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的军事对峙如果长期下去,谁会被先拖垮呢?

幸福地带2


美国和伊朗的对峙,伊朗算是被拖住了,且难以脱身。而美国,根本没有被拖住,伊朗面临的困境远比美国严重。

目前,在美国对伊朗的围堵中,伊朗几乎是举国严阵以待,丝毫不敢松懈。同时,在美国的制裁下,伊朗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越来越少,甚至达到了聊胜于无的程度。因此,在两国的对峙中,伊朗更多的时候只能吃老本,而老本越吃越少。


但是反观美国,美国维持对伊朗的压力,动用了规模不小的实力,军舰、航母,该去的都去了,这些军事力量的消耗,也并不小。然而,美国和伊朗不一样,美国的用于围堵伊朗的军事力量,只是美国海外驻军的一部分。美国在海外维持了数十万军队,数千个军事基地。如果美国的军事力量不用在围堵伊朗上,美国该消耗的还是会消耗,没有对手也会同等消耗。相反,对于美国而言,如果美国的军事消耗用在了伊朗上面,恰恰消耗得更值。

此外,在美伊对峙中,伊朗可以说是一个孤家寡人单打独斗,并且已经被对手逼近到家门口了,这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美国方面,美国却是大规模动用了美国以外的力量。比如在美国制裁伊朗中,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其实对美国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帮助,虽然这种“帮助”并不是一些国家所心甘情愿的。同时,在美国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中,美国的盟友也掺和了,比如英国法国等。此外,美国在伊朗周围的其他基地或盟友,比如来自以色列或沙特的威胁,也是伊朗不得不应对的。

总的来看,伊朗和美国的对峙,完全就不是一种对等的对峙关系,伊朗在其中处于绝对的劣势中。因此,如果两国长期对峙下去,伊朗完全消耗不起,对峙越久局势越糟糕;而美国则轻松自如。


苏绽


美国现在非常尴尬,也非常被动,特朗普把“航母编队”和“轰炸机编队”都派到中东,在中东进行布防,又对伊朗进行经济上的“极限施压”,特朗普是在做两手准备,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能让伊朗妥协,美国就用谈判来“套路伊朗”,让伊朗一步步放下武器,当伊朗不对以色列和美国构成军事威胁的时候,伊朗还要坚持“去美元化”,还要坚持和美国作对,美国就会通过军事手段把伊朗变成第二个伊拉克。

在美国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制裁下,伊朗并没有让特朗普如愿,伊朗强硬以对,让特朗普骑虎难下,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伊朗的举动让美国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题主所说的,长期和伊朗耗下去,看谁把谁给拖垮,最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第二,效仿小布什,对伊朗开战,把伊朗变成第二个伊拉克,这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快的方式。

现在目前,特朗普有点不敢打,觉得打仗的代价太大,特朗普不愿意开战,特朗普宣战第一种,和伊朗继续先耗着,想从经济上拖垮伊朗,伊朗会被美国拖垮吗?还是美国会被伊朗拖垮?个人观点倾向于后者,支持伊朗拖垮美国。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美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强于伊朗,又有美元霸权给美国作支撑,很多人都觉得美国会把伊朗拖垮。从表面来看,这个说法很对,不过,有点太抬举美国,美国这一次可是遇到了硬茬,伊朗是在攻击美国的死穴“美元”,美元一旦失去国际地位,美国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就会变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失去经济霸权,美国霸权将彻底崩盘。

其次,伊朗确实不如美国,但是,伊朗背后有很多国家支持者,美国取消伊朗的石油豁免权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不再购买伊朗石油,不过,这只是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听从美国的命令,非美国家也有自己的国家利益,例如俄罗斯也在购买伊朗石油,还用最原始的方式,以物易物,这就是要助力去美元化。还有印度、中国等国家都在购买伊朗石油,而且是本币结算,有这些国家继续和伊朗保持正常、友好的贸易往来,伊朗的经济拖不跨。美国和伊朗如果按照现状耗下去,估计三五十年都拖不跨伊朗,然而在三五年之后,伊朗“去美元化”成功,美国失去美元这个掠夺的工具,美国是衰落加速,特朗普如果实现连任,在特朗普的任期之内,特朗普可以亲眼看着美国走向衰落。

美伊中东对峙,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去美元化”,“去美元化”的萨达姆政权已经被美国军事推翻,“去美元化”的卡扎菲已经被美国推翻,现在伊朗又在“去美元化”,今时不同往日,美国是在劫难逃,经济和伊朗耗,伊朗会率先完成“去美元化”世界各国就会效仿伊朗。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美国会被拖入战争,霸权还是会倒,而且倒得更快。

美国已经不是当年的美国,美国已经是最后的疯狂,美国243年才出来一个特朗普,特朗普就是美国版的戈尔巴乔夫,是美国霸权的终结者!


老鳄鱼观天下


美伊局势紧张已经持续了1年,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两国又不和谈,老是冲突过来冲突过去的,最后,总有一家受不了,会是谁呢?美国伊朗谁先会被拖垮?

要论拖垮,这个没有悬念,肯定是伊朗,因为能否被拖垮主要看各自的实力,而实力更多的体现的是本国的综合国力,而这个世界上要论综合国力,美国排名世界第一,这个不会有任何质疑。因此,伊朗想要拖垮美国,那是天方夜谭,不可能的事情。

美国自从189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后,现在已经当了129年的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期间只有日本对美国第一的宝座有过冲击,但那时候日本的GDP最高也只占到了美国的69,我们2018年的GDP占到美国的66%,但至今没有达到日本的水平。美苏争霸期间,美国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实施星球大战策略后,硬是生生拖死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前苏联。连前苏联都能够拖垮,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伊朗。

(特朗普也有一颗星球大战梦)

美伊这次冲突始于特朗普去年退出伊核协议,现在已经持续一年多了,这1年多的时间内,美国依靠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对伊朗采取了极限施压战略,在美国的持续打压下,伊朗的日子并不好过,石油出口现在几乎被降到了零,如果不是有零星的一些国际走私,现在美国清零伊朗石油的目标已经达成了。由于石油出口大幅下滑,再加上美国的金融制裁,伊朗的其他出口商品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现在伊朗国内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连伊朗总统鲁哈尼自己都承认伊朗的现状比两伊战争时期还要困难。因此,很难想象,美国这种对伊朗的制裁再维持几年,伊朗的经济状况会成为什么样子。

当然,美国也不是没有弱点,伊朗也不是没有优点,拖垮美国肯定是拖不跨,但要是论谁先怂了,这就不好说了。美国最大的弱点就是其政治体制,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特朗普在国际上再牛,在国内也要受到很多制约,包括来自于国会的制约、来自于民主党的制约、来自于民众的制约、来自于新闻媒体的制约,因为未来一旦特朗普在处理伊朗问题上有任何不妥,这些国内反对势力的口水就能淹死特朗普。


(特朗普的老对手众议院议长佩洛西)

而反观伊朗,美国的这些问题在伊朗都不存在,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内高度统一,面对美国的制裁,国内是没有反对声音的,一致对外,同仇敌忾,这就是伊朗最大的体制优势,因此,当困难来临时,伊朗绝对不会选择退缩,而美国就有可能会打退堂鼓,这种情况在越南战争已经得到了证实,未来未必不会再次发生这种情形。


大国纵横



如果不带有偏见,如果不以“政治正确”而论的话,伊朗和美国如果在军事上长期僵持下去的话,显而易见,首先被拖垮的一方将是伊朗。人们可以同情伊朗,也可以批评美国的霸道。但是,“同情和批评”显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伊朗和美国的整体实力相差太大,它们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就像一个次轻量级的拳击选手和重量级拳击选手的比赛,会有悬念吗?结果是显然易见的。

现在有一种观点似乎很有市场,那就是“如果美国和伊朗开战,美国将被拖入战争的泥潭。而美国自此以后将逐渐衰落,进而失去霸主地位”。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假如美国和伊朗打了一仗就会失去霸主地位的话,那只能说明现在的美国其实就是个“纸老虎”。既然这个“纸老虎”连伊朗都碰不起了,那俄罗斯又何以被制裁的这么艰难呢?假如俄罗斯已经确定美国是个“纸老虎”的话,依照俄罗斯人的民族秉性和一贯的行为方式,估计俄罗斯早就会主动出击将美国打趴下了!既然俄罗斯面对美国的制裁都很无奈,那就是说明美国并不是个“纸老虎”。


每当看到美国和伊朗开战就一定会陷入战争泥潭的说法,我总觉得是过于武断了!对于美国来说,战争不止一种形态,美国人并不傻。况且,美国已经有了越战的教训,那它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越战的占领方式呢?美国人最担心的是伊朗的核武器开发和弹道导弹问题。以美国所拥有的强大军事实力,以美国和伊朗“武器代差”的事实,美国如果决定进攻伊朗的话,它完全可以在不出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摧毁伊朗的核设施,导弹基地,机场和军舰。让伊朗辛辛苦苦建造的核设施成为废墟,让伊朗不再拥有大规模的反击能力。那样的话,是伊朗会悲哀!因为从军事上说,伊朗无疑等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而美国不过消耗点军事资源而已!


也许有人会说,伊朗会以不对称的方式袭击美国的中东军事基地,会袭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以色列及海湾国家。我就不明白,当伊朗的飞机,军舰,导弹基地被美国摧毁后,伊朗又靠什么去袭击美军基地?伊朗无非是使用“非对称”的手段进行骚扰而已。果真如此的话,伊朗也就没有了在中东地区的大国地位。而美国还是那个美国。况且,如果伊朗也像哈马斯和真主党那样袭击以色列的话,那样,伊朗必然会长期处于以色列F系列的轰炸之中,而伊朗恐怖连靠近以色列的机会都没有。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以色列不仅拥有这个能力,而且从来都是“只做不说”。前不久,伊朗革命卫队的一位高官曾扬言在90分钟内将以色列抹去!为回应伊朗的威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F35战斗机前照了张相,结果遭到了伊朗的嘲讽。可是,就在昨天(19日)晚间,以色列出动了F35隐形战机对伊朗在叙利亚的一个营地进行了轰炸,摧毁了伊朗的Fateh弹道导弹。直至撤走,叙利亚的S300都毫无反应。而去年3月,以色列的2架F35曾闯入伊朗,而伊朗的防空系统也是毫无反应。这就说明,面对F35这样的隐形战机,包括S系列在内的导弹防御系统基本上都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何况,那时的伊朗导弹基地肯定会被美国摧毁的差不多。而伊朗如果仅靠火箭炮来对付以色列的话,估计只有挨打的份。


而伊朗如果对沙特等海湾国家进行攻击的话,显然会激怒海湾国家。那将会使伊朗更加孤立。没有了核设施,没有了弹道导弹系统,仅靠小打小敲的话,伊朗也就失去了中东地区的大国地位。所以说,美国如果攻打伊朗的话,不是美国失去了霸主地位,而是伊朗将在几十年内失去在中东的扩张机会。这是美伊开战可能形成的局面。而如果不开战,就像现在这样形成军事对峙僵局的话,美国和伊朗谁先会被拖垮呢?可以这样说,像现在这样的对峙局面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伊朗很快就会难以支撑。


我看到过一则关于美国出兵波斯湾会难以承受军事消耗的问题。大意是说,美国这样“围而不打”会消耗巨大,而美国现在是外债高筑,肯定无法承受。肯定会找个理由撤走。这未免有点“想当然”了!其实,既使美国这些军舰不出兵波斯湾,它也一样不会在母港里不出来,它仍然会保持活动状态。那样也同样需要消耗。而以美伊两国的整体实力来说,消耗不起的恰恰是伊朗。伊朗已经被制裁了四十年,除了军工业以外的行业,几乎落后了至少30年。而整个国民经济收入有75%以上是靠石油出口来实现的。试想,在美国这样的极限施压下,伊朗不可能支撑的太久。实际上伊朗现在就支撑不住了!种种迹象表明,伊朗已经有了进行“赌博式”反击的心理,也就是说,伊朗已经不愿再承受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了!伊朗显然是在准备“孤注一掷”。

从阿联酋富查伊拉港和阿曼湾油轮被袭事件,到6月20日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来分析,伊朗似乎有了打破目前对峙局面的意图。直到18日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爆出扣押了两艘与英国有关的油轮,这个意图就更加明显了!显然,伊朗试想通过搞乱霍尔木兹海峡运输通道的方式给世界施压(因为霍尔木兹海峡是国际运输通道,如果出事,必将影响世界经济),以求解除美国的封锁。这也被特朗普称之为“赌博式”的外交。而美国却并不在乎。在得知伊朗扣押了两艘外国油轮后,特朗普在讲话中说“美国从霍尔木兹海峡经过的油轮很少,因为美国国内有足够的石油资源”从特朗普的话中不难看出。美国并不在乎和伊朗的对峙会拖多久。因为,凭借美国的整体实力,不可能轻易被伊朗拖垮。而首先被拖垮的很可能是伊朗。


卞竞婉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集结了大批的军舰堵在了伊朗的家门口,天天摆出了一副“你干动我就干你丫”的阵势,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美国却仍然是按兵不动。可就在马上要动手开干的一刹那,美国总统特朗普竟然宣布停止攻击,还声称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珍惜士兵的生命。

美国与伊朗长期军事对峙下去,谁会先被拖垮?有人认为美国的国债高达21万亿美元,肯定先扛不住,最后无功而返,反而让劫后余生的伊朗进一步坐大,成为中东的扛把子。这个想法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伊朗根本没有实力与美国打一场消耗战,军事对峙长期化,美国都不会费一枪一炮,伊朗就崩溃了,要么被美国政权更迭,要么内部爆发内乱,国将不国。

 纵观现在的中东地区,能够起到定海神针作用的也只剩下伊朗了。伊拉克阿富汗这类国家,已经被十几年的战争给拖的再也爬不起来,利比亚叙利亚这类中东小霸王也已经被达成了废墟,而埃及由于多年的经济下滑,已然成为了沙特的哈巴狗。剩下的也就只剩下了以色列和沙特,可是这两个国家却偏偏希望中东乱成一锅粥才好。

  

首先要明确的是军事对峙与战争是完全不同的概率,是两回事。军事对峙是亮肌肉,是不开枪放炮,是不流血的,是威胁与反威胁的游戏,最常见的便是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俄罗斯的长期的军事对峙,在长期的军事对峙中,俄罗斯被迫极大地消耗了国家的资源,拖累了经济,使俄罗斯无法成为内外皆强的世界性大国。而战争以流血为手段,以消灭敌人为目的,是你死我亡的游戏。二者天差地别。

美国对于全面入侵伊朗本土或许有顾虑,主要是花了大钱,却没能实现战略目标,甚至是给战略竞争对手做嫁衣,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就是最好的教训。所以,与伊朗爆发全面战争,美国会是很谨慎的态度,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这么做。

但是,与伊朗长期军事对峙,对伊朗施行史上最高级别的军事极限施压,美国完全没有任何顾忌,并且得到了多数盟友或明或暗的支持。至于美国的21万亿美元的国债,对与伊朗的长期军事对峙没有任何的影响,因为这种军事斗争的方式花不了几个钱,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在西方大国中是最高的,经济态势仍然属于繁荣的状态,还是有钱的。

再说了,美国没钱花了,就对一些全国大国、地区大国发动贸易战,加征关税,没有一个不被迫向美国重大妥协,向美国重大让利的,几百亿几千亿美元的收益就这样轻松地被特朗普装进美国的国库,美国还会差钱吗?在美国丧失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实力与地位前,美国不差钱,比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更土豪,随随便便薅一次羊毛就能进账几百亿美元。

不差钱的美国在与伊朗的长期的军事对峙中更有信心,动作越来越多,这几个月来持续增加在中东的军事力量,给伊朗造成极大的安全压力,迫使伊朗集中所有的资源应对美国的史上最高级别的军事极限施压。

然而,美国对伊朗围而不打,其战略就是制造长期的尖锐的军事对峙,通过消耗战拖垮伊朗,耗死伊朗,迫使伊朗臣服,对伊朗改朝换代,或者促使伊朗爆发内乱,四分五裂,国将不国。

美国与伊朗的长期军事对峙,不仅仅使用了军事极限施压这个套路,而是打组合拳,除了军事施压外,还对伊朗实施史上最高级别的制裁,已经成功使伊朗的石油出口减少了92%,现如今一天的出口量只剩20万桶,但每天至少出口60万桶石油才能维持伊朗的经济。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切断伊朗的非石油贸易,进一步摧毁伊朗的经济与财政收入。

当前,伊朗的经济已经处在崩溃的悬崖边,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在下降,国内的恐怖袭击、叛乱活动比以往更频繁。如果伊朗跟美国的军事对峙长期化,伊朗坚持不了太久久崩溃了——先是伊朗的经济崩溃了,接着是政权崩溃了,并危机国家的稳定与大一统。这是美国人希望实现的战略目标。

都知道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不管是经济还是其他的方面,他的实力都是能够捏压伊朗的,更何况美国还是生产军事武器的大国,所以说在我看来,伊朗是没有实力来跟美国长期的军事对峙的能力的。

对于美伊未来关系的预测,两国的关系会日趋紧张,不过实际局势不会像表现出来的对抗性那么强。特朗普持续的“极限施压”有一部分是在虚张声势。而伊朗高层其实也清楚美国的意图。双方未来可能还会出现你出一招我回一招的这种激烈博弈状态。从长期来看,特朗普任期之内美伊关系肯定不会改善。如果特朗普不能连任,美伊关系就取决于下任总统如何评估中东政策。另外,伊朗方面,鲁哈尼的第二个总统任期至2021年届满,伊朗会迎来怎样一位总统,也是一个影响美伊关系的变量。


铁杆军迷


先说个客观事实吧:

伊朗的经济过去40年来一直经受美国制裁,该国GDP已经从全球排名18位,降到了2018年的27位。人均GDP增长率也一直放缓。

所以说,虽然伊朗发展还在维持,但基本上是一种低质量的发展。

举个例子吧——

木叔有朋友公司之前和伊朗做生意。

他发现了该国一个有趣的现象:

该国虽然石油储量和天然气储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炼油水平不行,该国还要大量进口成品油,也就是汽油柴油等。

以至于该国数十年来一直推行一种制度——燃料配给制,也就是给老百姓每个月固定的一些燃料等,避免出现燃料挤兑或者没有太多供应引发不满。

这其实就是在美国严厉制裁下的一个例子。因为很多炼油设备伊朗没办法生产,也没办法进口,当然技术上的难关也攻克不了。

这就是在巨大压力下的低质量发展的表征。

但是过去美国没有对伊朗石油实施禁运,所以伊朗财政收入50%一直依赖的石油出口能维持的话,该国财政收入基本还算稳定。这是伊朗多年来没有被美国制裁压垮的根本原因。

不过特朗普上台后,对石油进行禁运,伊朗问题变得严重了。

6月的数据是,伊朗石油生产和出口降到了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

石油出口数据显示每天不到100万桶,甚至有的数据认为只有60多万桶。这个数字仅仅是美国对伊朗制裁前伊朗石油出口的四分之一。

可以想见,如果美国对伊朗石油禁运维持2年的话,该国经济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可能就不是低质量发展的问题了,恐怕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就会爆发。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个月伊朗革命卫队突然变得比较狂躁、大胆的原因。因为经济形势出问题,对革命卫队的资金使用有巨大影响。

什么真主党、胡塞武装、伊拉克的什叶派组织都需要伊朗政府的财政收入供养。

真主党从革命卫队获得的资金已经比之前少了50%。难怪真主党高层纳斯鲁拉最近也叫嚣,要和以色列打一仗。

没钱的时候,浑水摸鱼可能会捞到一些好处,这些恐怖组织对此最有心得体会了。


木春山谈天下


军事对峙只是一种手段,背后是制裁与反制裁。石油卖不出去,伊朗会被拖垮。石油卖出去了,美国制裁失败,但根本不存在拖垮的问题。如果军事对峙升级为战争,先垮的还是伊朗,不过只要伊朗被灭不了,就可以看作是胜利了。强打弱在人们的心里定位往往是灭亡,其实政权可以灭亡,国家和种族灭亡历史上很频繁,现代却很稀少。伊朗打不垮美国更打不死美国,美国打不死伊朗但完全可以打垮伊朗,至少让伊朗几十年没有翻身的余地。


美国打伊朗不会用伊拉克那样的传统地面战争,在伊拉克是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地面战必不可缺,在伊朗不谋求政权更迭,用不着地面进攻。在电子网络战支撑下,利用远程和空中打击就会将伊朗的军事反击能力和重要军事基础摧垮,以色列在叙利亚打击伊朗军事基地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电子和网络干扰下伊朗的导弹能否发出和命中目标是个很大问题,反而暴露目标被打掉的机率却相当大。

美国不想打伊朗是寄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卖不出石油屈国之"财力"达到目的。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目的不会轻易放弃,言美国失败为时过早。有一种假设是美国欠了一屁股债,军事对峙长期下去必然会被拖垮。其实,只要看一下是美国的国债卖不出去,还是伊朗的石油卖不出去就可见分晓。美国国内的机构和个人是美债的主要买主,伊朗的石油买主主要在国外而不在国内。退一步讲,在垮这个问题上,包括那些与美国有分歧的盟友是愿意看到美国倒下还是伊朗倒下?你们说呢?


美国是设局者,伊朗是破局者,美国在加紧修补布局"漏洞",如利用军事巡航保持波斯湾通行安全。伊朗在极限反抗,一是掀起波斯湾风云,我卖不出去石油,别人也别想好好卖出去石油,甚至大有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二是核武,铀储量和浓缩双双突破并无数字限制,视伊朗的心情而定。伊朗的反制不仅涉及美国的利益,更多的是涉及公共利益,这背后便是伊朗的无奈和急于破局的心情。

在伊朗扣押英国油轮后,特朗普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在那里的船只很少,我们的石油主要靠自己。并指责伊朗是公共秩序的破坏者,美国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言外之意是伊朗的反击对美国伤害不大,而伤害的是美国之外的"大家"。如果说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会惹起众怒,实际上现在伊朗采取的策略"软"封锁正走在惹起众怒的道路上,美国说不定乐见其成。特朗普明显的告诉伊朗,伊朗的反制对美国效力不大。

伊朗无法破解美国的制裁,把棒子打向欧洲,试图利用欧洲反制美国,但欧洲有心无力,即使想维护伊核协议,但能够给予伊朗的太少。制造波斯湾风云,对美国的伤害不大,顶多对美国的盟友伤害较大而已,但它不会使的盟友因危险而远离美国,反而会因危险靠近美国。不选边站欧洲还能游离美国,如果一定要选边站欧洲眼下逃不出美国的掌心。



伊朗较之美国本来就很孤独,孤独一掷是没办法的办法,赌得是美国不敢开战。一是美国不想承受战争的损失,主要是人员伤亡。伤亡惨重或过大,美国党争之反战浪潮就会席卷而来。二是正值美国大选期,战争的不确定性会加大特朗普的连任风险,就像老布什一样,赢得了海湾战争胜利,却输了总统大选。

美国不敢开战但美国能拖,时间站在美国一边。伊朗极限反击可以看作是绝不屈服美国压力的表现,也可以看作是为谈判抬高要价,但是玩不好擦枪走火就无疑是一场災难。在战争中伊朗政权有生存下来的希望,遭殃的是国家基础建设和老百姓的生离死别。

不是谈就是战,伊朗的选择不多,但这两种形式伊朗都不占优。不是所谓的正义不足,而是当今仍没有脱离森林法则。


吉祥如意170587193


美伊对峙,谁会被拖垮?

美国家大业大,自然是不容易被拖垮的,然而豪门有豪门的难处。美国管理的摊子非常大,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美国总感觉钱不够花。伊朗作为美国的次要战略方向,显然不值得美国集中所有的资源来围堵伊朗。

美国对伊朗的围堵力度从来都是随着国际局势变化而周期变化的。就是美国国内总统更替,也会导致对伊朗制裁的松紧变化。伊朗往往可以找到制裁的缝隙大口喘气,吸取营养。

伊朗是一个拥有近1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中东大国,大部分资源都可以自给。国内经济因为美国制裁已经属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美国围堵伊朗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只要美国没有遮蔽伊朗的阳光和雨露,有较强工业基础的伊朗经济科技依然会继续发展。——伊朗不会垮的。有口吃的,还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同时还能得到俄罗斯和东方大国的贸易支持,伊朗怎么可能会垮呢?

一个月收入百万的是活,收入两三千的也可以生活,而穷困地区收入不到百元的同样可以活下去。GDP这东西不能衡量一个国家的真正潜力。

【鶇飞天】


鶇飞天


美伊确实存在着军事互相对峙,美国是围堵打压一方,伊朗处于反抗应对一方。实际上不止于军事,美国在政治外交和经济等全方位打压制裁伊朗,美国企图利用经济制裁为主,军事威胁和恐吓为辅,绞杀伊朗。自从去年的5月8日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至今,已有一年有余,美国制裁伊朗的绳索正在步步勒紧。从今年5月2日之后,美国取消了所有国家购买伊朗石油的豁免权,企图以釜底抽薪方式完全禁止伊朗石油出口。


美国对于伊朗真正的经济制裁,应该是从今年的5月2日之后开始。在这之后,伊朗的石油出口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现在能够大大方方去伊朗购买石油的国家所剩无几,甚至是只有一至两个国家。以出口石油为主要经济产业的伊朗,在近两个多月时间里经济收入锐减。对于现在伊朗每天的石油出口量有不同的估计,一般认为伊朗的石油虽然没有做到像美国所企图的归零,但是日出口量掉入100万桶/日以下,在60万桶/日左右。

而在这之前,伊朗正常的石油出口量为250万桶/日,以现在的石油收入能不能维持基本民生很难说。所谓的军事对峙首先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影响了民生基本需求的就很难持久。仅仅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对于伊朗来说好像是两年,伊朗的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根据相关机构预测,由于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急剧减少,伊朗今年的消费者物价可能平均上涨50%以上。在今后的时间里,伊朗不能改善石油出口状况,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趋势将愈来愈严重。

如果目前伊朗的石油出口局面得不到改善,继续下去则将是非常令人担心的。现在外界还不能知道伊朗内部民生的真实情况,要求民众在一段时间内顾全大局没有问题,但是时间长了不可能以宗教信仰来解决民生问题。从今年5月8日起美国加大了对伊朗的军事威胁和恐吓。美国调集了航母战队群和战略轰炸机编队,部署到伊朗周边的波斯湾地区。从美伊双方对峙形势来看,伊朗方面已经感到愈来愈大的压力,正在利用各种手段试图打破美国的经济制裁和军事突围。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5月8日向英法德三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在60天之内想办法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理由是因为伊朗完全严格遵守执行了伊核协议。不然的话,伊朗将退出伊核协议,突破协议规定进行高丰度浓缩铀提炼和存量。60天时间里,英法德虽然表示理解伊朗的难处,建立了一个有别于美元的支付系统,但是没有办法用于伊朗的石油出口贸易结算。事实上,英法德三国也没有能力说服要求美国停止打压围堵伊朗,伊朗石油出口的困境依然如故。

伊朗既不能开发核武器,又不能坐以待毙,只能以切香肠方法以突破协议的边缘手段,以期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在此同时,伊朗对于美国的紧逼和挑衅,则强硬以对。伊朗6月20日果断的打下了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积极高调维护自己的领空主权。从伊朗方面来看,不会愿意就这样长期的与美国耗下去,伊朗必然会在双方的对峙中以期改变目前的状况。而从海湾的局势来看,也不可能长期的这样对峙下去。

从5月份阿联酋油轮被袭事件,到6月13日阿曼湾油轮被袭事件来看,这些事件的发生不可能是孤立的。7月4日发生英国扣押伊朗油轮事件,伊朗在7月19日反扣英国两艘油轮以报复。而从美国方面来看,虽然以强凌弱,美国针对伊朗掌握了经济和军事上的主动。但是美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以美国现在国情来看,与伊朗发生任何军事冲突,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围而不打不战而胜,让伊朗在对峙过程中倒下去。虽然没有直接的开战,但是美国集结的航母战队群和战略轰炸机编队,甚至从美国本土调集来了最先进的F22战机。美国的军事付出数十倍于伊朗,不容置疑也存在耗下去的费用开支问题。美伊双方都希望早日结束这种对峙局面,问题是伊朗想要的是自己主权和尊严,美国想要的是一劳永逸的解除伊朗军事国防能力问题。

由于英国的加入,目前海湾的局势愈演愈烈。伊朗不会让美国这样长期的打压制裁下去,矛盾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要爆发出来。伊朗虽然处于弱势,但是获得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在道义支持上胜于美国。伊朗只要能够稳定国内民生问题,与美国的长期军事对峙不是问题,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不敢开启战端。美国全球战略对手不是伊朗,围堵打压制裁伊朗是为了扫清外围。

俄罗斯在6月27日表示,伊朗面对美国的威胁,不是孤军奋战。有两个因素决定影响伊朗局势,一是特朗普国内的2020选情需要特朗普与伊朗妥协。二是美国民主党参选人拜登明确的表示,如果担任总统将恢复承认伊核条约。 伊朗只要将石油出口量拉到100万桶/日,就能够长期的与美国耗下去,等到有利时机。


亦新湖


从军事战略上说,美国和伊朗都是“以静制动”,美国虽然不是中东国家,但却是中东最有影响力的主导性大国。美国在中东的驻军规模和装备力量,比区域内任何一个国家都强大。因此,伊朗不可能因为自身是坐地户,就能通过军事零和对抗来消耗甚至拖垮美国。

从今年5月初到现在,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兵力部署稍有增加,但此前暗示的向该地区投送调配12万兵力和装备的计划并没有实施。但是美国在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的任何举动,都会挑动伊朗敏感的神经。伊朗击落美国全球鹰无人机,表面上是赢了一局,但是也把自己向战争深渊又推近了一步。

我们看到的都是美国方面公开的调动,包括美国时不时释放的假消息,但是对于伊朗方面的相关反应却缺乏了解。因此给人的印象是,伊朗在以静制动,并且只要抓住机会就毫不犹豫地主动反击。然而,就双方实力而言,美国在发动决定性一击之前,并不计较小节上的得失。

需要强调的是,美国当前更大的主动权方向是针对伊朗的制裁,军事层面的表现只是作为对伊朗石油禁运措施的配合。从4月底到现在,伊朗石油的单日出口量已经降到50万桶水平,美国的目标是彻底切断伊朗的石油出口途径。虽然美国的目标未必能完全实现,但目前的结果已经令美国相当乐观了。

经济是军事战略的支撑和基础,伊朗石油出口受限,对外贸易停滞,将会直接导致经济体系的崩溃。伊朗国内通货膨胀已经相当厉害,如果美国的制裁长期化,那么伊朗经济和社会秩序被拖垮是迟早的事儿。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几乎不会有任何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