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女孩长大了就是没有家,这句话你怎么看?

刺猬无泪


说说我的看法吧:

1、放在以前,一家好几个兄弟姐妹的,女孩儿一嫁出去就是男方家的人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与娘家就只是亲戚关系了。所以,那个时候的女孩儿是真难。婆家对的好了还行,婆家再对的不好,娘家也没个可容身的地方,真的是太可怜了。

2、但现在,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不管男孩儿女孩儿家里只有这一个,所以也就不存在这样的说法了。都是爸妈的心头肉,谁舍得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呢。所以现在就有了一种说法,妈妈生、外婆养、爷爷奶奶来观赏。都是外婆不舍得看着自己的女儿为难。

总之,想要结婚的还是考虑清楚的好。


花粉好物推荐


您好!我是竖着走的小螃蟹,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您的问题是“有人说女孩长大了就是没有家,这句话你怎么看?”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是很赞同,新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更希望通过努力建立起自己的小家。我现在分析给你看看:

一、娘家

我结婚的时候,我父母兄妹都给我三千到五千不等的礼金,还有嫁妆等等,比男方给的礼金还多。等到我生孩子的时候,月子里虽然不是在娘家坐的,但是爸爸妈妈哥哥嫂子都给宝宝封了大红包,还买了很多衣服被子给宝贝。月子里我吃了二十只鸡,十只鸽子,全部都是我爸爸妈妈给我准备的。婚后的时间,几乎每个月都会回娘家,每次回去都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走的时候还大包小包地带走,所以我非常感恩我的父母和娘家人。

但是因为哥哥娶了嫂子,爸爸妈妈在对待我好的时候也会兼顾她的感受,都会加倍好地对待她,生怕嫂子会不高兴。我也把嫂子当老大来尊敬,为了她的感受,我回去也会带很多吃的玩的给侄子侄女,随时讨好她,即便住也不会住太久,怕嫂子会有意见。从这个层面看,娘家虽是家也不完全是家。


二、 婆家

在公婆家,自己就像是外人,热闹始终是别人的,公婆的笑脸似乎都有点客套,一切都好像是伪装。一直在对他们抱着”惹不起,躲的起的”心态.一点家的感觉都没有。每次过年丈夫和公婆都说说笑笑看电视的时候,我独自洗刷的身影就显得特别孤独。虽然公婆也会笑着说,别刷了,来看电视。但在那句“客套”的话中怎么也感觉不到家的温暖,我只能继续做家务。在婆家,始终无法融进去,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外人。


生孩子的时候,婆家人的做法和娘家人更是相差巨大。他们只关心孩子饿了,冷了,需要换尿不湿了,缺东少西了,却没有人主动关心过我腰痛不痛,晚上熬夜带娃累不累,想吃点啥或需要什么。平时照顾宝宝也有很大的意见分歧,一句语,一个眼神或一个关门的动作都需要小心翼翼,否则会触及他们敏感的神经,以此定为你对他们不敬。想要把他们当自己爸父母一样相处,说话做事都可以随意,不怕他们多想,这简直太难。我信奉的原则是与公婆相处,最好就是相敬如宾,彼此都不要给对方抱太大希望,更不要去要求对方。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切记!如此甚好!

三、 自己的小家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只有努力买个小窝才是自己的家,不然在哪住,都不自在。只有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待着,三口之家,才是最原始最放松的状态。但是想要打造最舒适最温暖的家,前提还需要遇到一个愿意和你相伴,人品性情相投的好男人。除此之外,自己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这个家遮风挡雨,如果一味地靠父母,靠男人,那就真的不会拥有自己想要的家了。

最后总结 :不管是娘家还是婆家,都不是我们最理想的家。因为此时的我们,已经长成了父母的模样,已经组建成了一个家庭单位。我们在组建小家庭的同时,决定了我们会以小家庭为主。而想要自己拥有一个温馨欢笑的家,需要我们和丈夫的共同努力来滋养。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令你满意,祝你幸福!


竖着走的小螃蟹


女孩子呀长大了就没有家了。

心无安处,何处是家呀。老话总在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的水,就把女儿划出了家门。可单单是因为出嫁么?

我从小不让父母省心,喜欢四处游荡。大学期间,我有了男朋友,我爱他的沉稳。但他的深不可测让我落泪。我想着呀,他什么时候娶我。我只能等。父母坐在一起看起来那么和谐,说要你结婚,25岁就来不及了。

封建思想把女孩逼出了原家庭,在没有主的情况下,组建了新的家庭。

事实上,各种社会压力让女性脱离孩子的状态就很无助,不敢往回走让父母担心。想要在新的家庭中得到地位又站不起来。

女孩子长大了就是没有家,但心之所安就是家。没有家只是一种女孩子成长中一种无助的状态。有的人走出来了,拥有了两个家。也有人没走出来,窝在自己的小小堡垒里。

想要一个全新属于自己的家,那就不要再将就,找一个你爱的爱你的人再结婚吧,把你的心化成一颗种子埋在地里,会开出花,变成房子,你的爱情融入进去就变成了完整的家。

既然反感一些封建思想,那就要从自己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有事儿没事儿多回父母家看看,毕竟是生养自己的人,又怎么能不心疼自己。把事情看开后,就会发现原先的家还是家。既然害怕婚姻不能一心为家,那就慎重选择吧。既然找不到安全感,那就成为自己坚强的后盾吧。

疫情好好陪陪父母,趁着自己还没离开家。我想明天也跟他说分开吧,因为看到这个问题,我深深地思考后,我不想将就了。拿起书本继续学习


肥菲飞


在三八节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也是挺应景的。女孩长大以后就没有了家,这应该是一个多么凄婉的故事,饱含了一个旧式女孩生活的不易和无奈。我读过一首纳西族的古诗,女孩子自从结婚后,一年才能回娘家几次,中秋节前、大年初二和端午等,除此即使再想念父母也是以婆家为重,难得回家。诗中表达的就是中秋前夕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饼子,妈妈早在村口等待女儿的出现……因此在这样的习俗下,都说养女儿就是赔钱货,养大了还要赔上嫁妆,从此一生只为夫家服务。女孩的心灵是有漂泊感的,如果遇到相爱的丈夫宽容亲厚的公婆,很快就能融入这个家庭,不然都是隔着一层的,只有等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在家里有了真正主人翁的感觉。而娘家就成了追忆,有事可以回娘家,但时间都不能长久。所以婚姻成为了女孩改变家庭归属感最直接的原因,这种“无家感”又悲凄又无奈。

然而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现代和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女孩长大了就有了更多的家,娘家和婆家,还应该有自己的家。现如今受过教育的女孩子,爱情和婚姻也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重大原因。但是结婚后,娘家依然是归宿,婆家也能是落脚点,而且他们有自己的小家。日子充充实实,心里满满当当,因为她们是独立自主的经济个体,有能力,有魄力,有担当!不需要受繁文缛节的束缚,更不需要讨好附和,因为自己有能力建构自己的家,自信自立自强让她们可以随心而动,哪里都是家,在哪个家都被尊重都被重视,所以他们在这三个家都从容安定!





酸菜炒洋芋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谁说女孩长大后没有家?女人不只有家,而且有两个家!这两个家就是:回去不去的娘家和不受待见的婆家!这种心酸,只有女人才能体会到。儿子不论多没出息,不论有没有结婚,无论身体情况如何,无论多大年纪了,都可以一直理所当然地呆在父母身边,父母的家永远都是他的家,即使父母不在了,家 还在那里,他随时随地可以回去那个家里。

可是身为女儿身能有这种待遇吗?当她长到20出头父母就要张罗着婚事,嫁出去了之后,不管在婆家受委屈也好,老公家暴也好,穷死累死也罢,都是别人家的事了。。。

身为一个超级剩女,我是深有体会的。春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喜庆时期,可是我最怕过年,一年比一年怕,因为这个时候更显得自己是个无家可归的局外人。兄弟姐妹都已成家,他们过年都是一家人一起,父母也是跟随兄弟一起过,而我,只是一个嫁不出去的女儿。虽然大家都不讲什么,可是自己心里也是很别扭。特别是当耳边反复的催婚的询问声,就时时提醒着你,你怎么还没个家?你怎么还赖在这个家里?我只是在父母的家,在兄弟的家,并不是我的家。也许这个家并不排斥我的存在,但我终究是一个负担,而且没有谁真的希望并愿意让你一直把这里当成你的家。

同样体现女孩长大就没有家的例子就是离婚的女人。一个女人离婚了,他不能呆在婆家,更不能再回去娘家,她只能在外面生活。不管她是有带孩子还是独身一人,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是她自己的事了。如果她有能力还好,有自己的房子也算是有个窝,如果她只是一介慵妇,那真的无处可去,她在婆家没有产权,在娘家没有继承权,一旦失婚,她就穷的只剩自己。古时候的女人更是悲剧,不管在婆家遭受了什么都得忍着,因为她离开了夫家,根本没有地方可以落脚,死了也游魂野鬼,真正是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一个女人,明明是有两个家的,却为什么两边都不能是她的家?同样是人,为什么男人生来就有了家的归属?今天是妇女节,愿意天下所有女性,都能拥有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家!


半箩筐


很高兴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深有体会的。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应该也有相似经历,也一定有很强烈的心里体会吧。

第一种:女孩子长大远嫁的

女孩子远嫁后,如果婆家人对她各种嫌弃,自己的丈夫又是妈宝男,总是不能尊重和保护好这个女孩子,让她在婆家备受委屈,我想她想回自己的娘家,又舍不得孩子的时候,那种很痛苦很难受的心情,应该是没有家的感觉。

第二种:女孩子长大被父母催婚的

对于女孩子虽然没有结婚,但是待嫁闺中,父母也都很操心的,父母希望她早点谈男朋友,早点结婚,就会不断催婚。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女孩子又不能随便把自己嫁了,在家就是煎熬,应该也是没有家的感觉。

第三种:女孩子家庭兄弟姊妹多的

女孩子生长在兄弟姊妹多的家庭,如果再加上因为家里孩子多,经济条件差,那她的父母更是希望她早点嫁人,减轻家里负担。虽然父母什么都不说,自己的心里压力都会很很大。同样也会有没有家的感觉吧。

以上都是我作为女孩子她妈的感悟,因为自己也是过来人,作为女人真的很不容易。今天是三八妇女节,祝天下所有女人节日快乐😊

感恩悟空问答,可以提出这样有深意的提问,也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伊溪儿


我很认同这句话!

这句话确实是说出了女人的心声。

女人没有出嫁之前,娘家就是自己的家,遇到再大的问题,只要回家一切都变得的安心了,因为家在,父母在,什么都可以熬过去!

长大结婚后,夫家就是自己的家,虽然嫁了,但是感觉没有十足的安全感,因为女人明白,婚姻不是永远的避风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夫家不一定就是自己永远的家。

有一天假如生活跟你开了玩笑,夫家也不回不去了,回到娘家,你便成了留宿之客。呆久了,自然而然的感觉到不自在,异样的眼光,旁人的冷语。会让你深刻的感受到自己已经没有家了!

有句老话叫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啊, 所以,这句话说的太贴合实际了。




黑色天空Umy


在你成年后到你结婚前是你在寻找家的过程。

这时候爸妈的家只是你暂时的一个落脚点。

当你结婚后你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你要知道你现在所谓的出嫁之后就要离开的这个“家”。是你父母的家,不是你的。

而你结婚后和你老公组建的那个家才是你自己的家。

同样你老公也离开了父母的家,和你一起建立了自己的家。

所以别为这些事伤感,人总要学会长大。

你也要为人妻为人母的。

你也要像你爸爸保护你一样保护你的孩子,你也要像你妈妈养育你一样养育你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孩子们)。

况且都21世纪20年代了,还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一说?现在手机这么普及话费又不贵交通贼发达想去哪就去哪(萌多~~~~)你想回娘家住几天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么。


月亮姐姐yyyy


这句话太消极了,有”毒鸡汤“的嫌疑。

所谓的长大后没有家主要两层意思:

1.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对娘家来说就是外人,没有资格分家产;

2.女孩子嫁人之后就是婆家的人,但是在婆家永远也成不了婆婆的女儿,只能被当成外人,夫家的一切都是要防着女孩的。

这种想法只局限于偏远农村地区,重男轻女,老一辈的思想影响的,现在反而大部分年轻人都比较喜欢女孩子,乐意女孩子待在家里,因为女孩子心细…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这边基本家家户户都是独生子女,结婚之前都是两边照顾,所以就不存在结婚之后就没有家这个概念了…有爱便有家!

而且现在的女人都很独立,也有独立的能力,只要你想给自己创造一个家,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给自己一个立足之地,给自己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杨梅快乐生活每一天


女孩长大了结婚时还在想,结了婚我就有两个家了,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发现错了。娘家不再是自己的家,回去了也只是客人,出嫁了就是人家的人了。婆家人眼里自己是一个闯入者,怎么做都不对,始终融不进,被视为外人。回不去的娘家,融不进的婆家,丈夫再对不好,女孩真的是无家可归,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