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接近“神”的男人,曾兩拒諾貝爾獎,為何被教科書抹去?

1856年7月10日,在奧匈帝國克羅地亞斯米灣村一個普通的塞族家庭,一名男嬰呱呱落地。誰也想不到這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男嬰,長大後竟然會對世界造成那麼大的影響,甚至因為他那些不可思議的科研成果,而被譽為最接近“神”的男人。而最後他的事蹟又為何被教科書抹除?這一系列奇怪現象的背後隱藏的又是什麼?


他是最接近“神”的男人,曾兩拒諾貝爾獎,為何被教科書抹去?

這名男嬰的名字叫做尼古拉·特斯拉,他雖然出生普通,但是從小便展現出了常年的難以企及的學習天賦,在數學和物理學領域的成績尤為突出,1875年特拉斯考入了格拉茨理工大學學習物理學、數學和機械學。不因為交不起學費只上了一年的學便被迫退學了。

儘管如此卻絲毫的沒有減少他對學習的熱情,1877年他來到了布拉格,一邊在大學課堂旁聽,一邊在圖書館自學。可是沒過多久兜裡沒錢了,啃書本不能填飽肚子,於是他在馬裡博爾找一份工作,半工半學一直到24歲。


他是最接近“神”的男人,曾兩拒諾貝爾獎,為何被教科書抹去?

1884年,特拉斯帶著一封推薦信來到了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的工作室。愛迪生是一個能夠慧眼識珠的人,他收留了特拉斯。一上手愛迪生便給予了特拉斯重任,他承諾只要特拉斯改進了直流電動機,就給他5萬美元的獎勵。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當時特拉斯的月薪只有18美元。特拉斯沒日沒夜的研究,終於按照要求完成了改造,但愛迪生卻說自己當初只是開了一個玩笑,沒想到特拉斯真的完成了。因為這件事兩人之間逐漸的產生了隔閡。加上愛迪生各種苛扣,特拉斯終於忍無可忍,說了拜拜。


他是最接近“神”的男人,曾兩拒諾貝爾獎,為何被教科書抹去?

特拉斯其實早已經認識到了直流電的種種弊端,不僅勞民傷財而且還不安全。於是特拉斯從愛迪生工作室離職後便開始自己研究交流電,交流電在遠距離傳輸店裡可以十分有效的減少能量的損耗,因此不僅更方便同時在定價方面也要更低。

愛迪生清楚的知道,特拉斯的交流電已經威脅到自己直流電的壟斷地位,於是展開了一系列的打壓。他甚至腦洞大開的賄賂政府官員,用“交流電”進行電刑,讓大家看到死刑犯被交流電殘忍的電殺,以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是最接近“神”的男人,曾兩拒諾貝爾獎,為何被教科書抹去?

但是這並不影響特拉斯的發明之路,實際上特拉斯對於金錢和名譽並不是特別的在意。他一生共有1000多項重要的發明,包括交流電系統、無線電系統、遙感技術、飛行器太陽能發動機等等。

正因這些偉大的發明和發現他曾試十一次被諾貝爾獎提名,更是婉拒了兩次諾貝爾獎。為了能夠讓全世界都能更便宜的用上交流電,他毅然放棄了交流電的專利權。讓交流電成為了永久的免費資源。

除了交流電的專利之外,其他發明收入除了維持生計的基本用度和用在科學研究的資金,剩下都全都捐給了貧困的國家和地區。這樣一個為了科學而獻身,為了公眾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偉大人物卻因自己主動放棄的榮譽而被教科書所遺忘,令人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