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跟风种树,5年后才卖20元一棵,种植效益还不如庄稼,为啥?

农夫老岳


不仅仅是种树跟风,干什么跟风都不会有好果子的。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跟风的结果一定是造成市场饱和,最后是血本无归。但是要能做到不跟风,还要准确的预判市场也非常不容易。判断、预测市场一方面是天赋,有些人天生就在这方面有天赋,例如犹太人。判断、预测市场的另一方面是智慧,是经验积累,是刻苦的学习。总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个合格的农民,将自己生产的产品顺利地卖出去,还要卖个好价钱是相当不容易的。


远志长在精酿葡萄酒庄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家住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庙子头村,我们家这里,近几年也有很多种树的,现在有的刨了当柴烧了。有的还在地里种着,不知道哪天可以卖出去。

老人家说的,物以稀为贵,是很有道理的。就像以前大家都盼着过年,为什么呢,因为过年可以吃肉饺子,有肉吃。都说现在没有年味了,就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在农村也可以顿顿有肉吃的,平时也和过年一样了。所以过年没有年味了。

一个道理,就像每年需要100棵树,大家都开始种,5年后有10000棵树,这样就烂大街了呗,价格肯定暴跌。

在说一下粮食,粮食就是饭,是生活必须品,不管是人,还是养的动物都要吃粮食,所以粮食价格比较稳定,不会出现曝长爆跌。


真真棒


村民跟风种树这种事情是应该是在2014年以前,那个时候的苗木是是非常的值钱的,一亩地如果种植好了的苗木两年能够收入7万多元钱。我们这边有一个海棠种植基地,那个时候主要是把海棠花种植以后卖给绿化市场,当时每棵树苗生长了两年的时间能卖到4元一棵,一亩地能够栽植海棠苗2万多棵。也就是说第1年种上海棠的原苗,到秋天嫁接上各种优质品种的海棠树品种,待到第二年的秋天就可以把这些海棠苗卖掉了。

但是现在苗木行情非常的差,苗木的市场行情是从2014年年底开始不断的下滑,一直到了2016年,苗木的行情基本上落入了低谷。但是近两年苗木的行情有所上涨,主要是农民种植的苗木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了,这也使得我国的绿化项目依旧在进行,特别现在搞的城市绿化以及新农村建设都需要绿化树木,也使得行情逐渐好转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于题主所说的农民跟风种植树木,5年以后一颗只卖20元钱,经济账算起来还不如种植粮食赚的多。对于这种说法现实当中也是有的,这是因为不了解当时苗木的市场行情,以至于造成了今天的亏损的状况。作为从事苗木行业十几年的经验,被人下面简单的列举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几种原因。

1、村民跟风种植的树木的品种不适合目前的绿化行业所用的树木品种。

或许在5年以前村民种植的树木品种,当时市场行情非常的好,但是5年以后市场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在绿化方面需要需要的树的品种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使得村民种植的树的品种已经不适合现在绿化市场所要的绿化苗木造成了种植的树木成了烧火柴。这种现象在现实当中确实很多,比如种植一些地被类的绿化品种,这个第品种一般需要1~2年之内就要卖掉,如果以后再卖掉的话,品种的规格偏大就难以卖掉了,再到5年以后卖的钱就比较少了。

2、村民的田间管理没有跟得上,造成了苗木的质量比较差。

对于一些树木栽上必须有一定的田间技术管理,俗话说:树小了要修剪,孩子小了要管。也有一些人总相信这树大自然直,然而这需要看是种植的什么树种。比如国槐必须在种植树苗的初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否则长成大树的外观是非常的差的,卖的钱也是非常的低。同样的受一个品种管理比较好的,价格就非常的高,管理比较差的价格就非常的低,当了烧火柴卖了。



3、村民没有市场的销售经验,对于种植的树木被二道贩子进行压价处理。

树木一般是必须多年以后才能够长成,才能够卖更高的价格,但一些村民栽了树以后总感觉的卖不掉,心里比较的着急,所以一旦遇到一个买树的人就急于处理不管价格高低的问题。尤其现在市场的行情比较差,这也使得一些村民心里压力非常的大,所以只要遇到了有买的人就急忙的处理,造成了那道贩子开始压价买树。其实对于这种氯化钡的苗木,有的品种长得越粗价格越贵行情越好,所以一些农民不用急着把所种植的苗木卖掉,进行好好的管理,市场的行情会逐渐的好转,卖的价格更高。

4、树木的种植密度不够,造成了收益比较低的现象。

对于一些树木造成密度不够的话,这就会使得收入相对比较低一些。对于5年就能够卖的树,一般是一些绿化树类的品种,不可能是作为木材卖的经济树木。所以在种植绿化类的树木一定保持栽植的密度合适过密,生长的外观不是太好,过稀造成的收益比较低。现在5年以后一棵树卖20元钱,每亩地如果能够种植2000棵的话还是可以的,如果说低了的话就是有点亏本了。


总之,对于嗯农民跟风种植树木,从目前来算应该是在2015年的时间,那个时候苗木行情已经出现了下滑的态势,但也有一些人为了推广自己的苗木卖掉换得一部分钱,于是就让一些村民跟风种植。5年以后的今天苗木的价格行情非常的差,使得5年的时间的树木只能卖20元一棵,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亏本的价格了,还不如种植粮食能够多收入一些。其实苗木也并不一定现在价格比较低,对于一些贵重的品种,而且外观长是比较好的,苗木价格还是不菲的,比如10公分的国槐树现在价值还能达到300多元一棵。现在究其原因就是苗木的管理不是太好,品相长得不是太好,或者是市场没有足够的信息,造成了目前价格比较低,卖的比较便宜的主要原因。(原创文章,盗者必究)


三农一姐


村民跟风种树,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求财心切。可想不到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却变成了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就按我们村的例子来说吧,过去我们的良田主要是种植水稻为主。可农民都认为种粮食既不合算,也不挣钱。5年前村里来了一位金华做花卉生意的老板,他是来联系苗木种植的。由他提拱苗秧,成本价一块钱一株,5年后长大了20块钱一株包回收。

为此,很多农户都跟风把水稻田种上苗木。由于这几年苗木生意不景气,老板从收了苗木钱后,五年了至今没有来过。反正村里说什么话的人都有,都说这个老板是骗子,搞的村干部都下不了台。

后来,苗木越长越大,农田都被变成了森林。有的农民没办法最后还是咬咬牙,把苗木全砍了当柴烧。

像你说的种了5年还有20块钱,这应该还算是最幸远的。可我们这里种了5年却一分都不值,而且连苗秧的本钱都要不回来,你说这些农民亏不亏?

其实,像这种事谁都料想不到的,本想种苗挣钱快盈利多,谁想会到这种地位,五年一分钱没挣到不说,连土地的粮食补贴都没有。这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乎了5年。

你说,这是为啥?这种摊到谁身上谁都难以接受是吧?主要问题是农民求财心切,缺乏经济头恼,一末地跟风所造成。如果说大家能够多了解一下苗木市场的信息,多了解一下老板的来胧去脉,我想信也不会至于今天这个结果。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认为:农民跟风种树。主要是求财心切,认为种粮食不合算不挣钱。至于种5年一棵才卖20块钱,我想这些农民还是幸远的。虽说没有种5年的粮食收益高,但总算能卖出去,比我们这里的农民种苗木砍掉当柴烧强几倍。世上的事谁都不能保证和料想不到,像前几年的山东大蒜发了财,后来农民一跟风。坏了,“蒜你狠”成了“蒜倒霉”。像我们这里前几年桂花树几百上千一株,现在30块钱一株都没有人要,农民只好把它养在田里。总而言之,农民缺乏头脑和信息,听见什么贵就一路跟风地种什么,殊不知倒霉的还是哪些跟屁虫。


老娘舅说事


在致富信息的跟踪上,很多农民都有信息不对称的滞后性。往往有很多经济农作物的种植,农民会慢半拍,也就是所谓的盲目跟风。


我不认为农民种树不全是盲目跟风行为。

比如十多年前我们这里种杨树,老家人也不是把杨树种在耕地上,而是种在沟渠、田埂等,因为早几年收购杨树很贵。那几年老家对杨树的需求量可以说供不应求,每天都有人开着大三轮下乡吆喝着收树,一棵十几年几十年的杨树能卖几百块,这些杨树都被解板,然后制作压缩板。农民一看势头很猛,于是开始购买杨树苗栽种,以期望以后卖个好价钱。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杨树速生长的很快。

但后来有的农民在耕地种树,就有些问题了。我记得前天还看过一个小视频,讲的就是一个农村老人在耕地种树的故事。作者问他为啥耕地不种农作物了,为啥都种成杨树?老人的回答让人无奈。因为老人家里没有青壮劳动力了,而自己在家也干不动农活了,又不想撂荒耕地,只能种成杨树,杨树不用刻意的去管理它也没生长。现在我们村还有耕地种树的,也是一种取巧的办法,既然耕地种粮食不行,那就种树呗。


种树效益还不如种粮食为啥种树?

题主说5年后才卖20块一棵树,确实不如种粮食。一亩地能种几棵树?就说杨树吧不会超过300棵,5年后也不算成材,也真长不成材,一亩地种树毛收入才6000千块,也不划算。但和种粮食收益也差不多了,毕竟在人力和财力的成本投入上比较低,农民还可腾出手来外出打工挣钱,如果是种粮食,就要有专业的劳动力守在家里去管理,算算还不如种树,要是种植其他值钱的苗木,效益更高。

这几年农村树木便宜了很多。

因为生在农村,看到这几年农村收树大不如前,主要还是树木收购价格便宜太多了,农村村庄里很多的杨树收完了,开始收杂木,几乎什么树都收。而且收树人也不会给农民留树枝了,全部切断拉走,回去后粉碎成锯末卖钱,可以说树木做到了物尽其用一点都不浪费。但是一棵大杨树,可能只给三五十块,再也卖不到几百块的时候了。


其实农民几年十几年前种树,也不算盲目跟风,大家都会算经济帐,如果市场收购价格只升不降,那么农民耕地种树还是很划算的。但市场规律就是这样,少了是宝多了是草,农民都没有长前后眼,看不清过去,看不透以后。如果现在一棵杨树还值钱,农民的收入还是很乐观的。比如一棵十年杨树,还是300块一棵,一亩地就收入9万块。但世事难料,农民一直跟着市场的屁股后面追着跑,跑不过。

耕地原本是要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成树也是无奈之举。也不要再说农民是盲目跟风了,跟不跟都是不能靠土地挣到大钱。以后真的盼望农村土地可以都实现规模化种植经营,把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去挣大钱,把土地变成副业而不再是主业。


农村老俗话


大家好我是佬王,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村民跟风种树,5年后才卖20元一颗,种树的效益还不如种庄稼,为啥?

现在种植粮食收益太少了,年前家里卖的玉米八毛多钱一斤,除去化肥,种子,农药,收割播种钱,再加上平时管理工时,基本上赚不了多少钱,以前农民靠种地能活着,现在最多也就能保障有粮食吃,好多人都不愿意种粮食了。

年轻人更是不愿意种地,田地里基本看不见年轻人,都喜欢往城市里去。

种树也就刚刚种上时多浇几次水,施点肥,树枝大了剪剪枝,基本不用管了,出去打工一年最少也能赚几万,还避免田地荒废,一举两得。

提问者说5年后20元一棵,我不知道你们那是什么树,五年树能长多大,一棵成材树就是砍成劈柴也不止20块钱吧?再说了,五年后树的价格现在谁也看不准。


农村佬王


村民跟风种树,5年后才卖20元子棵树,种植效益还不如庄稼,为啥?

在农村里,农民跟风现象是很严重的!我们这里就是苗木种植基地,种植了香花槐、樱花、环境松、法桐等绿化树,还有速生杨树等。下面我来说一下我们这里的情况:

在5年以前,因为部分绿化树缺乏的原因,一些苗木价格上涨的则是比较迅速,那时候10公分左右樱花价格在千元以上,8公分的香花槐,其价格也在500多元。因此在供求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村里有这些苗木的农民,一亩地的苗木能赚上万元或者几万元。可以说在5年前,种植这些稀缺苗木的效益是种植庄稼几倍以上。

当村里人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民尝到甜头后,纷纷开始效仿种植各种苗木,有的农民为了赶时间,不惜铲除了已经种上的庄稼,而改行种植香花槐、樱花等苗木。

但是市场经济就是这样,有行情好的时候,当然也有行情低迷的时候。而苗木更是如此,苗木稀缺了是个宝,当市场的苗木多了后了只是一根草。时过迁境,转眼之间5年过去了,而地里的一些树木也渐渐的长大了,但是现在苗木的行情却不容乐观,农民工种植的苗木出现了没人要的地步。

5年以前一些树木的价格在300元以上,而现在只是20元一棵,不仅种植效益不如庄稼,而且还处于赔钱的阶段。所以来说,在农民跟风种植树木现象下,市场行情给了他们一个打击。



当然,除了因为农民跟风种植树木外,一些农村人不愿意种植庄稼,而是种树还有别的原因的:

还是拿我们这里来说吧,由于我们这里的农民觉得种植庄稼没有外出打工赚钱多,因爱他们也改变了策略,以外出打工为主,以种植庄稼为辅的情况。

由于我们村里一部分农民种植庄稼比较费事费力,有的干脆把土地流转了出去,承包给别人。还有的农民不愿意舍弃自己的土地,就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在地里种植了一些树木,来方便管理。这对他们来说,虽然种植5年的收益不如种植庄稼的效益高,但是对他们来说“东方不亮西方亮”,省下了在地里种植的时间,却在别处获得更高的收入,所以来说,他们也是根乐意一些树木的。

综上所述:

对农民们来说,在种植树木和种植庄稼之间让他们选择,他们是各有自己的道的。一些不愿意外出打工的农民,他们或者承包更多的地来种植庄稼。还有一些常年在外地工作的农民,因为农村家里的土地没有很多时间去打理,他们却采取了一种比较懒的方式,去种植树木。这是因为种植树木以后,是不用花时间去管理的,虽然种植树木的收入比种植庄稼少,但是来说这些农民还是乐此不疲的。而上述就是农民跟风种树,5年后才卖20元子棵树,种植效益还不如庄稼的原因。


李子说农


农民跟风种植5年才卖20块钱一颗,值不值得?相对于这个问题来看,我们觉得是不值得的,毕竟对于这个问题来说,5年才卖20块钱一颗,那么5年的人工成本都不止这些。

这里都表明了是跟风种植,并不是自己以先入为主。因为跟风种植的情况呢,大多数都会亏本。

跟风种植基本不挣钱。

针对于跟风种植的情况呢,我们觉得大多数人都是不能挣钱的,也挣不到什么钱。

跟风种植说明这个情况呢,以前在还没种植的时候。应该这个产品是比较赚钱的,应该是有的人已经赚到了很多或者挣到了钱,所以才会引来跟风种植。

所以很多人投入的时候或者盲目投入的时候,当这个行业的产能产量不断提高的时候,这种情况之下价格才会不断的下跌,才会引来跟风种植,然后不让钱的问题。

没有把握好时机。

说白了跟风种植往往是没有把握好时机,这个时候呢,由于种植的人太多,产能产量过剩,价格才会不断的下跌。

的确在种植行业里面没有把握好时机的时候,确实是挣不到什么钱。

说白了就是时机没有把握好机会没抓住,该种植的时候你没有种植,不该种植的时候你却要种植,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你不赔钱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跟风种植想赚钱几乎做不到。面临这个问题来看跟风种植,你们亏本已经不错了,还想着挣钱。

种植庄稼也不赚钱。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其实种植庄稼也是不赚钱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农村里面种植的庄稼呢,成本也比较高,所以挣不了什么钱。

种植庄家来看现在的肥料,化肥,农药,种子都在上涨的情况之下。唯独庄稼的价格没有上涨,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再加上人工劳动力的成本提高,所以导致于即使种植庄稼呢,现在也是不挣钱的。

在农村里面总体概括来看种植业赚钱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建议大家不要轻易的投入到农村里面的种植业。


农人莫小道


农村大规模种树这个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但其原因也不完全是农民盲目跟风,农民不种庄稼去种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

种庄稼不挣钱,就拿种小麦来说,小麦在收成好的情况下亩产也就是1000斤左右,一个家庭来种上十亩小麦,年产量也就1万斤。按照1斤一块钱计算,也就是10000块钱。除去种子、肥料、农药、机械费用等支出,十亩小麦的纯收入连5000块钱都不到,就这人的劳力还不算。可就是这5000块钱,农民却要在田里整整耕作一年,秋天耕地播种,春天除草、浇水、施肥,夏天还要收割,一年到头都有事情忙,想出去打工还没有时间。

有些农民一划算,还不如给地里种成树,一来可以把地占着不至于成为荒地,二来树种了之后又不用管随它去长,本也没打算它能有多大的收益。三来可以腾出时间出去打工,每月咋也能挣个三五千块钱,一年下来也有三五万,收入等于是种地的十倍。一个人这么搞,其他人一划算,是个道理,也就跟着搞,因此种树的人就越来越多,树也越来越多,不管啥东西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其次

大部分地区给田里面种的树都是速生杨,之所以叫速生杨,就是因为它的生长速度快,三四年就能长个十来米高。只要有一家在田里面种了速生杨,那么隔壁地块的庄稼就种不成了,原因是十来米高的速生杨不但会遮挡隔壁地块的阳光,它强大的根系还会从隔壁地块吸收营养,再加上有了树林就会有鸟、有虫子,会给隔壁地块的庄稼带来虫害。

所以但凡有一家种速生杨,隔壁地块也会跟着种,隔壁地块跟着中了,隔壁的隔壁也会跟着种,这样就越种越多,越种越多,你不想种也不行,因为不种你会更没有收益。并且种树的效益还真不一定就比不过种庄稼,就算真跟题主说的那样,一颗五年的树只卖20块钱,但你要知道种了树之后,农民可以有时间出去打工,打工挣了多少钱呢。再说的严重一点,种庄稼如果算上人工的话,那完全是亏本的,树种的那里你又不管,最起码不亏本吧?


因此,并不说农民跟风种树,中秋也是一种无奈之举罢了。


搬砖的农村娃


第一,市场信息不畅。曾经大规模基建,需要绿化配套,有的为了尽快显或者,使绿化苗木需求量猛增,引发种植热,尤其是信息不对称的小农户,盲目跟风,有的品种规格产能过于集中,靠成积压滞销。殊不知,工业用材林价格一直处在稳中有称的状态。由此可见,不了解需求是不赚钱的原因之一。

第二,品种选择错误。就绿化苗木而言,过剩的是大苗,成本高,用量减少,加上有些是野外采挖而来的,成活率低,用户选择谨慎。而实在小苗,生命力旺盛,成活率高,用量大,风险小。另外,用材林也有品种适用问题,有的适用于板材,有的适作实木家具。种植时要了解品种的特性,进行指项性生产。

第三,中间环节过多。我曾经数过一下,林木从种植到收成,要经历十七、八个环节,也可以说,种植一个人,分享一大帮。并且种植者处在这条食物链低端被动状态上。其身后的分享者不仅不劳,还可制约,过度剥夺。因为成本增加,种植者收益甚微,甚食不果腹。

第四,经营管理不善。项目规划不周,生产管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自然灾害不可预测防控,导致耗损大,效益得不到保障。

以上是我的看法,这次就回答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

我是“三农”创业者,请关注我,可以分享更多的创业经验和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