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等待

周六好,昨晚美股再次下跌,新低后拉回少许。

引颈盼望的大消息,还没影子。

而我这里的新能源车分析,还在憋大招哈,请你稍安勿躁,过阵子不排除会出现比较大的抄底机会,但绝不差这一两天。

所以今天随便聊几件事儿。

昨天文章的留言区有这则留言,见我的回复:

继续等待

事实上,撇开商业模式去质疑一家公司,纯属耍流氓。

隆基这些年的应收看起来绝对数不小,但实际上现在账上所有应收项目除以最近一年营收,也只达到30%,很健康。

而且隆基还通过占款上游(应付项目)来抵消了影响。

至于存货问题,包含存货和应收的营业周期,2011年~2018年,虽然有起伏,近三年也仅比中环股份略长而已。

继续等待

你若有兴趣知道经营现金流和净利润差距来自哪里,可以找找隆基股份每年年报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一探究竟。

马靖昊先生也许揣着明白,碰瓷知名上市公司是流量生意的一环,但从下方跟帖的一片臆测之词来看,这些粉丝是真糊涂。

闲话说完,说一下证监会昨天搞的新闻。

昨天,证监会官网披露新三板企业“转板上市”的征求意见稿,原文标题是:《中国证监会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

从去年实施新三板改革后,目前新三板市场分为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对标纳斯达克的资本市场、全球市场、全球精选市场三层架构。

其中精选层企业,连续挂牌1年以上,通过两市交易所审核后,可转板上市至科创板或创业板

对于创新层企业来说,想要转板,首先得进行精选层IPO(俗称的小IPO)。正常来说,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创新层企业2年左右时间可以转板上市

而对于基础层企业来说,想要转板首先还要先转创新层。理论上基础层企业最快需要2~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转板上市。(取决于有没有赶上5月的调层窗口)

如果是还没挂牌的企业,则要在上述创新层或基础层的所需时间再加上至少1年半,也就是理论上最快需3年半实现转板上市。

参照海外经验,介绍上市(Way of introduction)是优质公司转主板重要通道:美国场外柜台交易市场(OTCBB)、纳斯达克市场及粉单市场(Pink Sheets)之间存在挂牌公司升降级转板机制,欧盟、加拿大、德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市场也都存在多层次市场转板机制。

A股现行市场中,首发IPO存在着排队时间长(平均约614天)、募集资金费率较高(7%相对于定增的5%)的特点。

若介绍上市模式此次得到落实,对于投行保荐机构虽然仅收取保荐费,而缺少承销费用,但考虑后续再融资发行中介机构仍然可收取发行承销费用,受益并不一定差。

这件事中长期而言,首先自然是利好头部券商的投行业务

更重要的是,转板上市的路径畅通后,我国科创企业上市融资又多了一条路径,属于上证科创板和深市创业板的FAMAG(脸书、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有朝一日可能就从这里出现。

由于转板上市不涉及股票公开发行,所以对二级市场没有立即的抽血效应,而是经过6个月间隔期后,才可进行再融资。

监管的意图,就在激活新三板的流动性

此外,证监会也推出了另一项重磅举措,那就是完善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退出难”一直是困扰创投基金的心病。创投基金在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后如何减持退出的问题,本来是透过所谓的

反向挂钩制度来解决。

所谓反向挂钩制度,指的是创投基金所投股份的锁定期与IPO之前的投资期限成反比,即前期投资的时间越长,锁定期越短。

但这个制度到目前为止的推行效果并不理想。门槛太高,设定的条件过多,关于创投的概念和标准界定不科学,导致该政策的受益面极为有限。

证监会官网昨天发布信息称,近日修订并发布了《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

通过此次修订,证监会对创投基金反向挂钩政策作出了如下完善:

一是简化反向挂钩政策适用标准。意义:解决适用难的问题

二是取消大宗交易减持受让方6个月锁定期限制。意义:解决大宗接盘方意愿问题

三是允许投资期限在5年以上的创业投资基金锁定期满后减持比例不受限制。意义:鼓励引导投长、投早、投中小,抑制一级半市场短期套利IPO前突击入股的行为

四是合理调整期限计算方式。意义:进一步缩短公开发行后减持时间限制

五是拓宽享受反向挂钩政策的适用主体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意义:激活市场资金的范围扩大

官方解读这次修订的意图,就是畅通“投资——退出——再投资”良性循环,促进创业资本形成,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对于支持中小企业、科创企业创业创新的作用。

总之,对于这两项激活市场资金流动性的善政,我们不妨乐观看待,短中期而言,流动性被激活,对一二级市场都会构成利好,长期而言,假以时日,二级市场可能有机会迎来更伟大的企业。

耐心等待

留言区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