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有哪些经典的和棋谱,业余象棋爱好者需要了解哪些和棋谱?

小彭学象棋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象棋软件的兴起刷新了我的三观,推翻了"千古无同局"。象棋和棋谱五花八门,多数出现在象甲联赛棋局当中,几乎每轮都可以见得。此外,积分赛最后几轮也会出现和棋谱。这是棋手们为了保住饭碗的做法。

何谓和棋谱?

和棋谱就是相同的棋局反复出现在比赛当中。和棋谱通常前25回合左右着法相同。这是因为象棋协会为了规避消极和棋而制定了25回合之内双方不变,判红变,不变红负。所以,棋手非常聪明地把和棋谱推演至25回合。因此,象甲联赛上,棋迷们屡屡可以见到几分钟速和的尴尬局面。

五七炮和棋谱

五七炮和棋谱也叫谢氏和谱。谢靖特大在2013年以6胜5和夺取全国个人赛冠军,其中三盘和棋皆先手采用五七炮和棋谱,顶和了王天一许银川孟辰三员大将。这棋谱由谢靖领衔,其他棋手也频频在象甲采用。

七路马和棋谱

飞相对士角炮1

飞相对士角炮2

总而言之,从这些棋谱,我们可以看出和棋谱是先手方宁可丢失先手,强制性地逼迫黑方进行大量的兑子,以达到和棋的目的。新手棋迷初看可能以为是高手对决,连连妙手,见招拆招! 资深棋迷一看,就知道又是在猥琐求和了,因为大家都已经可以把和棋谱给背出来了。


象棋小咖张钲鸿


这里整理出四大和棋谱。

先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谢氏和棋谱。

谢氏和谱之中炮进三兵布局,是一个先手方稳持小先手的布局,先手方想赢不容易,后手方求胜也难。

走到下图局面时,大家就兑得差不多了。。。。。。。。。。。。。。。

然后就和了。。。。。。。。。。。。。。。。。。。。。。。。。。。。

这个和谱的首创者还真不是谢靖,而是河北队的布局大家阎文清。但却是谢领衔掀起了近年来的一场和棋风暴。

但是为什么这个谱最终被人叫为谢氏和谱呢?

原因应该是在2013年全国个人赛上,谢靖夺取了冠军。在比赛的十一盘棋中,他有五盘先手棋,其中三盘都是同样的先手中炮进三兵布局,跟三位一流的棋手毫无风险地下了和棋。这是一种策略,在他的夺冠之路上,这个先手和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因为谢靖而扬名!

因此被人称为谢氏和谱。

至于棋谱的中心思路?基本就是兑兑兑……

这个棋走出来一走就和的原因,是因为对于执后手的职业棋手而言,不太好变。一旦强变,结果就可能是先手方拿着点小优势慢慢磨后手方,或者是差不多的盘面但先手方主动,后手方可和可输,就是赢不到。所以黑的变的不多,而作为后手方,可以无风险和一盘,其实也足可满意了。

这个棋风,很谢靖。。。

再看看其他三大和棋谱。

飞相对士角炮(红双炮过河,黑还中炮):

飞相局对士角炮(黑边马巡河车,红巡河车):

中炮对屏风马平炮兑车(红先锋马,黑骑河车)

俗话说,好制度让坏人变好,坏制度让好人变坏。为什么专业棋手顶着被棋迷口诛笔伐不顾也要选择臭名昭著的“四大和谱”呢?那是因为双方都输不起。

所以,制度的问题要从修改制度入手。

可喜的是,一些重大比赛如全国个人赛,前16强已经采用单败淘汰赛这样的规则。这将大大避免消极和棋的产生。


形与象棋


红方棋手:李小龙
黑方棋手:赵勇霖
比赛名称:2019年第16届“威凯杯”全国象棋等级赛男子组
比赛地点:中国棋院

象棋谱招法如下:
  • 1.马八进七卒3进1
  • 2.炮二平五马8进7
  • 3.马二进三车9平8
  • 4.车一平二炮8进4
  • 5.兵三进一马2进3
  • 6.马三进四车1进1
  • 7.兵三进一炮8进1
  • 8.炮八进四车1平6
  • 9.马四进三象3进5
  • 10.兵五进一车6进5
  • 11.炮八平七炮2进3
  • 12.车九平八卒3进1
  • 13.兵七进一炮2平5
  • 14.仕六进五士6进5
  • 15.兵七进一卒5进1
  • 16.马三退五马3进5
  • 17.兵三进一炮8平3
  • 18.车二进九马7退8
  • 19.炮七退四马5进3
  • 20.车八进四车6平3
  • 21.车八平七车3退1
  • 22.马五退七马8进9
  • 23.兵三平二卒9进1
  • 24.炮七进三象5进3
  • 25.马七进五象7进5
  • 26.兵二平一马9退8
  • 27.帅五平六马8进7
  • 28.兵一平二马7进8
  • 29.炮五平九马8进9
  • 30.相七进五卒9进1
  • 31.炮九进四卒9平8
  • 32.兵九进一马9进7
  • 33.马五进三炮5退2
  • 34.兵九进一卒8进1
  • 35.兵九平八士5进6
  • 36.炮九平六士4进5
  • 37.兵八平七炮5平8
  • 38.炮六平二象5进3
  • 39.炮二退一


智力体育竞技


象棋古谱有很多,以下列举16个古谱,都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简单的介绍古谱名和作者:

1、《适情雅趣》

本刻本出版于公元1570年(明穆宗隆庆四年)的大型著名古谱《适情雅趣》,作者(徐芝)精选,(李浭)改编,(李禔来)校阅。是最早、最全面、最实用、最精妙、最引人入胜的象棋教科书。书中有象棋宏观理论巨著《棋经论》;有气势磅礴、大刀阔斧的中局弃子攻杀技法;有“行至水穷、坐看云起”,起死回生、秘招陷阱般的残局“屠龙”绝技;有专讲全盘布局及战略战术的《金鹏十八变》等。洋洋大观,应有尽有,都是日常比赛或对弈中最实用、最需要的布阵法与战术杀法。

2、《桔中秘》

象棋古谱《桔中秘》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中国象棋古谱,由明朝朱晋桢编辑,于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该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其中,“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即“弃马十三招”)成为象棋布局陷阱的代表,“双马饮泉”则创立了全新的基本杀法。某些文学作品中习惯将象棋称为“桔戏”或“桔中戏”,足见《桔中秘》影响之深,影响之远。

3、《梅花谱》

象棋古谱《梅花谱》成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王再越编著。属于中国象棋史上影响最大的两大全局名谱之一,与《桔中秘》并列称为“桔梅"。全书共六卷,对屏风马破当头炮、当头炮破过宫炮、当头炮破转角马、顺炮直车破横车、顺炮横车破直车、列手炮等六种全局作了专题研究,其中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着法细致深刻、精巧多变,如行云流水,华美奔放。而今中炮对屏风马仍然是最主流的象棋布局。

4、《反梅花谱》

象棋古谱《反梅花谱》,原称《象棋梅花心法谱》,清朝巴吉人编著。该谱第一局着重强调当头炮能战胜屏风马,与王再越《梅花谱》观点相反,从第二局开始提出了一系列其他后手布局阵法制约当头炮攻势的论点。

5、《梅花泉》

象棋古谱《梅花泉》是童圣公所作的全局谱,内容丰富,见解精细,共有六种布局,比较突出的有“当头炮鸳鸯马对屏风马”、“当头炮对单提马”、“当头炮对左叠炮”以及“弃马陷车”等,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让子棋中的“让车”、“让炮”在其他古谱中更是绝无仅有。

6、《会珍阁绿蓉桥》

象棋古谱《会珍阁绿蓉桥》,清乾隆年间周廷梅编著。此书无刻本,凭手抄本传世。

7、《善庆堂重订梅花变》

象棋古谱《善庆堂重订梅花变》原谱为手抄本,全书共三卷,对“当头炮对屏风马”布局及其他布局作了专题研究。

8、《崇本堂梅花秘谱》

《崇本堂梅花秘谱》,又名《摘锦梅花谱》,作者、年代不详,全书分上下两卷,共20局,79变。

9、《吴氏梅花谱》

象棋古谱《象棋让先秘谱》,清朝吴梅圣编著,因堪与王再越《梅花谱》媲美,故习称为《吴氏梅花谱》。本谱以屏风马为主要论述对象,第一局“屏风马先进7卒”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象棋让先秘谱》进一步总结、创造和发展了王再越《梅花谱》传世后的实践。

10、《梅花变法谱》

象棋古谱《梅花变法谱》以屏风马、顺炮类布局研究为主。

11、《无双品梅花秘》

象棋古谱《无双品梅花秘》,主要内容是“后手屏风马对先手当头炮”布局的各种攻防变化,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12、《韬略元机》

象棋古谱《韬略元机》,清朝张惠春等人编著,康熙四十六年刊印。全书共六卷,其中“左叠炮破当头炮横车”和“弃卒破挺兵局”、“象局破当头炮局”为明代象棋谱所无。棋路深奥微妙曲折,棋局盘面形势罕见,惊险动人,变化多端,对于象棋爱好者和专业棋手,颇有借鉴和启迪的作用。

13、《金鹏十八变》

《金鹏十八变》初步构思了中国象棋艺术理论体系,对各种局势的优劣得失作了扼要精当的评述,指明了攻防要点。置于谱首的《棋经论》,后收入《橘中秘》作为“全旨”,被古代象棋艺人视为金科玉律,奉为经典。

14、《江南风景名局选评》

《江南风景名局选评》选自《贾题韬象棋著作全集》,贾题韬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佛学家,著名象棋理论家,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曾战胜“棋王”谢侠逊,被尊为“无冕棋王”。

15、《自出洞来无敌手》

象棋古谱《自出洞来无敌手》,署名纯阳道人著,成书年月不详。全谱着力研究炮的用法,每局有不同的看法和变化,短小精悍,简明易懂,风格别致,全部是得先胜。

16、《炮马争雄》

《炮马争雄》包含黄少龙编著的《炮马争雄》与杨典、宋玉彬编著的《炮马争雄》全部棋局,从实用角度结合象棋名手的经典对局范例,对炮马双方战略斗争焦点及演变作了详细的介绍。

一、《事林广记》

《事林广记》文艺类中收录了两个象棋全局和一个象棋残局,因此该书是现存最早载有象棋内容的书籍。原谱的棋子,红子叫“白子”。双方均是将、士、象、车、马、炮、卒。没有将帅、相象、兵卒等之分。它的着法记录和现在的记录方法不同。它是以一方为准,由左至右算起,这种记录方法比现行的记录方法还要简明。只须认定棋盘的下方左边第一行是一,第九行是九就行了。记谱既方便,又不会发生一、九;二、八;三、七;四、六路等的错误,是一种很方便的记录方法。

二、《梦入神机》

原书有十二卷,现只存一、二、三卷残本,计有残局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共计285图的残局棋势,全书均为图式,未见着法,估计是图着分列,版本和刻印与后来的“适情雅趣”相仿佛,残局都是以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却很精采,至于原谱著者姓氏及序、跋等均没有见到,可惜得很。郑国钧将其中与《象棋谱大全》内的《适情雅趣》雷同的126图,陆续分赠棋友;后又将所余的159图送给福州《象棋月刊》主编林幼如,林又删去与原版《适情雅趣》所同的15图,并与郑补拟着法,书成后在棋友中流传。后又由魏子丹、丁章照修订,于1977年在杭州油印200册赠棋友。1985年蜀蓉棋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整理本。今郑、林均已逝世,其后情况,迄今未详。仅知冯锦诸先生存有残页二张而已。该谱原图棋子为黑白两种,但黑子是帅、相、兵,白子是将、象、卒,白方先行。

三、《百变象棋谱》

本书在明代嘉靖元年(公元一五二二年)问世,距现在已有四百八十余年了,这本棋谱共有简短残局七十局,分为胜、和两集,计胜局8局,和局62局。记谱的方法不采用行格位置而仅用文字说明,如:车进将,马河界,象走边等,可以看出早期象棋残局和棋谱记录方法的特色。版藏始康紫霞村,书的扉页中间直书“百变象棋谱”五字,上面横刻“翻印必究”四字,右上角有“新增异样形势,秘传神妙着法”十二字,左下角则有“举手便知”四字(这些显然系书商为招徕生意所加)。书系小型木刻本,除序文两页外,棋式共有三十五页,计七十图。每局上半页横列局名,每行三着,但也有四、五着者,不很一致。每局仅列一种正着,不列变着。图式和一般古谱不同。红黑方向相反,由黑方先走(一般古谱红方在下,黑方在上, 由红方先走)。棋子的兵种,红方是将、士、象、车、马、包(炮)、兵;黑方是帅、士、相、车马、包(炮)、卒。书的背脊刻印有“家藏棋谱”四字。根据序文所言,这是将古谱按式样重行刊印的,原谱当属更早的作品,究竞是在“梦入神机”以前的作品还是以后的作品已经无法查考,只能按它重行刊印出版的时间作为根据。现所见版本均是明版清印,主要有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兴发堂刊本,无序,但有“象棋谱引”(广州彭树荣藏本)。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宏道堂刊本,有“引”无序,同兴发堂本。同盛栈刊本,“引”和刊印年月与宏道堂本相同,但书商为了牟利,少印30局,仅40局(杭州胡锦炎藏本)。清文秀堂刊《百变*象棋全谱》本,无序、无“引”亦无刊行年月,但有通常见到的“象棋要诀”和“新增十则”。所列棋局,前后略有出入,其中四个局名,个别文字也有差异(北京佟醒华藏本)。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霁月山房刊《百变奇观*增补象棋谱》本,计66局(缺4局)(北京刘国斌藏本)。

四、《适情雅趣》

在现存的古谱中,是最早、最系统、最具有规模的一种,原刊于明朝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由金陵徐芝(字玉川)精选,会稽陈学礼(字养真)校正,全书共十卷,分为八册,卷一至卷六共列残局图式五百五十局,每局均用四个字命名,下附着法提要,如“弃双车马炮胜”、“马挂角双炮胜”等,都有线索可寻,易于领会。绝大部分是红先胜,其中卷五及卷六是实用残局(卷六为和局),卷七及卷八是以上六卷的着法。过去有人以为原书无着法,可能是只看到卷一至卷六部分而产生的误会。卷九、卷十分列“金鹏十八变”前、后集全局着法51局,不论先手、后手都以顺手炮为主,具有快攻速杀,搏杀激烈的特色。从这里可以想到当时顺手炮大约是最流行的布局,其中有顺炮横车破横车一局,是很少见的布局。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见到“金鹏秘诀”的原本,但从“适谱”所精选的部分看来,“金鹏谱”的顺手炮布局已具有很多的变化,这不能不感谢徐芝所作的努力,保留下这样宝贵的资料。

“适谱”书内扉页直题“适情雅趣”四个大字,上有“爽心怡神”四小字,右上角列“金鹏十八变”五字,左下角列“三畏、光启堂藏版”字样,这是该书最早的木刻版本。此外还有一种较后的版本,则列“敦化、怀德堂藏版”字样,但版本及内容则完全相同(有棋图550幅,着法551局,其中第227局“舍生取义”局漏图),仅三畏堂本另有一拙逸道人序文,题为“适情雅趣引”, 我们现在称这一种版本为“三畏光启堂本”,后一种版本为“敦化怀德堂本”。 该谱图式多样,杀法精妙,浅深兼备,有些虽廖廖数着,也甚是微妙。在实战中可以借鉴运用,对初学者提高棋艺大有裨益。

五、《三才图会》

《三才图会》是明代王圻、王思义父子编辑的一部类书,刊成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前后。《三才图会》“人事”一卷中辑录了“象棋局面图式”、“象棋下子法”、“局面名数”、“契九十分”、“象戏”、“象棋数诀”及六个残局等,这些内容均录自元至元六年版《事林广记》,可称吉光片羽,弥足珍贵的棋史资料。

六、《棋谱秘录》

这本棋谱的出版年代没有列明,但从它的风格(上列着法,下列棋图)和着法的记录方法看来。与“百变象棋谱”同一类型。共分乾、坤、和三集,坤集后面有“适情二集”字样。因此,估计它较“适谱”晚出, 但可能仍是明朝的刊本。书的第一页题有“棋谱秘录”四字,上署“石室道人著”下署“宝翰楼刊行”,上海冯锦诸先生藏。全书都是简短残局,只列局数,不列局名,乾集有残局七十一局,坤集有残局六十八局,和集有残局六十七局,共二百零六局。“乾”、“坤”两集与“百变象棋谱”、“适情雅趣”有很多相同的局势;“和”集:各局则绝大部分为后来的“韬略元机”、“心武残篇”、“百局棋谱”、“竹香斋”等所吸收发展成为更深奥的排局,尤其是“心武残篇”吸收更多。序文后插页刊有象棋式行子指明,载有进、退、平的解释,棋盘所列线格数字由左而右,与通行的计算方法相反,书内正页有“新刻傅先生秘授象棋谱,金溪(今属江西省)傅万钟佐廷精选,后学甥林应祥世瑞校正”等字样,这说明本书不是个人的著作而是选自旧谱的编本。

七、《桔 中 秘》

这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版本最多的一部象棋谱,也是明朝最后的一部象棋谱。它概括了明朝一代和以前时期的象棋艺术成就,成为象棋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总结。“桔中秘”刊印于明崇祯壬申年间(公元一六三二年),由东海朱晋桢辑著,侄朱尔邺、朱景萧校阅(所见木版、石印本,卷一均是“萧”,卷二则是“肃”)。内页题有“桔中秘”三个大字,后附叙文、凡例、全旨(与“适情雅趣”的“棋经论”大同小异)、残局说、歌诀等,对象棋战略、战术的棋理进行综合阐述和分析。全书分为四卷,卷一、卷二是全局着法,分为得先及饶先,卷三、卷四系实用残局,共有一百三十三局。从内容看,“桔中秘”基本上是选辑“适情雅趣”而成的,其全局部分与“金鹏秘诀”前后集相同,增补不多,但经过一番整理,接变清楚,对后代编写棋谱工作起了示范作用。“心武残篇”凡例中就说到:旧谱接变之法,以朱进之先生“桔中秘”为最善,可使读者易于参变,是编亦仿朱法。残局部分则只选录实用残局,即所谓“局中时见,不可不知者”,很有实际价值。这本书流行很广,现存主要版本有会文堂本衙藏板本137图;扉页直书“适情雅趣”,上面小字“橘中秘”,右上角“金鹏十八变”,左下角“金阊书业堂梓”刊本;清咸丰三年(1853年)味根斋校刊本、本衙藏板本、江左书林藏板本(三四均缺残局3页,计6图);还有无扉页,计残局137图,另外三局附注在第8、16、98局处共140局全(符合朱晋桢《残局说》中“共得百四十局”之数)等。上述各种版本,凡137图者均有附注三局计140局全,131图则均为134局,少三页6局。

八、《韬略元机》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一七O七年)刊印,全书共有六卷,前四卷是残、排局,后二卷是全局46局。全局部分也系选自“金鹏秘诀”(金鹏诸变),与《适情雅趣》选刊的“金鹏十八变”大同小异;残、排局共有二百零四局,但其中有些局势是互相雷同的。残局的格式与“适情雅趣”相仿,分为“和局”与“红胜局”两大类,但以96局和局为主体;其余108局为红胜局,多数是杀局,少数为实用残局,比较明朝的残局谱已有进一步的发展,着法也较深奥。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一个时期,中国象棋艺术己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残局谱从以胜局为主发展到以和局为主是一个新的变化,成为以后排局----高级残局的出现的开始,反映了棋艺的不断提高和繁荣。

九、《万宝全书》

《万宝全书》,原名《不求人》,相传是由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号眉公,(1558-1639年)所纂辑的一部类书。清乾隆四年(1739年)毛焕文又为之增补。其卷十二“博弈门”中收有象棋排局十一局,一至十局的局名,第一个字均冠以数字,计有“一计害三贤”、“二士入桃源”、“三战吕布”、“四马投唐”、“五虎下西川”、“六将下江南”、“七贤过关”、“八面埋伏”、“九子十登科”、“十三太保”,第11局“不要打去”。所选辑的棋局,多出自《百变象棋谱》,但不是照抄全搬,而是将错局有所改正。它对棋局的走法,一至九路线,均是各从己方左面算起,刚好与现行的线路算法相反。

十、《梅 花 谱》

在“韬略元机”出版的差不多同一个时候,也即是“桔中秘”出版后大约六十年左右的时间,王再越写了著名的“梅花谱”。全书共分前后两集,都是全局着法。每集又分上、中、下各三卷,分门别类,对顺炮、列炮、过宫炮、屏风马对当头炮作了专门研究,细致深入,丰富多采,其中“八局屏风马”是全书的精华,开创了象棋布局的另一个方向。“梅花谱”标志了中国象棋布局的一个新阶段,对中国象棋艺术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其中尤以八局屏风马更有高度的发挥,是一部继往开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古谱。

十一、《吴绍龙象棋谱》

本书系手抄本,是清乾隆年间古吴(苏州)嵇山吴绍龙的弈局。原谱共有二十六局,现在只存十六局;内有让单先十四局,让双先两局,其中挺兵局占了十局,另六局是当头炮攻屏风马局。全谱虽然局数不多,但可以看到当时象棋名手们的对局梗概。”

十二、《心武残篇》

本书刊印于清嘉庆五年(公元一八〇〇年),六年后又再重订补遗。是由云间(即现在的松江)薛丙搜集当时流行残局,精心解析,辑著成书,并经古吴(今江苏苏州)稽山吴绍龙校阅,四明(今浙江宁波)二安叶明参订。全书共分六卷,有残局一百四十八局,前两卷刻印棋局图式,后四卷刻印着法,多数以正和为主,其中改正旧本的,也有白胜、黑胜间列其中,所有着法都较以前各种残局谱深奥,有“后来居上”之感,可以说是最先的排局谱。

十三、《梅 花 泉》

这是一部手抄本的全局谱,初为海门童圣公原著,至清嘉庆年间经云间薛丙详加增订,内容更为充实,由原有三十六局,凡一百三十二变,演化为五十局,二百十余变,各种布局都很新颖,例如:中炮鸳鸯马,左右单提马,弃马陷车,以及左叠炮等都有,尤其是弃马陷车局,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谱本。全书据目录所载,计分:上卷对敌局十三局(和局),中卷得先局十四局(胜局),下卷饶先饶子局:二十一局(尚有饶左车右马得先局,不详)。但很可惜,下卷已经遗失,只看到上、中两卷而已。

十四、《百局象棋谱》

这是一部版本很多、流行很广、影响很大的象棋残局谱。最早刻印于清嘉庆六年(公元一八〇一年),全书共八卷,分为四册,有残局一百零七局(目录只列一百零四局;其中有同局异名1局,实为106局),着法以和局为主,并以成语、谚语命名。局势大同小异的颇多,其中“车马绝食”与“焚书坑儒”两局竞完全相同,局名很通俗,有点“江湖”气味,例如“十三太保”、“八仙过海”、“霸王卸甲”……很可能是当时流行的江湖残局,着法复杂而变化无穷,历来为广大象棋爱好者所欢迎。

十五、《竹香斋象棋谱》

现存“竹香斋”主要版本有清嘉庆九年(公元一八0四年)刊本、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一七年)刊本。前者多数是初二集本(也有三集本),计初集八十四局、二集七十六局(三集四十八局),“成百六之数”;后者分为三集,计初集二册,七十八局;二集二册,七十局;三集四册,四十八局,都是以正和为主,其中以第三集最为深奥。书内有吴映奎序、自序及其子景煦跋等。自序中说:“家嗜象戏已三世,网罗旧谱至百余种。”在当时能收集这样多的棋谱,颇为难得。张乔栋黄屋后面有空地一片,布置了山石花木,有建造了几间楼房,添购了善本书及字画,充实其中,名“竹香斋”。并经常与棋友叙会、探讨、研究棋局,集思广益,诠订旧谱许多谬误,还收集剖析了当时江湖上流传的不少秘局。该谱即系集中了古谱和江湖秘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排局加以厘正,并取诸家之长而成,因此其内容丰富多彩,着法精深微妙,为历来棋界所推崇,是著名的清代四大排局谱之一。

十六、《渊深海阔象棋谱》

简称《渊深海阔》或《渊谱》,清陈文乾编著,成书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现仅存原稿本,为素有“南杨北刘”之称的刘国斌先生所珍藏。全书共16卷371局(正局361局、补遗10局)。《渊深海阔象棋谱》博采众长,整理汇编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残局、排局名作,为清代四大排局名谱之一。

十七、《烂柯神机》

本书是烂柯山人于国柱所著,刊印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一八四四年)。《烂柯神机》共有残局一百二十局,全书四册,着法都是红胜,多数很简短,有时一、二着即可致胜,书的前面有“自序”一文,说:“……余夙好象戏,及今儿二十年,积局百二十之数,草野之戏,非敢云工,只以质诸同好,或可博大雅之一噱云尔,是为序。”从局势和自序看来,这本棋谱很可能是于国柱自己二十年个人创作的作品。

十八、《象棋满盘谱》

全书分四卷,都是全局着法,我们查对了旧谱之后,发现它全部抄自“桔中秘”,只是在原序和变着上稍有先后不同, 其中饶双先两局及左叠炮一局,则是抄自“韬略元机”。这种易名抄袭和假托陈搏名字的做法,很显然是书商为了谋利而干出来的把戏,既缺乏艺术价值,还会混乱后世读者的视听,所以,应该说这是最坏的一本旧谱。

十九、《蕉窗逸品》

。全戏只有十个残局,都是流行的江湖残局,如“七星聚会”、“野马操田”、“跨海征东”等,大体上是取材于“百局象棋谱”再加整理而成的。书中所列目录为10局,其中“跨海征东”有新旧两局,实有11局。着法则与“梅花谱”一样,用九十字作为线格位置记号。分正编、外编两篇,正编是和局,注:“观正局以识绳墨之从”;外编是劣局,注:“观劣局以悟毫厘之失”。眉目清楚,便于研究,在象棋谱的编辑手法上,也算是独树一格,蛮有风趣,原书有两篇序文。棋盘用红色,棋子用黑色,是木版本中最早用双色套印的象棋谱。

二十、《新增神妙变化象棋谱》

这大概又是书商所翻刻的一部棋谱,清同治五年(1866年)刊印。全书分为胜、和两集,共有简短残局五十五局,计胜集二十局,和集三十五局。内容绝大部分抄袭《百变象棋谱》,新增的材料不多。记录方法也是用文字说明步伐位置,由对方先行,不脱《百变象棋谱》的本来面目,经查对,其中有19局为《百变象棋谱》所无。现存版本主要有清同治五年刊本。

二十一、《烂柯真机》

《烂柯真机》作者不详,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现存主要版本有三种:1、陆永庆藏本,红色封面,中间直书“象棋谱”三个大字,右上刻“光绪年新刻”左下刻“三元堂发兑”;首页为两老对弈图,旁一樵夫伫立观弈,图的上首横书“烂柯真机”四字,以后是“象棋局面图式”和八首象棋歌诀及行子指明等;计有棋局26个(其中缺25--28四局,但页码连续无间断);2、杨明忠藏本,首页中间直书“金鹏变法”四个大字,右上刻“新刻”二字,右下盖有“姑苏来青阁云记造”朱印一枚,反面直书“象棋谱”,右上刻“光绪丙申”(1896年),共有30个残局。3、浙江图书馆藏本,每页中缝上端印“象棋谱式”四字,亦是30局。三种版本内容相同。本书所载棋局错误极多,是木版棋谱中所少见,经过按图索骥,因势利导改正之后,发掘出不少变化多端、精彩奥妙的着法及富有新意、颇为别致的图式。不意,“劣谱”中也有好局埋藏。

二十二、《蕉竹斋象棋谱》

《蕉竹斋象棋谱》,简称《蕉谱》,全书四卷,扉页中间直书“蕉竹斋象棋谱”,右上书“宣统庚戊年(1910年)菊月抄”,无序跋和作者、抄者姓名,有排局97局。此外,流传的《蕉竹斋象棋谱》另有吴本37局、杭本21局,以及52局本和《邹竹斋》、《江湖秘谱》等等多种。1976年魏子丹、丁章照、杨明忠一起汇编油印《蕉竹斋汇编》上下两册,计114局。

二十三、《湖 涯 集》

《湖涯集》,又名《橘中秘残局》,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记谱着法,用两首词,以九十字定位法记录,字句与王再越所著《梅花谱》相同。有排局58局,多系民间江湖残局。全书着法有详有略,遇变化繁复形势时,增列演变图,名曰“初局”,使读者便于排演,不致混淆,创古谱之新格。

二十四、《会 珍 阁》

《会珍阁》,原本未见。1955年7月台湾出版了李天华编的《象棋天地》,内刊有“周廷梅著,林幼如藏,李天华增注”的《会珍阁》残局20局。所列图式深奥异常,变化多端,而且与四大排局名谱中的图式无一相同,且拟局水平甚高,被视为排局中的珍品。由于着法深邃,原无变着,因此可议之处较多。台湾傅信仁主编《中华象棋》期刊时,曾将《会珍阁》残局作为“征答”局陆续刊出。1989年11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林幼如编著《会珍阁象棋谱》诠订本,使之流传更广。

二十五、《象棋老谱》

《象棋老谱》,恕斋黄慎忠著,后学李锦补,黄、李二人生平不详。成书年代不详。释华一藏旧抄本一卷,无序、跋、目、例。卷首列象棋局:一平九路数,各从己方左手算起,但越界则反是,例如挺右边卒为“卒九进一”,过河后则作“卒一进一”。着法格式,与其他古谱有所不同。全书共有残排局42局,其中部分图势与古谱《百变象棋谱》、《韬略元机》等相似,但很少雷同,亦有为其他各谱所未见。其着法虽很精彩,但亦存在可议之处。

二十六、《吴著梅花谱》

这是清末余姚吴梅圣著作的一本全局谱,原来是手抄本,到民国以后才有铅印本。内容很精采,是学习象棋的人应当参考的一本棋谱。全书共分五编:第一编“屏风马破当头炮直车局”;第二编“屏风马破当头炮横车局”;第三编“屏风马破士角炮夹马局”;第四编“屏风马破士角炮局”;第五编“屏风马破转角马局”。大概是取“梅花五瓣”之意。着法都是饶先,以后手棋应付先手五种攻势,走子超脱,不落前人窠臼,是一本好象棋谱。

二十七、《新镌金鹏变法象棋谱》

为刘国斌先生在北京旧书店购得,买时以缺扉页和尾页,仅存17页,无法知其全貌。在第一页右上角靠近板框处刻有“ 新镌金鹏变法象棋谱”九字。以下有与《百局谱》大致相同的象棋歌诀八首,及行棋说明的“解平进退法”一篇。以下仅存排局13个,与他谱查对,其中“双马保驾”、“四马投唐”两局,为他谱所无。毛边纸印,对折线订。

二十八、《新选象棋谱》

为小型木刻本一册,宝文堂刻,无出版年月内容,选自《韬略元机》中之排局12局,所载仅录正着,变着不列,显系书商牟利刻印。

二十九、《效古子象棋谱》

仿刻小型本,无出版年月,分上、下两本。上本第一页刻有“象棋谱上本,效古子题,天津万兴魁存板”。下本第一页中刻“象棋谱”,右上“全式韬略元机”,左刻“下本”、“天津水阁万兴魁”。上下本页码相连,计20页,内容选自《百局谱》内的19局(北京已故孙经存藏本)。

三十、《自出洞来无敌手》

本书是手抄本,都是全局着法, 内容大部分与“桔中秘”及王著“梅花谱”中之顺手炮、列手炮局相同, 但也有小部分的修改,并另有“当头炮攻单提马”及“先手屏风马”等局,杀局锋利,行子超脱,书中的“凡例”和编辑手法上亦有许多突出的地方,值得参考。全书共分七类,每类有五局,不附变着,大概其原意是以一局为一变,这样使读者易于研究,也是好办法。

三十一、《梅花五子变》

手抄本一册,以字代着,它的九十个定位的字,与王著《梅花谱》、《蕉窗逸品*象戏新谱》的字不同。内容基本同《自出洞来无敌手》象棋谱。

三十二、《象戏汇编》

手抄本一册,第一页内有“桐阴山庄增订象戏汇编海上半闲居士参订”字样。内容是增补王著《梅花谱》的八局屏风马。《梅花谱》原为105变,该谱增至311变,并删改了一些原有变着,着法以字代着。它的八局每局冠以名称:如第一局“降龙伏虎”,第二局“暗渡陈仓”,第八局“十面埋伏”。但不详成书年月。

三十三、《梅花变法象棋谱》

传抄本一册(原抄本未见),共12局,104变。

三十四、《善庆堂重订梅花变》

全书分为三卷。卷一,3局56变;卷二,6局70变;卷三,6局35变。共15局161变。见自传抄本,因无序跋等,故不详著者姓名和成书年月。

三十五、《反 梅 花》

又名《象棋梅花心法谱》,作者巴吉人,是晚清江苏镇江人(满族)。现在见到的有7局18变和8局17变(二者均为25变)。后另有12局20变(共32变),谅系后人所增改。

三十六、《摘精梅花谱》

又名《崇本堂梅花秘谱》,1956年冬苏月澹在上海古籍书店购得旧抄本,象棋全局上、下两卷,合订一册,共20局计79变。封面题“摘精梅花谱”,每卷首行都题“崇本堂梅花秘谱之上(下)魏塘陆愚溪抄”字样。

三十七、《无 双 品》

据福州《象棋月刊》第5期(1948年12月出版)所介绍:“吴县顾锦祥君所存之武进马相如抄录的(《梅花谱》)为周廷梅所改编者。其屏风马由八局增至十二局,其他诸局,亦酌加三、四局不等,局中应变,亦增加颇多。其接变之处,标明某着至某着,亦颇明了。每局冠以题名,末后继以评语,篇端原序数首,并有相如跋言题于其后,书法俊逸,劲遒可喜。内容系武进周廷梅改编王再越所著《梅花谱》中的八局“屏风马破当头炮”,增加了四局及20个变着。现已由屠景明改编、江西科学出版社出版《无双品梅花谱》。

象棋开局五种忌讳是:

1、尽快出动己方大子。车贵神速是迟开,车不迟开。

象棋双方各有7种性能各异的棋子,数量与战斗力各不相同。其中的车、马、炮是威力较大的子力,因其行动迅速和攻守能力强,对局势起着重要重要影响,称为大子。尽快出动大子车马炮,争取占据有利位置,是布局的首要原则。

车是棋战的主力,一车主动,马炮呼应,则声威大振。因此开局阶段,要求运车神速,占领要点要道,利攻利守。

2、活马逞威是绊股,勿躁进。

马属棋战中的强子,除了保护小兵的防守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跃出发挥进攻作用,因此开局阶段应注意挺起马前兵,活跃马路,马不躁进,切忌绊马腿难出,受制挨打。

3、炮置要塞是轻发,炮不轻发。

炮也属棋战中的强子,由于射程远,布局阶段常常隐蔽在自己阵地内,监视敌军动向,只要放置重要位置,即可发挥威力,不宜轻易发出,反而降低作用。

4、帅位稳妥是幕露,注意均衡出子。

将帅是全军之主,象棋规则又确定主帅被杀为败局,所以通常应有士象连结防卫,又有车马炮兵在前线抵挡敌军,帅位宜在安全状态切忌暴据在外,尤其开局阶段,对方子多,火力密集,主帅暴露更显危险。

象棋对阵是一种活力的对抗,己方如果大子出得快,双方的大子出动也快,其作用与威力往往大致相等,而且有互相抵消的意味。只有在己方大子出动的同时,抑制对方大子的出动,布局才算最理想。因此,抑制对方大子的出动是第二条原则,具体要求就是使对方车路不畅,马路不活,以抢占要点和要道来压制、封禁对方。

抑制对方子力出动的表现形式很多,所有的布局都各有其表现形式,只要细心体会,就能就到一些具体手法,以上两例是封车和不让对方活手法,较具有普遍性。作为布局争先的主要手段,就是子力出动的速度、占领空间的较量,布局可以说是双方出子与反出子,抑制与反抑制的角逐,这是布局的主要矛盾。

5、忌一子多行,各子协同是散乱,保持子力协调性和联络性。

子力的联络性是指子力要平均发展,颁布合理,配合适当,联络性是指子力要保持联系,互相掩护照应。争取做到:左右要呼应,前后不脱节,疏密得当,攻守统一。要注意强子与强子、强子与弱子、攻与守、兵卒士象与全局形势之间的协调配合。习题避免亦轻亦重和过密过疏,防止对方的追逐和威胁。这样都能充分发挥各子的攻守性能,协调布阵有利于形成整体攻防。


象棋残局解析


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的去学和棋谱,学他的意义是什么呢?

下棋还是应该去争取胜利的,要是先手开局,却想着背谱求和,有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近些年象甲比赛的吸引力不高,好多棋一点质量都没有,就是因为好多棋手一点创新精神都没有,互相默契的按谱行棋,草草成和,这对象棋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这也是为什么特级大师,外星人王天一会,得到很多棋迷的喜欢,就是因为他在比赛中进取心很强,很少消极求和,一般都是主动求战,好多盘棋都是在均势的情况下,因为不想和棋,强行求变而被对方抓住机会,最终输掉了。但正因为如此,他的棋相对比较激烈、精彩,好看,很多棋迷都喜欢看他下棋。

试想一下,作为象棋领域金字塔塔尖的专业大师,特级大师,都不思进取,只想着背谱走和棋的话,象棋还会有什么长足的发展呢?怎么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呢?


小茗爱象棋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最简单的答案,看看有没有一点道理。

古人的棋谱虽然都也是智慧的结晶,但是今天我们可以不必再重蹈覆辙,因为有了棋软。

其一,现在每年都有象棋软件大赛,其中有很多和棋,可以作为重点掌握。

其二,自己购买好些的棋软,让他们互相对弈,可以有很多和棋。

其三,天天象棋上看9-3以上的相互和棋。

象棋的最高境界就是和棋,多多掌握,一定受益。





奇袭象棋


中炮对屏风马有很多和棋谱,例如五八炮进三兵、五九炮对屏风马等,象棋的开中残都很重要,如果走到了和棋的残局,但是残局太弱还是会输棋的!我知道两三种和棋谱,一般不走,我感觉还是较量出胜负比较有意思,能够涨棋力。


浩哥学棋


有位大师说过,下棋首先要全力求胜,实在胜不了和,实在和不了,爽快认输。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798


我知道一个中炮过河车七路先锋马对屏风马平炮兑车的


复盘好每一局


学的多,收获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