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品牌進擊,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8萬輛,同比下滑4.7%,成為近兩年多來的首次負增長。這或預示著,鉅額補貼的政策支持退出後,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將逐步向市場化衍變。尤其是主流合資品牌的新能源產品將在2020年前後大規模入市,競爭更將加速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轉型。在這個群雄混戰的搶灘階段,憑藉突出的產品和服務優勢,各大車企均有爆發機遇而躍居前列,市場格局變數多多。

合資品牌進擊,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合資品牌大舉佈陣,新能源市場格局生變

近幾年來,受益於政策支持與先發優勢,自主品牌始終佔據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2017年,北汽新能源成為首家年產銷超過10萬輛的純電動車企,高居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位;2018年,比亞迪後來居上,新能源車型年銷量同比2017年暴增108%,搶得冠軍之位;2019年上半年,上汽榮威迅速趕上,位居新能源銷量榜第三名。緊隨其後,江淮、長安、長城等自主車企,以及蔚來、威馬等造成新勢力,在新能源事業上均奮力趕超。

但隨著政策補貼的退坡以及在2020年的全面退出,尤其是2020年前後主流合資品牌汽車在新能源市場的大舉佈陣,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將被漸漸削弱。公開信息顯示,東風標緻的全新一代2008純電動版,大眾的高爾夫純電動版、朗逸純電動版,豐田的C-HR EV、奕澤EV,北京現代的昂希諾純電動,東風本田的思銘X-NV等都將在2019年下半年亮相。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格局變幻莫測。

競爭將回歸需求原點,各大車企均有爆發機遇

鉅額政策補貼退出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真實需求會逐步顯現並明朗化,市場競爭將回歸需求原點,各大車企均有爆發機遇。但一如燃油車市場的競爭,最終獲勝仍取決於廠家的體系實力。比如產品層面的比拼,關鍵仍在於平臺。以即將亮相的東風標緻全新一代2008純電動版為例,其背後的CMP平臺具有標誌性意義和前瞻性優勢的模塊化平臺,可同時兼容純電、汽油和柴油三種動力單元。這意味著電機、電池以及電控系統的佈置得到了最佳優化,而不是基於燃油車進行調整,直接奠定了平臺產品的優異品質,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

合資品牌進擊,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除了PSA集團,大眾、豐田等主流車企在新能源產品佈局上也都實施平臺化,如豐田的e-TNGA架構、大眾的MEB平臺。但平臺化僅是參與競爭的基石,要想取得爆發性增長,還需根據需求打造具有差異化優勢的亮點產品。例如,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純電動SUV車型銷量約13.45萬輛,同比增長高達236%,而東風標緻全新一代2008純電動版瞄準的正是這一需求強勁的細分市場,且為小型SUV藍海。該車採用標緻最新設計語言,完美融合了雕塑美學與仿生美學,在今年日內瓦車展一亮相便驚豔世界。此外,該車還搭載了標緻首創的3D儀表盤,打造出極具科幻感的沉浸式駕控體驗。

合資品牌進擊,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2019年將是主流合資品牌汽車新能源產品的落地元年。此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愈發白熱化,迎來新一輪洗牌。先行者無疑將佔得先發優勢,但將先發優勢真正轉化為領先優勢,還需面對諸多挑戰,近期頻發的自燃事故便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敲響了警鐘。由此預測,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勝者,或仍將屬於擁有深厚造車積澱的傳統主流車企。正如標緻在J.D. Power的2019年英國市場汽車品牌可靠性調查評比中斬獲最高可靠性的桂冠,更有底蘊的合資品牌是品質和信譽的代名詞,有助於增強消費者信心。

SUV,作為燃油車市場近幾年來始終熱度不減的“真香”車型,也必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點。很多主流合資品牌,甚至豪華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產品佈局中,都已將SUV作為主力車型。目前市場在售的新能源SUV車型以自主品牌為主,主流合資品牌的產品仍幾乎處於空缺狀態,東風標緻全新一代2008純電動版的未來入市,必將憑藉高品質、高價值的產品力和雄厚的標緻技術背書,搶得先機,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創新的銷量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