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紅色故事】鰲背山上的戰鬥——龍王廟溝勇鬥散兵


【濟源紅色故事】鰲背山上的戰鬥——龍王廟溝勇鬥散兵

1941年8月,日寇開始在濟源西部山區大“掃蕩”。邵原一帶的群眾紛紛逃難到北部的鰲背山深處。濟西工委的主要領導翟良超等也掩護不少群眾轉移到北山。

不久,從中條山戰役中敗退下來的國民黨軍某部一個副連長帶著20多個散兵也逃到鰲背山一帶的龍王廟溝。

這些在鬼子面前龜頭縮腦的國民黨兵痞卻在老百姓面前抖起了威風,經常強搶老百姓的牛羊糧食,為非作歹,窮兇極惡。

翟良超等決定收拾這幫頑軍為民除害,經過周密計劃,工委先後聯絡了六七十個群眾開始尋機打擊這幫國民黨軍散兵。

一天下午,幾個散兵在山上看中了一個農家姑娘,這個副連長硬逼著與自己成親,並準備第二天娶親。

工委幹部陳世耀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向住在黃背角上石板村的工委書記翟良超彙報情況,工委幾位同志當即做了具體部署。

第二天早晨,當那個副連長正要強逼姑娘拜堂成親時,翟良超率領幾個地下黨員和六七十個群眾,帶著僅有的一把手槍,兩支鳥槍、三把火銃和鋤頭、扁擔、木棍將國民黨散兵包圍起來。

他們先放了兩下火銃,然後派人在周圍邊跑邊喊:“日本兵來了,日本兵來了!”那些平時被日本鬼子嚇破膽子的國民黨散兵聽到喊聲,立即暈頭轉向,急忙奔樹林裡躲藏。

這時埋伏在樹邊草叢中的幾十個青壯年農民趁機撲向這夥散兵,沒等他們愣過神來,已被全部繳了槍。

工委同志耐心教育勸說後,讓他們換上老百姓的衣服,遣散回家。

這次智鬥國民黨散兵,共繳獲了步槍20多支,盒子槍一把,子彈好幾箱,為日後組建黃背角抗日武工隊奠定了裝備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