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于成龙大人是什么级别?有什么依据?

手机用户54071838763


于成龙横跨明清,历经三帝,三次考核为“卓异”,算得上是清朝官场的一个“异类”。他从基层的知县做起,历任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官至两江总督,深受康熙赞赏和百姓爱戴,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祖上为官却不执绔,初入官场已中年

于成龙的祖上曾出仕明朝,他也曾在崇祯年间参与过科举,但因看不惯科场的不良风气,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结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后来,于成龙放弃了在明朝为官的机会,回家一边照顾父母,一边耕读。

受家风的感染,于成龙喜欢读书,但讲求实效,对当时流行于仕林的词章之学不屑一顾。他曾说过:“为学之人只要懂得大道理,然后埋头苦干,不愁达不到圣贤的高度”。后来,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在家耕读的日子里,于成龙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学问渐渐渊博,也为日后入仕奠定了知识基础。顺治十二年,于成龙重出江湖,参加清朝的乡试,考上贡生。但因为父亲年老体迈,家里小孩子也需要照顾,他没有出来当官。

顺治十八年,于成龙的父亲已经去世。不知是受了传统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影响,还是他本人有“出仕情节”,已经是四十四岁“高龄”的于成龙,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非要出来当官。

其他人上任,往往会挑肥拣瘦,抱着“发家致富”的决心。但于成龙怀着“此行绝对不以解决温饱为志向,发誓不昧无理之良心”的憧憬,带着几名随行人员,到边远的广西罗城当县令。

当时的罗城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百废待兴。于成龙刚到罗城时,连正式的办公地点也没有,城内居民寥寥无几,他只能寄居于关帝庙,颇有几分流落街头的味道。

于成龙对破败的环境没有怨言,每天粗菜淡饭,宵衣旰食。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百姓,于成龙打起精神来处理各种政务。没有实地调查就难以展开工作,他下基层体察百姓疾苦,了解民情。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于成龙发现罗城的首要问题是安全,其次是吃饭问题,这两个问题又相辅相成。安全是有吃饭的前提,吃饭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没解决,人心不稳,大家宁愿远走他乡也不愿留下;没有足够数量的人口,生产也动员不起来,也就影响吃饭问题,也会进一步影响安全问题,百姓也难以安居乐业。

于是,于成龙以安全问题为切入点,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策略,在罗城建立了保甲制,聘用本地乡里人担任保甲,严惩作奸犯科者,“严禁盗贼”。这么做的好处是:

一、本地人熟悉情况,可以迅速投入工作;

二、可以解决部分人的工作问题;

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罗城的治安环境焕然一新,境内盗贼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外逃难的乡民也渐渐返乡。

之后,于成龙又组织乡民练兵,并与邻县展开联防,共同对付周边盗贼。

在解决安全问题的同时,于成龙也在恢复发展生产,他经常深入田地劝课农桑,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百姓听说于成龙来了,都会赶过来,或反应问题,或聊家长里短,官民同乐,如同家人。

农闲时,于成龙会亲自带领乡民建沟渠、修水库、开荒地。他时刻没忘记教育问题,修建学校以教化民众,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准。

由于政绩突出,于成龙很快被上司注意到,也由此步入升职通道。康熙六年,于成龙被举荐为四川合州知州。赴任时,于成龙连路费也拿不出,还是当地百姓为他筹集盘缠。临行前,罗城百姓为他送行,依依不舍地看着他远去。

平步青云,依旧不忘初心

四川在明末清初饱受战乱之苦,许多地方人烟荒芜。于成龙就任的合州有三个县,丁口不过千,赋税不过百。眼看一片荒凉,于成龙以招民垦荒为首要任务,除旧布新。通过减免赋税等措施,合州许多田地得到开发,人口也开始增加。

康熙八年,于成龙又被提拔为湖广黄州府同知。在黄州,于成龙采取恩威并施与“以盗治盗”的方法,治理盗贼问题。

过了几年,于成龙被湖北巡抚所器重,升职为武昌知府。但此时“三藩之乱”爆发,许多清朝官员纷纷投诚吴三桂。于成龙不仅没有投降,反而严厉打击反贼。

康熙十三年八月,于成龙出任黄州知府,在平定叛乱中立下功劳。几年后,于成龙升任湖广下江陆道道员。

在湖北工作期间,于成龙的职位得到很大提升,但他还是保留朴素的生活作风,艰苦奋斗。康熙十七年,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时,依旧两袖清风。

在福建任职,于成龙重新审理许多案件,也让许多百姓的冤情得以大白于世。康熙十八年,于成龙升任布政使,福建巡抚还特地向朝廷举荐他,称他为“闽省廉能第一”。

康熙十九年,康熙破格提拔于成龙为直隶巡抚。第二年,康熙还亲自召见于成龙,夸他为“今时清官第一”,并专门为他写了一首诗。两年不到,于成龙又升任两江总督。

官越做越大,可于成龙丝毫没有官架子。堂堂总督,却经常深入民间微服私访;任人唯贤,反对论资排辈,对于栋梁之材,他大力提携,比如通州知府小于成龙、江苏布政使丁思孔等人,都是比较有能力的清官,因于成龙的推荐而受到重用。

于成龙反对生活铺张,提倡节约,数十年不改艰苦本色。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带头吃粥,辅以青菜。这不是“作秀”给别人看,而是真的长久如此,百姓因此称他为“于青菜”。

于成龙去世后,居室内只有残羹冷炙,几件破衣服。百姓闻之无不痛哭流涕,康熙破例为其撰写碑文。

秋媚说:于成龙是靠能力和官声,从大清基层历练出的封疆大吏。他是爱民如子的父母官,也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传统士大夫。


秋媚读史


历史上的于成龙,官最高做到了两江总督的位子,死后被追封为太子太保。那么他在如今的官场,大致相当什么职务呢?

所谓两江总督,指的是江南、江西两省,而江南省后来被拆分为安徽、江苏两省,也就是说,于成龙大人兼管江苏、安徽、江西以及如今的上海,这三省一市。

两江总督的位置有多重要呢?顺治、康熙年间,仅仅江南一省,就贡献了全国三成的财政收入。两江总督这个职务的重要性,仅仅次于拱卫京师的直隶总督。《康熙王朝》里,那个与康熙皇帝发小的魏东亭,就出任过两江总督,而魏东亭其人,原型就是曹寅和于成龙的糅合体。

由于总督是武官,因此,两江总督相当于如今的战区司令,而且是东部战区的司令员。又因为总督还要保民,所以两江总督又相当于兼任了安徽、江苏、江西的省委书记以及上海市委书记。这样的地方官,又在这样喉舌的地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再说说太子太保这个位子,明朝时是正二品,清朝为从一品,不过一般都是给死人的。这就相当于在去世以后,追授了一个副国级待遇以及一个一等功臣的头衔。



青言论史


历史上有两个于成龙,而且都在清朝,并且两人都是勤政爱民,为政有方的好官,并且官儿都不小,更巧的是,两人在康熙朝某段时间还一起共事过。

大于成龙从知县,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一路干到两江总督,最终在总督位置上去世。

小于成龙从知县,知州,按察使,巡抚,都御史也干到兵部尚书,河道总督。这二人都是深受康熙帝的重用。

大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01科考失利

大于成龙是明末清初的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山西汾州府永宁州来堡村字北溟,号于山,谥号清端。

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省城太原参加乡试,结果考官受贿作弊,勉强给了他个副榜贡生。这个副榜贡生相当于资源库里的“备胎”,不算中举,但是可以直接参加会试!

02满清入关,执意入仕途

顺治十八年(1661年),那时于成龙已经44岁了,对于初入仕途的年龄来说,可以算高龄了,但他以“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执意去当时仍属蛮荒的广西罗城县上任!

在罗城仅仅三年,就使罗城拨乱反正,受到广西巡抚金光祖重视。康熙六年(1667年),被推举为当年广西省唯一的“卓异”。

03知合黄二州,二入“卓异”

康熙六年被评为“卓异”后,就被升迁为四川合州的知州,就是今天的重庆合川区。在任一年多,招民垦荒,合州耕地骤增,人口也猛增。

由于在合州政绩卓著,被升为湖北黄州府同知,4年后又任黄州知府4年。在黄州任上同样政绩突出,受到湖广巡抚张朝珍的器重,于成龙再次被推举为“卓异”。

这里有一点要提到的是,在黄州期间,吴三桂造反,派人四处给有势力的土匪山贼送敕封的书札,制造暴乱,黄州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黄州麻城知县的处理方式搞成了白色恐怖,人人自危。

于成龙查清事件原委,发告安民,并调集各乡乡勇数千人剿灭真正的叛乱分子,并身先士卒,置生死于度外,大获全胜,其实他也只是个文官。

04主政福建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这个职位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

清朝的闭关锁国如雷贯耳,当时自然是禁海的,但是渔民穷啊,要吃饭,要生存啊,就不免有偷偷下海的,结果他之前的很多官吏都是不论黑白就抓起来,文字狱一般的效果,牢房都要住不下了。

于成龙到任后,连连查察,重审“通海案”,拯救了无数冤民。不久因功升任福建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

并且在福建期间又因政绩卓著,第三次获得卓异。

05 巡抚升总督

康熙十九年(1680年),朝廷擢升于成龙任直隶巡抚,第二年就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召见,言谈过后,皇帝非常满意,称赞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

不久皇帝就升他做两江总督,这就是清朝9位最高等级的封疆大吏之一了,从一品。主管包括如今的安徽,江西,江苏三省的军政!

06 “青天”长逝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朝廷赠“太子太保”,谥“清端”并在雍正时,入贤良祠!

小于成龙(1638~1700)

01蒙荫入仕

小于成龙,生于崇祯十一年,字振甲,号如山,谥号襄勤,直隶固安人。

康熙七年(1668)四月,蒙荫成为直隶永平府乐亭县知县。刚当了两个月,县里就大发水灾,他就向上级部门申请免除一定的赋税并且放赈救灾,结果这个知府竟然不同意,于是他给全省各大官员越级发送了灾情报告,当时的直隶巡抚勘查后,确认情况属实,上报朝廷,他的建议得以施行!

02百姓冒险上书留“振甲”

康熙七年(1688年)十一月,小于成龙升任滦州知州,因为囚犯逃跑而被降职调用,乐停县民众希望朝廷重新让他回乐亭县任职,以顾明亮为首的第一批百姓去北京景山上书,请求于成龙复任乐亭。吏部讨论后不准,并将顾明亮等人发配到尚阳堡。

紧接着,以王尔正为首的第二批百姓趁康熙巡幸北京琉璃河之机,再次向康熙皇帝乞求于成龙复任,吏部仍然不准,且又将这批百姓发配到尚阳堡去了。

百姓甘愿冒发配之险为于成龙求情,康熙觉得事有蹊跷,便派官员去查察,调查的直隶巡抚向皇帝展示了于成龙在任时的17条善政,康熙欣慰,终下旨其复任。

03“老于”荐“小于”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直隶巡抚“老于”迁任两江总督,推荐提拔同以“清廉”著名的知州“小于”,皇帝当即下旨升小于为“江宁知府”。

04 徐徐而上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康熙南巡回京路过宿迁时,破格升迁于成龙为安徽按察使。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二月,于成龙升任直隶巡抚。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正月,康熙皇帝出宁夏第三次亲征噶尔丹,于成龙主动请战获准,命他同侍郎李鈵等先往宁夏督运军粮。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月,康熙帝命于成龙以总督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职务管直隶巡抚事。当年十一月,再任河道总督。

05溘然长逝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二月二十七日,于成龙病逝,赐谥“襄勤”,雍正八年(1730年),诏入祀贤良祠

06感恩事记

陈廷敬的《于清端公》记载:“时署中无亲指,衣食、饭舍皆不备,江宁守于公经理其丧。”

老于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时,身边没有亲人,当时在江宁知府任上的小于主动料理了提拔他的老上司的后世!

结语

这两个于成龙都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加上处于政治清明之世,康熙皇帝,以及他们各自的大上司,都能知人善用,尽管都是从基层干起,但是最终凭借能力一步步走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上。

至于三师之一的“太子太保”,这都是有衔无职的荣誉性官职,一般追赠给死去的重臣和近臣!


史海浮沉假行僧


清朝一共有两位名叫于成龙的,且都是康熙年间的封疆大吏,不过一位为汉族,而另一位则为满族。汉族于成龙官至两江总督,官阶正二品,死后被追赠为太子太保,官阶从一品。满族于成龙官至河道总督,官阶正二品。这二位于成龙在清朝都为总督级的,一位为主管安徽、江苏和江西三省军民事务的两江总督,另一位则是专掌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的河道总督。



汉族-于成龙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载: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明崇祯间副榜贡生。顺治十八年,谒选,授广西罗城知县,年四十五矣。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瑶、僮獷悍,初隶版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邻瑶岁来杀掠,成龙集乡兵将捣其巢,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民益得尽力耕耘。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疏鹾引,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 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正赋仅十五两,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岐亭故多盗,白昼行劫,莫敢谁何。成龙抚其渠彭百龄,贳罪,令捕盗自赎。尝察知盗所在,伪为丐者,入其巢,与杂处十馀日,尽得其平时行劫状。乃出呼役械诸盗,具狱辞,骈缚坑之,他盗皆远窜。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巡抚张朝珍举卓异。   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三桂散伪劄遍湖北州县,麻城、大冶、黄冈、黄安诸盗,皆倚山结寨应三桂。妖人黄金龙匿兴宁山中,谋内乱。刘君孚者,尝为成龙役,善捕盗,亦得三桂劄,与金龙等结大盗周铁爪,据曹家河以叛。朝珍以成龙旧治得民心,檄往招抚。成龙诇知君孚虽反,众未合,犹豫持两端。兼程趋贼砦,距十里许止宿,榜示自首者免罪,来者日千计,皆贷之。先遣乡约谕君孚,降者待以不死。乃策黑骡往,从者二,张盖鸣钲,迳入贼舍。呼君孚出见,叩头受抚,降其众数千,分立区保,籍其勇力者,督令进讨。金龙走纸棚河,与其渠邹君申往保山砦,成龙擒斩之。朝珍以闻,请复官,即擢黄州知府,上允之。 诸盗何士荣反永宁乡,陈鼎业反阳逻,刘启业反石陂,周铁爪、鲍世庸反泉畈,各有众数千,号东山贼,遥与湖口、宁州诸盗合,将趋黄州。时诸镇兵皆从师徇湖南,州中吏民裁数百,议退保麻城。成龙曰:“黄州,七郡门户,我师屯荆、岳,转运取道於此。弃此不守,荆、岳且瓦解。”誓死不去。遂集乡勇得二千人,遣黄冈知县李经政攻阳逻,得鼎业诛之。士荣率贼数犯,自牧马崖分两路来犯。成龙遣千总罗登云以千人当东路,而自当西路。令千总吴之兰攻左,武举张尚圣攻右,成龙力冲其中坚。战合,之兰中枪死,师少却;成龙策马冒矢石迳前,顾千总李茂升曰:“我死,汝归报巡抚!”茂升战甚力,尚圣自右出贼后,贼大败,生致士荣,槛送朝珍,遂进克泉畈。凡二十四日,东山贼悉平。十五年,岁馑,讹言复起。成龙修治赤壁亭榭,日与僚吏歗咏其中,民心大定。会丁继母忧,总督蔡毓荣奏请夺情视事。十六年,增设江防道,驻黄州,即以命成龙。   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时郑成功迭犯泉、漳诸郡,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遇疑狱,辄令讯鞫。判决明允,狱无淹滞。军中多掠良民子女没为奴婢,成龙集资赎归之。巡抚吴兴祚疏荐廉能第一,迁布政使。师驻福建,月徵莝夫数万,累民,成龙白王罢之。   十九年,擢直隶巡抚,莅任,戒州县私加火耗餽遗上官。令既行,道府劾州县,州县即讦道府不得餽遗挟嫌,疏请严定处分,下部议行。宣化所属东西二城与怀安、蔚州二卫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二十年,入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因问剿抚黄州土贼状,成龙对:“臣惟宣布上威德,未有他能。”问:“属吏中亦有清廉否?”成龙以知县谢锡衮,同知何如玉、罗京对。复谕劾赵履谦甚当,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旋赐帑金千、亲乘良马一,制诗褒宠,并命户部遣官助成龙赈济宣化等处饥民。成龙复疏请缓真定府属五县房租,并全蠲霸州本年钱粮,均报可。是年冬,乞假丧母,优诏许之。   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成龙先后疏荐直隶守道董秉忠、阜城知县王燮、南路通判陈天栋。濒行,复荐通州知州于成龙等。会江宁知府缺,命即以通州知州于成龙擢补。成龙至江南,进属吏诰诫之。革加派,剔积弊,治事尝至达旦。好微行,察知民间疾苦、属吏贤不肖。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江南俗侈丽,相率易布衣。士大夫家为减舆从、毁丹垩,婚嫁不用音乐,豪猾率家远避。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忤。二十二年,副都御史马世济督造漕船还京,劾成龙年衰,为中军副将田万侯所欺蔽。命成龙回奏,成龙引咎乞严谴,诏留任,万侯降调。二十三年,江苏巡抚余国柱入为左都御史,安徽巡抚涂国相迁湖广总督,命成龙兼摄两巡抚事。未几,卒於官。   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纟弟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赐祭葬,谥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是年冬,上南巡至江宁,谕知府于成龙曰:“尔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乃为不负。”又谕大学士等曰:“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加赠太子太保,荫一子入监,复制诗褒之。雍正中,祀贤良祠。

这位于成龙就是前些年热播的《于成龙》电视剧的主角,是被康熙誉为“实天下廉吏第一”的大清官。1661年,于成龙入学于清朝国子监,同年前往广西罗城县做知县。1667年,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因此被升任四川合州。



1669年因不到二年的时间使合州得到大治,得以升任湖广黄州府同知。1674年8月调任黄州知府。1677年升湖广下江防道道员,次年升任福建按察使。1680年升任直隶巡抚,同时受到康熙的接见,康熙盛赞其“清官第一”,并直接升任为两江总督。1684年,于成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死后被追赠为太子太保。



满族-于成龙

于成龙,字振甲,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自荫生授直隶乐亭知县。八年,署滦州知州。以逸囚当降调,乐亭民列善政,两叩阍籥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实,得复任。十三年,以缉盗逾限未获,又当降调,世德疏请留,上特许之。十八年,迁通州知州。   二十年,直隶巡抚于成龙迁两江总督,疏荐可大用;会江宁府缺员,疏请敕廷臣推清操久著与相类者,上即以命成龙。二十三年,上南巡至江宁,嘉成龙廉洁,亲书手卷赐之。超擢安徽按察使。上还京师,赐其父参领得水貂裘,并谕八旗诸大臣有子弟为外吏者,各贻书训勉,视得水之教成龙。上以江南下河诸州县久被水,敕议疏濬,命成龙分理,仍听河道总督靳辅节制。辅请於上流筑堤束水;成龙拟疏海口,濬下河水道,持异议。上遣尚书萨穆哈、学士穆称额往谘於民,萨穆哈等还奏,言众谓濬海无益,乃命缓兴工。   二十五年二月,授成龙直隶巡抚。入对,上问:“治畿辅利弊应兴革者宜何先?”成龙对:“弭盗为先。奸宄倚旗下为渊薮,有司莫敢谁何,臣当执法治之。”濒行,赐白金千、表里二十端。上官,疏言:“弭盗当力行保甲,旗下庄屯不属於州县,本旗统领远在京师,仅有拨什库在屯,未能约束。应令旗人与民户同编保甲,拨什库、乡长互相稽察,盗发,无问所劫为旗为民,协力救护。得盗,赏;藏盗、纵盗,罚。”又疏言:“燕山六卫,所辖辽阔,与州县不相统属,盗发止责汛弁捕治,而卫官置不问。请以卫地属所近州县同编保甲,并於通州、卢沟桥、黄村、沙河各设捕盗同知,守备以下分汛、墩、台及旗下庄屯,悉归稽察。”并下部议行。先后捕治旗丁沈颠、太监张进升及大盗司九、张破楼子等,置於法。二十六年,上奖成龙廉能,加太子少保。幸霸州,成龙朝行在,赐白金千、马具黄鞍辔。湖广巡抚张汧以贪被劾,命与副都御史开音布、山西巡抚马齐往按,得实,论如律。   初,成龙分理下河,未兴工而罢。上又以汤斌言,复命濬治,以侍郎孙在丰董其役。辅仍主重堤束水,并议开中河,疏拦马河减水坝所泄水。上命学士禅布以疏示成龙,成龙力主濬下河,罢筑重堤,并谓中河虽开无益。辅诣京师,疏言在丰及总漕慕天颜附和成龙,朋谋陷害。成龙自湖广还,上命诸臣廷辨之。辅言濬海口虑倒灌,成龙言高家堰筑堤,纵上流水不来,而秋雨时至,天长、六合诸水泄归何处,故海口仍当濬。上罢辅,代以王新命。及中河工竟,遣学士开音布、侍卫马武阅视,还奏天颜令漕船退出中河。上逮问天颜,天颜发成龙私书,嘱毋附辅。下廷臣议,削太子少保,降调,命留任。二十九年,迁左都御史,兼镶黄旗汉军都统。   三十一年,新命罢,辅复为河督,旋卒,上以命成龙。辅领帑购柳束,工部驳减,成龙覈无虚冒。辅筑高家堰重堤,募夫远方,预给银安家,工中止,未扣抵。新命题销,格部议,成龙复以请,上并与豁免。三十三年,召诣京师,疏言运河自通州至峄县,黄河自荥泽至砀山,堤卑薄者皆宜加筑高厚,并高家堰诸处改石工,毛城铺诸处疏引河,及清江浦迤下并江都、高邮诸堤工,策大举修治。别疏请设道员以下各官,又计工费,请开捐例,减成核收;并推广休革各员,上至布政使,皆得捐复。上召成龙入,问:“开捐例得无累民?”成龙言:“无累。”请益力,上廷折之,成龙乃请罪。上因问:“尔尝短靳辅,谓减水坝不宜开,今果何如?”成龙曰:“臣彼时妄言,今亦视辅而行。”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乃请先将高家堰土堤改筑石工。   三十四年,命复官。旋丁父忧,还京师,以董安国代。上亲征噶尔丹,再出塞,命成龙以左都御史衔督饷,噶尔丹窜死,予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三十七年,命以总督衔管直隶巡抚,请修永清、固安浑河堤,并加以濬治,上为改河名曰永定。旋疏请设南北岸分司。董安国罢,复授河道总督。三十八年,上南巡,临阅高家堰、归仁堤诸处,谕以增筑疏濬诸事。寻以病乞假,命在任调治,遣医往视。三十九年,卒,赐祭葬,谥襄勤。

此于成龙为汉军镶红旗人,其家族是辽东望族。清时,清制定满人不得参加科举,所以20岁时于成龙直接进入国子监就读,并在3年后通过考试做了笔帖式(低级文官,掌翻译满汉文书)。1668年,于成龙因大伯于得水的关系(于成龙被过继给他为子),得以荫补为乐亭县令。



1669年署理滦州知州,在任知州的十年间于成龙曾遭数次的责罚,但因巡抚金世德的担保得以幸免于难。1679年,在金世德的保举下,升任通州知州。1681年,在直隶巡抚于成龙的保举下,于成龙被迁为江宁府知府。

1684年,康熙南巡,于成龙的政绩被康熙所认可,遂被升任为安徽按察使。1686年,因治河有功,被晋升为直隶巡抚。1687年,因政绩被康熙再次认可,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但在不久因为在治河上触怒康熙,被削去太子少保,降职听候留用。1689年,于成龙迁左都御史,兼镶黄旗汉军都统。



1691年,于成龙升任为河道总督。但同样没过多久,因被人弹劾,于成龙再次被剥夺河道总督一职,听候流用。1694年,于成龙再次被任命为河道总督。1696年,康熙亲政噶尔丹,于成龙被任命以左都御史衔监督粮饷的运送。1697年,于成龙被任命以总督衔兼任直隶巡抚,同年调任河道总督。1699年,于成龙病逝于河道总督任上。



从以上的记载可知这两位于成龙,最终都做到了总督级别的官职。汉族于成龙是两江总督,而满族于成龙则是河道总督。


澳古说历史


于成龙(1617年—1684年)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人。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45岁的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此后历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

于成龙生前最高职位到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

两江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秩正二品。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大学士在康熙时期也应该属于从一品。所以于成龙生前最高职务相当于今天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兼国防部长,政治局常委。



去世后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官,但是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相当于现在政协副主席之类职务,是副国级干部。


安定郡小书生


清朝的于成龙大人有两位,而且都是康熙年间的官员,一位是汉臣,一位出身汉军,为了区分,年轻的那一位又被成为小于成龙。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位于成龙大人。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明崇祯十二年乡试副榜贡生。明亡后,于成龙参加清初乡试未中。后因清廷急需人才及笼络士子阶层的需要,对前明科举资格予以认可,于成龙得以以副榜贡生的身份入国子监深造。顺治十八年,在国子监进修结业的于成龙获任广西罗城县令。由于才能卓越,之后步步高升并且连续获得了三个“卓异”,一步步从县令干到了两江总督,最终卒于任上。



临终前,于成龙的身份是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正职两江总督是正二品,加衔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都是从一品,主要为的就是提高疆臣的地位和待遇,并不需要管理兵部和都察院的具体事务。因此,于成龙去世时的身份是从一品官员。于成龙去世之后,被清廷追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谥“清端”。按清制,太子太保为从一品,光禄大夫为正一品。换句话说,于成龙去世之后被清圣祖(康熙帝)提了一级,由从一品变成了正一品。但是,这些都是追赠的虚衔,为的是表彰功绩和提高丧葬待遇,并不是实际官职。因此,于成龙大人的级别是从一品,追赠正一品。如果按清制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对应正一品和从一品,而将皇帝对应现在正国级的主席兼总理,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对应现在的副国级的副总理、国务委员(制度不同,并不能完全对等),于成龙最后的结局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当然,这仅仅是大致对应,别太较真儿。



小于成龙,出身汉军镶红旗,后因功抬旗,抬入汉军镶黄旗。未走正规科举途径,以“荫生”入仕,授直隶乐亭知县。同样由于能力出众,小于成龙一步步干到了左都御史、镶红旗汉军都统的高位,而且颇得另一位于成龙的赏识与钟爱。后来,小于成龙又以治水专长调任河道总督。康熙三十九年,小于成龙病逝于河督任上,谥“襄勤”。由于小于成龙有墓志出土,他最后的结局非常清楚明了。墓志上关于小于成龙的职位是这样描述的:“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兼管镶红旗汉军都统巡抚直隶总督河道拜他喇布勒哈番加拾级谥襄勤于公合葬墓志铭”。也就是说,于成龙最后的职务是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兼管镶红旗汉军都统巡抚直隶总督河道,同样是从一品官员。但是,他比另一位于成龙多了一个骑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而且这个骑都尉世职是可以世袭的。死后和另一位于成龙一样,小于成龙也被追赠了光禄大夫,正一品。也就是说,两位于成龙大人最后的结局差不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



当然,清朝的制度和现在的制度从根子是就是不同的,我们只能大致进行一个对照,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因此,诸位别太较真儿,看看就行了。总之,两个人生前最后的职位都是加从一品衔的总督,而且小于成龙还担任过从一品的实职——镶红旗汉军都统。二人死后都被追赠了正一品的光禄大夫,算是勉强达到了清朝的最高品级。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能力有限,如有谬误、不足,敬请海涵、指正,拜谢!


农民工歪说历史


1644年清军入关后,阿济格、吴三桂、多铎等率军乘胜追击农民军,不久多铎又攻占南京,灭掉了弘光政权,占领江南。至顺治七年(1650年),除了云南、福建等地尚有反清势力外,全国基本统一。面对广袤的国土,仅仅依靠满人去治理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清初官员的来源主要有四类:满人、随满人入关的汉人官员、前明留任官员和前明取得功名的科举人士。被康熙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前明的贡生一步步成长为从一品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



于成龙出生于山西永宁,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吕梁方山。于成龙生于官宦世家,他的高祖于坦曾在明朝官至巡抚。到了于成龙的父亲于时煌这一辈,家世逐渐衰落,于时煌只是个从九品的官员。家道虽然中落,但对于成龙的家教依然非常严格。

于成龙虽然天资聪慧,但科举之路却颇为不顺。崇祯十二年(1639)的时候,22岁的于成龙参加乡试,只考取了个副榜贡生。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35岁的于成龙还是没有在乡试中考中正榜。后来由于于成龙的长兄于化龙早逝,父亲于时煌年老体弱需要人照顾,于成龙受家庭所累,也就没再参加乡试。

于成龙的父亲于时煌去世后,于成龙于顺治十八年(1661)以贡生的身份参加了官员选拔考试,最终被任命为罗城知县。这虽然只是一个正七品的职位,但年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终于踏入仕途。

得知于成龙的这一任命时,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反对他前去就任。因为罗城地处偏远,瘴瘟盛行,民风彪悍。可是于成龙不顾亲友的劝阻,别妻离子,背负行囊,踏上行程。

到达罗城后,环境的艰苦超出于成龙的想像。县衙只是几间破败的草房,于成龙平时只得居住在关帝庙里。其中于成龙的一个随从身染瘴气而亡,其他随从也心有余悸,纷纷离于成龙而去。

既来之,则安之。于成龙迎难而上,立志改变罗城面貌。于成龙扎根罗城,在罗城做了七年的知县。七年来,罗城在于成龙的治理下,社会秩序井然,民生大为改善,罗城成为广西的模范县。

于成龙的顶头上司广西巡抚金光祖可以说是他人生的贵人。金光祖是一个非常爱才的官员,他对于成龙的才能非常赏识。康熙六年(1667),金光祖向当时的两广总督卢兴祖推荐于成龙为“卓异”。所谓卓异,故名思意就是政绩突出有卓越才能的官员。


于是,这一年于成龙作为广西唯一的卓异,升任合州知州。按照清朝的官制知州是从五品的官阶,这样,五十岁的于成龙以自己的实干用了七年的时间连升三级。

于成龙接任的合州当时由于战乱影响,民生凋弊,人口只有百余人,赋役却非常沉重。于成龙到任后,大力革旧布新,号召百姓垦荒,又别出心裁地出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的措施,奖励农耕。很快人口和耕田出现回升,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由于于成龙在合州任上的出色表现,康熙八年(1669)于成龙又被提拔为黄州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职,官阶为正五品,于成龙在两年的时间内,官阶再升一级。在任黄州府同知期间,于成龙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工作,他当时扎根麻城,亲自到民间访问调查,取得一手材料,破获了许多大案,严惩了大量贼寇,对草寇起到威慑作用。


于成龙早年科举失意,但在踏入仕途后,屡得上司赏识。前面说过,他在任罗城知县时,被上司金光祖欣赏,举卓异,升任合州知府。在康熙十二年(1673)时,于成龙在黄州同知任上又被湖广巡抚张朝珍垂青,再次被举“卓异”,升任福建建宁知府,官阶为从四品,但很快又临时调任为武昌知府。因吴三桂军进攻湖南,于成龙受命建浮桥便于清军渡河。但浮桥却被洪水冲毁,于成龙因此获罪革职。此后于成龙又因招降叛军刘君孚官复原职。后于成龙又任黄州府知府等职。

康熙十七年(1678),六十一岁的于成龙被授为福建按察使,这是一个正三品的职位。次年,于成龙就因政绩突出获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举“卓异”,这是于成龙为官生涯中第三次被举卓异。很快于成龙被升任福建布政使,官至从二品。


此时六十二岁的于成龙已年老体弱,多次想告老还乡却得不到朝廷的准许。此后于成龙又任直隶巡抚、两江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六十七岁的于成龙积劳成疾,在两江总督任上离世。

于成龙离世前的职位是两江总督,总督的官阶一般为正二品,但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康熙帝在任命于成龙为两江总督时,加兵部尚书衔,这样于成龙的两江总督就升格为从一品。

于成龙为官二十余载,从正七品知县至从一品总督,勤政爱民,清廉一生。他为官不带家眷,四十四岁孤身外出为官,直到六十四岁因为葬母才回家一次,与家人分别二十载始得相见,二年之后便累死任上。于成龙一生克己奉公,两袖清风,天下廉吏第一,名至实归。


岁月是一条河流


于成龙是伴随电视剧被人们熟知的,如果不是电视剧,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人。

历史上真正的于成龙到底是什么级别?应该是从一品。

于成龙是山西吕梁人,他的前半生比后半生更传奇。清朝时科举制度达到巅峰,没有进士出身的官员很难出头,更别提当上一二品大员、封疆大吏了,但于成龙是个例外。

于成龙多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一直考到40多岁还没考中进士,不得已之下,44岁的于成龙从国子监毕业后,跑到了有“蛮荒之地”称呼的广西干了一个县令。

事实证明,于成龙是一个实践能力远胜考试成绩的官员,他把地方治理地井井有条,而大清朝并不缺乏赏识他的领导,所以于成龙不断被上级赏识、推荐,仕途越来越顺利,品级也一路高升,从县令到知县,从知县到知州,从知州到知府,从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从按察使、布政使到巡抚,从巡抚到总督……于成龙的成长绝对是一步一个脚印。

根据《清史稿·于成龙传》,于成龙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的职务是江南江西总督(即两江总督)兼知江宁府。次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于成龙在上述职务外,还兼任江苏巡抚、安徽巡抚两职,接替原江苏巡抚余国柱、原安徽巡抚涂国相。

于成龙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职务是两江总督知江宁府,兼摄江苏、安徽两省巡抚,同时兼兵部尚书,管着江南省、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四个大省,绝对一顶一的封疆大吏。

从级别而言,两江总督本身是正二品,但兼兵部尚书衔,就成了从一品,因为兵部尚书就是从一品,所以于成龙生前最高品级是从一品;于成龙去世后,康熙皇帝加赠他太子太保,而太子太保也是从一品。因此,无论生前身后,于成龙的最高品级就是从一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康熙十六年(1677年),朝廷新设江防道,于成龙升湖广下江防道道员,驻地黄州。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成龙被擢为直隶巡抚。翌年蒙康熙帝召对,皇帝对他非常满意,称赞他为“清官第一”,下赐帑金、御马,并御制诗歌赠送给他,以示宠幸,旋升为两江总督(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四月十八日,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终年六十八岁。

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市民为之罢市巷哭,塑建雕像祭祀,赠太子太保,谥号“清端”,雍正时入贤良祠。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跪射俑


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弄清楚一个点,那就是题目中的于成龙是哪一位于成龙?

有两个在后世留下美名的于成龙几乎同时出现在顺治、康熙时的朝堂上,这两个人相互之间有过交集,并且都担任过直隶巡抚,都最终死于任上,都在《清史稿》中有传。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大于)

这位于成龙出生较早,我们姑且称之为“大于”,他就是电视剧《于成龙》的主人公,康熙皇帝称赞他“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还亲题匾额“高行清粹”褒扬。

大于生前最高官职为两江总督,死后追赠太子太保,据《清史稿》记载,两江总督和太子太保都属于从一品官职,因此大于最高官职为从一品。

河道总督于成龙(小于)

这一位于成龙比大于晚出生21年,我们暂且称之为“小于”,小于出身为汉军镶红旗人,曾在康熙二十年受大于推荐任江宁知府,于是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于成龙(大于)上表推荐于成龙(小于)任江宁知府!

后来,小于在河道总督任上,完成了永定河的治理工作,永定河的名字也是由他提议,康熙皇帝亲赐。

小于生前官至总督、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管直隶巡抚,但是最高职务仍是从一品的总督、兵部尚书。

综上所述,两位名臣于成龙都最终官至从一品,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在后世发现的二人墓碑上,都有另外一个官职---光禄大夫,这可是正一品的职位,想来应该是死后皇帝追赠的吧!

参考《清史稿·志八十九》《清史稿·志九十一》《清史稿·列传六十四》《清史稿·列传六十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