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出智慧,钓鱼人都是智慧之人吗?

三木垂钓


首先,对智慧之人怎么理解。老百姓所说的智慧之人应该不是指多么伟大,不是什么这专家那大师。只是普通人当中的聪明人、明白人,最多称谓智者。

即使是这样的智慧之人,也并不是所有的钓鱼人都能够称得上。钓技方面就有很大差别,有的人钓很多年,基本上是老一套,钓技不见长;有的人入门几年达到大师级。但是,钓技还不是主要差距。钓德才是主要的差距。

有的人钓鱼就是为了渔获。如果野钓,一般是先多方打听渔汛,望鱼而去。钓鱼时间很讲究时段,出鱼时天天去,很早去抢钓位。鱼情不好,很长时间不出门;如果钓鱼塘,钓记时的,先调查清楚池塘放鱼时间,估计有赚头立即出发,估计没赚头,闭门休整。这一类人追求的是“爆护”、“大小通杀”。这只能算“精明”,称不上智慧之人。

还有的钓鱼人莫明其妙。到了钓点,大呼小叫,或者不管别人感受,就把杆子架在你跟前,然后哗啦哗啦撒窝料;有的看见别人上鱼,就掂着鱼竿,就在人家的浮漂跟前下钩;还有的钓到鱼,不想要就扔到岸上,引来苍蝇乱飞,甚至散发臭气。还有乱扔垃圾之类杂物 ,如此等等。这些行为恐怕也不能算智慧之人所为。

什么样的钓鱼人才算智者?一类是搞竞技钓的。他们钓鱼而不在“渔”,多能按规矩办事。但他们毕竟是少数。另外的姑且都称为休闲钓。我不打算谈理论,只给大家介绍两位钓鱼人。那是我们钓鱼圈中的两个人。他们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持之以恒。一年四季,除了冰天雪地,除了家中有事,非常规律,基本上隔一两天去一次,天亮出发,十四、五点收杆。坐公交,下车后少则十几分钟,多则一个多小时到达钓点,经常是连钓鱼带游玩。

二,为鱼更为娱。每次钓鱼,不求爆护,更不大小通杀,所有渔获,走时最多拿几条,不合意的,全部放生。有时候连续几次空军,也就是说连续十几天没有渔获,仍旧出钓。有时候,出鱼疯狂,也仍然间隔天才去,不搞连续作战,信奉劳逸结合。

三,讲究道德。随群出钓,总是谦让,不与钓友争抢钓位。遇到陌生钓者,也以朋友相待。垂钓当中,谁有急需,如胶水、铅皮、创可贴,甚至浮漂、鱼竿都不吝啬。还做到了保护环境,离开钓场,把垃圾之类装袋带走,不留下杂物。

这样的人应该算得上钓鱼人中的智者。因为这样钓鱼活动应该会健康发展。有的钓鱼人只顾自己渔获,或过于贪心,或污染环境。貌似聪明,实则短视,总有一天要吃苦头,很可能给整个钓鱼界带来麻烦。望钓友们三思!


白头发黑头发


我是第一次听说闲暇可以生出智慧,不知道谁研究出来的,现在科学发展得让人越来越觉得落后了。

我现在时间一大把,最不缺的就是闲暇,可是不仅没长智慧,膘倒是长了一身,而且头脑还没以前灵活,记忆也变差了,由此证明智慧和闲暇没啥直接关系。

我听说过静能生惠,还有专门的修炼方法,那就是打座静修,高僧就是这么修来的,内家功夫是这么修炼来的,结石也是这么长出来的,不过佛家叫做舍利子,那可是无价之宝。可惜我没掌握这个方法,也没那份能静下来的功夫,但我认为静能生惠还是有几分道理。

中国古人哲学讲究宏观,不求论证,所以给人云里雾里的感觉,很多的东西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论述清楚,所以就“众妙之门,玄之又玄”给一以概之。从我个人理解静能生惠,就是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人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机体潜能和感知功能被充分激发,因而人就变得聪明了。我讲的算我的,如百度一下,也许有更科学的解释。静不是生惠,而是让人能悟到一些惠。

回过头来再说钓鱼,它是一项很休闲的项目,要求能静下心来,这倒暗合静能生惠的道理。

在钓鱼界名声最大的是一个叫姜子牙的老头,愿者鱼儿上钩,体现了崇高的人生大智慧,所以人们会认为钓鱼可以增加智慧。实际上世人只看到了表象,不是钓鱼增加了智慧,而是智慧的人在钓鱼。世上钓鱼的人很多,谁都比姜子牙钓鱼技术好,他连鱼钩要弯的和要安放鱼饵都不懂,但是没有一个人因为钓鱼生出超过姜大爷的智慧。

我听说过吃鱼能长脑子,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钓鱼应该不能长智慧,不然世人都去钓鱼去了,还学习其他的干啥呢。

钓鱼是一项不错的休闲娱乐活动,最大的好处是磨炼人的心性,让人体会到物我两忘的人生智慧。但这种境界也不是谁都能明悟,大部分人钓了一辈子的鱼也不过还是如我一样的俗人一个。

休闲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人不能永远绷紧,一张一驰才是生活之道。人生需要放下,暂时的放松有时会让人顿悟,也是人们常说灵感。这也是有人认为钓鱼等休闲活动能长智慧的原因。

钓鱼让人身心愉悦,暂时放下俗事,去尽情感受钓鱼的乐趣吧!


古井不波69


也是 也有笨的 就是我 我就是钓鱼届那个空军大院长大的孩子 到哪都空军 三个人去我空军 一个去我还空军 人家钓大鱼 我钓小不点 那也阻止不了我去的欲望 钓鱼人 对于钓鱼 是一种精神 忘我 乐观 起早贪黑 不怕晒 不怕饿 不怕刮风下雨 不怕钓不到鱼 说到底 就是干就完了



爱生活的小顺子


钓友你好,很高兴交流这个问题!至于钓鱼人聪不聪明这个问题我也不好下定论,只是我觉得钓鱼人有以下特点:

1.钓鱼人毅志力顽强。只要外出垂钓,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炎热还是寒冷,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有收获还是空军,钓鱼人都么能坚守在钓位,并且无怨无悔。

2.钓鱼人善于学习。要是有新的钓法出现,我们就会去学习;要是有新的饵料出现,我们就会去尝试;要是有空闲时间,我们就交流钓技;要是有时间,我们就会在网络上学习钓技。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向往鱼获的心。

3.钓鱼人善于观察。看见别的钓友能钓到鱼,就会观察他是用饵、抛竿、选窝等等。多年的垂钓经验,不管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域,总能及时的找到最合适的钓点。

4.钓鱼人善于总结。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季节,什么样的饵料,什么样的窝点能钓到鱼,我们都会铭记于心。遇到钓不到鱼的情况我们也会铭记于心,以免下次再空军。

5.钓鱼人善于变通。但钓不到鱼的时候,我们就会及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比如重新调漂、换子线、调整饵料、打浮等等,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能争取更多的鱼获。

6.钓鱼人有耐心。即使有的时候一天钓不到几个鱼,即使半天才吃一次,即使一天都没有口,我们都会坚守在钓位,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希望,那就是一不小心就能钓。

总的来说,我为我是钓鱼人的感到欣慰!以上仅为个人意见,仅供交流,如有不妥之处望谅解,谢谢!








胡人913


说钓鱼人知不知慧我不敢说,但是我敢说钓鱼人都是动手能力超强的人,这个我想大家应该不反对吧,为啥如此说,那我就从以下几点去细说吧。

  • 第一,为了钓鱼,跋山涉水,自己开路开钓位!
  • 第二,为了钓鱼,自己动手绑钩,做线组!
  • 第三,为了钓鱼,自己制作窝料,饵料!
  • 第四,为了钓鱼,钓友甚至有的都自己动手做喜欢的竹制鱼竿!
  • 第五,为了钓鱼,也为了适应各种复杂鱼情,学习更多的钓法钓技!

第一,为了钓鱼,跋山涉水,自己开通去往适合垂钓的钓点,清理出一片适合垂钓的钓位!

作为野钓爱好者,其实我们应该都有遇到过,到达一个陌生的水域,为了找到更好,更适合自己的钓位。出发寻找成了关键的一步,因为,许多的自然水域,真正适合垂钓的其实往往都是人烟稀少的地方,而这样的地方如果有个几天垂钓,那么就会养出一个全新的窝子,而这样的窝子比较陌生,鱼口也比较陌生,所以一旦鱼儿进窝,那么垂钓中鱼,确实会比人员密集,或者相对较吵的地方更高效,中获大鱼的机会更大!

所以,为了这样的钓位,为了到达这样的钓位,重新开路成了关键的一步,当然了,没有路,这根本难不倒钓鱼人。引用鲁迅先生的话,“世上本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所以,钓鱼人的第一项动手能力,开路开钓位!

第二,为了钓鱼,动手绑线,绑钩,这种基本技能又怎能难得倒钓鱼人呢?

垂钓本身一直都是在自我升华,自我学习,自我升级。把钓鱼比喻成游戏,其实也未尝不可,就像游戏,第一步要建立一个账号!

而钓鱼也是一样,从最初的买下第一批钓具,这只是体验的开始,因为刚学,什么都不会。不会钓鱼,不会开饵,不会做线组,所以一切都需要去商店买现成的。

但是,随着长时间的垂钓,切线跑鱼,跑着跑着,就有了一个逆向思维。渔具钓的线组绑的不好用,所以就有了自己翻找教程,学习了钓鱼生涯的第一个动手能力,学绑线组,学绑各种鱼钩,因为自己绑,才是最安心的,这就是钓鱼人的第二项动手能力,绑钩做线组!

第三,绑钩绑线如果是基础,那么制作窝料,饵料,绝对算的上是高级技能了!

其实说制作窝饵是高级技能也未尝不可,因为想要做出适合垂钓,适合鱼儿入口的窝饵,我们就需要有一段很长时间的垂钓认知沉淀。

确实,想要制作出可口的,好吃的窝饵,那么我们就得了解各种鱼儿的生活习性,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对症下药”,做出各种各样的窝饵。

就比如,在钓鲫鱼时,多少朋友会自己制作酒米呢?比如钓青草鲤等大型鱼类时,玉米窝料是最经济实惠的,因为在钓大鱼时,往往都需要一个很大的窝子,如果靠买那样成本太过大,所以才有了自己制作的玉米窝料,出钱更少,经济环保,而且更加实用!

所以为了钓好鱼,钓鱼人越来越不局限于只会购买,只会使用成品的商品饵,因为如此,才有了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窝饵制作教程。这就是钓鱼人的第三大动手技能,窝饵制作!

第四,钓鱼本身就是一直在动手,在捣鼓,所以有多少人玩过自己制作鱼竿呢?

其实钓鱼人都有一种情怀,那就是念旧!是啊,随着越钓越久,许多钓鱼人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渔具装备,有了一种想法,一种怀念小时候的垂钓生活。

我想60、70、80年代的钓鱼人,应该都有过拿竹竿钓鱼的经历吧,是啊,那会家境条件所限,而且垂钓事业也没有那么发达。所以为了钓鱼,只能自己找竹竿,做钓具。

随着经济的发展,钓鱼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各种材质的鱼竿也一步步的更新换代,不过有些钓鱼爱好者,使用了多款鱼竿以后。就有了想要自己做鱼竿的想法,砍竹子,做一款只属于自己的鱼竿,这才是钓鱼生涯里最为让自己自豪的事情!所以,钓鱼人的第四项动手技能,也是高级技能,手工制作钓鱼竿!

第五,也许,以上几种是属于动手能力的话,那么为了适应各种垂钓,各种钓法钓技就属于钓鱼人的学习能力了!

钓鱼本身都是在学习,在成长,从一杆一线去钓鱼的简易,到了各种水域各种钓法的繁杂。

原先的一杆一线钓鱼是因为那会的资源好,那么随着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种捕鱼技能的出现,更多的自然水域开始出现了垂钓匮乏期,鱼少了,也难钓了。这也就有了钓鱼人去研究,去尝试各种各样的办法,想尽办法钓上鱼。

同时,钓鱼也因为众多钓法的出现,导致了许多地方有了不同的,特殊的当地钓法。所以为了能钓鱼,我们就得去适应,去学习。而钓鱼本身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钓法,如,海钓,路亚,矶钓,台钓,传统钓,筏钓,欧鲤钓,飞蝇钓等等!

这些钓法都是为了能更好的适应,适应各种各样的可垂钓环境,可垂钓鱼种,所以,钓鱼人的第五项能力,学习,为了钓鱼学习各种钓法钓技,学习学会适应!

最后总结!

钓鱼是一种技能,而这项技能需要着许多钓鱼人,通过自我学习,自己动手去升华它,让它越来越全面。所以我如果说钓鱼人是动手达人,学习达人,钓鱼朋友们,你们不会反对吧。其实说钓鱼人是“十项全能”,“十项铁人”其实都不为过!朋友们认同的,请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意思!

喜欢我的文章的,请关注我,也欢迎朋友们多多关注,转发收藏,谢谢大家阅读!!!!


啊峰爱钓鱼


看了这个问题,我想说几句,什么闲暇出智慧,钓鱼的人都是智慧之人,真是太抬举了钓鱼人。关于闲暇,这一点可以说,凡是痴迷垂钓之人,大都是有空闲时间的人,特别是退休后没事做的人,占了钓鱼人的百分之八、九十。还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人,都是有工作的人,他们只会乘礼拜天或下班早,啾空去河边过过手瘾,钓个魚哪里会和智慧搭上界?

空闲的人不会出智慧,除非利用空闲时间学习钻研学问,这样,也许会令人变得聪明智慧起来。

钓鱼的人,无非就是在垂钓过程中,不断学习和钻研先进的垂钓技术,饵料的配比,钓位的选择,魚情的研判,这些都是钓鱼人耍上心的。大智慧在河边派不上用处,倒是钓鱼小技术,对钓鱼人大有帮助。

一个人要有智慧,主要靠自己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再加上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勤奋好学,不耻下问,随着知识的增长,你就会变成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钓鱼是河边的事,与智慧无关!!


新铁汤元


一种个人爱好!好处是即锻炼身体友改善了心情!








王其彬


自古以来,钓鱼是一项高尚的活动可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陶冶身心,有益健康,因此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在我国,钓鱼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代不少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如韩信、曹操、韩愈、柳宗元、苏轼、陆游等都喜爱垂钓。虽然垂钓的人很多,但是同样都是钓鱼,其目的的意义却截然不同。宋代诗人王令就曾说过:“古今同为渔,意义不相似。”单就古代人的垂钓意义目的,也有各种各样。

一、不是钓鱼而是“钓人”

于我国的钓鱼史有多长,似乎不可考证,据说最早有记载的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但流传甚广的当属姜子牙直钩坐钓台了吧。那姜太公是俗称也是尊称,他字子牙,是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了殷朝。他80岁时在渭水边垂钓,他的鱼钩是直的,故民间有俗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整整垂钓了10年,三千六百天啊,终于“钓”来了周王,于是姜太公钓鱼成为后世心怀壮志宏猷人的楷模尽管他的故事流传几千年,但他的钓法如今已不为世人所用。后来的钓客在设备上不断更新,钓法上不断创新,当然通过垂钓所得到的体验也就五花八门,且看初唐诗人沈全期的《钓竿篇》: “朝日敛红烟, 垂竿向绿川。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避揖时警透,猜钩每误牵。为看芬饵下,贪得会无筌。”

二、避世稳居,钓鱼解忧

古代不少遭贬的官吏,作了埋名隐姓的渔翁,以垂钓来排忧解愁,躲避。这样的事例在历代封建王朝都可以找得到。其中最耳熟能详的要属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历来是人们传诵的垂钓名篇,诗中所刻画的天寒地冻,人鸟绝迹,渔翁独钓的图景就是暗寓自己在被贬以后仍然坚贞不屈的品格。

此外在《南史·渔父传》也有记载,在浔阳江上一渔父垂纶而大声唱叫,太守觉得奇怪,问他有无鱼可卖,其笑而答曰:“其钓非钓,宁卖鱼者乎。”悠然鼓棹而去。唐代崔铉为江陵太守时,楚江上有钓者不言姓名,得鱼则换酒喝,崔铉问他是不是垂钓的隐士,对方答曰:“姜子牙、严子陵,世上的人都以为他们是隐士,殊不知他们是借垂钓而钓其名也。”简直就像后世的禅宗谈禅。

闲暇的智慧是尝试突破,是寻找不平凡,是人性化培养的机会。让我们放提升能力,提高效率亦或放缓脚步,踏踏实实地,智慧地做好每一件事。让智慧在闲暇中流畅,而不是在忙碌中殆尽。

最后总得来说钓鱼人是智慧的,也是吃的苦,耐得劳的。就算没有闲暇,哪怕忙里偷闲,拿上杆子,一人一杆一水,那是钓鱼人梦寐以求的最高意境。






出彩的老虎


智慧不智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施钓过程中需根据鱼情、天气、水深、远近灵活变通施钓。心态要好,钓鱼就是休闲、投个乐,不要唯鱼是途,留大放小。

钓鱼要有几得:苦得、累得、热得、冷得、饿得、等得、忍得,要耐得住寂寞。最后走时记得清理走自己仍下的遗弃物。


抹掉日美


1

钓鱼人最聪明

一根短竿、一条细线、一个小钩就能把水里的鱼逮出来,哪怕鱼儿藏在草盖下。

2

钓鱼人最愚蠢

市场的鱼5元1斤给钱就卖,钓鱼人往往非要花很长的时间、跑很远的路、去钓10元1斤的鱼。

3

钓鱼人最不会过日子

大把大把的花票子,买竿子,累计起来的投资如果买鱼可以吃N年。

4

钓鱼人最能吃苦耐劳

只要能钓鱼,什么累都能挨,什么罪都能受,起早贪黑、跋山涉水权当家常便饭。

5

钓鱼人最善良

最同情弱势群体,小鱼一概放生。

6

钓鱼人最狡猾

先给鱼送上好吃好喝,然后让鱼儿不知不觉进入温柔陷阱。

7

钓鱼人最接地气

每到一处立即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的是更好的了解水情、鱼情、钓情。

8

钓鱼人最温柔

为了取悦家庭领导,获得一次准予出征的许可,极尽甜言蜜语、溜须拍马、献媚取宠之能事。

9

钓鱼人最团结

不管在哪里,只要一说都喜欢钓鱼,哪怕素不相识,哪怕存有代沟,距离一下子拉近,接下来有说不完的钓鱼经。

10

钓鱼人最灵活

短竿不行用长竿,荤饵不吃喂素饵,大钩不行换小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