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名妓李師師結局如何?

人參的杯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李師師失蹤了。

很多人認為李師師是妓女,其實並不這麼簡單。

李師師放在今天就是三棲女明星,年收入幾個億的那種。

李師師是色藝雙全,而藝術能力比長相要重要。

至於李師師和宋徽宗趙佶也確實有過交往,但宋徽宗也未必是去嫖妓。

畢竟宋代宮廷什麼美女沒有?何必去找野花。

也許是當時整個大宋,藝術水平和李師師一樣的女人鳳毛麟角。

宋徽宗也是一個藝術家,又很風流,所以兩人就勾搭上了。

靖康恥期間,李師師比宋徽宗聰明得多,畢竟是走江湖的。

她發現情況不好,提前打包逃到南方,由此失蹤。

一般認為,李師師年紀大了,已經有35歲。當年婦女保養不行,也沒有什麼高級美容護理,35歲相當於今天45歲。從此以後,李師師隱居,隱姓埋名。

說白了,一個失足婦女脫離東莞從良了。


薩沙


李師師是水滸傳中最著名的一位青樓女子,天子為了他都來到青樓!可見李師師這小我私家有多大魅力,其時的風騷才子周邦彥也和她是知心人。她最浪漫的戀愛照舊和梁山豪傑蕩子燕青的故事!

水滸傳裡交接的很明白,李師師第一見燕青就喜好人家了。可以說是一見鍾情的那種!

第一梁山豪傑一起去東京看花燈,在李師師那邊落腳。風騷的燕青也是喜好李師師的,終究是玉人,勾引擋不住!燕青寂靜的偷了李師師的蕭,效果不巧被李逵給攪黃了,招惹了大批官兵,梁山豪傑被迫撤回梁山!

厥後宋江為了和朝廷搭上線,調派燕青到東京與李師師晤面,在李師師那邊兩小我私家把酒言歡,結為義姐弟,李師師27,燕青25。招撫以後,梁山泊義師擔當招撫後,正遇遼兵侵佔,宋江受詔破遼。

於是雄師北進,攻陷檀州,奪回薊州,智取霸州,霸佔幽州,兵圍燕京,遼主請罪克服敬佩。宋江凱旅返國,依照徽宗旨意,將所奪州縣仍退還給了遼邦。 回到都門,徽宗下詔,令宋江去安定河北田虎,隨後又調去安定淮西王慶和江南邊臘。

在安定方臘軍的歷程中,義師喪失慘重,固然末了擒獲了方臘,大功樂成,但卻陣亡59條豪傑,病去世10條豪傑,共69人。回軍途中,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僧人盤膝打坐平安而去世),殘廢的武松不肯回京,就在這裡出了家。脫離杭州後,林沖癱瘓,楊雄、時遷、楊志、穆弘病去世,燕青又寂靜拜別。

水滸傳中提到,蕩子燕青寂靜拜別,並沒有提到李師師的著落!不出不測的話,李師師是和燕青一起走了!


煜之軒


在中國歷史上,名士和名妓往往都有數不盡的風流曖昧,兩者如同太極八卦,陰陽互補。

名士普遍風流,時常出入青樓,尋找精神快感與創作靈感,李白與白居易都是青樓的常客。名妓與一般青樓女子的不同之處在於接待的客戶,如果李師師的客戶是普通消費者,那她就成不了名妓,而是風塵女子;她的客戶是宋徽宗,她就成了名妓,她與宋徽宗的行為就是千古風流。

李師師能夠成為名妓,長相自然是必備條件。她可以說是開封城的顏值擔當,大文豪晏幾道曾經專門為她的姿色作過一首詞《生查子》: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

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李師師天生一副好嗓子,經青樓老鴇的悉心栽培,豆蔻年華的她就已經“人風流、歌婉轉”,成了北宋好聲音的頭號小姐姐。隨著名氣的傳揚,慕名而來的才子絡繹不絕,其中不乏北宋作協的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等當世文豪。她與宋徽宗的風流韻事,更是名傳千古。為了爭李師師,宋徽宗甚至罷了情敵周邦彥的官。後來,李師師被宋徽宗接進宮封為李明妃。

宋徽宗退位後,李師師被貶為庶人,並被趕出皇宮。傳說中,出宮後旳李師師被抄家,變得一貧如洗,為了自保,甘願成為道姑。

等到金國南下,靖康之恥後,關於李師師的記載,主要存在於野史之中,有三種說法流傳於世:

第一, 捨生取義,以死殉國難。金國攻陷開封后,金國皇帝也聽說李師師風華絕代,想據為己有,於世派人尋找,但是苦尋多日也不可得。後來在張邦昌的幫助下,金國人找到了李師師。李師師不願意伺候金國人,誓死不從,自殺而亡。死前還大罵張邦昌:“告以賤妓,蒙皇帝眷,寧一死無他志。若輩高爵厚祿,朝廷何負於汝,乃事事為斬滅宗社計?”

第二, 自然老死。《青泥蓮花記》記載:“靖康之亂,師師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間,衰老憔悴,無復向時風態。”

第三, 被金國俘虜,帶到了北方。開封淪陷後,李師師也被俘虜,和金軍北上。到了北方,曾經輝煌的李師師無依無靠,被迫嫁給了一個殘疾的金兵,就此了卻餘生。

作為一名煙花女子,引得帝王名士趨之若鶩,李師師已經是青樓業的傳奇,後世的陳圓圓、柳如是也難以望其項背。作為女人,李師師的下場充滿悲劇色彩,沒有真心疼愛她的丈夫,沒有溫暖的家庭,有的只是風花雪月的回憶。


秋媚讀史


李師師是北宋末年青樓歌姬,據傳,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得到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在水滸傳中還與燕青有過愛情故事,可見其事蹟頗具傳奇色彩,民間對其有相當多的傳說。

李師師出生於公元1090年左右,天生一副好嗓子,不滿十五歲就已經是“人風流、歌婉轉”,在東京汴梁各教坊中獨領風騷。根據各種資料來看,和李師師有過交往的歷史名人中有北宋著名詞人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以及宋徽宗趙佶等人。

“靖康之恥”後的李師師下落,主要有四種說法: 第一種,以死殉國。《李師師外傳》記載,金人攻破開封后,金國皇帝久聞李師師大名,在張邦昌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李師師。李師師不願意侍奉金主,先用金簪自刺喉嚨,沒有成功,又折斷金簪吞下自殺。臨死前大罵張邦昌:“告以賤妓,蒙皇帝眷,寧一死無他志。若輩高爵厚祿,朝廷何負於汝,乃事事為斬滅宗社計?“這一說法成為後世主流,多見於相關傳奇故事、通俗小說中,為的是以身為妓女的李師師之愛國氣節,表達對當時大批誤國文人的諷刺,形成強烈的對比。但此種說法目的性過強,況且沒有正史證明,只見於小說情節。恐怕還是後人借李師師之忠義諷刺那些不抵抗的男人而編造出來的。

第二種說法,老死江湖。《青泥蓮花記》記載:“靖康之亂,師師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間,衰老憔悴,無復向時風態。”南宋劉子翬《汴京記事詩》雲:“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縷金檀板今無色,一曲當年動帝王。”這個說法,十分悽慘,無限惆悵,也很可能是時人借描寫李師師晚年的愁苦,實則抒發自己的情感。

第三種說法,被俘北上。有傳聞李師師在開封城破後被俘虜,被迫嫁給一個病殘的金兵為妻,恥辱地了結殘生。當然這也只是某些小說中情節,傳奇意味太過濃厚。

第四種說法,出家做了女道士,南渡至江浙一帶,不問世事。這流傳於民間傳說。

很遺憾,真實歷史上李師師的結局是沒有明確記載的,以上四種或其他結局都是傳聞,並沒有確鑿證據。而身為京中名妓,與北宋諸多達官權貴甚至皇帝都有過往,實在太有話題性,千百年來民間對其故事與結局不免有很多臆測與加工,至今天我們很難探究事實真相究竟如何了。


公孫楓翔


女嬰出生不會哭笑,卻一進寺廟就號啕大哭,僧人翻臉:讓她趕緊走

一般情況下來說,在現代生孩子的時候,女人都會去醫院進行生產,而古時候是沒有醫院的,都是在家裡面自行生產,然後找產婆過來接生。可不管是在哪裡生孩子,孩子出生之後都要發出啼哭聲才算是健康,如果沒有聲音的話,有人就會覺得這個孩子是不正常的。有一個古時候的女嬰就是如此,她出生之後不哭也不笑,但是她卻有氣息。

那時,她的母親都沒來得及看她一眼,就已經離去了。所以,她父親給她喂豆漿長大,父親就覺得這個孩子不哭不鬧,一定是有問題的,找到了很多名醫來給她醫治,可是名醫都救不了這個孩子,因為根本就查不出來這個女孩兒,到底是哪裡有問題。可這個孩子,後來自己就好了,只因她去到了一個廟中。

那個時候,她的父親帶著她去寺廟,希望可以求神拜佛幫女兒治病。可沒有想到,她從進入寺廟之後就開始哭鬧,有一位方丈看到了這個女孩,立馬就翻臉表示,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趕緊走吧。於是,她的父親就帶著小女孩回了家,然後女孩兒就和平常的孩子一樣了,也知道哭也知道鬧,那她究竟是誰呢?

不知道你們聊不瞭解,北宋的時候有一個名妓,她叫做李師師,而我們剛才所說的那個女孩子就是李師師。李師師是一個名妓,很多的王公子孫,還有文人雅士,都是對她爭奪不已,就連宋徽宗和她之間也發生了一些故事。所以,她自然是一個紅顏禍水,一個女人和多個男人發生過感情,在古折後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此,方丈才會怒斥這個女孩子。

哪怕,當時的李師師還沒有成人,方正也一眼看出,李師師長大之後一定會是一個妓女,這才不願意讓她出現在寺廟當中,以免擾了其他人的清靜。李師師是一個才情容貌都特別厲害的人,就是因為如此,她才和很多的男人發生過感情。有人說她是獨領風騷在青樓當中,她也交往過一些著名的詞人,像是晏幾道以及秦觀等。

她最擅長的自然就是唱小曲了,試想一下,在古時候有這樣的女子,自然會引起很多男人的爭奪,所以她的名聲並不是很好。但也有很多的詞人為她寫下過詩詞,像是晏幾道的生查子就是為她而寫。以上所說,就是關於這個女孩的故事了,不知道你們是否瞭解了呢?


劉大媽說三農


關於李師師的歷史記載很少,生卒年不詳,但從事蹟看看,比宋徽宗大二十歲以上,張先曾專為李師師創作新詞牌《師師令》,而張先死於1078年,古代女子15歲 及笄,也就是把頭髮盤起來,表示成人,一般青樓培養伎女也是十五歲出道,按此推算,李師師最小也是在1063年生人,這個是按照張先快死了還去狂青樓,還給李師師寫詞來算的,如果張先不是臨死那一年才作的詞,李師師很可能生於1060或者更早的年代,而徽宗趙頡比李師師至少要小二十多歲,如果根據資料1109年第一次見到李師師,那麼此時的李師師已經年過半百,宋徽宗總不會有戀母情結吧?

如果按此推算,金兵攻陷汴梁城時的1127年,李師師都快七十歲了,古代能不能活到這個歲數都很難說,就算活著也是土沒脖子的老太婆,金兵會感興趣嗎?所以我們還是不要替李師師擔心了。

那麼李師師和宋徽宗是否真的有一腿,這個就很難說了,很多人骯髒的認為去青樓就是滿足獸慾的地方,大錯特錯,在宋代,青樓技坊表面上是高雅的地方,很多才子名流常到青樓出沒,蘇東坡、晏幾道、秦觀、周邦彥等人都是青樓常客,那個時候青樓女子叫伎女而不是妓女。這些女子都是從小培養琴棋書畫,吟詩作賦,禮儀更是必修課,只有少數有天分的人才能成為名妓,而成名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技能高低,那麼多大才子趨之若鶩,你以為僅靠長相能做的到嗎?就算你長得如花似玉,沒有才學,那麼多名動一時的才子好意思掙破腦袋往裡鑽嗎?起碼給那些人一點親近的堂皇藉口吧?

其實古代賣淫也是違法的,也是為人所不齒的事情,古代的青樓和現在的大夜場差不多,雖然大部分背後存在皮肉生意,但明面上都是賣藝不賣身的。這也是那些名人高士可以冠冕堂皇出入的一個理由。

李師師應該也是一位文化功底極其深厚的奇女子,接近他的大多是一些名流雅士,宋徽宗有名分的嬪妃過百,對於色這一方面的需求應該不是特別強烈,但是,宋徽宗是少有的藝術家,琴棋書畫水平絕對是超高水平,正所謂曲高和寡,能入宋徽宗法眼的人並不多,李師師名動一時,連秦觀和李邦彥都為之傾倒,才學自不是一般。宋徽宗遇到有很高的藝術眼光,才學出眾的李師師,成為摯友不足為奇。一個藝術要求很高的人能夠遇到知音,那種感覺遠比遇到美色給人帶來的心理愉悅強得多,宋徽宗與大自己很多的李師師親密也不足為奇。


山野論史


宣和七年1125年冬,滅遼後金朝大舉進攻宋朝。四十四歲宋徽宗退位,退位後,徽宗自封“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到太乙宮去當道教的首領,修仙去了。

1126年,二十六歲的長子趙桓登基,改國號“靖康”。

1126年閏11月,天下大亂,金兵已殺到開封。這一年年中,河北告急的時候,李師師大義凜然,把自己的小金庫拿出來捐了。

在和徽宗分手後,李師師的心理狀態也日漸不佳,於是在汴京城北的慈雲觀出家為道姑。

靖康元年閏11月25號,汴京城淪陷,金兵統帥受金太宗之命,鍥而不捨追查李師師的下落,終被大漢奸張邦昌查出,將她獻給金兵統帥。

李師師不願意伺候金主,先是用金簪自刺喉嚨,但是沒有成功,於是又折斷金簪吞下自殺。


趣曰


李師師在《水滸傳》裡最後和燕青浪跡天涯,這是大家認為最好的結局,但是這是小說演義的,其實李師師到底和燕青有沒有雙宿雙飛誰也不知道。

李師師,是北宋開封府染坊老闆王寅的女兒,家境不錯,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在佛寺,主持老和尚為她摩頂加持,她突然大哭,老和尚覺得她很有佛緣,當時佛門弟子被稱為“師”,於是她就改名為師。誰知家道突然變故,父親王寅因罪死在獄中。她因此流露街頭,以經營妓院為業的老闆見她是個美人坯子,於是將她收養,老闆姓李,遂改姓為李,叫李師師。妓院的老鴇專門找人教她琴棋書畫、歌舞詞令,由於李師師才色雙絕,一時間名滿青樓,成為了當時公子少爺,王公貴族爭相追捧的名妓。

根據各種資料來看,和李師師有過交往的歷史名人中有北宋著名詞人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以及宋徽宗趙佶等人。李師師最擅長的是“小唱”,所唱多為“長短句”,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宋詞。

和李師師交往最有名的人物就是宋徽宗趙佶,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文人墨客輩出的朝代,古往今來文人墨客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喜好吹拉彈唱,順便在逛逛窯子,宋朝也是如此,李師師的豔名早就被這些文騷墨客傳的天下皆知了,那宋徽宗是什麼人物呢?首先他是一位皇帝,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書畫家,詞人,宋徽宗當皇帝非常不成功,但是作為文人來講,絕對是超級文化青年,非常有成就,這個沒毛病!

宋徽宗和李師師認識後,非常喜愛李師師,頓感後宮佳麗黯然失色,每日思念李師師,可白天要上朝,而且皇帝逛窯子萬一被人知道,可是不光彩的,於是就夜晚偷著出宮,去李師師處尋歡,後來皇帝身邊的宦官張迪出於對皇帝安全的考慮,從宮中挖了一條地道專門通往妓院,這樣徽宗就能隨時去找李師師了,沒有不透風的牆,皇帝和她交往,很快就被人知道了,大家都開始反對,但是迷戀李師師的皇帝怎能聽得進去呢,反而更加寵愛李師師,據說僅僅賞賜給她的金銀財寶就多達幾十萬兩。

宋徽宗昏庸誤國,北方的金國虎視眈眈,最後金兵的鐵蹄踏破了大宋的歌舞昇平,“靖康之難”後,徽宗和欽宗二帝被女真人擄走了,最後屈辱的死在了異國他鄉。李師師的結局如何呢?相傳有好幾個版本!

  • 一、金兵包圍開封府後,李師師把多年的積蓄全部奉獻給了國家,作為抗金的軍費,自己跑到了道觀做了女道士,但是金兵後來還是找到了她,她拒絕服侍賊人,趁人不備就吞金自殺了。

  • 二、李師師在“靖康之難”後,心灰意冷,投湖自盡,被一路過的商人所救,商人愛上了李師師,就把她娶回了家,最後無疾而終。

  • 三、就是水滸傳的結局,和燕青浪跡江湖(這個是最完美的)。


其實李師師的事蹟,正史上幾乎沒有,所聞皆為野史,一個皇帝喜歡一個妓女、戲子,因而誤國,這個皇帝屬於不務正業,不過李師師作為女人而言,她是沒有過錯的,本身就出身很苦,為了生存遊走在男人之間,是值得同情的,可是宋徽宗作為一朝天子,卻天天聲色犬馬,不敢正事,任用奸臣,禍國殃民,最後被擄走到金國,受盡侮辱,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鴻涵先生


北宋名妓李師師

李師師,北宋末年一位青樓歌姬,東京汴梁(今天的河南開封)人。據說李師師貌美有才華。倍受北宋末年文人雅士垂青。據說當時的名人雅士、王孫公子都爭相與之交往,就連北宋徽宗皇帝都偷偷跑出皇宮與之幽會,可謂是名噪一時。

北宋時期大才子秦少游都給她寫過《贈汴城李師師》一詩: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 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 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看遍潁川花,不似師師好。”

可見李師師,絕不是浪得虛名的。

公元1125年,宋徽宗將皇位禪讓給兒子趙恆,也就是宋欽宗,自己躲到太乙宮,求仙問道,不問世事。靖康二年四月,東京失陷,北宋滅亡。宋徽宗、宋欽宗被擄走,押解北上,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難。

李師師下落不明,成千古之謎

在北宋滅亡之後,李師師就此下落不明,關於她的歸宿莫衷一是。有人說李師師捐出自己所有的錢財資助宋軍抗金,自己出家做了道姑;有人說李師師被金人擄走,後不願意受辱,吞食金簪,以死明志;更有甚者說李師師跟隨梁山好漢浪子葉青,浪跡江湖。凡此種種,多是推測而已。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希望是跟隨葉青,浪跡江湖。不過,更靠近歷史的,應該是李師師被俘虜,自殺。畢竟李師師名聲在外,金國人又豈能放過她呢?


拓跋飛翼


李師師不見於正史,卻是民間耳熟能詳的名人,她的事蹟在筆記野史、小說評話中有記述,暮年晏幾道曾作《生查子》描寫她的美貌,“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生於北宋末的李師師四歲時父母雙亡﹐由娼家收養,自幼由老鴇調教,擅長吟唱宋詞,長大後更是色藝雙絕,名聞京師,和李師師有過交集的有詞人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他們常留連青樓,與師師詩詞唱和,轟動一時,傳為韻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後來連皇帝也驚動了,經內侍官張迪引薦﹐李師師結交了自稱是大商人趙乙的宋徽宗﹐前後受賜金銀財寶器用古玩不計其數,後來徽宗身份被人知曉,一次,周邦彥正與李師師唱和,徽宗突然到來,躲避不及便鑽入床下,偷聽到不少秘聞,周邦彥還為此事填了一首詞《少年遊》,“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幃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箏。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靖康之變後,關於李師師的下落,各版本野史各有說法,《青泥蓮花記》記載她流落江湖,不復有舊時容貌,也有說她把平生積蓄捐出來資助抗金,自己在慈雲觀出家;《李師師外傳》則說,她被張邦昌獻與金兵主帥,不肯盥洗更衣去見金人,吞金簪自殺;《宣和遺事》說她逃出京師嫁與商人為妾,後來淹死在錢塘江。

探索歷史,思考人生,用今人眼光審視逝去故事,鏡古燭今,我是南方鵬,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