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当代海军如果没有防空能力意味着啥——我国海军曾被轰到片甲不剩


自1940年英国海军以舰载机空袭意大利塔兰托港得手后,来自空中的威胁便成为世界各国海军的头等防范对象,海军舰队的防空能力成为衡量现代海军整体作战能力的重要标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海军在近代就吃过缺乏防空能力的大亏:在抗战爆发之初的江阴保卫战中,中华民国海军的几乎全部主力舰艇就在日军的航空兵——包括来自加贺号航母的舰载航空兵的空袭中全军覆没。虽然沉没之后的舰艇以自身"尸首"作为屏障成功挡住了日本海军长驱直入进入长江,并直接掩护了首都几十万军民安全撤离,但当代海军的防空能力毫无疑问是必须的硬核战斗力之一。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日军飞机拍摄到的江阴保卫战中被击沉前仍在开炮的中华民国海军旗舰——宁海舰


初创时期的国产防空导弹:"海红旗"-61艰难上舰

建国后,新中国的第一代舰对空导弹是由陆版地对空导弹——红旗-61改进而成的,所以也被称作海红旗-61。此时国内的相关技术领域可谓刚刚起步,一片空白。但此时人民海军的防空能力除了高炮,还是高炮。因此,研制一款自主生产的舰载防空导弹的任务已迫在眉睫。1967年,军委做出决定:将在研的地对空导弹红旗-61改装为舰空导弹,并装备到053K型防空护卫舰上(北约代号"江东"级护卫舰)。最初的设想是:舰艏艉各一座7231型"海红旗"-61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各配弹库及12枚备弹,以及ZL-1照射雷达、ZL-1指挥仪和火控设备等。再加上主副炮、反潜配置,若053K型防空护卫舰能顺利完成研制,负责防空的053K配合负责反舰的051型驱逐舰("旅大"级),战斗力将相当可观。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海红旗-61


然而,白手起家的难度可想而知——随后的研制过程一波三折:1966年开始论证的海红旗-61为三联装上蹲式发射架、18发备弹、垂直贮装填的设计。后来发现053K的排水量太小,如果按照这种设计重心将大大提高,只好把老方案推倒重来,改为双联装、12发备弹、高低方向瞄准、横纵双向稳定的方案。即便如此,"陆转海"的难度也大大超出了研制人员的预想——海上的作业环境和陆地相差太多,不仅要考虑温湿度的变化、盐度对导弹的腐蚀,还要考虑舰艇摇摆、电子设备辐射,甚至要考虑导弹发射时对舰艇、人员的影响。1975年3月,053K型首舰完成交船,舷号531。同年,海红旗-61开始上舰测试——这一测试就是整整十年。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一直到1986年海红旗-61才进行了海上设计飞行定型试验,顺利定型。海红旗-61导弹采用了半主动寻的制导、固体火箭发动机、连续波雷达导引头、半主动引信和制导引信、液压操纵、燃气涡轮发电机、链式战斗部(重40公斤)、单脉冲跟踪与连续波制导雷达、回转式弹库和稳定平台、双联装随动发射架、导弹自动化监测等技术,重量尺寸接近西方早期的"海麻雀"舰空导弹系统;弹长3.99米,直径0.28米,翼展1.166米,弹翼不可折叠。最大速度3马赫,有效射程(水平方向)10公里,射高8公里。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531舰目前停泊在青岛海军博物馆

海红旗-61的这个性能在当时世界上是个什么水平呢?此时西方国家的舰载对空导弹已经向第三代发展,因此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海红旗-61一出生就落后了然而,海红旗-61的问世毕竟为我国舰对空导弹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从此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不再是空白。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海红旗-61的发射筒,之所以这么粗是因为弹翼不可折叠,这也是当年令军迷们叹息失望的槽点之一


再接再厉:中国版"海响尾蛇"——海红旗-7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缓和,我国迅速引进了法国"海响尾蛇"舰对空导弹技术并消化、吸收之,随之开发出国产"海响尾蛇"版本——海红旗-7。海红旗-7防空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最大射程13km,最小射程700m,最大作战高度6000m,最小作战高度5m,具有反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能力,最大过载35g,反应时间6.5s,单发毁伤概率80%。

海红旗-7装备了052型导弹驱逐舰(旅沪级)"哈尔滨号"和"青岛号"。客观的说,海红旗-7并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仅具备点防空能力。但它是90年代末我国引进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之前唯一的防对空防御屏障,且技术达到了同时期的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一度成为人民海军水面舰艇的防空主战装备。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国产8联装海红旗-7舰空导弹发射装置。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海红旗-7的总师钟山院士曾说:没有空防就没有国防


继续摸着俄罗斯过河的产物:海红旗-9和海红旗-16


自1999年底,人民海军迎来了4位特殊的客人——来自俄罗斯的4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由于4艘"现代"级都配备给了东海舰队,当时的网民们吐槽东海舰队是第一个完成"四个现代化"的国内单位。一码归一码,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区域防空能力给我国科研部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级上使用的9M-317E型导弹的"飓风"防空系统,配合前后甲板布置的两门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使得在当年中国海军舰艇第一次拥有了中程的区域防空能力。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现代"级导弹驱逐舰


开了眼界的我国科研人员迅速开始了国产区域防空导弹的研制:作为人民海军新时代重要标志——"中华神盾"系统的配套导弹,海红旗-9舰空导弹系统是当时海军最为重要的大型导弹武器研制项目之一。该弹是在陆基的红旗-9远程地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的,射程达120km,使用主动雷达末制导,比原版"现代"级上使用TVM制导的"里夫"领先一代。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海红旗-9的垂发装置采用冷发射方式,主要担负单舰或舰艇编队区域防空作战任务,具有反应迅速、启动时间短、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在推出海红旗-9舰空导弹后,我国科研人员再接再厉,进一步推出红旗-16系统(由于该系统本身是全新研制的,因此前面不用加"海"字称呼)。该系统采用响应速度更快,抗饱和攻击能力更强的垂直热发射方式,其32单元矩形通用发射装置被军迷亲切地称作"巧克力"。 这种射程达30km以上的先进中程舰空导弹已经挑起了中国海军中程区域防空作战的大梁。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891试验舰试射海红旗16导弹。其制导、拦截能力已远超俄罗斯师傅


随着海红旗-9和红旗-16的陆续服役,我国海军已具备了所谓的"区域防空"能力,我国黄水海域内"近海防御"的战略任务终于圆满完成!


舰队奔向远洋的"金钟罩":海红旗-10闪亮登场


自2012年底"辽宁舰"驶离大连码头以后,我国海军装备技术进入到一个井喷期,各种新型号、新装备呈现全面开花、弯道超车的势头。舰载防空系统自然也不例外,在这种背景下,新一代舰对空防空导弹系统又出现在了军迷们的面前——海红旗-10。在官媒披露的视频中,搭载在"辽宁舰"、"山东舰"上的海红旗-10曾进行了双发齐射的展示。据了解,海红旗-10导弹系统是由国产FL3000N程防空导弹系统发展而来,是采用双模导引体制的舰空导弹,具有强大的反导作战能力。目前装备中国海军的海红旗-10导弹系统有三种不同的发射装置,24管型装备在最新的052D型驱逐舰上,18管型装备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而最小的8管型则装备在056型轻型护卫舰上。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24管海红旗-10

其导弹长2米,直径120毫米,最大射程为9000米,最大特点就是采用雷达和红外双制导系统,其中雷达制导系统可以跟踪所有现役主动雷达制导的反舰导弹射频信号,红外导引头采用了红外成像技术,抗干扰能力强。最大射程10公里以上,可以摧毁距海面1.5米以上的目标,几乎无射界盲区。同时其具备多发齐射能力,间隔时间不超过3秒,针对掠海超音速反舰导弹有特别加强。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辽宁舰上双发齐射的海红旗-10

对比美军同领域的"海拉姆"舰队防空系统:海拉姆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无跟踪主动雷达信号的能力,也不是红外成像制导,这与海红旗=10的制导控制系统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海拉姆在制导技术上落后了海红旗-10至少一代。

从此,我国的舰队远征大洋有了可靠的"铁布衫"、"金钟罩"。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美军的"海拉姆"舰载防空系统

看中国海军如何炼成的金钟罩:舰队防空系统从仰人鼻息到如今领跑

图:山东舰的海红旗-10


结语


从初创时期蹒跚学步的海红旗-61,到如今已把美帝拉开距离的海红旗-10,新中国海军的防空能力经历了一个从艰难起步到快速奔跑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奔向大洋、向海图强的期望和坚定意志。相信今后的国产舰队防空系统会愈发先进,并与航母舰载机的攻击能力、两栖攻击舰的登陆能力等融为更加强大的体系作战能力,助力中国海军驶向星辰大海。


(完)


参考文献

现代兵器 2008年第6期

舰船知识 2019年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