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面试,面试官一句话问倒我了,他说:“我为什么雇佣你”,我该怎么回答呢?

应届生求职网


面试官突然问这个问题是很有深意的,他能够考察出一个人的志向,也能够考察出一个人的临场反应。如果心理准备不够,可能会被问的哑口无言,甚至可能会暴露一些自己小心翼翼隐藏的缺点和毛病。所以这类问答一定要小心谨慎回答。


那么面试官问这句话主要是想考察什么东西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考察你面试前的功课做的怎么样?


面试官想要通过这个问题考察你对面试的这份工作进行了哪些功课准备?例如你是否对公司有所了解,你是否对你应聘的职位有所了解?你是否对行业的发展有所了解?


如果你个人只是比较关注你的工作职责层面上的问题,那么有可能你会被定性为一名技术性的员工;如果你对行业的发展状况非常了解,并且能提出很多自己的见解,那你有可能会被定性为储备干部,将来可以往领导方向进行培养。


如果你对这方面的功课做得非常糟糕,一问三不知,说不出个,所以为然来,这说明你本身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十分的敷衍,如果要招你进来,可能面试官就要考虑考虑了。


所以建议各位在面试之前一定要做好周全的考察和研究,准备好充足的资料,以便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


二、考察你个人的临场反应,看看你肚子是否有料


有些人为了面试过关,可能会故意编造一些工作经历,但是面试官忽然抛出这个问题,就是想引导你去谈论过去的一些工作经历,看看你说叙述的经历和你的简历上写的东西是否一致。


如果有作假的行为,在这种紧张气氛下难免会出现漏洞,而精明的面试官会很容易辨别出来其中的差别,从而判断你这个人是否是个诚信的人。


如果你的职场经历确实如你简历所说的一样,那这时候你可以对的工作经历侃侃而谈,甚至可以重点论述其中一两段比较精彩的工作经历。这样可以增加面试官对你的个人印象而加分。


三、前面的面试过程不太满意,面试官给机会你再次说服他


这种情况是比较糟糕的状况,有可能前面面试官通过和你交谈发现你不太适合他们的公司,但是还是觉得可以让你再谈谈自己的其他情况,然后决定是否可以留下你。


这种时候就非常考验你自己的临场反应能力了,你要根据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对你个人哪方面不太满意的,然后结合你应聘的工作岗位,快速运转自己的大脑,看看自己有哪方面的经历或者能力是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岗位的,然后迅速组织好语言来表达。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才能得到高分?



想要把这个问题回答好,这个没有定式,况且每个面试官的目的还不太一样,但是套路还是有的,你可以先简单把自己的工作经历讲一下,重点讲下自己工作中遇到过什么难题,然后自己是如何解决的;同时你把自己对面试公司的了解情况说说,以及自己应聘的职位和自己以前的工作经历联系起来,说明自己是这个职位的不二人选。


另外你还需要补充自己工作技术以及能力意外的事情,即你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举例说明,然后是自己如何克服工作上的困难,在工作中如何组织其他同事一起完成任务等等,从这些描述中,可以让面试官更全面的了解你个人的工作能力以及态度,如果能够发挥的好,面试官还是会比较满意的。


燕雀也有志


因为我可以给你赚钱,我会xxxx,曾经做过xxxx,让啥项目xxxx,现在我应聘的职位,是xxxx,在这个职位上,我可以做到xxxxx,我之所以这样说因为窝xxxx过。这块领域流程非常熟悉,并且我有其他人与众不同的xxxx思维。


巨会活


公司招聘的岗位肯定是公司所缺少的功能,我应聘这个岗位是因为我能胜任。我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会帮你们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事情。(具体什么问题就看你实际工作经验了),而这样的问题工作经验少的人很难解决。其他的比如给公司带来额外的资源这一类的事有的话也提一下。


末殿下


一般有人这样说的时候,我已经对这家公司失去了兴趣,哪怕那家公司再牛,我也不稀罕。

招聘,应聘,是平等的,既然不平等,又何必继续下去,如果都是这样,那就去自己创业,不丢人,丢人的,是为了那每月的一点儿工资而没有完整的人格,属于打了折扣的东西。

我也经历过面试,多牛的人和公司都有,也有一般般的,但也一样牛。最后,自给自足了。

记住那句话,当所有的门都关闭时,一定会打开一扇窗,一样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纪诚


我面试别人的时候,比较少问这个问题,但是确实也问过,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应聘者回答了我的2-3个问题,但是我对她的回答都不太满意,有点失去耐心了,但是对方貌似自我感觉还比较良好,我想尽快结束面试,于是就直接问她:请你试着说服我,为什么要录用你?

她当时第一个反应是“蒙圈”,貌似从来没想过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过了好几秒,她说:这个,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然后我结束了面试,整个面试过程大概10分钟左右,这次我比较稍有的经历。

其实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期待得到的回答大致如下:

1. 你们需要招聘人员,我需要寻得工作,咱们存在匹配的可能性

2. 你们要招聘的这个岗位,主要负责*****方面的内容,需要*****方面的能力(职位能力要求),我是学习***专业的,有理论知识背景,之前在***公司干过*年的**岗位,主要负责****方面的内容,取得了***成果,解决了***问题(尽可能带一些客观数据内容),跟贵公司要招聘的岗位相似度比较高,然后本人比较擅长***(个人能力内容),另外,我还拥有****个人特色或某方面的经验(个人比较有差异性的优势),这个也非常有助于我更好地胜任这个岗位。

3. 我想要找一个好的平台,长期稳定地做下去,发挥自己的价值,期待能有机会和贵公司一起成长与发展。

我需要通过回答获得一下信息:

1. 应聘者大概的语言表达能力(所有岗位都需要这些通用能力)

2. 应聘者的逻辑结构能力,是否有清晰的条理(所有岗位都需要这些通用能力)

3. 应聘者对面试岗位要求的了解和理解

4. 应聘者对自身能力优势的了解

5. 面试岗位要求和应聘者个人能力之间的匹配性

6. 应聘者是否会相对稳定


Jusiy老师


被面试的机会没几次,第一次是个外企,那时还是根儿嫩葱,一50多岁的老油条,问的太专业了,不懂,被筛了。最后一次,聊了十分钟,我询问了一下这家公司的情况,CEO简单的回答了一下,我没问,他也没说多少钱一斤。后来就上岗了。

如果是我面试被问到这个问题,现在岁数大了心境也不比青葱了,我会不温不火的望着他的眼睛:

“说实话,今天坐在这,参加你们的招牌,无非就像驴粪蛋里扒拉个更圆的,坐台的挑个更漂亮的。

你的职位也是阅人无数,一进门三句话你就应当看出我合不合适,你问为什么顾我,我还在墙外边,这种事儿说不太清楚,有时还得看缘分,看眼缘,我这缘有了,有没有份,那得看你们的”。


沉迷的灵魂


你这里缺人呗,希望别缺德,尊守劳动法。我呢尽心尽责干,你们呢工资奖金一起算,咱们谁也不欠,录用吗?给个痛快话,那边几家等着拉,都缺人!😁


丁配富


这其实是一句考验你临场反应的话,其实,内容如果不太重要,只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就好。如果做到自信、镇定,那就是加分项。

如果真要一个好的回答,我建议如下回答:

记得抖音上有这么一条视频:

面试官问面试者:“我们为什么要雇佣你?”

面试者回答:“那你们为什么要叫我来?”

初看之下,这似乎是一则笑话,但是,细看之后发现,这样的回答是很有道理的。

用人单位叫面试者来面试,说明面试者的自身条件符合他们的要求,之所以要面试者来面试,就是想了解更多,看看真实的人是不是像简历上说的那样好。

所以,回答面试官”你们为什么要叫我来?”这样的反问也可以的。


如果是我,我会做如下回答:

首先,您叫我来,就说明了我的基本条件是符合贵公司要求的,而我投了贵公司的简历,也说明我认为我适合你们公司,也想来你们公司工作。

这两点是我们之所以能一起面对面坐在这里的原因。

其次,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雇佣者和被雇佣者的关系,我觉得我们之间是合作的关系。

我之所以用合作,而不是其他词,是因为我认为你们公司能够帮助我完成我的目标,也能帮助到我的成长。

而如果我能进入你们公司,我也会贡献出我的价值,贡献出我的技能,帮助公司盈利。

也就是说,我能帮助到你们公司,你们公司也能帮助到我,我们互利互惠,我们互相合作,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像一种联盟的关系。

最后,根据刚才我们之间对话,我们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合作的关系,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问这样的问题呢?这有种恋爱了之后,一方突然问另一方,你为什么喜欢我?


很多新人去面试,心态上往往摆得很低,有一种求的心态。

其实,这是面试的大忌,我们应该做到自信、不卑不亢,这才是面试的正确心态。


更多的职场类知识,欢迎关注@即刻读书,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即刻读书


如果您整在求职面试,这个问题您可能需要花几分钟看一下,说不定文章的内容就是您第二天面试的内容,需要对您有帮助。

【银桑笔记】的观点:作为企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内部评定标准,除掉一些专业方面的因素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因素影响到面试官的判断,专业技能是基础,额外因素恰恰是自己可控制的加分项,得加分得offer。有人加分项没加多少也可以拿offer,那是人家专业技能太过硬了,技术过硬的人在加分项往往能力是有缺陷的。而有人专业技能略有缺陷也拿到offer了,那是人家加分项积累的比较好,加分项把丢失的分值可以弥补回来才拿到offer的。

01

要回到“我为什么雇佣你”之前,首先我们需要先明白企业招聘人员的规则和标准。
1、企业招人的规则
一般情况下,企业招聘都是由名额编制的,不可能让部门随意招聘,那样会造成公司人力成本不可控。当部门需要招聘人员的时候,往往需要向人力部门申请名额编制,只有人力部门审批通过了,部门才有招聘的权利,那么就意味着招聘的名额是非常有限的。
试问,在有限的名额情况下,谁不希望挑一个自己满意的呢?所以大家要感激给自己发offer的面试官,因为至少在那一刻,你在他的眼中是最满意的。
2、企业招人的标准
一个岗位在发出招聘公告之前,hr需要联合用人部门制定一套岗位的JD(Job Description,职位描述),JD大致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工作职责,一块是技能要求。
工作职责是目标岗位需要负责的抽象工作,为什么说的是抽象工作呢?每一个岗位所做的事情其实都很琐碎,招聘岗位描述上不可能把琐碎的事情一一列出,只能列举一些比较抽象的工作内容,供求职者参考。
而技能要求则是目标岗位对于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技能的要求,专业技能自然是自己的核心技能,表现自己专业度的技能,而综合技能则是辅助你在目标岗位期间能够顺利完成工作职责的软实力,多以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跨部门协作能力多见。

02

了解完企业招聘人员的规则和标准之后,求职者应该如何应对呢?
很多求职者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一定把自己最优秀的亮点重复说一遍。注意,这里说的是“重复说一遍”。
因为在你进门坐下面试开始,你所谓的最优秀的亮点已经从自我介绍、简历和求职登记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了,不假思索的情况下,你一定会把这些亮点再重复一遍。
“我对于XX技术非常精通,做过XX项目,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入职后可以为企业带来XX价值!”
“我特别善于沟通,对于项目管理也有丰富经验,相信入职后对项目管理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这样不假思索的回答,和没说是一样的,这些东西已经在面试官脑袋里了,而他并不想听到这些。
你说你技术好,可上一位求职者技术更好,或者接下来几位之中有技术更好的求职者,请问企业为什么要选你呢?
你说你沟通好,可上一位求职者是协调过某知名项目的,论沟通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他一定比你更加优秀呀,我为什么要选你呢?
如果你是求职责,你听到面试官的反问,你会怎么回答呢?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求职者已经哑口无言了,不知道如何去接话了。

关于“我为什么雇佣你”这个问题,银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切入:
1、正式面试前
正式面试前很多人都为了让自己面试的时候展现更多的亮点,把自己的专业技能补了一遍又一遍,但却往往忽略了去了解目标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最新发展现状。
为什么要在面试之前去了解这些呢?
银桑需要讲一个观点,求职面试本身是一个对等的过程,除了企业在筛选求职者,求职者也可以筛选企业的。那企业筛选求职者看的是简历和面试,求职者筛选企业看的就是企业发展历程以及最新发展现状,通过这些情况来评估下这家企业是否值得入职。
另外,了解目标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发展现状,有利于在面试的时候,向面试官展示更多自己了解的信息,证明自己在来面试之前是做足了功课的,每个面试官都是非常乐意听到有人来评论自己的公司,也希望看下求职者的评论是否客观与正确。
如果你在面试的时候表达的比较清晰,引起面试官的兴趣,至少在求职态度和行业知识的方面,加分不少的。
银桑曾经面试过的人中,99%的人对于面试公司的发展历程与最新发展现状,其实并不清楚,甚至还有30%左右连面试公司的名称都说不出来或者说不全,这种情况就是完完全全的减分项。
所以银桑建议你在求职面试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面试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发展现状,为自己赢得这一项的加分。
2、正式面试中
本身任何面试你都需要准备遇到这个问题,理应在面试之前就需要把这个问题答案准备好,面试的时候才会临危不乱。
那我们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面试官才会满意呢?
银桑的建议是想办法提升与其他求职责的差异化程度。
如同前面讲的案例,你说你专业技能好,可人家有比你更好的,你说你沟通能力好,可人家有比你更能沟通的,无论如何面试官总能找到标杆来打压你所谓的亮点。
举个例子,拿银桑最熟悉的数据分析师来举例。
面试官:我为什么雇佣你?
银桑:贵司发布的岗位招聘JD,其最核心的技能是在于数据分析及业务沟通两个能力。我也相信这两种能力大部分的求职者都会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者能力基础上,我在数据分析领域里沟通能力是最好的。我曾经与XX公司的开发团队成功地共同打造了XX数据分析系统,为公司的决策提效许多,项目期间无时不刻处于沟通之中,合理推进项目开发进度,按时按质交付项目。同时,我又是业务沟通中数据分析能力最好的,贵司所招聘的岗位需求的技能全部都体现在我曾经做的XX项目之中,相信您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综合来看,贵司是靠快消品产品起家,通过3年的快速扩张后,已经达到了销售瓶颈了,通过近期的财报可以看到,营收增速近2个季度已经明显放缓了,我希望可以通过我的专业技能为贵司的业绩增长寻找潜在的增长点,也希望可以通过我良好的沟通能力为贵司运营提效,希望有机会可以与您共事。
虽然称不上很好的答案,但至少从这份答案中能看出一些东西。
首先,通过硬技能和软技能的组合来凸显自己的优势和项目经验,已经与大部分求职者产生差异化了。
其次,通过描述面试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现状,来干掉剩下的大部分求职者,同时还可以彰显自己求职的态度和决心。
最后,通过表达入职后将会为公司带来的一些价值来进一步凸显自己的差异化,而恰恰这也是公司增长的瓶颈部门。
其实回答面试官的问题,真的不需要花里胡哨,只需要命中核心即可。有的人把回答花里胡哨成为能力,银桑却认为这些并没有价值,往往还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在说什么?你想表达什么?“

03

回答注意事项
银桑在面试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回答面试官的问题,都是眼神不自主的跑遍,表达结结巴巴,手部动作过于频繁。
其实,当面试官能够问出”我为什么要雇佣你“的问题之前,心中已经差不多是准备要你了。要知道,问这个问题之前,起码对你的个人情况已经基本掌握了,才能通过这个问题做最后的判断。

1、不要把亮点重读第二次或多次
从你进门开始,你的亮点已经清晰写在了简历上以及面试之中都会问到,面试官如果仅仅只想知道简历上的东西,大可不必问你,自己看简历可能还清晰一些。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面试官并不是希望你把简历内容重复一遍,而是希望能听到不同的东西,以及看你临场应变的能力。
当然,他可能不知道你已经在面试前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准备好了。
2、表达的时候请眼神专注
眼神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窗口,如果你的眼神飘忽不定,不敢看面试官的眼睛,显然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对于一些高阶岗位招聘,这种不自信的表现一定是减分的。
所以,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眼神专注看着面试官的眼睛,敢于直视面试官,让自己显得更有自信一些。
3、手部动作无需很多
我们表达的时候手部会不自觉”跳舞“,其实这都是多余的动作。要自信的表达观点,手部动作少不了,但并不是需要很频繁,只需要在关键部位做出掷地有声的动作以示强调就好了。
多余的手部动作,可能会让自己被打上缺失沉稳的标签。成熟的职场人手部动作不会很多,所以如果您习惯手部动作的时候,请克制一下自己的习惯。
4、刻意练习
银桑送您一句话,永远不要相信临场发挥!
看过很多成功的演讲家,大家都看到他们口吐莲花,字正腔圆,以为他们就是天生的演讲家,而你不知道的是台上演讲三分钟,可能台下练习了三个月。
没有什么事情与生俱来就是会的,大部分都是后天练习而来。
能够在关键时刻表现优异,是需要自己付出刻意练习的时间。想必很多人都听过10000小时的理论,什么事情干满10000个小时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如同面试一样,即便面试之前把答案已经准备好了,但你没有经过刻意练习,面试时候一样会磕磕巴巴,照样减分。

04

总结
综上所述,要回答”我为什么雇佣你“,其实是需要做大量的知识储备以及刻意练习的,并不是临场发挥就能够说的好的。而知识储备则需要大家去了解面试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最新发展现状作为面试时候的谈资,也需要通过技巧回答凸显自己与其他求职者的差异化。无论怎样,任何好结果的呈现,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只要熟能生巧,而没有什么临场发挥!
以上仅作参考
---End---
欢迎关注@银桑笔记,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师,十年职场人,专注职场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

银桑笔记


在现实的面试中,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难度。面试官无非想从两个维度来看应聘者:一是应聘者对这个问题的反应,够不够机智,二是应聘者自己是否知道自己在一个岗位上的价值和贡献是什么。如果应聘者直接回答“我为什么雇佣你”,那就显得自己很主观:应聘者根本不可能知道面试官为什么雇佣他,因为应聘者毕竟不是面试官。甚至很多情况下,面试官为什么会雇佣一个应聘者,连面试官自己也说不清楚,尽管他要表现出自己知道。不知道题主应聘的是什么职位,所以,我们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但却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进行。

一、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应聘者直接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很可能会说,因为我能做这个,因为我能做那个,因为我是这个,因为我是那个,等等诸如此类的答法。这样答面试官的问题比较直接,也比较主观。这样的回答不是不可以,而是缺乏某种创造性,也比较大众化,不容易引起面试官的注意。

所以,我们不妨尝试着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换个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具体的模型参照下面的说明

二、回答的模型及结构。

1. 亲爱的面试官,您为什么要雇用我,我真的不是特别清楚,或许只有您自己心里清楚,因为我不是您。但我可以告诉您我有哪些优势,我有哪些优点,我能够为公司提供什么价值和贡献。而且,我这些优势和优点,想必面试官对我面试了这么久,应该可以观察得到。我相信您是火眼金星一般的人。这样把问题的核心从“我为什么雇佣了你”转换到了“我有什么价值,我有什么优势、优点值得你雇佣。”,还顺便拍了一下“马屁”。

2. 每个人在一个岗位上,都我会为公司带来两种价值。一种价值是岗位价值,一种价值是组织价值。

--在岗位价值上,我能够:1)为公司高效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刚才已经通过几个案例向您做了说明;2)我能够让部门的总体绩效有所提升,因为我在专业上的知识、经验和实践不同于其他人;3)我自身的能力,您已经有所观察,有所发现,这些能力相比您已经了如指掌,如果概括一下,我的能力包含了专业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

--在组织价值上,我能够:1)我是个有影响力的人,能带动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努力和勤奋,一个公司靠一个人的努力是无法成功的,还是要靠团队共同的努力,靠团队共同的勤奋。2)我在价值观上的服从性比较强,所以,我可以在价值观上保持与公司的高度一致,而价值观的高度一致,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关键,否则公司里大家各想各的,内耗巨大,一个公司就难以有所成就;3)我是个注重大局,注重整体组织的人,换一句话说,就是我是个能够忍受延迟满足的人,所以,我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儿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我会更加看重自己的长远发展机会,并与组织共同成长;4)最后一点,我不喜欢夸夸奇谈,我是个“结果导向”的人;所以,我不会抱怨,也不会找借口,我的责任就是把结果呈现给公司,而我的“对结果负责”的思想会感染到组织里的其他人。

以上这个模型,应聘者可以根据自己应聘的具体岗位,再进行扩展。回答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第一,转换方式或角度,第二,从自己的岗位价值来谈,第三,从自己的组织价值来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来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