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华为没为抗击疫情做什么?那是你不了解它的创始人任正非

文 | 栩(xu)然

首发 | 栩然说(ID:xuranshuo)

1

终于决定要满足大家提出的要求,写写任正非了。


之前有读者问我,疫情当前,华为在干什么?


是啊,整个2019年,华为都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孤身对抗美国的技术封锁,一己之力将中国的5G技术推上了世界之巅。


而国人也对华为寄予了厚望,给予了厚爱。


现在,全国都在抗疫,华为做了什么呢?好像没什么动静啊,这是要忘恩负义了吗?


于是,我去查了一下。


然后发现,其实华为已经默默做了很多。


之所以我们知道的很少,只是因为华为很多时候都是只做不说。


其实早在1月26日,大年初二,华为就宣布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3000万人民币,用于疫情防控,并向战斗在前线的医务、防疫工作者们致敬。

说华为没为抗击疫情做什么?那是你不了解它的创始人任正非

而更早的时候,大年三十,华为就已经向疫区捐献了一批物资,只是华为自己没有任何宣传。

我们知道这件事,还是从别人邮政官网发的其他消息里才看到。

说华为没为抗击疫情做什么?那是你不了解它的创始人任正非

实际上,对华为这样的公司而言,捐款捐物并不是它所作的最大贡献。


作为全球最顶尖的通信厂商,在武汉爆发疫情后,华为第一时间是保障通信正常。


整个武汉、乃至湖北,不管如何封城,网是永远没有断的。


否则别说影响指挥救灾了,就光是没有网络都能让几百万隔离在家的武汉人憋出毛病来。


我们都知道10天建成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却很少有人知道,同一时间华为公司湖北代表处紧急成立春节疫情保障项目组,安排200人春节无休投入通信保障及紧急5G建设。在3天时间内,就完成了整套建设流程,在1月25日开通火神山5G基站。


实现了火神山医院的5G网络全覆盖。网速最高可达40G/s,可支持全高清远程会诊、医疗数据采集等。


2月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正式收治病患,由华为提供技术支撑的火神山医院首个“远程会诊平台”也正式投入使用。为保证这套远程医疗系统的及时交付,1月31日当天,华为公司用“精确到分钟”的作业流程,在12小时内完成了系统的安装、调试与交付。


在湖北卫视的一个新闻画面里,曾经出现过一群戴着口罩,蹲在地上埋头装机器的工程师。

说华为没为抗击疫情做什么?那是你不了解它的创始人任正非

这群人,就是正在搭建有线网络的,来自华为的100多位工程师。

如果不是2019年,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硬要拿华为开刀,这家已经发展30余年,却一直未上市的中国最厉害的科技公司,可能仍然会选择低调发展,闷声搞科研。

这就是华为的基因,华为人的特点,他们务实、低调,竭尽全力把事做好、而不是扯着嗓子把喉咙喊破。

而华为的这一切特点,根源都在创始人任正非身上。

2

如果,任正非不是后来创办了华为公司的话。

很可能现在的他,也就是贵州老家一个普普普通的无名之辈,一个疾病缠身的退伍老军人。

每天雷打不动看看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偶尔在地方报纸上写一点小文章,弄孙为乐。

但命运之线在他1987年南下创业的时候,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如今,那家他用不到2万元资金创办的不起眼的小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史上,很可能是最大最厉害的一匹黑马。

在2017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华为以785.1 亿美元营业收入名列中国民营公司第1名,全球第83名。

一年的营业利润是BAT的总和还要多。

华为的“黑马效应”还跨过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直达西方社会。

因为华为的崛起,当年那些神一样的对手,被打得满地找牙甚至按在地上摩擦。

当华为强势介入手机制造后,居然把曾经不可一世的苹果公司也拉下了神坛。

与华为取得的巨大成功对比明显的,则是任正非的刻意低调,甚至一度消失在媒体视野里。

他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不玩微博,不玩微信,不搞关系,不参加领奖,不问政谋政,不向任何圈子靠拢。

与和他同时期的企业家如柳传志、张瑞敏、王石、王健林等相比,任正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

与比他晚一些的企业家如李彦宏、马云、马化腾等相比,任正非就好像生活在另一个星球上。

华为在其领导下不干房地产,不涉足资本运营,31年来只做一件事,就是通信制造。

华为实际上是一群傻子,所谓的傻就是他们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任正非

2002年的北京国际电信展上,任正非正在公司展台前接待客户。一位上年纪的男子走过来问他:华为总裁任正非有没有来?

任正非问:你找他有事吗?

那人回答,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见见这位能带领华为走到今天的传奇人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任正非说,实在不凑巧,他今天没有过来,但我一定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他。

有人在出差去美国的飞机上与一位和气的老者天南地北地聊了一路,事后才被告知那就是任正非。

2016 年4 月的一个晚上,有人在虹桥机场拍到一张照片,72 岁的任正非独自一人拖着拉杆箱,排队等出租车。过了两个月,又有人在深圳机场的摆渡大巴上,拍到几乎同样的场景。


说华为没为抗击疫情做什么?那是你不了解它的创始人任正非


与他低调可以相提并论的,是任正非在华为的股权比例很低。

四通集团联合创始人段永基曾造访华为,问任正非有多少股权,任正非回答:“我占的股份微乎其微,不足1%。高层加起来3%吧。”

于是段永基说:“那你有没有考虑到,你们只占3%的股份,有一天别人可能联合起来把你们推翻, 将你赶走?”

任正非回答说:“如果他们能够联合起来把我赶走, 我认为这恰恰是企业成熟的表现。如果有一天他们不需要我了,联合起来推翻我,我认为是好事。

但任正非可能记错了,实际他在华为的持股比例超过了1%。

根据网上的数据,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的持股比例98.82%,任正非出资比例为1.18%,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出资占公司总股本的0.21%,两项累计之后,任正非在华为的总持股比例仅为1.4%。

这点持股比例,和BATJ等的创始人比,完全不值一提。任正非从来没有成为过中国首富,甚至连富豪榜前100名都没进过。

为人低调、持股比例极低,任正非还能牢牢把控华为,带领华为公司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靠的是影响力。

尽管他极力躲避媒体的关注,但他的影响力却从来没有被人忽视。

2005年,任正非被美国《时代》周刊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这惊人的影响力,就来自于他的自身。


说华为没为抗击疫情做什么?那是你不了解它的创始人任正非


3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科学发展计划,确定了108个项目作为全国科技研究的攻关重点,而其目的是“到本世纪末赶上或超过世界水平”。

当年,共有6000人参加了这次科学大会,33岁的任正非是最年轻的人之一。

他因为刚刚获得了全军技术成果一等奖而意外地得此殊荣。

正因为有这些经历,所以他刚去深圳的时候,还准备从事技术工作,或者搞点科研,并且对正火爆的股票和房地产深恶痛绝。

但他自己后来说:

如果我选择这条路,早已被时代抛在垃圾堆里了。我后

明白,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在知识爆炸的时代。


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我转而去创建华为时,不再是自己去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

如果不能民主地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从事组织建设成了我后来的追求,如何组织起千军万马,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难题。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说法:领导就是要让跟随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努力走向他们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1987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任正非终于领悟,一个人单打独斗最多能成为一个英雄;要团结带领几十人、几百人乃至最后几十万人的团队,需要依靠组织和思想的力量。

而这股力量的源泉,就是毛泽东。

任正非非常注重政治学习,熟读《资本论》等著作,而研读最深的还是《毛泽东选集》。

一名跟随任正非多年的老员工说,任正非一有闲工夫,他就琢磨毛泽东的兵法怎样成为华为的战略。

而此前,任正非在部队期间就是“学毛标兵”。

仔细去研究华为的发展,以及任正非的管理思想、战略方法,不难看到毛泽东思想的深深印记。

1995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纪念日,任正非在市场部整训大会上发表了《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题目与毛泽东在1947年发表的文章完全相同。而两篇文章的诞生背景也颇为相似,都是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开始向更大目标攻坚的关键时期。

1998年,任正非写了一篇《华为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标题就是来自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那篇著名文章,只不过一个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个是深沉的危机意识。

同年,在华为举行的“产品研发反幼稚大会”上,任正非以《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为题发表讲话,用毛泽东50年代访问苏联对中国留学生所讲的这句名言,鼓励华为的年轻研发人员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华为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发展壮大,成为与国际巨头比肩的企业。

除了这些,任正非还写过《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在自我批判中进步》,他的讲话里还经常可以看到诸如“统帅”、“将军”、“正规军”、“土八路”、“新兵蛋子”、“炮火”等军事词汇。

字里行间,全是毛主席的影子。

华为还有一句话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克一个重点市场”。

也完全是毛泽东打仗的套路。

说华为没为抗击疫情做什么?那是你不了解它的创始人任正非


4

毛泽东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说:“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关于华为的企业文化,任正非曾有过这样的回答:


华为的文化某种意义上讲不就是共产党文化嘛,以客户为中心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嘛;为共产主义理想冲锋在前,享乐在后,不就是奋斗者文化嘛……”

1995年前后,任正非找来一帮人大的教授,历时数年,终于在1998年制定出了《华为基本法》。

通过这一过程,任正非将一己之谋、 一己之力, 转化成了全公司十多万名员工共同奋斗的方向和目标,转化成了华为强大的、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

尽管后来任正非还先后学习了IBM,松下、宏碁等等公司的管理手段和理念,而当我们真正进入华为企业文化的灵魂深处,才会发现,其实所有的这些理念也好、价值观也好,早已写在了《毛选》之中。

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等等。

几乎完全就是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商业化阐释。

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

第一个方面:实事求是

所谓的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依据客观条件制定策略。

面对问题,既不是盲目乐观,也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灵活有效地采取多种手段实现目标。

比如,1992年,华为自主研发出交换机及设备,但当时国内大市场皆由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等洋巨头牢牢把持,华为难有立足之地。

在此情形之下,任正非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让华为抢先占领国际电信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农村市场,步步为营,进而攻城略地,最终占领城市,将国内市场一点一点夺了回来。

和当年毛泽东带人打游击的战略几乎一模一样。

实事求是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永远客观看待自己身处的环境。

2000年,正当华为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时,任正非写下了《华为的冬天》一文。

他在文章中写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轮到任正非发言时,他说:“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多看看任正非的文章就会发现,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他一直表现得忧心忡忡,说得最多的是“冬天”、“萎缩”、“失败”、“破产”、“死亡”等冷冰冰的字眼。

但奇怪的是,天天疾呼“死亡”与“破产”的华为不仅活得很滋润,而且登顶世界通信制造业;天天高喊“百年基业”与“世界一流”的众多企业却早已折戟沉沙、销声匿迹了。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在任正非带领下的华为,能时时刻刻保持警醒的状态。

去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位置,制定最佳策略,而不是稍有成绩就飘飘然。

敢于承认失败的可能,才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我们生存于一个丛林世界,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实际上都在被危险所包围着。”——任正非

从这点上看,任正非特别像三体里的章北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面壁者。

他看透了地球在面对三体入侵时必然失败的结局,但却不是因此就悲观失望,而是向死而生,努力用常人难以理解的战略为人类赢得一线生机。

多年来,任正非所扮演的角色同样如此。

就像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所说的那样,他要在茫茫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

说华为没为抗击疫情做什么?那是你不了解它的创始人任正非


6

第二个方面:群众路线

华为文化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

为了服务客户,华为公司的员工可以做到其他公司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叙利亚,在疾病横行的非洲,除了国家的维和部队、新闻记者,往往就只剩下华为员工。

因为他们还有客户在那里。

共产主义首要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创立初期,就选定了自己的客户:普通老百姓。

毛泽东放着大城市里的优越生活不过,到处转山沟、穿密林,就是为了接近老百姓。

他愿意同老百姓们谈心聊天,教他们读书识字,告诉他们美好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关于这两者的相通之处,任正非自己曾经有过一段经典论述:

“中国五千年文明说‘童叟无欺’,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共产党讲‘为人民服务’,也是以客户为中心。其实我们就这点价值,没有其他东西。华为没有独特的文化,也没有超越中国五千年的基础文化,(只是)将这种文化精神付诸实施。”

群众路线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要长期保持艰苦奋斗。

因为一旦精神上有了懈怠,奢靡享乐,就容易脱离群众。

对待客户也一样,一旦觉得自己成功了,就很容易不在意乃至傲慢。

据说,华为之所以不上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任正非害怕华为上市造就一大批富豪,丢掉了华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最终丢掉了整个市场。

在客户面前,你再有成绩、再有能耐,也要踏踏实实做好服务。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

去年华为被美国搞得很惨,公司上下压力都很大,任正非反而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要感谢美国,是他们让原本已经开始准备享受的华为员工们都警醒起来了。


说华为没为抗击疫情做什么?那是你不了解它的创始人任正非


7

第三个方面:独立自主


之前的十多年里,大部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都沉浸在一种虚幻的、短暂的太平之中。

是啊,现在不都是全球化、“地球村”了吗?

何必自己要去辛辛苦苦搞研发,买买买不就行了吗?

想起多年前,联想创始人曾经说过:在钱不多的时候,用成熟型技术,赚到钱后再做研发,做创新型的技术。由此他们确立了贸工技的战略。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联想早已赚的的盆满钵满,核心的技术却一直没有做起来。

这些年里,如果华为和任正非也像大部分企业一样,只想着“买买买”,不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搞核心科技研发。

那么,遇到像今天的美国这样流氓式的“制裁”,几乎可以确定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但值得庆幸的是,危机意识浓厚的华为和任正非,从来没有想过躺着把今天好挣的钱挣了,哪管它未来洪水滔天。

早在2012年的时候,任正非就说过:

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我们做高端芯片也一样。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华为定下决心,在多年前就成立了海思半导体公司,向着迄今为止没有一家中国企业成功问鼎的,通信产业皇冠上的明珠“芯片”进发。

在《华为手机往事:一个硬核直男的崛起故事》中曾提到:


在任正非心中,海思芯片的地位要比手机公司更高,他对海思女掌门何庭波说“我给你每年4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给你2万人,一定要站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芯片暂时没有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不能动掉的。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海思半导体公司开发出了2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申请了超过五千项专利,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半导体和IC芯片设计公司。

华为海思的高端路由器芯片在几年前就是全球第一,海思的安防芯片已经超越德州仪器成为世界第一,市场份额占据70%。

在市场研究机构 DIGITIMES Research 发布的 2018 年全球前 10 大无晶圆厂 IC 设计公司排名中,海思位列全球第五名。

时代可能变了。


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来没有变。

许多年前,毛主席告诫我们说,要丢掉幻想,自力更生。

任正非也曾经说过:一走上通信产业这条路,就如上了贼船,要么就是沉没在商海中,要么强大到有自立的能力。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说华为没为抗击疫情做什么?那是你不了解它的创始人任正非


8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的这种危机意识,并不单单只是为了企业本身,而是源于深沉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

华为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

是成长快?收入高?500强?

都不是。

它最让西方国家感到恐惧和敌视的。

就是它强大的独立创新能力,以及,它是一家根正苗红的中国企业!

90年代初,华为创立不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深圳的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问在座的企业家,对当前经济改革和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有什么认识和看法。

其他企业不是要扶持就是要贷款,只有刚创业不久还默默无闻的任正非一鸣惊人地说:我觉得,世界通讯市场应该有中国的声音。

在华为刚刚发展那几年,任正非曾大胆放言:“十年之后,世界通信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

那个年代,电信制造业是欧美巨头的天下。

华为在一无技术,二无人才,三无资金的条件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主研发这条路。

压力最大的时候,任正非站在公司五楼的窗口对研发人员说:你们要是研发失败了,还可以另谋出路,我就只能从这个窗户跳下去了。

任正非很早就深谋远虑地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地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但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代价太大了。

要知道那时候,中国才刚刚改革开放,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排着队的过来要求“用市场换技术”。

当时的企业只要搭上发达国家的大船,帮着把产品卖给中国人,躺着赚钱就可以了。

只有华为,从来不为所动。

不仅不为所动,还一直保持警醒。

外国人到中国来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真正掌握了。——任正非

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推动着华为每年都将销售额的10%以上投入研发,总额超过了全国25 个省市的研发投入,相当于A股400家企业总和。

从2014 年开始,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件数超过多年盘踞第一的美国高通,位居全球公司之首。

2014年11月,汤森路透集团(Thomson Reuters)发布了第四届“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

华为是中国大陆唯一上榜的企业。

三十多年的发展,华为担得起这四个字:中华有为。

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

主席的预言,至少在任正非和他所创立的华为身上应验了。

华为高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正是中国高速发展的三十年。

华为的发展和成长,更多的是分享了与时代、国家共同进步发展的机会。

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来的家?

如果不是现在的中国没有以前好欺负了,西方国家哪会和你讲什么道理,还给你来什么制裁、什么限制,它们可能直接把军队开进公司里去了。

之前,美国制裁中兴的时候,我就写文章说过,“中兴事件”不过是这次“贸易战”里一记直拳,接下来很可能还有一连串的组合拳。

在商言商,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更何况是对中兴、华为这种全球顶尖的通信巨头。

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庆幸的是,美国直到现在还只是在一点点地试探我们的底线和反应。

这些,其实都应该感谢我们的父辈、祖父辈。

是他们在满目疮痍中,用血与肉筑成了新中国的长城;是他们在一穷二白中,用汗与泪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正是他们从无到有给我们积攒下来的家底。


才让我们现在还有牌可以打。


美国还能耐着性子地陪着我们在牌桌子上你一张我一张的出牌。


而不至于,直接把牌桌子给掀了。


毕竟,美国往叙利亚扔导弹的时候,是从来没有考虑叙利亚人民感受的。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国家一旦衰败,每个人都将成为那颗被历史碾过的小石子。

所以,任正非早在多年前就在《华为基本法》里,为华为定下了准则:必须使员工的目标远大化,使员工感到他的奋斗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与家人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什么时候你是个中国人呢?当你在任何时候看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落泪时,你就是个中国人了。——任正非

我们一定不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就忘了周围的虎视眈眈,忘了世界上还有无数国家希望中国继续“一穷二白”下去。

就像这次疫情之下,那些西方国家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落井下石。

他们把新型冠状病毒称为“中国病毒”,在报纸上写“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在中国举国抗疫,付出史无前例的代价之时,还在想着如何继续打压我们的企业,如何对我们实施技术封锁。

前路更为艰辛,重压之下,更需要有像华为这样居安思危、不忘初心的中国企业;

更需要任正非那种“如果美国不给我们科技制造的要素,哪怕从零开始,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创造要素!” 的底气和担当。

更需要永远要保持危机意识,永远要记得自力更生。

每次当我们走在是买还是造的十字路口时,美国都会踹我们一脚,让我们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研发的道路上更坚定的走下去。

苦肯定是会苦一点,但是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么苦来的,还能有多苦?

去年的一次采访里,任正非说:华为下一步就可能会倒下。

但在这之前的每一步,都必须要站得更稳。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END ——

我是栩先生,喜欢用深度思考剖析个人成长话题。知乎点赞收藏数超130万,我希望通过我的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解决个人成长的一些真痛点、真问题。

阅读更多成长干货,深度热文请关注公号:“栩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