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帮、带:助力年轻员工成长

“传、帮、带”——助力年轻员工成长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能听到一些这样的抱怨声:我们部门的年轻人,啥都不懂,什么规矩也没有,交待的工作没有回音,安排的工作马马虎虎,写个报告前后不通,别字连篇,与其给他安排工作倒不如让自己做省事。这些抱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年轻员工工作的不足,映射着一些工作的无奈。但从单位管理的角度分析思考,是否对年轻员工进行了思想教育,是否提供了“传、帮、带”的培训,是否进行了工作评估和日常考核?

母庸讳言,对年轻员工的培养,确实需要一个过程,确需做大量工作。实现一个年轻员工从“人材”到“人才”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取掉一个偏旁部首的问题,需要长期的培育、培养,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离不开单位的培养和教育,离不开岗位平台的实践和磨练,离不开师傅们的传、帮、带。

传、帮、带:助力年轻员工成长

那么,问题来了,年轻员工培训什么?如何做好“传、帮、带”?

1.思想教育和素养提升不能少。

前国足教练米卢对国足球员讲:态度决定一切。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等,这些属于职业素养,属于做人的范畴,素养上不去,做人做不好,干好工作的可能性不大。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爱岗、敬业、诚信、友善,这对于一个人是基本的要求,这自然也适用于对于年轻员工的教育引导,原来讲的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讲做人做事的道理,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这些理念、精神应植入到对年轻员工的培训教育内容中。抓思想教育、抓素养提升对于刚走入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员工尤为重要。思想不积极,素养缺失,会在工作中体现出不好的方面:诸如上班迟到、工作拖沓、消极懈怠、沟通摩擦等等。

传、帮、带:助力年轻员工成长

2.完善机制流程,将“传、帮、带”做到实处。

传什么、帮什么、带什么,应设有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要从岗位说明书中选取;从本单位的员工守则、管理制度、文化要求中选取;从岗位从业要求和规程中选取,选取后要进行整理优化,形成一个“传、帮、带”的任务表格,这个清单中有内容、有要求、有时限、有培养人。形成这种程式化的表格,“传、帮、带”就有了操作大纲。有了任务表格,接下来关键在于执行,要求的做到了没有,主管对员工的工作写实是否中肯具体,有无组织定期考核和工作评价,带徒导师讲授了哪些?员工工作有无成绩和亮点,距离岗位要求还有多大?阶段性培训目标实现了没有?这些细节若能坚持做下来,长此以往,年轻员工的成长进步应该是很快的。

传、帮、带:助力年轻员工成长

3.扩展“传、帮、带”,做好年轻员工层级培养和岗位轮换。

层级式培养主要培养专业深度,把专业学深做精;岗位轮换主要是丰富员工的工作经历,通过多岗位锻炼,为年轻员工的多元化发展铺垫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年轻员工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坚持培养,方有收获。

(本文完)

推荐:

传、帮、带:助力年轻员工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