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爱上学习?

长耳兔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业余活动,要把这些事做好,最好的办法是保持对这些事的兴趣。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兴趣很多,做什么事都能全情投入,总是给人积极向上、快乐阳光的感觉;而有的人似乎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整天浑浑噩噩,无精打采,生活自然也就一团糟。


那么,兴趣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怎样才能让人对一件事保持持久的兴趣呢?今天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什么是兴趣

心理学对兴趣的解释是这样的,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

兴趣是人的一种情感状态,是去做某一件事情的动机,而且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如果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人就很容易主动和专注地去做这件事。


兴趣和爱好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什么是爱好呢?爱好是指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事物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就成为爱好了。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而爱好是指行动。


比如说我对游泳感兴趣并不代表我会游泳或者游过泳,而如果说我爱好游泳那一定是我亲自下水游过并体会过游泳带来的乐趣。


兴趣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可以使人的智力得到开发,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


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

例如,一个人对学习感兴趣的人,他就会主动地去学习,而且在学习时感到愉悦和乐趣,体会到学到知识的成就感。


明白了兴趣的重要作用,作为家长,我们就需要培养和保护好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下面我们来看看兴趣是怎么产生的。


兴趣是怎么产生的

人为什么会对有些事情非常有兴趣,从生理的角度来说,是因为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它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绪和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从理论上来看,增加这种物质,就能让人兴奋,它会令人上瘾。人之所以对某件事情有兴趣,就是因为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出多巴胺这种物质,让人感觉到兴奋和开心。


关于兴趣是怎么产生的,心理学家对此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虽然各有不同的,但总的来说还是有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两种观点。


一、兴趣出自好奇心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婴幼儿对一切外界事物都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婴幼儿的听、说、看、动作等都是兴趣情绪所激起和指导着的,兴趣还支持着感觉与运动之间的协调和运动技能的发展,这些都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如果婴幼儿在对外界世界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兴趣去探索外在世界,那是绝对不可想象的,缺乏兴趣这类感情性唤醒将会导致严重的智力发育迟钝。


每个人在小的时候,对外界事物都有很大的兴趣,这应该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本能。


孩子在小的时候,无论是对学习文化知识、艺术表演、生活技能,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为什么长大后有些孩子就对很多事情没有了兴趣,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还是我们大人没有做好科学的引导,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做这些事的快乐和成就感造成的。


学习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学习本身也应该是快乐的,如果我们的教育方法得当,我相信大多数孩子还是会喜欢学习的。


二、兴趣是正向刺激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是因为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感觉,如果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带来的是痛苦的感受,我们就很难再对这件事情感兴趣。


就拿学习来说,学习可以让我们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每个人在学到新知识,掌握到新技能,感受到自己有进步的时候,一定是快乐的。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当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时,我们的感受也是快乐的。


如果考试时候能考出好成绩,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那么我们一定会有快乐的感觉。而快乐的感觉会使得我们对学习更加有兴趣。


即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如果每次考试完后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理解,我们起码不会有痛苦的感觉。


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受到指责;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总是受到批评,得不到家长的理解,那么,我们的感受一定是痛苦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学习是不可能有兴趣的。


因此,要想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我们就需要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多给予正向的刺激,这样才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


有人可能会说,学习本身就是痛苦的,哪来的快乐可言。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如果你自己就认为学习就是一种痛苦,那么,你的信念就会传递到孩子身上,孩子也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


三、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兴趣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很多争论。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有天生兴趣的人是极个别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兴趣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现在的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曾经说过,他博士毕业的时候,对生物学也谈不上感兴趣,当他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后,才慢慢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你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体会到成就感的时候,你往往就会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而兴趣会让你做的更好,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老是做不好,体会到的是不断的挫败感,那么你就很难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


要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你必须是体验过,至少得有间接经验。如果你从来没体验过,那么就很难对这件事产生兴趣。比如大家都听说过吸毒很舒服,但你没有吸过,没有体会过,便不会对它有兴趣。


要培养对一件事情的兴趣,你首先必须去尝试,只有尝试过以后才谈得上是否感兴趣。如果尝试以后觉得自己能做好,体验到了成就感,那么就会慢慢产生兴趣。


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对学习有兴趣,至少不讨厌学习,而学习差的学生一定对学习没兴趣,因为他没有体验过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因此,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最好办法。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家长和老师一定不能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可以给他们树立一个稍加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如果达到了目标,就给予表扬奖励,这样,学生就体会到了成就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提高。


有的人为什么对啥都不感兴趣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总觉得活着就是受罪,好一点的除了对吃喝玩乐感兴趣外,一提到工作、学习的事,马上就没了精神。这样的人其实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


有些孩子也一样,除了对吃和玩有点兴趣,一说到学习,马上就蔫了。


有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不停地换工作,你要问他为什么,他会说对这个工作不感兴趣。而当你问他对什么工作感兴趣时,自己也说不出来。


为什么这些人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其实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人知识极度困乏,个人能力太差,视野过于狭窄,头脑过于简单,人生阅历太少。


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越高,工作能力越强,人生阅历越丰富,视野越宽广,他的兴趣就会越广泛。


我们可以看看那些活得有点意义的人,这些人的兴趣都极为广泛,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好奇心,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想干的事情太多。


很多从事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人,即使到了退休以后也没有停止自己的工作,他们是通过工作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从工作中体会人生的乐趣。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兴趣,我们只是在用不感兴趣来掩盖自己能力上不足而已。


其实很多说自己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把学习搞好,如果他们能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那自然就会对学习感兴趣。那些对什么工作都不感兴趣的人,也是一样没有把工作干好的能力。


一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灰暗的。一个有广泛兴趣的人一定是快乐阳光、积极向上的,他的人生也会是幸福的。


至尚学邦


有一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一个人的兴趣是第一动力。兴趣来了,带来力量,于是就会拼命地去做,所以培养兴趣就等于给人心里装上了一台发动机。

哪么怎样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爱上学习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种做法:

一、加强思想上的教育。

小孩子一般求知欲旺,如果教育,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怎样去教育?首先以古今名人志士为范例,介绍他们怎样爱学习的事迹。其次以名言、格言为生动的教材,教育孩子要及早学习。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等等。最后让孩子认识学习的意义,如美丽的人生是从学习开始的,马克思说:“如果不想在世上虚度一生,那就是从学习开始的”,又如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

这样通过思想先导,晓知于理,孩子就会对爱学习产生一定的认识。

二、家长要树立好榜样的作用。

小孩子是在模仿中长大的,他们的学习是观察性的学习。如果父母喜欢、爱好什么,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影响的,所以家长们要树立榜样,养成也爱学习的习惯,从而让我们的行为无声地征服孩子。事实上,如让一个家庭成为书香之家,有浓厚读书气氛和书香之气,这则是最好的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

另外,家长要经常地带孩子逛书店,让孩子置身于书的海洋当中,这也是对他的一种强烈的熏染。孩子他看到这么多书就会去摸一摸,看一看,这时他的学习兴趣也就来了。

三、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知识的重要性。

方法一、旅游。去旅游小孩子最喜欢的了,我们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做到有计划地安排外出旅游,并鼓励孩子在出行前多读一些相关旅游的书籍或上网搜索当地景点的知识和那里的风土人情,作知识的储备,到时给家长介绍下并要求孩子写旅游日记,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为以后作文积累素材。这样的旅游:一方面培养孩子愿意去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感知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就能为孩子爱学习之心奠定基石的作用。

方法二、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知识性竞赛活动,借着这些活动,也能让孩子登上爱学习的平台的作用。

方法三、平时带孩子参观一些科技场所,让他知道"这个世界是知识的世界,知识改变过去的世界"。这样做更进一步加深对爱学习的的认识,他们的决心就会更大,也坚定下去。

以上三点做法,是采用了直观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听得入,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办法。

另外,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对待学习不但要积极,还要认真、刻苦。因为功夫靠磨练,知识凭积累;学习虽然是苦,但是苦根上能长出甜果来。这样教育,就会使孩子持之以恒地去学习了。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去启发、诱导、体验、鞭策和应用知识,我相信定会振奋孩子的学习精神和开启他们热爱学习之门的。

(注:本人从事教学工作的目的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天涯旅客


我是老师,我既熟悉,我又陌生: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出来的吗?还是天生就有的?没日没夜的想办法,想让他们爱上学习。想当然认为爱上了学习,不就是培养了学习兴趣吗?其实哪里有这么容易--一张白纸的孩子,现在他身上画了太多东西了,怎么可能清洗的一干二净




二十一由八5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以我这这些年的教育经验来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前提,首先你要发现孩子的天才在哪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

除此之外,我们要了解每一个阶段的孩子的特点,孩子对枯燥的学习不感兴趣,但对故事、有趣的游戏、互动有天生的吸引力,所以家长和老师在培养孩子时,多加入故事、游戏互动、团队协作等教育方式,会极大的引起孩子的吸引力和注意力。在学习中孩子找到了乐趣,感受到了快乐,学习的兴趣就顺理成章的培养起来了。



家庭教育精讲课堂


我不是教师,但我是家长,在此分享下个人心得[微笑]首先得尊重孩子,不论年龄大小,在平等的前提下交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他(她)的言行违背了你的意愿,你肯定火大,但千万忍耐忍耐再忍耐,心里默念:亲生的,都是遗传惹的祸[捂脸]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在和孩子平等相处中,让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共同摸索学习方法……

当孩子进步了,你一定不能无视,要奉上真心的赞美[赞]当孩子学习遇到瓶颈,你要站在他(她)的立场去面对,帮他(她)想办法一道跨越……总之,你要做孩子的朋友并让他(她)也视你为朋友,你们共同去学习,一道成长,那孩子对学什么都会感兴趣而且干劲十足!


用户zw子午910


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A、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B、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初入学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家长可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C、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D、可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E、鼓励表扬.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F、设法提高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该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绩.

G、目标倾斜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在努力工作或学习时,“痛苦”作业的前方应同时安排有快乐的报酬.也就是说,不管多么痛苦的作业,只要前方有自己最期待的东西,就不会感觉特别痛苦.这就是“目标倾斜法”.家长可以为孩子设计两种“目标倾斜法”,使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02

a、“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法”.先了解孩子想要看的电视节目,收看前的一段时间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这样,孩子不仅乐意接受,而且比平时多学,效果也好.

b、“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法”.孩子正在看喜欢的画本或电视节目,如果打断他,孩子会不高兴甚至反感和反抗,即使学习也心不在焉或者赌气翻书、胡乱作业,学习效果不会好.与其如此,家长不如把时间调整一下,等孩子把画本或电视看完,再嘱咐他们去学习.家长必须明白,时间是为提高效率而定,必要时可做调整.


邓家囡囡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学习?不同的年龄段培养方法不一样。家长所要做的事情是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好是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形式。

婴幼儿阶段,家长可以选择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在适当的时候播放给小孩听。妈妈也可以跟着唱,多和孩子说话,交流:笑一笑、眨眨眼、拉拉手、轻轻抚摸孩子。家长别以为孩子小,不会说话,听不懂。小孩是可以感受到喜怒哀乐的。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小孩哭闹时,你一放孩子喜欢听的音乐,孩子就会安静下来了。

幼儿园阶段,家长多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学习。回家路上认识身边的事物:小花小草,蚂蚁,小猫小狗。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讲给孩子听。不要指望一次教会,来来回回的路上,有些事物是会反复出现的。家长适当假装忘记了,让孩子告诉你:这花真漂亮!小花,小花,你叫什么名字呀?孩子在一旁说出花的名字,你就对孩子笑一笑或拥抱一下孩子。上下楼梯时数数字,一,二,三……到平台处大声兴奋地说出最后一级数字。高矮胖瘦,大小多少,长短轻重,许多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识字卡最好是一面图,一面字的。这样可以和孩子玩翻卡游戏。看画说字,看字说画。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很多知识,在课堂上的学习就会很轻松,就更容易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孩子也因此更爱学习了。

小学阶段,家长的陪伴和帮助很重要。家长在这一阶段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一二年级放学回家的路上,让孩子说说今天学校里都有什么有意思的事。问问孩子老师教了什么,你觉得什么有趣。回到家,让孩子先做作业,读一下课文。拥抱一下孩子,或拉着孩子的手对着他笑一笑,让孩子知道你重视他。饭后散步或亲子锻炼也很重要。孩子跟你亲近,你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家长要帮助孩子学好拼音,网上有很多教学资源。低年级打好了基础,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三四年级教小孩学习方法,五六年级巩固。初中就逐步放手了。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应帮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只有让孩子觉得学习苦中有乐,乐多于苦,才有可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小语随谈


一是家庭生活父母作表率,为孩子创造爱学习的氛围。二是把所有的课程提升到兴趣化教学。三是潜移默化将各科知识尽可能溶于日常生活,培养孩子求知欲和实践收获感。



汉江庸叟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说明一点:家长在这里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学习包括方方面面……

第一:比如读书的兴趣,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腾出一个房间当书屋。家长茶余饭后的休闲时光,如果能主动拿起书本,相信长久的耳濡目染,孩子也会爱上读书!

第二:在校学习课本知识。家长要及时和老师做好沟通,便于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他不会不懂的知识点,回家后要再次讲解巩固。千万不能一点不会就过,落下的越来越多。当孩子会了,懂了,他就更有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了!

第三:要多去告知他学习的课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比如车轮做成圆形的,是利用圆形在滚动过程中圆心恒定在一条直线上……让他从生活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第四:还是要多鼓励,肯定他的付出和努力,不要过于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要让孩子充分感受过程带来的幸福!


李莫念的日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必修课。首先要看孩子先天的优势(自身条件),是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表现天赋还是创新设计爱好等等。然后根据客观条件(创造条件)与孩子的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关心孩子、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一定会是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