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村越来越多的“少奶奶”,不用干活,为啥家人最担心她出去打工?

棒奔霸


如今农村的少奶奶们不用干活,不做家务,只顾着玩手机,孩子也不乐意带……即便如此,公公婆婆们对儿媳妇还得谨小慎微,生怕哪句话说的不对,惹怒了儿媳。

难——娶个媳妇像打仗

农村男子娶妻难,娶妻难,娶妻难。话说三遍也比不上实际的难。

男多女少,农村男娃被女孩们万般挑剔。

天价彩礼让原本小康的家庭一夜返贫。把儿媳妇的腰包装满了,父母一屁股债,好赖总算是娶上儿媳妇安得了家了,父母心里苦但也甜。

最愁的是,年年攒钱,买了车盖了房,还是给孩子娶不上媳妇。

老家邻居家的一个女儿二婚刚离婚,当天晚上几个媒人就踏上门来了。

离婚带了一个孩子的再嫁,不用愁,哪怕带的是带的男娃,只要年龄小,婆家也会接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和男孩纸们想成家的心,你不娶你嫌弃,后面还有很多人家排队想娶呢。

黄花闺女长得好看点更不用说了,那不还得把十里八乡的小伙给挑一个遍。

农村的男孩到了20,父母们就开始着急了。因为二十六七的还有一堆没有娶媳妇。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竞争的态势下,除了读书特别好的和家里特别有钱有势的,没有一个男孩子能置身其外。

所以这种情况下娶来的媳妇当然是“少奶奶”,因为来之不易,太难了。

愁——不敢怠慢的公婆

少奶奶好不容易娶进门了,稍有怠慢,一提离婚就把老两口吓住了。

农村娶妻难的另一面是,越来越高的离婚率。离婚的原因千奇百怪、不尽相同,但是造成的后果却很相像。

那就是父母们再也没有资源和能力帮你再娶一个媳妇了!

给儿子娶第一个媳妇就等于是要了大半条命,再娶一个媳妇,父母们简直是要呕心泣血了。

头婚男孩子尚且不好娶,再婚的男孩儿更难。

所以婆家人的这种心态无疑纵容了“少奶奶”们的嚣张气焰。孩子不用她带,饭不用她做,碗不用她洗,地里的活不用她干。

求的就是,少奶奶能安心跟少爷好好过日子。

怕——绑不住的女人心

出去打工,少奶奶面对的是另外一片新天地。那里有她难言的寂寞,更有无尽的诱惑。

女人出去打工孩子家人不在身边,难免会有各种心酸和辛苦。加上没有爱人的关怀和“监督”,很容易给其他男人可乘之机。

跟着丈夫一起出去打工的女人是相对安全的。还有一部分媳妇是年龄比较大的,40岁以上的,她们的心理是比较稳定的。最危险的是刚结婚没几年的就要跟老公分开打工的年轻小媳妇,她们年轻聪明,学习能力快,接受新事物快,公婆宁愿她在家里当“少奶奶”,也不愿意让她出去打工。

有些女人见到外面的繁华,就不要再回到落魄的农村。

还有一些女人本来就跟丈夫没有多么深的感情基础,为了结婚而结婚,一旦两个人脱离了原本简单的农村生活环境,他们的婚姻面临的挑战就会更大。

因为夫妻间的信任本不牢固,短时间积累的感情易碎。

比如有些女人会在出去打工以后遇到真爱,所以她不愿再将就婚姻,想要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

还有的女人,遇见的人越多,就越来越发现原来的男人多么不中用不靠谱。女性意识的崛起以及在外独立生存的能力给了女人提出离婚的勇气,孩子和男人都不能成为她被婚姻绑架的牵绊。

农村少奶奶们是性别比例失调的社会产物。新时代的女性价值被得到充分肯定是好事儿。农村社会传统的婚姻价值被瓦解,从一而终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被淡化,女人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但是勤劳品质、忠诚和责任感的缺失,为农村家庭的稳定造成很大的隐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