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詩歌還有意義嗎?會像旗袍和唐裝,或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的懷舊,終會消亡?

詩歌女孩


詩歌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消亡,在古代詩歌是文人墨客聚會的話題,也是名人志士抒發愛國情懷和內心情感的真實寫照。為什麼現代人很少人喜歡詩歌那,我認為主要是時代變了,現今社會太浮躁和快節湊,內心變得不再平靜。在中國五千年曆史長河中,詩歌是濃重而有不可缺失的部分。我覺得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細緻的分析一下。

1、詩歌受眾群體的變化,古時候詩歌是精英群體和主流人士的基本技能。在古代高層和精英人士都比較喜歡詩歌,受眾群體基數龐大,有需求就有市場,所以古代詩歌很燦爛輝煌。

2、詩歌在現代是小眾喜歡,現在社會節湊太快,每天忙於工作和家庭,所以現代人容易接受簡單明瞭的語言,快速接收,快速解決,不會太去想太多。

3、詩歌仍然有很多人喜歡,他們互相學習,互相探討,會因為寫一首好的詩歌而歡呼雀躍,興奮的像個孩子,會因為生活瑣事弄的心情焦躁,而借詩歌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感情。

詩歌是不會消亡的,雖然現在是小眾的愛好,跟泛娛樂沒法相比。但是詩歌的樂趣始終如一,詩歌是很好的我文化載體,簡簡單單幾十字,就能寫盡人生百態,世事變遷。






五點半讀書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你被詩經的這首詩感動了嗎?

“詩言志”是我國古代文論家對詩的本質特徵的一種認識。詩以言志,歌以詠懷,就直意了詩歌永遠不會消亡的本質屬性,只要有志只要有懷,詩歌就永遠不會消亡。

不可否認,詩歌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淡靜,完全沒有了志向的奔騰和情懷的起伏。人們能舉出數十上百種原委來指定詩歌的淡靜,其中最難反駁的一個原委就是樓主所提,詩歌會不會僅成為很小一部分人的懷舊所依?我覺得大可不必擔心詩歌圈子太小。其實詩歌的圈子很大很大,不是旗袍和唐裝這類服裝形式所能比擬的。一首唐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傳承了一千多年依舊被當代的兒童首選背誦,圈子太大了。《詩經》的第一首《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傳承了近三千年依舊被絕大多數青年男女熟知,圈子太大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首古唐詩有幾個奮鬥中的中年人忘記了,圈子太大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出自三國時期的《龜雖壽》老年人夢中難忘,圈子太大了。一首《我愛你中國》被天涯海角的中華兒女傳唱得熱淚盈眶,圈子太大了。

不言而喻,好詩歌縱經千年風雨圈子也不會縮小一分。可見我們感覺到詩歌淡靜了的最主要的原委就是沒有好的詩歌問世。本次武漢爆發的病毒疫情讓我們再次感覺到了詩歌的熱血情懷和同舟志向。日本各界捐贈的抗疫物資上醒目的古詩詞看哭了無數的國人。有取自日本國長屋王偈子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有改編於中國古詩詞的“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有出自唐詩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更是出自公元前幾百年的《詩經·秦風·無衣》,原是一首戰歌,表現秦國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的氣氛,也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展現。能夠言眾人之志,抒家國情懷的詩歌永遠不會消亡。

真心希望讀到此文的每一個人與我共鳴。


韓長安


在當代,詩歌當然還有意義,而且意義巨大。中國被稱為“詩歌的國度”,詩歌曾經是中國走向世界並引以為榮的一張亮麗名片,它是一種精神血脈伴隨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史源遠流長,經久不衰。其間湧現出屈原、李白、杜甫丶蘇軾等無數大師燦若星河,照亮了詩歌的夜空,為後人留下了萬古不朽的精神財富,催人奮進,給人力量。

其實詩歌從未消亡過,也永遠不會消亡。詩歌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流派眾多,可謂包羅萬象。單從字面上理解就可以分成詩和歌,詩、辭、歌、賦都屬於詩歌的範疇,唐詩、宋詞、元曲都是詩歌領域光彩奪目的瑰寶。古人寫詩歌多是用來吟頌、唱和的,有的也譜上了曲子,比如唐樂府和元散曲。詩歌源自生活,伴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緣情而發,自然而生。詩歌是人們賴以抒發內心情感的一種主要形式,是對世間萬物的心靈感知。勞動號子就是是原始最淳樸最美麗動聽的詩歌,因此時下流行的歌曲從廣義上講也是詩歌的一種通俗化、大眾化的表現形式。鳳凰傳奇演唱的那首《荷塘月色》不就是一首優美動人的愛情詩歌?從周杰倫填詞的那典《東風破》中你難道沒有聽出牽動鄉愁和回憶的潺潺詩情和悠悠古韻?所以說詩歌不但沒有消亡,繆斯女神就在你的身邊明眸善睞,淺吟低唱,靜靜地洗滌著你孤獨的靈魂,默默地撫慰著你昨日的憂傷……生活中不是沒有詩歌,只是我們缺少了發現她的眼睛和感知她的靈魂!

單從現代詩的角度來看,詩歌作為一種陽春白雪白的高雅藝術,是智慧的結晶,是一枚葉中感悟人生的滄桑變幻,是一滴水裡看世界的氣象萬千,象牙塔的藝術高度以及欣賞者文化水準的參差不齊詩決定了她當然不可能象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那樣大眾化、國民化。詩源自生活又是生活的高度昇華。我們不可否認每個人心中都曾經有詩情萌動,但真正能將它寫成優秀詩歌的的確不多。當然其中還涉及到詩歌創作的方法:立意、取象、寄寓等諸方面的因素。現代詩艱難跋涉到今天,也曾有過它的燦爛和輝煌。從郭沫若的《女神》發仞,再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以及上世紀八十年代異軍突起的朦朧派詩人舒婷、北島、顧城……也可以說是群峰林立,蔚為壯觀,給我們枯燥乏味的生活和疲憊不堪的心靈灑滿了詩歌的陽光和正能量。當然,任何事物的發展歷程必然會是波浪式前行,有高峰就會有低谷。不可否認(也不能迴避),當今社會生活節奏的提速以及物質元素的衝擊等諸多原因,最近一個時期詩歌的不景氣的確是現實存在。當然,這也與那些拋棄傳統、脫離現實、崇洋媚外的所謂的“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詩人們寫的那些讓人聽不懂的無病呻吟之作不無關聯。脫離了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的詩歌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苗,被時代和讀者遠離和拋棄甚至被視為另類也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內的事情。我們要學習和借鑑世界上的一切優秀文化,但決不能拋棄老祖留給我們的傳統精華和寶貴土壤。況且單就詩歌而言是我們的傳統強項,一味地拿來主義就頗有些“買櫝還珠”的譏諷。請不要忘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現實生活中,詩人只是一個崇高的稱謂,與個人生存卻無多少實用價值的,除非你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行業可以有學者、教授,詩人卻自古至今卻從未有過官方印證的職稱和待遇,這也許也導致了詩歌存在的尷尬境地。詩歌創作是一條孤獨(甚至痛苦)、艱辛而又漫長的精神苦旅,所以往往起初趨之若鶩,最後真正能耐得住寂寞甚至需要守得住清貧堅持下來的沒有多少。這也就造成了整個時代詩歌愛好者很多,真正的詩人卻寥若晨星的現狀。也許正因艱辛如斯,詩歌才被稱為“文學的王冠”,好的詩歌才能夠永恆不朽!就以自己為例,作為一個詩人,堅持詩歌寫作三十餘載,創作的詩歌何止千首,但真正散見於報端的也不過那麼幾十首,微薄的稿費更不能養活一個家庭。但現在寫詩已經成為我的一種愛好和習慣,一種精神的寄託,就象呼吸一樣自然。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將生活中令你怦然心動的精彩瞬間記錄下來,詩歌的海洋就一定澎湃洶湧。詩歌更不會因為幾個詩人的殉道就只剩下恐懼和悲哀,屈原走進了汨羅江,詩歌的江河不是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對於詩歌現狀,我們不能盲目樂觀,也不必悲觀絕望。就讓我們在默默地期待中堅信:只要生活中還有陽光和愛,只要生命中還有激情和感動存在,就一定有詩歌的喝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屋脊的詩歌不但不會消亡,還一定會伴著民族復興的鏗鏘腳步,和唐裝和漢服一起走上國際的T臺,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欲上下而求索……

一一現在,對,就是現在,讓我們以詩歌的名義虔誠等待……

下面附上我最近寫的一首小詩,與心中還向往著詩和遠方的朋友們共勉!更希望大家關注和評論。

去遠方

從小我就渴望去遠方

去一個高山流水鮮花盛開的地方

夢想顫動透明的渴望

繽紛的詩歌一路芬芳

長大後我去過遠方

故鄉之外千里之遙的地方

都市太鬧鄉村又太寂寥

浮躁著世界流行太多的無奈和骯髒

現在我還要去遠方

烏雲是雄鷹張開的翅膀

閃電照亮暗夜的迷茫

哪怕遠方真得一無所有

我也要去品嚐那份

本該屬於我的孤獨和憂傷

2020.3、6鄭冠清寫于山居齋


山居齋主


當代的詩歌,很少有精品,很難觸動人心,很難讓人傳送。根本的原因,當代幾乎沒有詩人。大部分的人都是無病呻吟,既沒有思想,也沒有情感,更沒有押韻的美感。

一首好詩要有情感,有思想,有音韻的美感,要能打動人心。

很多所謂當代的詩歌像白開水,甚至汙水,實在無法品味!



丁止正of政成公


我不認為詩歌在當下只是少部分人的懷舊,懷舊是每一代人都有的情感,而詩歌卻是人類共同的情感宿主。假如有一天,人工智能充斥街頭,詩歌就是人類和機器人的唯一區別。

一、縱觀歷史,文學表達的火焰從未熄滅過,儘管有時候它很微弱。

二、詩歌形式的變化,伴隨著歷史局勢的大破大立,人的生命短暫,不能完全看透。

三、所謂現代詩,只是表達了二十世紀曆史轉局中的彷徨和苦悶,伴隨民族偉大復興的詩歌還沒到來。

詩歌是支配我們情感的底層代碼,無用之用乃大用,讓我們靜待詩歌的復興與繁榮。





司文學舍


詩是人類文化和文明,伴隨人類文化文明而生,文化文明不滅,詩不滅。

所說的滅,只是在三維空間裡,而在更高緯度裡,一切皆在,無有滅亡。

心不滅,詩何以滅。



地藏願海——無度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搞清楚什麼叫詩歌,詩歌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詩歌的含義

詩歌,是一種用語言來表達思想情感的文字。它按照一定的音節和韻律要求,反映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泛指,各種體裁的詩。它高度反映社會生活,凝聚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情感,富於想象。語言形象精練(分行排列),有鮮明的節奏和韻律。根據作品是否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以及是否直接抒寫作者的感情,

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根據作品在語言上有無格律,又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

基本解釋:

中國古代,稱不合樂的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統稱為詩歌。

引證解釋:

①.《漢書.禮樂志》:“和親之說難形,則發之於詩歌詠言,鍾石筦弦。”

②.魯迅《書信集•致竇隱夫》:詩歌雖有眼看的和嘴唱的兩種,也究以後一種為好。

詩歌不會過時的理由

鑑於詩歌的基本含義和屬性,高度反映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就足以說明詩歌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更不會消亡,只要有人類的存在,就會有詩歌的一席之地。具體理由有三:

1.人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每個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都是主宰者,都有詩和遠方的情結。嚮往美好,嚮往詩情畫意,是人類的共性,對詩歌的需求也是一樣,只是表現的形式不同而已。比如,自己不會唱歌,但是不等於不喜歡聽歌。比如,自己不會彈琴,但是不等於不喜歡聽琴。再如,自己穿不了旗袍,但是不等於不喜歡旗袍。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世界一樣,有的人是在臺上演戲,有的人是在臺下看戲,臺上臺下只是角色不同,關注點卻是一樣的。

2.人人都是高級的感情動物。

人世間,有誰能說離開一個“情”字,人活著的意義也在於一個“情”字,不了情是人類歷史的長情,情將伴隨人類歷史的始終。詩歌恰恰是情的濃縮和沉澱,是情的昇華和結晶,可以說詩歌的存在,就是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放生。所以,詩歌永遠不會過時,永遠不會失去其應有的地位和作用,永遠不會消亡。

3.人人都是活在社會里的人。

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生活,都是社會的一分子,社會的多樣性也決定了人的多樣性,人的多樣性又決定了需求的多樣性。對於詩歌也是一樣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需求是一種生態,也是一種常態,詩歌作為一種社會載體,積極地反映社會生活,永遠都是社會賦予給詩歌的責任和使命。


三味翁童


詩歌不會消亡,但詩歌的形式會變化。

最早的詩歌一般是用來唱的,比如說祭祀的時候,或者就是民歌。其他民族有很多詩歌用來敘事,給說唱人在酒館裡講故事用,那種往往非常長,比如希臘的荷馬史詩,西藏的格薩爾王。

然後就發展出越來越多的文人詩,用來表達個人情感。形式則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現代的白話詩。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它具有的音樂性和表達個人情感這兩點是不會過時的,所以詩歌也就不會消失,而且還會保留一些最基本的特點。比如押韻,比如節奏感,比如某種對稱性。

那麼現代最主流的詩歌形式是什麼呢?當然就是歌詞了!所以詩歌沒有消失,它變成了歌詞。

現代人感覺跟古詩有距離,尤其是寫詩不容易,除了語言本身發展變化,導致用語習慣不同之外,主要是因為古詩有格律的要求。格律在唐代發展成熟,主要是因為文人詩漸漸脫離了樂曲,所以要求文字自帶音樂性,便於吟誦。我們現代人沒有這個習慣,所以感覺彆扭甚至多餘。

但古詩表達方式精煉,耐咀嚼,追求意味深長的特點,仍然足以吸引一部分愛好者的心。我自己也時常寫一些詩,寫完以後反覆讀,越讀越愛。我會漸漸的發到這裡,歡迎關注,共享詩歌之樂。



這個問題就像好多年後 隨著數字移動支付 有人問你紙幣還有意義一樣

每個事物都有興衰 詩歌也不例外 但詩歌不會滅亡 除非人類滅亡 只要人類還在 食色 2樣人類缺一不可 這裡食包括物質糧食和精神糧食 詩歌屬於後者

而且隨著大家生活節奏的加快 很難有耐心有時間去讀那些大塊頭的世界名著和小說 都喜歡看一下小而精的文章 比如這些年興起的小小說 微型小說 詩歌比這些更小 而現在大家都不願看詩寫詩 主要是一些詩人動不動就自殺或進精神病院 再就是一些所謂的詩人寫一些晦澀難懂的詩句 讓人看了摸不著頭腦 久而久之 人們就不愛看詩了

其實按著人們快節奏的生活來看 只要詩人寫些讓人一看就懂的詩 比如最近幾年的口語詩 就比較讓人接受 通俗易懂 又給人以啟迪和美感 詩歌不僅不會滅亡 還會再次繁榮


打聽一個事


首先要糾正一個錯誤:詩歌不僅僅在現代小眾,在古代也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從事的活動。

因為想要寫詩,你首先得會寫字。但是在古代,文化普及率相當地不高,能識字並且達到寫詩水平的人,實在是不會太多。

唐朝寫詩多,只是因為寫詩在當時成了主流文化形式。當時的寫詩,就好比現在的發微博、發朋友圈。要是現在有一部法律規定,發朋友圈必須寫詩,否則就要犯法,我估計也能逼出不少詩人來。

總之一句話,寫詩從來都是小眾的。現在寫詩的人其實也不少(誰叫我國人口多呢),只是隱藏在他們自己的小圈子裡,我們不知道而已。說不定你身邊就有幾個在偷偷寫詩的朋友呢。

但是,寫詩雖然不是人人會寫,但詩意卻是人人都有的。

《愚公移山》裡,愚公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這其實就是一種詩意的表達。現實主義者會認為,誰知道是不是某一代就傳不下去了。只有浪漫主義者才有如此樂觀的精神和態度。

“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是從古至今很多老百姓的詩意。詩意就是希望,就是盼頭。生活雖然艱辛,但淳樸的老百姓有了這希望和盼頭。手巧的,一天的勞動結束之後,動手給孩子做個玩具;嘴巧的,教孩子唱一首不知道從哪個年代流傳下來的小調。然後夫妻相視一笑。

現代人就更需要詩意了。矮大緊的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不知道打動了多少文青和假文青的心,一個個叫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雖然,到了地方才知道,那其實是遠方人前言的苟且。

說一千道一萬,只是想說明,“詩意”從來都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詩歌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寫,但確實還有那麼一批人在寫。

從詩經到楚辭,到漢魏六朝詩,到唐詩宋詞元曲,再到現代詩。詩歌的形式會隨著時代變遷而變化,但詩意不會消亡,詩歌也不會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