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两大机场客流量几乎没有首都机场高?

Changetheworld337


因为要到北京周边城市,可供选择的机场不多,所以都飞北京。而上海周边的机场不少,所以没必要飞上海再转其他城市了。而且上海本身就有两大机场,本身就分流了,按上海总量算,北京比不过。而且浦东机场新跑道,新S1S2航站楼马上启用了,而且还在不断扩建。另外北部的南通也会建设一个机场为上海分流。


rijieluo


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最新数据表明。北京人口2154.2万,上海人口2418.3万,北京有一个机场,上海有两个机场。北京机场2018年全年旅客吞吐量10098万,上海两个机场的吞吐量分别是浦东7405万,虹桥4364.5万。总体来看北京人口没有上海多,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首都机场是全国的国际航班最多、到达区域最广机场,有很多国际旅客。上海人口比北京多。

上海有两个机场年吞吐量总数是比北京多的。但是北京由于机场建设较早,目前已经达到设计的极限值,年增长也不会有太大的起伏,所以首都正在建新机场。以满足目前的客运情况。所以说如果从单个机场来说目前北京机场比较人比较多,但是如果以城市为单位上海机场的吞吐量是要比北京多的。

北京首都机场客流量虽高,但其周边地区城市机场客流普遍低迷。比如说直辖市天津的滨海国际机场,前年其客流量才刚突破两千万人次,落后中部郑州新郑、长沙黄花以及武汉天河等多座省会城市机场。相比之下上海及周边地区城市机场就不存在此类问题,例如上海周边的南京禄口机场和杭州萧山机场,两座机场去年客流量均突破两千五百万,甚至说杭州萧山机场客流量已经突破三千万人次大关。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目前看来北京首都机场客流量虽高,但整体北京城市航空客流量还是不如上海,甚至说整个华北地区的机场客流量普遍不如华东、华南、华中地区。至于未来北京大兴机场投入使用后,这种情况能否得到有效改善,还得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商都市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旅客吞吐量排名前20的机场。

北京首都机场以年吞吐旅客1.0098亿人次高居榜首,放眼全球北京首都机场年吞吐旅客数也仅次于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屈居第二,同时这也是首都机场第一次年吞吐旅客突破1亿人次大关。

再来看上海的两大机场,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在2018年吞吐旅客分别为7405万人次和4363万人次。论单个机场年吞吐旅客数的确不如首都机场,但是把上海两大机场年吞吐旅客数加起来有将近1.18亿人次,超过了首都机场。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上海其实才是中国第一大航空枢纽。

其实早在2016年12月,上海两大机场年吞吐旅客数就已经超过1亿人次,成为伦敦、纽约、东京、亚特兰大之后,全球亿级航空城市俱乐部的第五名成员,比北京还早一步呢!

目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年中通航,届时大兴机场航站楼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体建筑。机场建成后东航和南航等航空公司将搬入新机场运营,到时候一定会对首都机场的客流起到分流作用。因此理论上来讲,2019年首都机场年吞吐旅客数会比2018年有所下降,甚至有可能会重回1亿人次以内。而且从两大机场年吞吐旅客总人数之和上来说,北京应该仍旧敌不过上海的。

最后放几张大兴机场的无人机航拍照,1月22日大兴机场开始飞行校验了,从今往后大兴机场附近空域将成为无人机禁飞区,这也许是最后的大兴机场无人机航拍素材了。


熊猫爱飞行


单座机场无法和整个城市群的机场客流量相比,即便全球客流量最大的哈茨菲尔德-杰克逊亚特兰大国际机场,虽然年客流量达1.039亿,但在全球也只排名第7位。全球最大机场客流量的城市是伦敦,其拥有6座机场,2017年客流量高达1.7亿人次。相比之下,北京的单座首都机场难以和上海的两座机场匹敌。但2019年9月份,北京新机场将正式启用,届时北京的客流量也会得以进一步释放。

目前,北京也拥有2座机场,但因客观条件制约,南苑机场的客流量十分鸡肋。按照城市机场客流量来算,世界前6强均为多机场配置,例如伦敦以1.7亿人次排名世界第一,它拥有6座机场,包括希斯罗机场、盖特维克机场、斯坦斯特德机场、卢顿机场、伦敦城市机场和绍森德机场。纽约以1.35亿人次客流量排名第2,它也拥有6座机场,包括肯尼迪、纽瓦克、拉瓜迪亚、斯图加特、长岛麦克阿瑟和威切斯特。

东京以1.26亿人次排名第3位,它拥有4座机场,包括羽田机场、成田机场、调布飞行场和茨城机场。上海则以1.12亿人次客流量排名第4,其中就包括浦东和虹桥。洛杉矶以1.08亿人次排名第5,它拥有5座机场,包括洛杉矶国际机场、长滩机场、好莱坞伯班克机场、约翰韦恩机场和安大略国际机场。巴黎以1.05亿人次排名世界第6,它拥有5座机场,包括戴高乐国际机场、巴黎-奥利机场、博韦-提耶机场、ChâlonsVatry机场和巴黎-勒布尔热机场。

2019年9月底,北京新机场将启用,它的远期规划客流量高达1亿人次。也就是说这一座机场就能和杰克逊国际机场扳扳手腕。


航空之家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拍


以刚刚过去的2018年举例。根据各机场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最终数据以官方统计为准——参见每年民航局机场司发展的《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8年全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达到1.098亿;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0.74+0.44=1.18亿人次。从这个数据来看,上海两场的总吞吐量是超过首都机场的,因此问题的中“几乎”几乎堪称神韵。

单个机场吞吐量破亿是一项非凡的成就,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和首都机场达到这个水平。将一个城市的多个机场加一起来看,全世界也仅有东京、伦敦、纽约、亚特兰大、上海、北京达到这一成就,上海两场相加在2016年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

首都机场T3航站楼


因此,仅从目前来看,上海两场的旅客吞吐量规模要大于首都机场的规模。两个城市的航空市场都面临着同样严峻的问题:资源短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空域资源短缺。我国的空域由空军直接管理,民航使用的空域占全部天空的20%不到。而飞机在空中飞行,又必须有足够的航路、足够大的间距,才能够确保安全。因为政治、军事等原因,首都机场、上海两场周边还有相当大的禁飞区,民航使用的航路相当于“见缝插针”。路不够宽,继续发展快是不可能的。

二是地面保障资源短缺。经常出差的读者肯定都感受过,在北京上海等地飞行时,起飞前要排队很久,降落后很久滑行不到停机位,这些都是因为保障能力不足导致的。跑道太少,停机坪也少,服务旅客的摆渡车、特种车辆等都随着发展严重短缺,导致旅客要耗费大量时间等待,出行体验不好。

三是人力资源短缺。机场不同于普通的公共设施,其从业人员都要求有专业技能,比如安检人员要经过专门的防爆和危险品培训,特种车司机也要经历长期专业培训,机务人员更是如此,需要执照才能上岗。民航持续发展,规模扩大,导致人力资源不够。

浦东机场T1航站楼


以上问题不只是北京上海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民航普遍面临的问题,民航业尽管发展已经近百年,但依然是一个朝阳行业,未来仍就大有可为。仍旧从北京上海两地航空市场发展潜力来看,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成投用,未来几年北京的市场发展将快于上海,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基础设施投用大大缓解资源不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按照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设计,并预计在2025年就达到4500万人次。依照过去数年的发展经验来看,这两个数字都将轻松达成,届时北京两场总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5亿,将成为世界第一。而上海目前两场趋近饱和,基础资源拓展有限,“第三机场”仍处于选址阶段,距离建成还很远。

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扩大首都机场虹吸效应。近年来,京津冀发展不均衡,形成“环京贫困带”,北京集纳了太多资源,周边石家庄、天津等机场发展缓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初衷是让三地均衡发展,因此航空业也疏解“非首都功能”,大量航线被分流至天津、石家庄,并且压制了不少飞北京的航线。但航空业的优势则是越大越强。随着北京大兴机场的投运,原有飞天津、石家庄的航线将“跑部进京”,压抑需求则将爆发,虹吸效应越来越强。

虹桥机场T2航站楼

因此,短期来看(5~6年),北京上海的4个机场将各擅千秋,北京稍胜一筹。长期来看,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彻底推行、上海第三机场的建设,上海的航空市场将仍旧维持在NO.1。未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都将建成世界级机场群,在全世界各领风骚。


航空佳


最新数据表明。北京人口2154.2万,上海人口2418.3万,北京有一个机场,上海有两个机场。北京机场2018年全年旅客吞吐量10098万,上海两个机场的吞吐量分别是浦东7405万,虹桥4364.5万。总体来看北京人口没有上海多,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首都机场是全国的国际航班最多、到达区域最广机场,有很多国际旅客。上海人口比北京多。上海有两个机场年吞吐量总数是比北京多的。但是北京由于机场建设较早,目前已经达到设计的极限值,年增长也不会有太大的起伏,所以首都正在建新机场。以满足目前的客运情况。所以说如果从单个机场来说目前北京机场比较人比较多,但是如果以城市为单位上海机场的吞吐量是要比北京多的。


清流止水丶


算客流应该把上海的两座机场合并计算,同时我们再算算5小时高铁经济圈!上海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心位置,南北交通枢纽在高铁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还改坐了高铁,汽车等这又大大分流了旅客乘坐飞机的可行性,同样的发达地区目的地城市上海可能已经分流了40%~50%的旅客。而北京到达这些城市大部分还选择了飞机,从这角度来看上海的旅客整体吞吐能力应该比北京要强。


邴宇2018


小编什么逻辑?现实是,一个超级机场带来的是交通阻塞的巨大压力,而两个中型机场会有效疏导人流。或者打个比方,就3口之家已有一辆B级车,儿子娶媳妇后,再买一辆A级车还是把B级车卖了再买一辆C级车,哪个有利?


GaryZhu1982


SHA+PVG各项指标大于PEJ+BJS

城市间客运量是上海大

北京南苑之前运量很小,集中在首都机场

上海分摊到2个机场运量,未来差距更明显


傅宁Frank


楼主出这题也不看看数据再说话!上海机埸集团下辖浦东,虹桥两大机埸客运量相加早过亿了,还在这忽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