的中國話,教授增設的中文課程綱目,個別大學為中國學生設立的學前指導……他們的出現深刻地影響著各國高校的校園經濟、文化氛圍甚至課堂教學模式。

那麼,對於中國學生而言,他們的“大舉入侵”究竟是利是弊呢?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其實一開始,中國留學生湧入美國、加拿大等名校,對留學生和留學目的地來說,是件互利互贏的事情。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留學生湧入美國大學,起先對雙方很有利。中國留學生接受不同國家的教育模式,擁有一張美國大學文憑是一種光釆;而對於美國大學而言,中國留學生的存在,意味著能夠收取高於本地生兩倍至三倍的學費。

其次,中國留學生數量的增多,意味著中國學生在異國他鄉,學習上大家可以互幫互助,心理上能夠緩解孤獨感。

但漸漸的,一些問題也暴露出來,那就是許多中國學生並不能真正融入國外的大學。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對於美、加各國的高校而言,很多中國留學生就像匆匆過客,大量的中國學生難以融入班級,也跟不上課程進度。

不少大學教師認為,這些中國留學生並不適合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以至於教授不得不調整授課內容和教學目標來迎合他們。

紐約大學中國史教授Rebecca Karl 認為中國留學生是她授課的一大“負擔”,她需要修改教學內容以便中國留學生可以聽懂課堂內容。

“很多中國留學生“程度極差“(woefully underprepared),他們幾乎不懂如何理性分析一段文章是什麼意思,要達到理性思考或寫作的基本要求十分困難。”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一些美國教師對於中國學生的印象也並不是太好,原因在於一些中國學生將國內的壞習慣帶到了美國,其中最讓外國老師們感到頭痛和不快的就是考試作弊考勤代簽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澳洲國立大學用中文警告別作弊

中國學生的大量湧入,也讓當地學生感到不快。

2010年,加拿大頗具影響力的《麥克琳》(Maclean's) 雜誌發佈了一篇文章,標題就是“太多的亞洲人?”,文章指出,加拿大的一些名牌大學裡有著太多的亞裔學生。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該文章中引用了一名多倫多的白人中學畢業生的話,該女生表示,她不打算去多倫多大學,因為那裡全都是亞洲學生,相比之下,

她更願意去女王大學、西安略大學或者麥吉爾大學,這幾所大學才是白人學生的選擇。

雖然這篇文章被指屬於種族主義言論,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本土學生的心理。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大學城變成了中國城,對中國留學生自己來說,也是一種衝擊。

中國留學生邵楚天(Chutian Shao,音譯) 幾年前來到伊利諾伊州香檳大學城讀書,看著周圍熟悉的中國面孔,校園裡流淌的熟悉語言,他覺得自己好像從沒有離開中國。

“與中國朋友合租公寓,與中國同學一同上課,與中國同學一同健身一同去圖書館……有時一天只需說幾句英語。”

中國留學生愛扎堆抱團幾乎已經達成共識,人多了,不少人更覺得大家可以一起喝好、吃好、玩好。

於是,在國外多元化的校園環境中,中國留學生們仍然堅定不移地沿襲著“故步自封”的習慣,周圍的中國留學生大都過著“課堂上課、圖書館自習、宿舍裡跟其他中國人打遊戲”的生活。學習上不參與課堂討論,小組作業找同胞組隊,業餘時間不加入學生社團,更願意窩在寢室和朋友們打遊戲。

甚至一部分想要走出中國人圈子、期盼了解美國社會的學生,最初的動力也被這股“抱團”的潮流給沖淡。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在州立大學讀書的中國學生在考慮轉校,因為他們不想跨越了大半個地球,仍然感覺自己身處國內。

中國留學生張玲媛(lingyuan Zhang,音譯)之前在俄勒岡州立大學就讀,但來到這裡之後發現,一堂課中15個學生裡,竟有11名中國人!為了能更多地瞭解美國文化,與美國人交流,她轉學到了另一個俄亥俄州的小學校。

逃離大城市和知名大學,似乎成為了中國留學生擇校的一個新趨勢。

不過,很多時候,中國愛扎堆的習慣和人多人少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即使只有幾個人,他們也可能會形成一個封閉的圈子。

這是因為中國留學生不主動解決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少有積極與其他群體交流互動的習性,而這,顯然對他們個人的社交網絡建立以及未來職業發展都十分不利。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面對留學的大趨勢,中國留學生首先要做的是調整自己的思維。在綜合性大學裡,即使個別專業中國留學生人滿為患,但總體佔比並不會太高。

機會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是會有的。中國留學生應該抓住各種機會,打破舒適區,參加學校社團活動,多與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接觸交流,打開視野,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個人關係網絡,擁抱更廣大的世界!

總的來說,排名越高、名氣越大的學校,往往中國學生的比例也會越高。商科、計算機等就業熱門專業,也更容易成為中國留學生的選擇。如果你的留學方向就是這些專業或學校,那麼你就要提前做好“同學大多是同胞”的心理準備哦。

哥大、UCL、多大被中國留學生佔領,畢業典禮上全是“中國臉”

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一途資訊洛杉磯站(ID:gh_5d33568e800b),更多精彩資訊等著你喲~

途途整理發佈,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