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目前的平臺,你還有什麼?

01

說實話,如果離開了現在的平臺,我將一無所有,我身邊的朋友,同學,戀人甚至是我的家人,也都會帶著一種有偏見的眼光看待我。

我去年參加考研,考上了一所還可以的211院校,但我的本科是一所非常不好的學習,每次回到家或者是在外做一些兼職類工作時,別人都會問你是哪個學校的?而我則會心裡毫無底氣的告訴他們,我來自一所不知名的三本院校,而就沒有了後來的事情,也就少了很多的朋友。

而現在則不一樣了,不一樣則在於朋友對待我的態度,有沒有事情都找來找我。若有新朋友,我們的聊天內容幾乎都是這樣的:

朋友:你現在在做什麼呢?

我 :我還在上學

朋友:在哪上呢?

我 :某某學校

……

就這樣我們就聊了很久,後來就想,我們未曾見過面,也只是在網上聊天而已,為什麼後來這麼多的朋友呢?

後來我知道了,是我所在的平臺,因為我所在平臺他們記住了我的存在,但是倘若有一天我離開了這個平臺,從沒來過這個平臺,我又能做些什麼?我又剩下些什麼?我又可以給別人帶來什麼價值呢?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終有一天我又會離開這個地方。一直的焦慮是沒有用的,考慮到這件事,就不要逃避這類問題。既來之則安之,不妨就利用自己所在的平臺好好做事,不斷地突破與改變自我。

2015年,我認識一位老師,我們大家都喜歡稱呼他為大車老師。大車老師在他畢業後一直在新東方工作(2005~2013),工作的八年時間對於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在這個工作平臺成長了很多,真正實現了自我的蛻變,從公司職員到公司主管,每一步都走的很踏實,不斷地打磨自己。

最後老師選擇離開這個平臺,獨自創辦了智學國際教育,一直到現在在教育培訓方面都發展的很好。為什麼能夠創辦地這麼好的平臺不僅僅在於老師的教學能力,更多還是在於老師在新東方任職的八年間積累了更好的資源,擁有的平臺。這些東西的積累為以後創業的順利進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人說三十歲之前要學會依靠平臺,三十歲之後學會忘掉平臺。我很認同,三十歲之前,我們獨自在這個社會中生存,有些人甚至身無分文,而需要的就是一個平臺,給他或她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源,這樣他或她才有機會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華,這樣別人才能看到的。

而三十歲之後,我們已經在這個社會中學會了如何生存,學會了生存的技能,離開平臺的支撐,也可以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長生存和生活。

離開目前的平臺,你還有什麼?


02

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個故事:是有關兩隻驢子的故事。

第一隻驢子,辛辛苦苦大半天,終於翻過了高山。一隻蒼蠅趴在驢子背上,沒費吹灰之力,也跟著過來了。蒼蠅張開翅膀飛起身,洋洋自得地說:“傻驢,謝謝你辛辛苦苦把我駝過來,再見了。”

驢子看了一眼蒼蠅,回道:“你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也沒必要跟我打招呼。因為你根本就沒有什麼重量,所以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你以為你是誰?”

第二隻驢子命好,生於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廟裡。一天,僧人帶著驢子下山馱東西。返程的路上,人們虔誠地跪在兩旁,頂禮膜拜。一開始,驢大惑不解,慌忙躲閃。可一路上都是如此,它不禁飄飄然起來:原來人們如此崇拜我。

當它再看見有人路過時,就會趾高氣揚地停在馬路中間,心安理得地接受人們的跪拜。回到寺院後,這頭自視高貴的驢,再也不肯幹活拉磨了。僧人無奈,只好放它下山。

剛走到半山腰,驢子就看到一群人敲鑼打鼓迎面走來。它心想,這一定是人們前來歡迎我,於是大搖大擺地站在馬路中間。可那是一支迎親的隊伍,現在卻被一頭驢攔住了去路。人們憤怒不已,棍棒交加。

驢子倉皇逃回寺,已經奄奄一息。臨死前,它憤憤地告訴僧人:“原來人心險惡啊,前幾天下山時,人們還對我頂禮膜拜,今天就又痛下毒手。”僧人嘆息一聲:“那天,人們跪拜的,並不是你,而是你背上馱的佛像啊。”

楊絳先生說:“當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緣看到世態真相。”

可能真相只有一個,千萬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離開了平臺,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離開目前的平臺,你還有什麼?


03

記得一件事是有關我之前一起準備考研的研友。一般在結束考研後,下一屆想考同所學校和同樣專業方向的人,會向那些上岸的學姐學長淘一些真題、考研經驗亦或是心得。我這位研友因為臨近考試,心態幾近崩潰,最後就選擇了放棄,但她有將她買的真題掛在了網上。

一位學妹找她買題,中間向她問了一下,說,學姐,你考上了嗎?我研友就直接回答了她的問題。最後,這位買題的人就沒有再找她來買題。

之前和同學聊天,我們有講到畢業後找工作這件事,他現在研三,這段時間正是處於找工作以及和公司簽約的時間段。

他給我分享了一個比較現實的事,現在一些相對比較好的公司,是非常看中你的第一學歷,標明你必須是雙211或者是985的,才會有進入門檻的機會。否則,不論你有多優秀,都會被拒之門外。

離開目前的平臺,你還有什麼?

在被人眼裡你看來很優秀的人,但你沒有足夠耀眼的學歷證明著自己有多優秀;你會覺得這個世界很不公平,但是在人家眼裡,這就是你的資本,你沒有,你就進不去,你就沒有機會。

殊不知,

這是他們在藉助平臺的力量才發現你,而離開了平臺之後,卻發現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記得白巖松說過,“讓一隻狗天天上央視,就能變成名狗。但要知道,沒了央視的舞臺,很可能不用多久,它就會變回土狗。”

就如一根稻草,丟在大街上,就是垃圾;綁在了大白菜上,可以賣白菜的價格;綁在大閘蟹上,那就是大閘蟹的價格……

所以,一旦離開平臺,你將什麼都不是。名狗和土狗從根源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不同的是他們所處的平臺不一樣。

想著自己三年之後的畢業,離開現在的平臺之後,仔細想想自己也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沒有可以拿出手的學歷,也不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獨立思考以及觀察生活等這些底層能力,連最為基本的寫作能力都不具備。

還好,我們還有時間,可以藉助現有的平臺發展自己的能力。平臺雖也很重要,但是同樣重要的還是要有自知,給你一個好的平臺,你不珍惜,最後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後天的努力和學習也是很重要的。

三十歲之前我們總是在求學,積累經驗,資源和人脈的階段,在我們需要獲取優秀的經驗,資源和人脈的時候,需要更好的平臺來表現自己,更大的平臺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認識更多的人,獲取更好的資源和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也不怕自己在離開這個平臺之後,一無所有。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我發展,生存的能力。希望可以在你離開的時候,可以自信地說出,“我離開了你,我照樣可以生存得很好”。

離開目前的平臺,你還有什麼?


【結語】

我們每個人進入社會,都需要平臺支撐。進入之前好好打磨自己,進入適合自己的環境;進入之後,把事情最對再做好。藉助平臺,不斷成長與突破自我,這是不二法則。

當你想要離開後,依然很有底氣。向過去揮手告別,朝未來邁進,擁抱更美好的自己。

作者介紹:筆名“覓陽Sunshine” 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尋覓一米陽光,遇見更好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