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总喜欢跪着?跪着或蹲着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ice-峰张开峰


通过日本的电视剧了解日本,会发现日本的服饰、饮食、建筑都有华夏文明的影子,但是日本人却喜欢跪着,有些人认为日本人比较谦卑,喜欢放低自己的姿态;有些人认为日本人文明有礼貌,跪姿会带给别人舒适的感觉,我认为这些都未能触及本质。

跪姿几乎没有好处只有坏处,特别不利于腿部的血液循环,小孩子很容易因此形成欧型腿,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日本人喜欢的跪姿是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几百年前的隋唐使将大唐文化全盘复制到了日本,早已被中国废弃的跪姿也被日本人留到了今天。

椅子的发明时间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疑惑,为什么唐朝以前的皇帝,例如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是站着拍照,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才开始坐着拍照?

原因是唐朝皇帝没有龙椅,椅子不是中原地区的产物,而是从匈奴地区传来的,五胡乱华时期,匈奴、鲜卑、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先后在华北地区建立了大大小小20多个国家,对中原地区进行了几百年的统治,在其残暴的统治背后也促进了民族融合,许多胡人的东西也传到汉族中,例如椅子,就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在唐朝的统治阶层流行开来。

但最初的胡床不是今天的模样,而是融合了床和椅子的功能,后来汉人将坐和睡的功能分开,制造出了高足坐具——凳子,凳子腿比胡床高一些。到了宋朝,在凳子上加了靠背和扶手,渐渐形成今天椅子的形状,所以这也理解了唐太宗以前的皇帝画像是站着,而从宋朝的赵匡胤开始就变成坐着,因为以前没有龙椅,总不能让皇帝跪着拍照吧。

遣唐使没有将凳子带回日本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并且喜欢向打败他的人学习,著名的百江村海战,唐朝海军打得日本落花流水,收拾得服服帖帖。于是乎日本意识到唐朝的强大,派遣了大批使者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将中国的优秀文化搬回了日本,甚至回到日本后怀念富丽堂皇的长安城,竟然按照长安城的布局在奈良修建了缩小版的“长安城”,取名叫洛阳城,但为什么当时的日本没有将椅子也带回日本呢?

原因是那时候还未形成椅子,只能成为凳子,在民间也尚未流传开来,唐朝人依然流行“跪姿”,而日本在学习大唐文化的过程中,采取全盘照收的模式,所以唐人流行的跪姿就被日本学了回去,而忽视了凳子的伟大之处。

后来唐朝末年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开始衰落,日本大臣纷纷向朝廷上书,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就这样与中原王朝切断了联系,凳子也再也没有机会传到日本。

被华夏文明废弃的跪姿却被日本保留至今

在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被西方列强轰开国门后,见识到了西方发达的科技,再一次表现出了好学的天性,派遣留学生将西方先进经验也学了回去,但由于跪姿已经与日本文化深深联系在一起,无法将其废除。

有部分日本学者还提出,日本矮小的原因归结到跪姿上,认为是唐朝耽误了他们,这种说法简直令人喷饭。唐朝的汉人也是跪姿,依旧高大威猛、玉树临风。

部分日本专家也会为跪姿发声,认为可以让上半身挺拔,不容易造成驼背,但我认为这个代价有点大。另一方面,日本的跪姿服务也被部分网友称赞,认为日本的服务员采取跪姿服务是真正视顾客为上帝,对此,你怎么看呢?


正一品贵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日本人其实不是跪着,而是跪坐着。

中国人的跪,是双膝靠地,大腿和小腿基本是九十度,屁股离地很远。

这种跪当然不可能持续很久,不然膝盖受不了。

而日本人跪坐却可以持续很久。这主要是,日本人的屁股其实不是悬空的,而是坐在后脚跟上,有支撑点。

当然,即便是这样,如果给中国人或者外国人这样坐,时间长了也是受不了的。

日本人从小就练习,自然没问题。

其实,中国人在南北朝之前,也都是跪的。

大家看三国演义,刘备、曹操、孙权会客的时候,宴席的时候,都是跪着的。

为啥?

原因有几个:



第一,古代没有凳子,没有床。

凳子是南北朝才出现的,最初是游牧民族为了上马用的东西,到了宋代才流传开。

而床也是一样,最初叫做胡床。

在古代,中国人不但睡在地上,也没有凳子可座,都是跪着的。



第二,衣服的原因。

最初之所以跪,是因为古人不穿内衣裤。

如果不跪而岔开腿坐,生殖器就会露出来,无论男女都是这样。

女人不谈,男人这样坐等于是故意侮辱客人,严重可以搞出人命的。

当年荆轲刺杀秦王失败以后,就是岔开腿坐着,等于侮辱秦王。

汉代一个伺候皇太后的男性官员,由于下马时经常动作过大,被皇帝差点杀了。

为啥?因为当时男人没有内裤,动作过大就会露出小弟弟。

当着皇太后这个女人面暴露下体,当然是严重的罪行。



日本人跪着,也是类似的原因。

日本的和服中,男人尚且可以坐着,妇女根本是没法坐的。

因为和服下面是很长的,类似于筒裙,长到小腿。日本女人走的小碎步,也就是因为和服的这种设计。

所以,日本女人穿了和服就只能跪着了,要么就是坐凳子。



跪着的好处,萨沙认为只有一个,就是减少小腹的赘肉吧。

如果小腹的肥肉太多,这样跪坐你会受不了的,只能减肥。

另外,很多人认为日本女人会跪迎丈夫出门和回家,萨沙也很憧憬。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今天日本女人已经不会这么做了。


萨沙


日本人习惯跪坐是一种文化礼仪,说起来和咱们华夏历史还有着一定的渊源!

第一点原因,服装的影响。

亚洲最早出现跪坐礼仪还是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日本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坐姿习惯。

南北朝时保持跪坐主要是考虑到衣装样式,这个时期的服装比较“不科学”,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穿的衣服都像我们今天的幼儿开裆裤,长长的裤子从两个裤筒之间打开一个口子,方便于平时的上厕所等活动。

除了这条裤子以外,这个时期的人们还会在“开裆裤”外边搭配一条大裳,这样一来自己的私处就不会暴露了。

不过这样的穿着就必须要跪地而坐了,如果像今天这样随意的坐在椅子之上,自己的私处很可能“走光”,这是有失礼仪的事情。

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流行高脚椅子,一般都是“榻”,即一个垫子,坐着显得有些不雅。所以在正式场合,特别是女性,那都是得跪着的。

后来随着“裤子”的流行,以及椅子的出现,这种跪礼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当年的日本在中原学习,跪坐的习俗也被他们照搬了回去,再加上和服的影响,他们就把这个风俗一直保留了下来。

从电视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和服的样式,人几乎被包到了一个“筒子”里,女性走路的时候都迈不开大步,更不用说随意的坐下了,所以跪坐就是他们最舒服的坐姿。

以我们平常人的想法来看,跪坐姿势保持时间过长以后一定会出现酸麻的感觉,可日本的跪坐姿势非常科学,一般不会出现酸麻现象。

他们在跪坐时会将双膝着地,两脚大拇指或者脚掌进行最大限度的“重叠”,然后把屁股压在后脚之上,女性在坐好以后双膝需要并拢,而男性可以稍微打开一些,这样一来身上的和服也能呈现出最端庄最美丽的状态。

第二点原因,女性地位偏低。

如今的日本也有很多人已经不再经常跪坐,不过这些人主要是以男性为主。

说起日本的跪坐习俗,能把这个习俗完美呈现出来的还是日本的女性。

前段时间有一个关于亚洲女性地位的调查,而日本女性在整个亚洲处于最低水平。虽然说日本女性已经有一部分进入了职场,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她们也基本没有什么作为。从日本的原生社会开始,女性就一直保持着温和顺从的形象。

除了要日常整理家务扶养孩子以外,女性在家中还要对丈夫尽心服侍,丈夫外出工作回家以后,妻子要出门相迎并帮丈夫拿公文包,回到家里还要备好茶水供丈夫饮用。

而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女性都保持着跪坐的姿态,为的就是树立自己顺从的形象,这种观念到了今天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综上所述,日本的跪坐一来是对文化的传承,二来是女性地位的体现。

这种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日本人从小学时期就要开始学习跪坐礼仪,几乎所有的社会人员都要掌握跪坐的标准姿态。

这种礼仪虽然来源于中国,但真正的兴盛却是在日本,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以后,跪坐也成为了如今日本的文化符号之一。


白话历史君


古语有云“行如风卧如弓站如松”,这是古人对于一般男子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仅是对于他们形体上的一种约束,更是对于一个人的素质方面的塑造。从古至今我们有席地而坐发展为现在的坐在各种各样喜欢的椅子上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有一个民族,他们尤其喜欢的一个坐姿是跪姿,而这个民族的跪姿不禁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为什么日本人总是喜欢跪着呢?他们的跪着或者蹲着对于自己的身体难道是有什么样的好处吗?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他们的坐姿背后的奥秘。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非常火的亚洲蹲,当时大家一定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欧洲人做不了这样的动作,而我们却能够轻松做出。当然我们也知道亚洲人与欧洲人的形体上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他们这样高大的形体在没有适应的情况之下,无法做出蹲姿也是很正常的,而且亚洲人的身形较为矮小,所以蹲着也是较为轻松和容易的。可是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如果一个人蹲在地上太久腿会整个感觉到不适应,那是因为这种姿势本身并不是特别的,适合人体去适应的。

那么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日本人最喜欢的姿势就是跪着呢?

翻开我们的历史史书,大家就能够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时期也是流行的跪姿。当然这个跪姿的来源,其实并不是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而是由于在古代必须要行叩拜之礼。这种叩拜之礼必须要有跪拜的这样一个动作在里面包含着,而且在政治上使用的较多,在家族当中也偶尔有使用的情况。

当然我们不能够否认的是在魏晋时期,他们所经常使用的日常的坐姿也是采用跪的方式。而日本的这种坐姿最早也是来源于中国,最重要的是日本的服装也是改自于中国古代的服装,由于和服的部分改变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服装,所以他们有这样的姿势也能够被理解。

当时他们所穿的这种衣服是跟现在的衣服有一定差异的,古代他们所穿的裤子叫做胫衣,而这种胫衣就相当于今天的连体丝袜,可是这个袜子的长度只在大腿左右,所以穿起来只是一个修饰作用。在这个裤子的外面穿的叫“裳”,这种类似于裙子的衣服就是起到一个遮羞的作用。为了能够保持自己的雅正姿势,他们在跪坐的时候,能够用衣服来遮挡自己,让自己显得较为的端庄,所以这个服饰的影响下,日本人就只能够选择跪着的姿势来体现自己的形象。为了能够进行文化方面的延续和发展,他们也就一直采用的是这种方式。

很多人一定感到非常好奇,这样的姿势除了有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之外,对于自己的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吗?其实我们都知道日本的传统服装是和服,可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那就是他们一般会在较为盛大的场合下才会穿较为严谨的衣服,在日常生活当中也穿的较为普通随意,而且他们穿上了和服以后整个人都必须变得非常的严谨。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虽然不穿这样严谨的衣服,但是依旧选择的是这样一个姿势,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当然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因为这个动作是来自于现在大多数人喜欢的一个瑜伽动作。

这种动作也许很多人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经常喜欢做运动的人就会非常的清楚,这个坐姿来自于瑜伽当中的金刚坐。具体的姿势就是将两腿并拢后跪坐于自己的脚上,这样的姿势能够防止自己的血管硬化,还能够减轻自己的压力,同时对于自己的肠胃以及形体的塑造都有一定的好处,所以这样的姿势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能够习惯的话,也是一个对身体有好处的事情。


猫眼观史


现在我们经常能在电视和网上看到许多有关日本的电视剧电影,每部影片之中都有的一个镜头,就是在家中或者许多居酒屋中,里面的人都跪坐在铺着榻榻米的地板上,这个场景不仅仅能在这些影片中看到,现在在他们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看到的。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跪坐呢?是因为这样跪着或蹲着有什么好处吗?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经常会有需要长时间跪坐的时候,像在寺庙中听禅和感受古典的茶道之时都会需要这样跪坐,时间短一点还好,但是一旦跪坐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就感觉整条腿都麻了,站起来的时候还像有针扎这一样,可见这种坐姿会让人十分的不适,那为什么日本还会保留着这样的习惯来折磨自己呢?

其实日本许多的习俗和穿衣打扮都是从我们国家流传过去的,当然这个跪坐也是,在诸多秦汉时期的宫廷戏之中也能看到设宴之时,大臣们都是跪坐在一个垫子之上的,这其实是因为当时的人所穿的衣服并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在最早的时候是没有像我们现在平时所穿的裤子的,那时流行的衣服是一种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就像长筒袜一样的裤子,是没有裆部的,而上身则是长长的衣服,几乎都在膝盖以下了。

如果了解了这些再来看古人的坐姿就不难理解了,他们跪坐下之后用长长的外衣能将隐私的部位遮住,不会让人觉得非常尴尬,也显得十分的端庄。

虽然已经经过了上千年,我们的服饰也都变得更加方便,所以这种习俗也被慢慢地丢掉了,但日本确实十分的尊重固守传统的。他们从我们这里学习了比他们先进的服饰、礼仪之后也运用到了生活之中,也一直保存流传了下来。尤其是在重大的节日之时,更是要穿上传统的服饰进行庆祝。

说到服饰在日本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和服,和服是那里的女性每到成年和节日之时都会穿的,穿上之后也有着严格的礼仪要求,走路也只能迈着小小的步子,这当然还是因为汉服的裙口比较小才这样的。而这样的衣服走路都十分的不方便,更何况还要招待客人,如果随意的坐起身还要花费时间来整理,所以跪坐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虽然长时间的跪坐让许多人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我们能看到不仅仅是日本,从印度兴起的瑜伽之中也能看到许多类似的坐姿,这种坐姿是有什么好处?才引得日本流传印度用它来养生吗?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跪坐时候的脚面与站立和坐在椅子上之时的状态是十分不一样的,平时在单位上班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有人跪坐的,脚面一直保持的是同一个状态,时间久了不改变让脚踝的筋也会反映不灵敏,一运动的时候也很容易出现崴脚的状况。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对我们的脚腕有好处的,经常进行跪坐还有助于增加肠胃的蠕动,因为这样让整个人都舒展开了,肠胃的动力也比原来要好很多,还能增加饱腹感,不容易暴饮暴食,对我们的肠胃也是很好的,还能少吃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我们跪坐的时间久了能感觉到麻,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好的,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血液流动速度是比较慢的,而跪坐能促进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让血液中传送的氧气和微量元素能更加快速的到达我们的全身各处,也能缓解劳累了一天的疲劳感,实在是再好不过了。而腿麻只是因为我们还不太适应比原来更快的血流速度才造成的。

这跪坐的姿势虽然当时是为了美观以及体态才保持的,但却对身体有着良好的效果。日本从我们国家学习到了许多在当时十分先进的技术和礼仪,到现在也还一直保留着,而且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的环境和穿衣了,我们也早丢弃了,但他们却能一直留存着,可见他们对文化传承的看重,属于我们老祖宗创造的优良传统我们也该捡起来,喜欢的朋友也可以试试。


御史馆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本回答约460字,欢迎阅读。

首先给题主纠正一个问题,日本人不是喜欢跪着,而是跪坐着。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日本的大部分文化,都是来传承于我国,尤其在唐朝时期,很多日本人来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其中跪坐便是其中沿用至今的习俗。

首先日本称跪坐为正坐,意思就是正确的坐姿,他们认为只有双膝下跪,并将屁股放在脚后跟上面的这种坐姿才是最正确的,再加上从中国传承而来的和服服饰,搭配起来协调美观。

其次我们再说裤子,日本人现在跪坐所穿的裤子在古代为“胫衣”,胫是腿的意思,说白了就相当于今天的长筒袜,这种胫衣,在每条腿上套一条,而且没有裆,所以在古代只有跪坐,才能遮挡风采,因此这种跪坐沿用至今。

跪坐代表一种礼仪,在古代要说下跪,肯定表示对对方的一种尊敬,或者敬畏,中国在南北朝之前,还是跟日本的“正坐”一样,后来经过“五胡乱华”之后,胡汉融合,汉人才学会坐北方游牧民族的“椅子”,而到了唐朝,跪坐一般便是作为正式礼仪坐姿使用,比如在祭天、接待尊贵客人的时候等,都需要跪坐以表尊重。

那么这种跪坐有什么好处呢?

标准的跪坐需要双脚跪地,臀部放在脚踝上,将上半身挺直,双手放在大腿或者膝盖上也叫金刚坐,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比如:预防扁平足,改善消化系统,促进肠胃蠕动,此外还可以改善下半身的血液循环,消除腿部疲劳,防止动脉硬化。

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自己修身养性,改善身体状况。


东哥聊历史


日本人喜欢跪着是一种习惯,谈不上对身体有好处。这种习惯最早是学习中国汉朝的礼仪姿势——跪坐。那为什么中国改了坐姿,日本人还是跪坐习惯呢?这大有说头。

跪坐礼仪和汉朝的服装

中国古代还没有椅子的时候,人们聚会时都坐在席子上。但如果直接做地上,有客人来起立不方便,衣衫也不整,显得没礼貌。

另外远古时期,君、臣、百姓之间都要讲究礼仪,不像后世那么等级森严,上级跪坐表示虔诚的态度,以示礼貌。

到了汉朝时期,仍保留了跪坐的习惯。但汉朝时期的服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华丽为美。人们开始内穿胫衣,外套长袍,束腰带,衣服颜色也多种多样。

其他好理解,那胫衣是咋回事呢?胫衣类似于现代社会的长筒袜,只不过古代衣服没有收缩功能,只能固定在腰上。但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上厕所不方便,于是汉人发挥智慧,把胫衣就被设计成开裆的了。

日本学习汉文化

日本最早叫奴国,汉代时开始对中国朝贡称臣,并学习汉文化。就这样中国的礼仪和汉朝的服装都被引进日本,其中就包括了跪坐和开裆裤文化。

中国从跪坐到坐椅子的历史变迁

汉朝后期,中原地区从域外胡人那里引进了胡床(类似于钓鱼时坐的折叠凳),于是汉人开始慢慢放弃难受的跪坐。后来逐步演化成椅子。但坐椅子成本太高,一直到宋代才普及开来。这是为啥呢?椅子能要多少钱呢?


其实没那么简单,椅子让人坐姿升高,家里的餐桌、家具、餐具(跪坐时都是高脚),甚至包括窗户等房屋结构都要改,所以成本太高。直到宋代经济高度发达,老百姓才彻底从跪坐的习惯中解放出来。

中国都改变习惯了,那日本为什么没改呢?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1.古代日本民族的自卑性,谦卑讲礼仪让他们能找回一些自信。

2.日本人觉得汉服确实漂亮,另外重新设计服装,对于古代不发达的日本有难度。

3.像宋朝那样改变跪坐习惯,成本太高,当时的日本承担不起。



花木童说史


【 卖废品就上废品之家,你的问题我来回答 】

“跪”在日语里叫做“正座”,即在各种坐姿中最为正式的坐法。

以前的日本人都穿和服,男人的和服下摆敞开一点不要紧,女人的和服无论何时也绝不能走型。因此走要迈小步,坐就只好跪着坐,整个和服才会从始至终保持美丽。

正确的日本式正座双膝下跪,将屁股放在脚后跟上,双脚大拇指甚至脚心保持重叠。男性的双膝可以稍微分离,女性则必须并拢。尽管正座可能对腿型会有一些坏影响,但是好处也不少,比如正确的正座姿势有能够消除下巴赘肉和收紧小腹的作用。

对于外国人来说,这个姿势是比较难适应的,时间长了就像是受刑。跪久了膝盖发麻,就免不了左右晃动,自己很痛苦,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就是好像哪里痒痒又不能抓的滑稽状态。从外国人能否正确正座就可以判断他在多大程度上融入了日本文化,因此有个非常形象的形容融入了日本文化的外国人的词语,叫做“榻榻米化”。


废品之家


因为“跪”在日本是一种礼仪。作为中国人而言,一辈子跪的次数可能屈指可数,而日本人却不同,经常会跪。但我们常见的“跪”并非我们所想象的作用——给某人跪下——而是一种礼仪。

1、所谓的“跪”在日本称作“正座”,即在各种坐姿中最为正式的坐法。正确的日本式正座双膝下跪,将屁股放在脚后跟上,双脚大拇指甚至脚心保持重叠。男性的双膝可以稍微分离,女性则必须并拢。尽管正座可能对腿型会有一些坏影响,但是好处也不少,比如正确的正座姿势有能够消除下巴赘肉和收紧小腹的作用。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是因为以前的日本人都穿和服,男人的和服下摆敞开一点不要紧,女人的和服无论何时也绝不能走型。因此走要迈小步,坐就只好跪着坐,整个和服才会从始至终保持美丽。

2、对于初到日本的外国人来说,这个姿势是很难适应的,时间长了就像是受刑。跪久了膝盖发麻,就免不了左右晃动,自己很痛苦,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也略滑稽。然而正座在日本文化中却十分重要,从某种角度讲,外国人能否正确正座可以判断他在多大程度上融入了日本文化。

3、日本孩子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训练正座。在幼儿园礼堂里一般没有椅子,听老师讲话的时候一般有两个姿势:一个叫体操座,屁股坐在地上,双腿并拢半蜷半伸,双手抱住膝盖,另一个就是正座。经过几年的训练,哪个孩子都能乖乖地跪很久一动不动。

4、作为中国人而言可能由于所谓的“男儿膝下有黄金”而不愿意跪下,甚至觉得日本人总是跪着显得将自己地位降低很多。其实不然,日本人正座的习俗很有可能是从中国古代沿袭而来,只不过后来我们受西方影响较大,而日本却留下了这样的习惯和礼仪。

  


山外山FJH


首先感谢您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谢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跪和跪坐。
跪,上体垂直,两膝着地。关键点是上体垂直,臀部不能挨着脚后跟。跪这种肢体形式表达的是一种高度崇敬的,之后延伸出惩罚的意思,下次你观察一下宫廷剧里面的跪。直接上图你感受下。

而跪坐,也叫正坐,是古代汉族的一种居坐形式,关键点在于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上图来感受一下。

之所以会存在跪坐这种居坐形式,那是因为在汉族发展的前期是没有椅子或者凳子的,起居坐卧都是在地上,在地上铺一个席子,也就是所谓的席地而坐。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更加高级,就发明了一种略高于地面的木质坐具,管他叫踏,其实只是提高了跪坐的海拔而已,直到唐朝的中后期这个踏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垂足而坐,后来又吸收了胡人的家具形式,有了胡床,其实就是类似于今天椅子一样的家具,李白说床前明月光,不是睡觉的床铺,有谁家的躺在床上能看到月亮的,而且是在古代,床铺都是放在房间最深处,有没有天窗。就是这种胡床,椅子,李白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赏月呢 。之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才真正的从席地而坐的状态,站了起来。

而日本人从隋朝开始不断的到中国来学习,唐朝更是进行了跨度数百年的遣唐学习,学习当时中国唐朝的一切,从民风民俗到典章制度,无一不学。这席地而坐,肯定也是邯郸学步一样给学了过去,又因为日本多地震,房屋多木建多用榻榻米,席坐更为适合,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日本人多习惯跪坐。

跪坐不是跪,千万不要混淆。最后来说明一下,跪着蹲着对身体都没有好处,不然怎么会是一种惩罚呢?蹲久了你腿不麻吗?你没有看到日本姑娘多罗圈腿吗?日本在明治维新前身材矮小也是跟长期跪坐是有关系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