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很难做,因为好人老是委屈自己”。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现在的“好人”真的很难做。

为什么会觉得“好人”难做呢?因为根本就没有人理解你,没人觉得你是做“好事”。有的时候有的人总是喜欢欺负老实人,觉得他们都是应该的。觉得他们好欺负,指使他们干任何事情。

“好人”总是为别人着想。却没有人为他们着想。就像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一样,就因为没有及时公布资金去向,被司马3忌实名举报。就连北京市民政局也对韩红基金会在此次的抗击疫情表示肯定与支持。但这个司马3忌又改口说举报的是韩红基金会的理事长李建。可见真的是什么人都有。

好人有时候真的是在委屈自己

在今天的时代,“好人”真的很难做。“好人”真的有时候并不平安,像钟南山这样的80多岁的老人至今仍为抗击疫情而主动请缨,17年前就在他的带领下战胜非典。这样的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大“好人”居然还有人在网上骂他。80多岁本是颐养天年,好好休息的时候。却总是委屈自己依旧在为国家做贡献。

好人不能总是委屈自己

任何年代都不能没有好人,我们也不能总让“好人”寒了心。他们委屈自己做好事,却得不到一点回报,做好人真的很不容易。“好人”不能老是委屈他们。好人要让他们一生平安,不能让坏人老是欺负他们。


光的旅行


感谢

好人很难做,因为好人老是委屈自己,你怎么看?

世上好人千千万,总有一天会好报,人都说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在当今社会上好人不会说好听的话,只要人家说出的事,就会答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会完成。那怕是自己去求别人也会把事办下来。

例如:去年一个朋友找我借了点钱,说好最快时间给我。可是一等就是好几年,到现在还没有给,好人当了,到最后要的时候 ,又成坏人了。不就几个钱么,又不是不给,说话真的气人。唉难啊! 委屈了自己,到最后还说不到好。

有时候好人做久了,别人知道了你的脾气就会依赖性的找你干这个,干那个。依然做自己,不管做什么,只记住一句话,好人终有好报。


豫甘两地


很正常,所以我尝试让自己的善良带点锋芒。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店长让我管理门店的钥匙,我想大家都不容易,而且只是暂时让我管,就当给别人面子,帮帮忙。后来有几天了,我提出交出钥匙,可还是让我管理。我觉得好嘛!疫情,都理解,在帮帮忙。前两天全面复工,可是都养成习惯,还觉得我好像是应该的。瞬间就不管了。

好人难做,管钥匙,你首先不能保证东西是否遗失,不然是你的责任,其次,你得比别人早起开门,最后没有酬金,还觉得是你应该做得。

所以做好人难,希望你的善良带点锋芒。


青衫戏人生


每个人对于好人的定义都不一样,我对好人的定义是这样的:与人为善,不做损人利己的事,量力而行地帮助他人。

按照我这个定义来讲,好人并不难做,与人为善不是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对别人友好、友善并不需要牺牲自己。

损人利己往往意味着阴谋、诡计、欺诈,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对他人造成不利。不损人利己,通过正当手段获得自己想要的,通过正当途径光明正大竞争,不影响做一个好人。

帮助他人是完全正确的,这也是大多数人评判好人的重要标准之一。

很多人就是因为乐于帮助他人,无条件地接受别人的帮助请求,即使牺牲自己的时间,将自己的事向后拖,也不愿意拒绝。

这类人是大家众口一词的好人,但是时日久了,他们自己会感觉累、难,偏偏这类人又不善于倾诉,憋闷地久了,就会觉得委屈。

这类人往往不愿意拒绝别人的请求,害怕因为自己的拒绝伤害到他人,害怕因为拒绝失去信任,害怕因为拒绝失去朋友。

其实只要明白一点就好:帮助他人,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学会拒绝。

因此我认为好人并不难做,即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他人的人,是“好”得过头了;这类人虽然会感到委屈,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人”。


泊雨渡风


我认为好人确实难做,但不只是因为好人老委屈自己。

做个好人意味着,你要体贴照顾他人的情绪,尽自己所能的帮助他人,要有先人后己的崇高道德思想,还要长久、持续的做善事。好人难做主要的原因有三——


01 家人的不支持、不理解

我们国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古时仁孝礼义的思想备受推崇,现在国家倡导的八荣八耻中也提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做好人是件光荣的事,为什么家人不支持呢?

因为有的好人大公无私,将公众的利益置于自己之前,置于家人之前,为了让别人过得好不惜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与幸福,虽然他的出发点是无私的,却伤害了家人的权益,没照顾家人的感受,令家人无比伤心,因此反对、不理解好人的行为。

我曾在电视剧里看过一个好人。好人的名字叫老刘,他们单位最后一次分房,名额有限,在老刘家和老吴家选。老刘在单位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为人忠厚热心,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老刘一家四口挤在一个租来的小房子,老刘老婆早就想有个家,但前面几次分房,老刘都以还有下次分房的由头,把自己的名额让给别人。这最后一次,他老婆放话“再让就离婚",本只是想吓吓老刘,没想老刘还真让了。

因为领导找他谈话,说老吴因公牺牲,留下的孤儿寡母生活不容易。老刘一听,立马就让了,老刘老婆听了又急又气,流了一夜的眼泪,想着过去多年老刘总是为了别人委屈自己和孩子,第二天天一亮就拉着老刘去离婚。好好的家庭就地破碎。

艺术源于生活,现实里肯定也有像老刘这样为了帮助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家庭的利益的好人。这种好给人的感觉很复杂,你是受益人你容易感动他的付出,但当你是被牺牲的人时,而且你总是被牺牲时,你就很难理解他的作为。


02 他人对好人的误解和看轻

社会是个大染缸,有白有黑还有灰,有好人也有坏人,还有打着好人名义干坏事的人。由于总是被一些坏人坏事消耗信任度,人们对别人的信任越来越低,慢慢的对好人有了一些奇怪的偏见。

①有部分人把包容迁就的好人当成软弱无能的人

首先我得强调,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善良的普通人,不会恶意看轻或者主动伤害他人。确实有少部分会把别人的善良当软弱。你好心忍让,他当你胆小怯懦,你善心帮忙,他却当你愚笨好欺负。

我们村里有个大爷,常年都是乐呵呵,家里种的菜被人砍了,鸡被人偷了,他从不计较。村里有事他总是抢着帮忙,有好几个叔叔当面说“老易啊,你真能干”,背地却一起嘲笑他:“那个老易,就是个傻的,脏活累活都给他干!”

有人看不下去,跟易大爷说,大爷还是乐呵呵的,他说:“让别人说嘛,反正我能做就多做点。”然而他的包容并没有换得其他叔叔的称赞,好在村里大部分人都还是喜欢易大爷的。

②认为好人应该无条件的、方方面面对自己好

有部分人接受好人的帮助时心安理得,还认为好人就该对一直自己好,还得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若不满足,就对好人心生怨恨,当年发文抹黑孙俪的向海便是如此。

孙俪好心资助贫困学生向海多年,向海先是感激,渐变埋怨,最后竟发了五千字长文讨伐孙俪,指责她中断了对自己的资助,抱怨孙俪自己资助时非常小气,孙俪顿时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备受指责。

向海讨伐孙俪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一部手机上。靠着孙俪资助上了大学的向海,没有想着努力学习,报答恩人、回报社会,反倒一门心思和同学攀比,甚至向孙俪索要6000元的手机,他觉得孙俪既然资助他,就应该满足他所有的要求。面对这样不合理的要求孙俪断然拒绝,并停止了资助,为了报复向海便发布了抹黑孙俪的文章。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啊!

③误解好人的善心,认为好人做事必有所图

时常有误解的善心,远的不说,就说最近韩红为新冠肺炎募捐,不仅亲力亲为提供援助还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号召大家捐钱捐物。这样无私忘我的善心善行,居然还有人恶意举报、造谣生事,说韩红骗捐,利用集资赚钱。造谣的人用心多险恶!

名人公开做善事都会被误解,何况普通人?要做个好人,真是太难了。


03 总是忍让他人而委屈自己,身心疲惫、资源匮乏难以长期坚持做好人

①不被家人和社会理解时的身心疲惫

好人做好事不求回报,只要别人认同理解,好人就会觉得很开心,但有些时候,好人的善心不被外人理解,家人也不能理解。好人也是人,也有心,会难过、会辛酸、会委屈,当这样的负能量堆积得多了,好人的心就会很累,会崩溃。崩溃了,他就再也做不了好人了。

②做好人也需要能力和资源的支撑

有人说“善行也要量力而为”,我觉得这句话很对,因为做善事也是需要能力和资源支撑的。不是非得用钱才能帮其他人,但人的精力和体力有限,财产也有限,总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就像银行里的存款只出不进,终有清零的一天。


总结:好人确实难做,难在他人对好人好事的不理解,难在社会对好人好事缺乏信任,难在缺乏资源来支撑持续的付出。

好人难做,好人就会越来越少,直到消失。难以想象缺乏善行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一定会糟糕,到时你昏倒街头,可能连个帮你打急救电话的人都没有。

愿你我用更温暖的心去看看待他人的行为,愿善心善行都得好报,这样我们才会共同拥有一个更温暖美丽的世界。

如果您觉得我说得还不错,请给我点个赞吧!欢迎您关注我@晚晴心语


晚晴心语


做好事是奉献。是心甘情愿,发自内心。做完好事有愉悦感。 做好事有成就感。随之一起开心!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格局大点儿,清空心灵的负累,让生活轻盈!


chen翔远


是的,好人难做,好人老是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我们只有保持一颗豁达的心,有时侯说不定你收获到意外的惊喜呢!好好体会。



禅茶一味禅


好人,可以理解为善良,对他人好。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刚来到世上,起点都是一样的,都是对这个世界无知的婴儿。

就像一张白纸,有可能被染成任何颜色,这就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相关了。因为社会太复杂,每件事在不同的人心里都有不同的见解,这和后天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但是人和事都有双面性,我们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那么有没有一个标准可以区分它们呢?我觉得没有。

1.从思想方面来看,“好人”明白事理,懂得道德伦理,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更全面,更长远,更为别人着想,而且经常换位思考,害怕自己的言行举止会伤害到别人。

2.从行动方面来看,“好人”做更多好事,言行举止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益于他人,而且顾大局,以别人或集体的利益为重,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

可以看出,“好人”确实不好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和受委屈并没有太多联系,生活中必不可少一些误会和委屈。

过马路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这的确让当事人挺委屈的,但是同时,他的善举得到社会的认可,是模范作用,应该给予鼓励。

我们不是特意去做一个“好人”,我相信这是发自内心的行为,即使好人难做,会受一些委屈,也阻挡不了我们善良的心灵自发的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因为这就是爱。关注我,用心相待,让爱发声。


泡一泡才知道


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能量守恒的,同样,善良也是守恒的,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付出一份善良,就是播种一份希望,收获一份心安。

人生就像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份善良,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馈给你,当这份惊喜悄然来临,就是我们所说的运气,其实,这就是你久积的善良,命运对你的另一种回馈。

做人,别计较得与失,别畏惧苦与难,在世人看不见的地方,老天一定会给你不一样的喜乐平安,其实,善良的人,根本不会吃亏,因为善良人的福报,在后面。

善良的人,经常会说一句话:做人,学会吃亏,吃亏是福。因为与人为善,就是于己方便,播种善良,收获美好,好心有好报,帮人必有人帮。

人生是一场迂回曲折的轮回,在这里迂回一下,就可能在那里积蓄了力量,你当下所承受的苦与难,伤与痛,得与失,在未来的某一天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回馈给你。

在任何情况下,人都不能违背自己善良的本心,帮助别人,也是在为自己积累福报!善良的人,老天会有回馈,福泽总是追随,俗话说,积石成山,积水成渊,付出的善良也许一时不会开花结果,福报却已在来的路上。

人这一辈子,要做就做善良的人,善良的事,不用刻意让谁知道,不必需要让谁赞扬,头顶有青天,举头有神灵,善良的人有后福,作恶的人有天判。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多做好事,积累行善的人家,一定有充裕的喜庆;常做坏事积累恶行的人家,一定会留祸殃给后代子孙。

人活一世,不一定要日日行善,但一定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恃强凌弱,不仗势欺人,心存善念,真心不会少,多行善举,福报自然不会远。

行善事,积德性,不仅关乎自己,更关乎家庭子孙,你的德性影响着家风和子孙,反之,你作恶,也是在为家庭子孙积累罪孽,有修养的善人,必定家族兴旺发达。

儒家说:人有善行,众必敬之。我们对别人好,其实也是为自己好,凡事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作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你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人;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你要想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佛说: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老子》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你的善良,就是你的福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上天,不会亏待每一个善良的人。

生活中,都有自己行为的因果循环,善良,是每个人的福报,你把一颗善良的心,真实的付出给了这个世界,世界也会福报与你甘甜,一直善良下去,只问自心,不问得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些不经意间的举手之劳,藏着你的人品和好运,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人心念善,即有善报;心中念恶,即有恶报。

一个选择善良 ,做善事的人,必定会事事顺利,路会越走越宽,人缘会越来越好,运气永远不会差。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义,你只管善良,听从自己的内心,去做想做的事情,一切自有安排。

佛说: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






上善下和


念念不忘一时“坏”,抛之脑后一世“好”

1.基本观点。好人(也可以称之为“老好人”、“老实人”)难做不仅是因为好人老是委屈自己,更是因为别人对你的“好”习以为常,认为你的“好”理所应当!

2.对好人有更高的期望值。好人难做,做好人需要委屈自己,那是因为人们对好人往往有更高的期望值。你对别人一点好,对方就会希望得到更多。人们总是希望得到更多、更好,这是很普遍的人性。

3.一时的“坏”更容易让人念念不忘。当好人成为一种标签,就让好变了味。人们习惯于你的好,认为你的好是理所应当后,你不去主动承担更多,吃更多的亏,做更多“无私奉献”,反而会变成了“坏”。

好人难做,我们不能做无差别对待、不讲原则的好人。凡事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保持内心的本善,倘能还能感染他人,让更多的人从事好人的事,那就更是善莫大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