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江湖夜雨92


恰好本人新近把微信昵称也改成无边落木。也就老杜这个《登高》说说古人悲秋的事。

古人悲秋久已有之,刘禹锡有“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可见每个人面对秋天都因心境不同,有不同的感触。

秋天也是很多果实和庄稼成熟的时候,所以人们总用收获的季节来形容秋天。但有人认为收获之后便是萧条,纵使天高气爽,也心怀悲秋之感。

杜甫的《登高》应该就是晚秋之际而做,他生活在大唐帝国由盛转衰之际,经历了安史之乱,面对秋天的萧瑟,感慨毕生辗转流离,触景生情而赋就此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前景后情,所见之处猿啸叶落,长江滚滚东流,而自己也因为战乱动荡四处奔波,头发也随着年龄的老去渐渐花白,以自己老病之体,又身处客乡,对具有浓厚思乡情节的古人,感时感世的悲伤自会油然而生。

杜甫毕生忧国忧民,却生不逢时,难以施展抱负,最困顿时都是靠朋友接济才勉强度日,但仍然胸怀天下苍生,正如《茅屋被秋风所破歌》所言: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悟轩


杜甫的《登高》极受古人推崇,称赞它不仅为唐诗七律之冠,而且为古今七律之首。还有人称它为千秋悲秋的鼻祖,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原词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颈联写个人身世,把忧愁写到极致。前人激赏的是颈联,认为颈联是诗眼,短短十四字,却蕴含了八层意思。极力渲染了诗人哀婉忧伤,悲凉愁绝的感情,是诗人颠沛流离一生的写照。

安史之乱后,叛军攻入长安,杜甫风尘仆仆,衣衫褴褛地跟随唐肃宗入川,自此过上流离失所的生活。平定安史之乱后,也曾做了短期的左拾遗,就是提建议的言官,由于他经常提意见,肃宗嫌烦,很快把他调离京城。因他个性孤傲,不肯趋炎附势,不久就辞官去投靠四川的朋友严武。严武对他的帮助也不大,只是帮他建了一处茅舍,没有俸禄的杜甫从此过上了穷困的生活。



诗人登高远望,满目尽是潇洒秋景,想到自己才高八斗,却无所作为,不仅悲从中来。颈联包含的八层悲伤为:一可悲,做客他乡,情所不堪。二可悲,经常做客,更加痛苦。三可悲,万里做客,天长地远。四可悲,登台远眺,远望故乡,满目萧索。五可悲,独登高台,无一亲朋好友,更觉寂寞。六可悲,秋季登高,时序凄惨。七可悲,忽已半百,年岁已暮。八可悲,身衰多病,晚景悲凉。实际上,还有一悲,登台无酒,难以遣怀。人生的苦难仿佛一下子全聚集于此,这句话蕴含之深刻,无人能及,所以说这首诗是悲秋的鼻祖。

二,首联,颔联写景体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秋日,天高气爽,秋风猎猎,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往下看,水清沙白,水鸟悠然来去。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枯叶,萧萧飘落。不息的长江,滚滚涌来。如果不是后面两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久客他乡,艰苦倍尝,穷困潦倒的情形。这样,就做到了情与境的统一。



三,全诗每一句,每一字,都工丽婉约,合于格律。后人评价,诗歌如海底珊瑚,骨骼奇特,深沉莫测,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篇章法,句法,字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杜甫写诗很下功夫,经常反复修改,锤炼词语,格律诗,至杜甫才完全成熟。他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颔联中,萧萧,滚滚叠字的运用也令句子生辉,还有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诗经中的,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都是靠叠字出彩的。

结束语:杜甫这首诗集中展现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写景境界阔大,蕴含丰富广博,言情深沉悲壮,充沛字里行间的悲哀化为悲壮之情,撞击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它具有庄重,严肃,崇高的美感作用,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为什么杜甫能成为诗圣?你看他又病,又老,又穷困,还坚持写诗,那么愁苦,还写出这么优美的诗篇,一切苦难,都阻挡不了他对古诗的热爱。我甚至怀疑,写完诗篇后,他吟诵把玩着自己的诗句,付出后的自得,快乐会在他心中自然涌现。杜甫的《登高》不愧为悲秋之祖,因为诗中有精神,诗中有灵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角度,会得出不同结论,你认为悲秋之诗,哪一篇最好?


江湖夜雨92


很多人可能不知这首诗,但一定知道其中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南宋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此诗“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然而,被称为千古悲秋鼻祖这样的评价,不知从何而来。

在杜甫之前,已经有很多诗人在悲秋了!屈原《湘夫人》就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名句。

悲秋鼻祖不算,是悲秋最好的七律诗。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 杜甫为何悲秋?

杜甫的诗写秋的很多,除了这首,还有著名的《秋兴八首》,都是创作于同一时期,也是杜诗中成就最高的。

诗人为何饱含深情地写秋?

每个诗人对秋都有特殊情感,不同于春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是落叶飘零,风雨瑟瑟的无尽凄凉,这对于大多数失意落魄的诗人来说,正好触动他们自怜自艾的情怀,总能写出天地同悲的旷古忧愁。悲秋的诗,是诗人们写给自己的哀曲。

杜甫也不例外,甚至更为复杂深刻。他的一生都在流浪的路上,家破国乱,生存维艰,功业无成,却始终在梦想的路上蹒跚,不懈于他的“致君尧舜上”的高尚志向,为民生操碎了心,这也是杜甫伟大的地方。

写这首诗时,杜甫已56岁了,他从成都草堂流落到夔州(重庆奉节),在地方长官的接济下,自耕自足了三年,身体越来越差,忧时伤世,写了大量的诗歌,继续着一边梦想,一边孤独的日子。770年,诗人死于湘江一所破船,一个伟大诗人的悄然离去,唯有诗证明他的伟大。

志者暮年,情感的脆弱点碰上了敏感的时节,便一发而不可收。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秋,成了寄托人生失意的载体。

2 本是秋萧瑟意象,却写出雄浑壮阔。

写秋,杜甫是得了神韵的。

比如,

《茅屋》:“八月秋高风怒号。”

《怀李白》:“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秋兴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最为干净利落,气势磅礴。

这一句妙在何处?只有比较,才知其意味。

曹操有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丕也有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还有著名的初唐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绩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都是写秋的名句,意境很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意象也不过是落叶与江水:无边树林,落叶飘飘,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浪涛汹涌,滚滚而来。

然用一个“无边”,一个“不尽”,就很不一样了,秋的萧煞似乎带着遒劲潇洒,写出了气势与境界,在落寂萧瑟中却给人雄浑旷远的美感。

再深思一步,落木萧萧是自然界无法摆脱四季轮换的命运,江水滚滚是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暗示,诗人是在感慨自己无法避免的人生暮年,理想难酬的际遇。

除此之外,这一句从形式上也是讲究的。

从平仄来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对仗角度来说,

“无边”与“不尽”,“落木”与“长江”,“萧萧下”与“滚滚来”,堪称绝对。不仅是字意,还有意境,上一句萧瑟至,下一句壮美极。

超越悲秋的基调,写出秋的精神与境界的壮阔,形式的完美,是诗人博大的胸襟与非凡的笔力使然,无人可以媲美。

到了宋词,悲秋的也多,比如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之美,抒怀之温婉,词是到极致的,然而论气势,是欠缺的。

清代学者杨伦评价:“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3 感情深沉而压抑,是杜甫一生的写实。

首联颔联,诗人在刻意写秋的美境,“风急天高”是秋风急劲,天高气爽,“渚清沙白”是江水澄澈,沙石白细,“鸟飞回”是鸟儿的自由盘旋与回巢,然而“猿啸哀”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

李白写猿,“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抑制不住的欣喜与激动。

而杜甫尽管写得够有意境了,可忧愁还是没挡住,在这个秋意浓浓的三峡,一声猿啼,一个“哀”字,就像个情感的缝隙,越来越大,决堤而喷涌。

56岁暮年,重阳之日,诗人在回顾感叹自己的一生。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多少年来一直在流落漂泊,走了万里也是有的,病了多久,离家多远,也说不清了,只落得个白发暮颜,居无定所,一无所成。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潦倒备尝,家愁国恨,徒添霜鬓,因病戒酒,连一醉销愁都成了奢望。

这两句可能是杜诗中最深沉悲伤的句子了,一位老者,漂泊了大半辈子,心心念念家国天下,到头来,什么都没有,眼见的还是山河苍凉,自观的还是潦倒落魄,怎不百感交集,情难自抑!

秋,给了诗人自我怜惜,自我发泄的方式!


一绿浮芳


这个意见我不敢苟同,纵然唐代詩圣杜甫的《登高》是一个七律中的精品,写出了詩人的无限悲凉,詩中是这样的写到: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听浊酒杯。"

这是詩人在安史之乱以后,军阀割

据抢占地盘的纷乱时期,带着病体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极目远眺,望着秋天的落叶和秋天的江水,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体弱多病,又常年漂泊,无限感慨,满是凄凉悲伤。可以说这是七律中的一首传世之作,但是说这首詩是悲秋的鼻祖,还是有些失之偏頗。

我们再看看经过多年以后,元代大剧作家马致远的悲秋之作,《天净沙,秋思》是如何写的: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和黄昏归巢的乌鸦,古道的荒凉孤寂中顶着西风,走过一匹瘦骨粼粼的马,当中一句小桥流水人家富含生机,带着人间暖意,更衬托了秋天的悲凉和肃杀之气,已经很有凄凉忧伤之氛围了,作者又加重了描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太阳马上就要落山,黑暗即将来到,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写出了当时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内心凄苦忧愁孤独寂寞的情感,古往今来妇孺皆知久传不断。这个是悲秋的鼻祖,提起这个曲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也倾向这个意见。

不知我说的有没有些道理?这仅是个人的看法,可以讨论。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谢谢大家!





封护胜463


在座的各位我也要讲一下,因为别人都讲了非常多的观点,还有那个历史事件,但是我还是要讲一个非常的历史事件。可以说这个历史事件基本暂时这里面还没有人说过。

杜甫和李白被世人称为大李杜。

李白的命运是非常好的,他被皇帝邀到皇宫为皇帝作词。他为杨贵妃做了一首《长恨歌》。所以说李白的命运是非常好的。他离开皇宫。皇帝还给他黄金万两。

那我们说一下杜甫

杜甫的命运就跟李白相反。因为杜甫他所写的诗好是好,但是没人能够欣赏他。他有一首诗写道,他的茅草屋被风刮了,他去捡那些茅草,那有一些小孩不但没有帮他捡茅草。反而还拿它的茅草去玩。他就那一句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他写的诗不让没人欣赏。他的命运就如此的玩弄,杜甫他却被活活的撑死了。

李白,杜甫被世人称为大李杜这两位。

命运就如此玩弄他俩。一个是富贵,一个却是贫穷。他们两个就只就成了一个对比。

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

这也是我所学过的历史。如果有人回答已经说过了,请评论告诉我,谢谢。


猎趣影剧


杜甫的《登高》,是以“悲”字贯穿整首诗。至于说其是千古悲秋的鼻祖,却难以断定,但无论如何,《登高》无疑是悲秋的精品之作。

1.诗词与释义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词的大意是:风急天高猿声悲鸣,清澈水中群鸥在飞来飞去。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看不尽的长江滚滚奔涌而来不息。在外万里悲对秋色常常感叹在异乡为客,暮年多病的我独自登上高台。艰难劳苦的日子里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2.创作背景

公元767年秋天,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然而军阀割据与混战四起。

这一年,生活困顿的杜甫不得不离开成都,前往夔州寻找活机。

然而,差不多六十岁的杜甫到达夔州后生活依然很困苦,随着年纪增大,身体也越来越不好。

一天,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由此引发的悲景与悲情,写就了《登高》。

3.“悲”之韵味

动物之悲。“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因为是独自登高,本就孤单,听着猿叫,哀声悲切,在清水上看见一只鸟儿飞来飞去,像自己那样孤独。在这句话里,动物的哀与回,似乎都是诗人此时的心境,充满了悲哀与徘徊,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

风景之悲。“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夔州的秋天,在高台上看,在大风之下,树叶枯黄,纷纷落下,落叶的萧萧声,落在诗人的心里,让诗人感受秋意的浓厚。同时,看望无尽的长江汹涌而来,却奔流不息。无边落叶与不尽长江,抒发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人生之悲。“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独在异乡为异客,杜甫生于乱世,在他48年之后,离开了成都,四处漂泊。在夔州,也是名漂泊族。因此,在深秋的季节里,作为异乡客,哪有不悲呢,更何况是年老多病的年龄龄,更是充满了思乡之情。在这诗句里,感受到诗人对自己人生飘泊的悲苍与绝望。

社会之悲。“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生逢乱世,四处漂泊,但却穷困潦倒。本是对国家抱有希望,能大展壮志,但国家遭难,国破山河,风雨飘零,百姓流离失所,而自己也白发平添,垂老多病,依然壮志难酬。诗人从自身想到社会,遭遇社会动荡后,普通老百姓也是像他那样,难难苦恨,白发增多,穷困潦倒,欲饮酒,愁更愁。这诗句,诗人在感叹对社会、国家遭难的悲伤。

4.结束语

杜甫的《登高》,从写物到写景,从写自己到写社会,从动物之悲到风景之悲,从人生之悲到社会之悲,“悲”字贯穿全部,悲景起笔,悲情落笔,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语。

杜甫《登高》将羁旅之思、老病之愁、黍离之苦,国家之痛融入秋景秋物中,展现了诗人的悲怀愁绪,绝对是千古悲秋的上乘之作,值得世人细细品韵!


经纬国学


杜甫的这首《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其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大乱虽止,小乱未息,藩镇割据、外敌入侵,唐朝的国势依然颓靡。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杜甫的《登高》被后人赞为古今七律第一,原因主要两个:

其一是格律精严。

崔颢的《黄鹤楼》虽然也有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但就格律而言,《黄鹤楼》是一首半古半律之诗,而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格律十分严谨的七律。《登高》的首联是句内对举,颔联和颈联都是标准的对仗,尾联并不对仗,但“艰难”与“潦倒”相对,让句式看起来十分工整,所以才会有人让为此诗八句皆对。

其二是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

一首诗并不能因为格律,就能成为伟大的作品,诗中的气象、情感、意境,才是一首诗的核心。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感慨,在高浑博大的气象中,抒发其沉郁悲凉的情感,诗气浑灏流转,形成极为悲慨的艺术境界。


足下三尺


杜甫,字子美,是唐代现代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结合杜甫的身世背景及他的遭遇,大概知道他的《登高》为什么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

1.少年富贵,中年落魄,老年凄凉

说起杜甫大家都知道他是名将杜预之后,可以说出身名门,从小生活优越富足。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好不得意,即使少年科考落第,他依然无后顾之忧,进行他的游历,结识像李白一样的人物,齐吟“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将一个富家公子哥表现到位,不用为柴米油盐担忧。

之后结婚,不巧的是,结婚那年父亲因病去世,自己未有建功立业,父亲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家族逐渐走向衰落,生计也开始捉襟见肘了。而且为仕途奔走,也要钱财花销,这时的杜甫是落魄的,既要为生活愁苦,也为家庭开支发愁,而且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晚年生活靠朋友接济,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己没钱,孩子也跟着挨饿,小儿子在他中年四十四岁那年饿死了,作为丈夫及父亲这无疑不是给他一重大打击。生活从富足到落魄,此为一悲,作为父亲及丈夫未能给家人最基本的温饱生活,此为二悲。


2.一生孤苦,怀才不遇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学习杜甫的诗词,从作品的数量及质量来说,杜甫绝对称得上是一名大家,一个非常有才华的诗人。但是他空有一腔的才华及抱负,却无用武之地,一直未能被人赏识、重用。唐朝从盛转衰,他目睹了唐朝荣华衰败,也目睹了千千万万的百姓流离失所,漂浮不定,像他一样,他想为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百姓安居乐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尽点绵薄之力,可是他这样的理想都没实现。晚年寄人篱下,空有满腔热血,一生追求实现理想,从翩翩少年到白发苍苍,都实现不了,此为三悲。


杜甫穷其一生追求理想,为理想奋斗,但到头来空有一腔热血、才华,英雄却无用武之地,还连累妻儿跟着他受苦,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寄人篱下,像极了现代在大城市奋斗的蜗居人,事业无成,年华老去,不能为家人提供温饱生活,何谓不悲,他的悲犹如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以说,杜甫的《登高》绝对称得上是千古悲秋的鼻祖。


大番薯不圆滚


很抱歉地告诉题主,不论是谁说的“《登高》是千古悲秋的鼻祖”,恐怕这个观点是错的!

论悲秋,说《登高》为巅峰并不过份。但是论鼻祖,却不是登高,而是宋玉的《九辩》,其实是《诗经》里也有写悲秋的诗句,比如《四月》有“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之句。

但是论悲秋之意,追根溯源,影响最为深远的,只能是《九辩》,第一句就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岂不就是《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原型么?

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不就是“登高”么?接下来的一句“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不也是“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么?

几乎所有的悲秋诗词,大体都体现了《九辩》中的“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在《九辩》之中堆列了大量的意象,都被历代无数诗人写进他们的作品里,比如蝉,雁,悲鸣,远客,白露,遥夜,还有伤悲,涕潺,太息等情感用词。

至少在小可看来,以《登高》为悲秋为鼻祖的论断是错误的!

但“悲秋”二字的确可以精准地为这首神作进行标注。这首诗小可百读不厌,这个不厌不是形容词,而是说明文中的精准记叙。前两联写景,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几乎将古往今来的悲秋意象一网打尽。字字有出处却不用典故,颈联感怀自身,感伤世事,感寓家国。情景衔之处毫无斧斤之痕。而尾联的写实主义更是传承自乐府的精髓。

《登高》不是悲秋之鼻祖,而是悲秋之巅峰。


亦有所思


先说答案,杜甫的登高,算得上是中国诗歌中悲秋题材中的绝唱,属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但是绝对不能说他的这首诗,是千古悲秋的鼻祖。

好玩的国学,先从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这一方面,来说说中国人的悲秋意识从何而来,然后我们再来赏析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说是千古悲秋诗歌中的最高水平。

先来说说中国人为什么会悲秋?特别是那些多愁善感的诗人们,为何面对天高气爽的金秋天气,而变得悲悲切切?

第一,中国人的悲秋意识,来自于我们传统的以农业为本的社会结构。以农业为本的 国家,在人类的婴儿期,基本上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所以,先人们对时序的变化特别敏感。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春天万物萌发,夏季万物即将走向成熟,秋季万物走向成熟,但是也是走向衰老的过程,而冬天则是万物萧杀。所以,秋天到了,事实上代表着生命已经走向定点,开始向衰亡迈进了。所以,古人看到秋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生命的即将衰亡,心中自然会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

第二,中国哲学中,有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同样的追求。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追求人的身心与大自然的发展合二为一,达到庄子所说的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的境界。所以,人们认为,人的身心与大自然是和谐的,是同频共振的。大自然怎么样,我们的生命就怎么样。所以,悲秋的意识,其实也是对自我生命的无可奈何的焦虑。

第三,悲秋是一种文学传统。当一种意识被写成了文学作品,而这种文学作品又因为写出了人类的普遍的意识而广为流传,这种文学作品的意蕴就会演化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情感。悲秋的意识就是这样来的。

从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上来考察,我们发现伤春悲秋的意识,首先来自于《诗经》,来自于南方的《楚辞》。

按理说,春天里万物勃发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生命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秋天天高云淡意味深长,我们应当欢喜才对,起码也是淡淡的小欢喜,为何我们会伤春悲秋呢?

我们先来看看《诗经》中的春天。《采薇》中写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大概是最早表达伤春情绪诗篇了。在诗中,杨柳依依的春天竟然成为诗人悲伤的起点,中国人的伤春情绪似乎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屈原在《招魂》中写道:“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屈原的“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并非仅仅是政治上的绝望,也是一种生命的悲剧意识。屈原在离骚中说得更加明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原来,屈原从春天花木繁茂的背后,看到了生命由盛而衰的悲剧。人们最不能承受的东西,就是美好的东西被摧毁。人类最大的悲剧其实不是必然走向死亡,而是英雄末路与美人迟暮,是留不住四季变化的时间。所以王国维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屈原的伤春,到了弟子宋玉那里,就变成了悲秋的情绪。宋玉在《九辩》中诗意地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明白了悲秋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我们就知道,杜甫的登高,纵然是一部伟大的悲秋的作品,但他绝对不是悲秋的鼻祖。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先,我们先分析,杜甫在登高的时候,为什么会悲秋?这个很简单,因为杜甫的一生,就是穷困潦倒的一生,要说杜甫是儒家的忠实信徒,所谓的孔颜乐处的理念,对他很有影响,因此生活上的贫困并不能对他产生什么影响。

相反,是杜甫一生理想的破灭,他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再也无法实现,所以他在晚年,精神上是极度痛苦的。所以他在登高的时候,看见满天的萧瑟的秋景,自然而然有悲秋的情绪。这既是

其次,我们来分析,围绕着悲秋的主题,我们应该如何安排诗歌的意象。杜甫在这首诗中,集中地安排了大量关于秋天的意象,而这些意象本身又是萧瑟的、灰色的,是属于悲凉的情绪的体现。秋风烈,猿猴悲哀地叫声,无边的落木,奔流不息的长江。这是自然景象。接下来杜甫说了自己的心灵的意象。

常作客是说自己就是一个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漂泊者,百年多病,是说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终日多病焦虑,头发苍白,穷困潦倒。在这个萧瑟的秋日,自己孤独无依的一个人,只能举起手中的劣酒,一饮而尽,品尝这生命的孤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