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国保留100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他本科院校一律改为职业技术学院。你赞成吗?

张艺黄冈


千万别,一家独大会越来越没竞争力。

1、有了负责任的导师、肯拼的学子,很普通的学校都会出大师。

2、留一点为国内发展做主流贡献的普通大学。清华北大确实有教研的综合能力,值得称道的是,科学无国界,我们的学子为美国等的繁荣富强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3、一家独大,会更加滋生高傲的逐利主义、狂躁的拜金主义;天下唯我独大,我才是大学生。

平衡发展永远是真理!


wqh6309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但是为什么是100所呢?目前我国有本科高校1265所,公办本科高校822所。我们就基于上面这2个数据来展开这个问题的回答:

高校现状分析

本科院校分15层,具体有哪15层?我们先来看看:

1、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三所为第一层。

2、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复旦、哈工大、上海交大、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中科大、北京师大、浙大、北京理工等9所高校为第二层。

3、985一期大学:985第一期有34所高校,除开上面2项包含的11所外,另外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大、川大、重大等23所高校为第三层。

4、985二期大学:国防科大、中国农大、华东师大、中央民大、西北农林科大等5所加上所有的未在上面出现的211大学为第四层。

5、部级211大学一期工程37所

6、部级211大学二期工程8所

7、省级211大学一期工程23所

8、省级211大学二期工程1所

9、省级211大学三期工程5所

10、教育部原来重点建设高校剔除211高校外的10所高校

11、省部共建及部属高校

12、部属高校转地方管理的56所转制高校

13、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约422所

14、独立学院

15、民办本科

如果只保留100所高校的话,保留哪些呢?

从题主的意思来看,保留100来所高校,那么从上面一节内容可以得到,大约为到第9层的211大学层次,也就是说保留目前所有的211大学,116所,超出了题主的计划不多。

那只保存这部分学校有没有可操作性呢?

如果只保留211大学的话,那么很多的特色类高校,比如八大美术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各种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等等数量庞大的高校皆在被解除之列,如果不解除它们则很多211高校会被列入解除之列?

这种操作有可行性吗?显然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

然后基本上所有的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肯定是会被解除的行业,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题主的思路根本就无法通行。

高校转设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者职业技术大学的解决思路

这个思路其实目前已经在开始施行,部分高校转设为本科型职业技术大学已经开始,只是目前来说还没有大面积推广罢了。

估计后期会把原来的三本类和部分弱二本类高校转设为本科型职业技术大学。

这种思路目前来说主要还是从增量上进行改变,存量的调整幅度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是后期肯定会加快步伐。

比如今年开始的扩招100万高职生,目前看来任务好像尚未完成,很多省市一直还在扩招中。

其实从总体上来说,目前的本科大学中除了特色型大学外,总量保留本科高校在450所左右为佳,除此之外的全部往职业大学方向转型。纯为个人看法,不是官方态度,请各位看明白。


YiRon


我不赞成,原因很简单:这样会导致人才断层和科研应用断层。


我们先来了解了解中国大学的分类,中国大学的分类有四种,分别为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和特色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大学(区域研究型和区域特色研究型)、应用型大学技术型大学等4种类型。


研究型大学:是指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致力于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即在校研究生数量与本科生数量相当的大学,或研究生数量占有较大比重),是中国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最新前沿科技研发的中心。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名校(顶层的那种)都是这个类别的,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应用研究型大学:是相对于学术研究型大学更多强调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等应用性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你会发现很多

中上层次的高校都是这个类别的,如西北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等

应用型大学: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与研究型大学概念相对。最近几年教育部开始力推应用型大学,此类型包括很多普通的一本和二本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如上海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三亚学院等。

技术型大学:是指那些以培养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高级技术人员,其知识的讲授是以够用为度、实用为本的一类大学。此类型的代表是各大大专高职院校,也包括今年教育部新设的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如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


根据问主的想法,是想砍掉“应用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两类,保留“研究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两类。有什么后果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缺少过度。“缺少过度”会带来两个大问题:


01 人才的培养断层

要么你就只能去100所类似于清华、北大、上交这种级别的大学,要么你就只能去深职院、顺职院这类专注于技术的大学(没有歧视的意思)。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中间层次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恰恰是“消化”国内大部分大学生的关键的两类高校,直接砍掉,中间这几百万的大学生求上上不了清北,只能求次涌向“技术型大学”.


不是说这样不好,只不过这样的社会会变得有些畸形。将来的社会只能是更多的“蓝领”找不到工作,大量的“研究型大学”毕业生涌现各“技术型大学”当老师,而大量“白领”职位却无人问津。可是你别忘了,社会上需求量最大的岗位,往往就是“白领”。

02 科研研究的应用断层

为什么我们要那么重视科研?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科学技术”能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为什么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三业”?因为我们能够转化,能够应用科学技术。

讲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应用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就是”科学技术“和”第一生产力“的桥梁,光有“研究型大学”搞“科学技术”,“技术型大学”搞“生产力”是远远不够的,中间必须要有桥梁,搞应用搞转化,高校的科研才真正有价值。



小小总结

我不赞成“全国保留100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他本科院校一律改为职业技术学院”。

现在国内的大学分类有研究型大学应用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术型大学等4种类型。只保留研究型大学搞科研,技术型大学搞应用是远远不够的,会出现人才断层科研断层的情况,必须要有应用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必须要有应用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去实现“科学技术”和“第一生产力”的完美过度和转化。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讨论区一起探讨~


同学请留步


国家已经在部分本科院校试点转变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再加上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院校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机遇。再加上公办的高职高专、民办技术专科院校,在专科层次上也有足够的力量。下一步国家还在继续引导、扶持应用型高等教育,前景乐观。

但是你说的保留100所学术型本科院校,其他都改成大专的想法简直荒谬至极!泱泱大国只有100所院校培养学术人才,科技如何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经无需论证。没人去搞科研,技术核心永远被欧美日韩掌握在手里。大规模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是把中国停留、甚至进一步成为世界代工厂。

鼓励部分本科院校转变、增设应用型本科、专科教育,让学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结合发展才是正道!


五月的风37758513


其实我觉得100所综合性大学基本也就够了。我们简单的算一个账就可以算的差不多。一所学校四个年级差不多是4万多,再加上研究生张静5万人。那么100数就是500万人。而全国一年的。大学生是900多万人。所以说相当于一半儿。

按照现在目前改革办法来说,初中生高中有50%的人可以上高中,那么高中升大学也只能上90%,相当于初中到大学只有45%的人可以上大学。1000万种有45%,相当于450万。所以就目前来说100所。

综合性大学基本也就够了。因为以后这些大学都要进行合并。我们都知道,现在进行教育改革,国家引导更多的学生进入到职业技术学院。成为蓝领。最先住的。就是两大措施,第一就是引导初中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职业技术学院学技术。

按照一刀切的办法,50%的学生可以上高中,将来有考大学的机会,50%的人只能进入到职业技术学院。第二种办法就是,高职扩招就是怼乘警已经毕业的初中和高中生,然后进行再教育,然后通过三年的学习给他们大专学历,让他们学的一门技术成为我国的一些主要蓝领工人。目前国家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说按比例来说,100所。综合性大学没锁,能保证5万人基本就够。上大学的人用。而把其他的所有大学改为职业技术续约。让更多的人进入到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其中现代国家推出了职业技术学院的双一流。

就是要更多的学校能够办出特色的专业,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学到一门专业的技术。所以对于以后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梦想并不是考上大学,他们的梦想就是能够考上高中就可以。


体制公文写作大讲堂


好主意但是每所招生不能超2万


手机用户50398976534


减少研究生的数量更合适


用户53659501465


放你妈狗屁,高考考出的憨胞才这么想,马云马华腾会笑你这群读死书的乱书呆子,脑子读坏了!

非名流大学照样出人才

重庆邮电大学2002级校友卢策吾教授荣获2019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 于9月21日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获得“求是终身成就奖”,邵峰、颜宁两位学者分享了今年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而2019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分别授予北京大学郭帅,南方科技大学李贵新,清华大学刘竹、彭敏、王朝,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西湖大学石航,中山大学苏士成,南京大学王肖沐、袁洪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星灿和浙江大学周青。

其中卢策吾教授为我校2002级校友,表彰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突出学术成果,他也是近三年唯一在人工智能方向的获奖者。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于1994年由著名实业家査济民创立,由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顾问并全权负责奖项的遴选和审定。1994年至2019年,包括邓稼先、周光召、于敏、杨振宁、屠呦呦、潘建伟、施一公、张首晟、薛其坤、张益唐等358位学者获得该奖励。

卢策吾教授回国前为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并参与斯坦福——丰田无人车项目。2016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加入上海交通大学任教,2018年被《麻省理工科评论》评选为35位35岁以下科技精英(MIT TR35),同年获得科学中国人杰出青年科学家,发表计算机学会推荐A类论文近60篇,曾经担任CVM 2018 程序主席,CVPR 2020 领域主席(CVPR为在所有AI会议期刊中h-index最高)。卢策吾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研究,并取得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

2002-2006年,卢策吾就读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并担任强化班班长,以年级综合排名第一(1/336)的优异成绩毕业,连续5次获得特等奖学金。本科期间,获得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第一作者),国家专利一个。大三后加入陈前斌教授研究组从事算法研究,在之后的一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3篇,提出一系列新的信号同步与匹配算法。

马云马华腾就不用说了吧,许家印呢,还有很多很多,过去有,现在有,将来更有,非前100高校出的人材,绝对比前100出的人才多得多!


和协


大学在不多在于精,人不在于文凭在于技!技高一筹,让你享受!


另类聊八卦


一百所研究性大学也太多,50所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