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如何做好課改?

我是一朵雲


如何做好課改?

說實話雖然我不是正式老師但是我經歷了五次課改!最近經歷的一次是因為自家的公子!

不論課程怎麼改,沒有上進心的老師上課也還是一個模式!負責任的老師沒啥感覺,因為只是換了一篇課文,該涉及到的德育、智育一樣不差!

所以,課改再好也需要氛圍!學校的氛圍好,課改的效果好!反之,不但沒有效果,還有人怨聲載道!

課改是好事:與時俱進,因材施教(孩子們越來越聰明,但是最近一次課改有點激進!個人感覺!)

適應吧!

我不是正式老師(站著說話不腰疼)!請諒解!!


老張講數學


一線教師我談談切身感受。總的來說,做好課改很難,不祛除形式主義、口號主義、一陣風這些或多或少的弊端,很難卓有成效的課改成功。具體而言:

一、為什麼課改很難?

1、一些個地方課改就是颳大風,全國吹什麼方向的風,就跟著刮什麼方面的風。考察、學習、取經、唸經、落地,這樣一條龍下來,當地的課程方式、教風直接改個底朝天。如果沒記錯的話,這些年,先後學習了洋思中學教學模式、杜郎口中學教學模式、東廬模式、黃岡模式等,可是,眾多的模式最終還是引退江湖了。教改一陣風又一陣風之後,又回到了原來的模式上。這個應該引起深思。

2、課改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學習取經,到落地執行。從領導到一線,從老師到學生。都需要在這個系統工程中動員起來,確保每個零件,每個環節都是按照既定方向使勁,才有可能成功。對於一線教師來說,這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老師們心裡有數,學生們也要知道來龍去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積極地、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才能隨著課堂的步驟完成既定任務。

二、課改很難,非要落地生根的話,如何做?

1、教學工作去形式化。網上有人調侃,現在的老師是全職的文員,兼職的教學。老師很多的時間都花費在準備材料:會議材料、上交材料、上級領導的迎檢材料。每個科室,每個領導,每個層面的管理者,他們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是必須和重要的,所以他們必須進行一些考核,而且要“留下痕跡”,要可以追溯,要可以驗證。在一次次的考核之中,教師必須不斷做材料,真實的,假的,聽過的,沒聽過的……在如山的材料裡,流淌的是教師教育孩子的寶貴時間。所以“文山會海”“過度留痕”像這樣的形式主義真要不得。

2、上下同心,打造良好的師資團隊。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的關鍵。學校要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的培訓,引領教師提升實力。

3、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學生情況確定課改的方向。結合當地學生的水平和能力,逐步的拔高,逐步的提升能力。


一線小學數學教師秦川


學校作為家教書育人的孵化基地,做任何課改或是開展特色教育都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經過可行性驗證的。

比如,我們這邊的在分班開課之前做的特色班介紹,說的很好,預想效果也很好,如果按照開會內容進行我們家長是很樂見的,但是一個學期過去了只開設了10節課,並且課程開設的效果差強人意,下個學期的開課情況我們無法預知,不是要學校的口頭承諾,相信經過一個學期的探索,學校應該準備充分了,如果沒有,我們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充當小白鼠。

我覺得在課改的過程中:

1、學校在每學期開課前做好排課安排,我們家長要看到課程表

2、設立定期公開課,允許家長旁聽以作了解

3.每學期以一個月為限,學校能夠更多的開設特色課程。

筆者認為,課改始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推動課堂教育前進動力,只有與時俱進,讓課程更好的符合服務學生學習成長才是關鍵。


大明讀史


首先要學習別人的課改經驗,然後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課改,先在一個年級試用課改,取得經驗後再推廣到其它年級。課改主要的目的是由原來的“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老師要從思想上轉變,學校要從經費是保障,學生要積極主動學習,制定相關的激勵學生的制度,比如小組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