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学毕业没找到正式工作,而以低分上专科却有了铁路正式工作,知识有用吗?

云中飞呀飞


知识是有用的。这个问题无需质疑。无论专科生还是本科生,知识学历层次的差异,不代表没有知识,也不代表知识无用。

就拿题主说的这个例子来说,专科生和本科生不都是掌握一定知识的人吗?就是学历低甚至没有上过学的人,也不见得没有知识。没有知识,你连在这个实际基本的生存都是问题。知识无用只是一种自卑的借口。

题主问题中关于知识有用没用的疑点是没有意义的。

什么是知识?知识就是我们人类对于外界事物及其规律的基本认知和辨识。我们的对于世界的认知与辨识,从出生那一刻就有了。

当你呀呀学语的时候,是对人力语言的练习和掌握,当你能够从一数到一百的时候是对基本衡量数字的概念认知,当你知道酸甜苦辣的时候,是对生活的基本探索。这不是知识吗?

但现在很多人对于知识的认知是偏向了的,将知识与学历划上等号。这是错误的。

种地的农民懂得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工地的工人知道基本的建筑知识,路边的小贩明白基本的营销知识,不是这样吗?

怎么能够说知识无用呢?

知识与学历有关系,但不是对等关系。

1.一方面,我们的学历水平是国家机构教育体系内对于文化水平的一种认证标准,学历水平高的,从教材上学习的知识相对丰富一些,接受的专业思维训练相对多一些。仅此而已。

2.另一方面,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程度与知识的实践能力与学历水平不成正比。

A.首先是专业方向的差异。比如一个学习金融专业的研究生和一个工地工人探讨搬砖的问题,你觉得谁的知识更丰富一些?比如一个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一个护理专业的中专生讨论临床护理的问题,你觉得谁的知识更丰富一些?

不同的专业方向,意味着不同领域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

B.其次,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程度与个人的学习时间、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的思维特质等都有关系,不仅是学历。

比如,在诗词大会的比赛过程中,很多本科毕业的学生在唐诗宋词的记忆上还不如一个小学生,谁的知识更丰富?比如,国内知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品种的研究,与一些科学院的所谓专家比,在水稻领域谁的知识更丰富。

学历是专业教育机构的一种认证形式,只是证明在学习期间,对于所传授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已。但是通过实践学习的知识,通过交流沟通学习的知识,通过自学学习的各种知识,与学历就无关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一个成功企业的老板可能只有初中文化,但是能够在基础研究领域滔滔不绝的讲出自己的理论。

学历层次的就业前途应该普遍的认知,而不是就几个特殊现象以偏概全。

1.像我们都是社会基层的普通百姓。但是可以放眼全国,看看在能源、技术、网络、交通、制造、信息、航天、军事等领域的主要权利层和主要的话语者,哪个学历低?

2.推动时代进步的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以及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商务,有几个是靠低学历的毕业生领军或者支撑的?不要说马云,就是马云,如果没有阿里集团内部大量高学历的专家也无法撑起阿里巴巴。

3.可能在某些特殊阶段,特殊情况下存在一些低学历的毕业生有很好的就业或者由很好的个人前途。但是那也是其个人通过学历以外的个人实际磨练和自学掌握的知识导致的,而不是知识无用的原因。

4.如果说知识无用,每年高考剧增的考生人数说明了什么?如果说学历高低都一样,是不是国家就不用普及义务教育?是不是大家随便上到小学或者高中就可以了?无论大江南北,大家拼命的力争上游是为了什么?

有些人说无所谓,但是他们根本代表不了学习的主流群体,更代表不了那些孜孜上进的求职者。


现在确实有一种读书功利化的论调

我们常常能够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读书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去割猪草喂喂猪呢!”。在现在这个时代,依旧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不停地向你灌输“读书没用”这个理念。不读书连个大字都不认识,觉得自己能混得开吗?

很多人基于投资回报率的观点来强调这种论调。

一方面,这种论调持有者仅拿一些个别的例子来以偏概全,这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知识投资的回报要分长期和短期,要和自己进行纵向比较。如果非要特殊化、人比人,也可以举出很对反面的例子来。这种比较没有意义。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少目光短浅的人觉得学习无用。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分到了烟草公司,当时很多人说我的学白上了,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竟然进了烟草公司;很多专科毕业生都进入了党政系统。但是后来,我一路发展很快,到现在,那些进入行政系统的很多还是职务很低,公务员又有什么了不起,要权力没权力,要资金没资金。

中国的受教育程度与整体收入数据,见下图:

21世纪号称知识经济时代,将来的职业没有知识不行,知识不够也不行,都已经到了人工职能的时代了,还拿这些知识无用论来说事,只能说,思想已经落伍了。



指尖视野


作为一个一本毕业的大学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知识很有用,而且有些时候,知识的作用可以超乎你的想象。

01

我农村老家有个发小和我同年,关系非常好,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的那种。

我这发小初中入学考试的时候,发挥的不好,又因为跟家里怄气,初中就没读。而我上学的时候成绩还算可以,父母也比较支持,一路跌跌撞撞考上了一个偏于地区的一本大学。

在这里感谢一下我的父母,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也很一般。我读书的时候,他们没给我讲过什么大道理。但我现在仍然记得,我妈妈劝我要好好读书时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你成绩跟得上,家里就算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上大学。

02

在读大学以及毕业的头两年里,每当回到老家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有点自卑的。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发小已经去厂子里打工了。那会儿,我们那有个产业做的很不错。我发小和他媳妇儿在厂子里上班,虽然很辛苦,但一年的收入能有二十来万。而我不但不挣钱,每年的学费、生活费还花不少钱。

毕业那年,因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和专业不对口,便在这行业找个“助理”的工作,月收入只有1500块钱。而我发小每个月的收入是我的十倍以上。当老家的有些人问我工资的时候,我实话实说,能感觉出他们眼神和口气里的嘲讽意味。

03

在我当助理的第四、五个月,我的工作有了转机。当时一个不负责任的同事,因为和公司闹别扭,项目做了一半,不辞而别。我临时顶上,加班加点,项目最终完成的不错。项目结束,我被公司“转正”,收入翻了两倍,但还是与我发小相差很远。

大概是13、14年,经济开始变得不景气,又加上环保查的比较严,我们那的厂子倒闭了很多。我发小的收入开始直线下降,有时候甚至无工可打。

我因为工作做的还不错,收入不断上升。有时候一个月的工资和项目提成,就能赶上我发小一年的收入。

04

去年年初,我发小用了很长时间,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给我打电话,让我在这边给他找找看。我便随手在我的客户群里,说了下我发小的情况。当时就有个客户表示会提供一份工作:包住宿,一个月大概能剩个六七千。

05

我非常反感,一些不学无术的井底之蛙天天宣扬“读书无用论”“知识无用论”。问题中拿一个本科生和专科生找工作举例,这种个例之间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


第一,我是读书、学知识的直接受益者。如果当时没读大学,就没有今天的我。我高中同班同学,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参加某个景区的投标,本来希望不大。我同学根据景区特色和当地人文历史,现场作诗一首。正好有一个“大人物”在现场,当时就决定和他们公司合作。我同学用了短短二十八个字,就可能为他们公司创造了上百万的利润。

第二,我老家族里有个弟弟,高考没发挥好,但也能读个好点的大专。他家里条件比较差,又有一些人在我弟弟他父亲面前鼓吹“读书无用”,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所以,我这弟弟高中毕业就去做苦力了。我过年回家,有时我们会聚在一起吃饭。当他喝多酒的时候,说着在厂子里干活的事,我能感觉出他的茫然和不甘。但是不甘又怎样呢,他没得选。

第三,就连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经常拿来举例子的“那些老板”,对子女的教育也都非常重视。就算他们的子女考不上好大学,也会被送出国去深造一番。我一个学历不高的客户,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我没有文化,但我特别尊重有文化的人。”


结语

读书、学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多赚钱。更重要的是,多读书会为你的人生增加更多的可能性。当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的时候,如果你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你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


剑心成长笔记


一本大学毕业没找到正式工作,而以低分上专科的却有了铁路正式工作,题主为此愤愤不平,其实,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去看!



首先:仅仅从找到工作的角度去考虑,可以这样说,不上大学的人也能找到工作,那你是不是更不平了:看,人家不上大学也能找来工作,我何必浪费四年的青春,却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关键问题是工作与工作不同,一本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很大原因是自身的问题,对工作期望值比较高,很多工作看不上眼,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导致迟迟没有工作。而专科毕业生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也与专科生本身的期望值不是太高有关,他们觉得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所以更容易就业。






再者:与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性质有关。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虽是专科院校,但是这类院校是行业特色的院校,主要为铁路方面输送技术人才。每年各铁路局都会到相关的铁路院校进行校招,很多学生还未毕业就与铁路局签订了就业协议。因此,毕业就能上岗,一般是不愁工作的。而铁路系统招收本科生的人数很少,因为本科生侧重与理论知识的学习,铁路更需要技能性人才。

第三:据我所知,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虽是专科院校,但是与铁路相关的专业,录取分数线并不低。有的学生甚至以高于二本几十分的成绩去上铁路院校的铁路专业,目的是为了一份工作。还有的本科毕业生再回炉铁路院校,目的也是如此。



所以,能与能就业,与很多因素有关,高考时志愿的选择、对未来的规划、个人的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作为本科生正视自己,放平心态,是不难找到工作的,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静助学


我身边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我朋友有一孩子,高考时和她同学只差一分,她同学选择了二本师范,她选择了石化专科,三年后她大专毕业,正赶上我们企业招聘,运气极好,顺利进厂,虽说是工人,但我们是大型国有企业,薪金福利待遇极好,如果专业不对口,即使是一本毕业也未必能进来,小女孩进厂一年工资就四千多,自己又擅长拉小提琴,节假日没事走走穴,演个节目,每次三头五百轻轻松松,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又招生开了一个小提琴班,越教越有兴趣,每月一万多块稳稳妥妥。



反观她同学,在千里之外念了四年大学,终究还是水土不服,兼之父母不在身边,寂寞难耐,毕业后说什么也不肯留在异乡,只好回家,至今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在学校代课,一个月800块钱,两相对比,再怎么安慰自己,恐怕也会怀疑知识有用吧?

我二外甥也是专科毕业,他父母担心找不到工作,毕业后马上给他找了一家软件学习机构,后来应聘一家合资单位,现在混得风生水起。

我大外甥毕业于985,一心考研,始终没考上,决定出去找工作,但又不是应届生,前途茫茫,我虽然不停地鼓励他,心里却是忐忑。



可即使这样,我也只会说选择错误,绝不会说知识无用。

我身边的同事,只要是从农村出来的,都是通过考试被录取的,我少年时的同学,今日凡是事业有成,生活富裕的,百分之九十都拥有高等学历,所以,我一直相信,读书是大多数人改变命运的最佳捷径。

虽然,现实中也有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反倒混得不如那些没知识没文化的人,但这绝不是多读书多学文化的责任,而更多的是由一个人的性格眼界胸襟际遇造成的,多读书多学习有知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读书不学习没有知识肯定不会成功。

所以,不论今天的你际遇如何,都不要怀疑知识的力量,更要相信,所有努力学习的人都是明白知识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简心如玉


我就是铁路子弟,父母都是铁路工人,母亲从小就希望我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结果我上了一所普通重点院校。而我的玩伴们,基本都是是铁路子弟,通过当兵、技校等方式大多去了铁路工作,我毕业后刚参加工作他们的收入比我多很多,前些年几乎是我的两倍吧。但是我从没有因为收入差距认为知识无用,求学生涯改变的是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现如今我们的收入差距不大,但是我的发展空间更大,工作环境较好,事业圈子也更具优势。书到用时方恨少,饱读诗书气自华,老百姓家的孩子,不好好学习,又怎样能改变命运呢?


小饽


1.我2015年毕业进入中铁某局,因为是应届毕业生,所以见习一年就给签了正式合同,而我是当时第一学历是中专,上学的时候同时报的有大专的对口专业,毕业后就直接应聘进入中铁,在中铁带了三年,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见习了一年就单独负责一项工作了。

2.当时我才21岁,我的同学好多都还在上学,相当于我是提前两年进入工作,当时就去了项目上,都在偏远地区,这种工作我觉得还不错,因为自己确实也没什么本事就扎根工地跟着师傅学技术,三年后真的可以独当一面的。大部分本科的学生在工地还是能吃苦的,有一部分到了工地几天就辞职不干了,有些工作专科的本身就把自己的定位低,所以愿意干,施工单位只要想学,都能学会,本科底子比较好,学的可能会更快一点。

3.等我的同龄同学毕业以后好多并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相比他们我还是比较庆幸的,毕竟也是铁饭碗了,农村家庭嘛。就在2018年后半年因为偶然的一个机会我从中铁辞职去了中建,因为中建的工资相比中铁确实要高不少。出来是为了挣钱就没有犹豫就跳槽了。

4.今年我跟着单位来了海外项目,人现在在国外,工资税后2万左右吧,还算比较满足的,今年我才25岁,干上几年就找个离家近的单位工作,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背着影子寻找路


一本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很多,大专毕业分到铁路的都是铁饭碗,这一点不假。

从教多年,自己的学生很多都步入了社会,他们基本都按部就班地读书、工作、娶妻、生子。

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一直在家待业,始终没有工作的。

要说在家待业的,还真不是没有考上高中、大学的那批人。相反,他们大多是大学读完回来的大学生。

这些孩子在学校的时候读书真都不差,至少都考上了高中大学。但回来后,他们要么性格太拘谨找不到工作,要么就是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工作可做。

倒是那些平时学习不怎么样的孩子,他们有的成了大老板,有的自己开店搞得红红火火,还有的在大公司里混成了小领导,甚至还四处去招工。

当然还有那么几个孩子二本都没考上,但考了铁路职业院校,他们小小年级工资都七八千,还什么都发。这个中秋节他们发了月饼、熟食、鸡蛋和两箱水果:南果梨和猕猴桃.....

同学们真的挺羡慕他们,不少人后悔当初不如考个铁路院校......

这就是真实存在的社会现实。

我们不能就此说读书无用,但我们看到一些三本院校真的就业良好。它们培养的学生有社会需求。这样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啊!

但这样的学生也必须得考上高中,并以绝对高分考入铁路职业院校才行。现在这类铁路交通职业学校不学习是考不上的,不少学校分数已经超过了二本分数线。

而一本的光环太过耀眼,让很多家长和孩子陶醉在其荣耀的光辉里,不少家长与孩子们没有把报考学校和自己的实际与需求联系起来,甚至为了报一个985大学,舍弃了自己所有喜欢的专业,只为一个学校的名气。这样的盲目跟风,势必会造成自己日后难堪的局面……

我们不能用一本最成功的学生和那些读了一本最失败的学生去比,因为这样的比较不能说明问题的根本。我们还是看大多数一本学生,他们大多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工作。虽然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快就功名成就,也很难一下子就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真的可以自食其力了。

如此种种,你能说教育没有用吗?

人们不经过教育而直接步入社会,那绝对是人类的倒退啊!

所以,专科就业率高,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但本科找不到工作一定是个别问题,不是普遍现象。

所以不能就此说读书无用!

是学生,你就好好学习,看自己的需求、爱好去选择专业,通过上大学的不断学习,来成就自己的美好的未来!


赵爱乔


知识肯定是有用的,这个不用怀疑。你说的情况只是少数,不能用少数的结果去否定大多数。 说说我的列子吧,我是本科毕业的,我刚到公司上班的时候,我的同事们大多都是大专生。我和他们拿一样的工资干一样的事,但我从来没有觉得委屈自己。我刚去公司没多久,又招来了两个同事,他们两个是大专毕业的,我们三个一起学习,一起做事情有,他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比较喜欢问我,我也喜欢给他们讲解我懂的。但是我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两个学起来很吃力,做起来更吃力。但我并不觉得这个工作有那么难,我觉得挺好的,顶多算有点挑战性,我很喜欢这个感觉。当然我的工资也比他们上升快了那么一点点。他们干不到一年就都辞职了,后面又新招了两个,一直是我在带,但这两个都是本科毕业的,我觉得他们还是很厉害的,一教就能懂。可以说是我们工作的很愉快,我教着不累,他们学着也不累。


仰信子


红尘笑笑生为你支招:用一两个人找工作的情况就做出知识无用论,就好象看到一个只读了小学的人发了大财,就下结论说小学毕业都能成为百万富翁一样可笑。更何况,铁路正式工作就是一个金饭碗吗?题主难道还生活在80年代?如果你相信知识无用论,恭喜你,以后都不用再为实现阶层跃升苦苦努力,就心安理得地天天过你的苦日子吧,让你的孩子也从一开始就输在父母这道起步线上。

1、言归正转,收入和学历(知识)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看看大数据:

上图是来自于美国的一份统计数据,说的是学历与平均收入的关系。可以明显看到,学历的高低和平均收入的多少线性相关。学历越高,平均收入越高。高中毕业的收入平均就比没有读过高中的高了50%以上;而且学历每高一级,收入就有很大的提升,而博士的平均收入是高中没毕业的5倍以上。

再看看学历和失业率的一个统计数据:

以上是美国高中及以下学历和大学及以上学历失业率的一个对比,学历低的失业率是学历高的3-4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学历高就业的选择更多,就业的范围越大,反而学历低的工作替代性强,尤其在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低端的岗位都会被机器人所取代,以后没有大学文凭的人想去工厂打工都没有机会。

我们看再看国内有关学历和收入关系的统计数据:

可以看到,大专以上的学历收入和大专以下的相比出现明显的跃升,平均收入大专以上的是大专以下的接近3倍。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历高低和平均收入多少都呈现出正向相关,所谓的知识无用论完全是哄人的一个谎言。

前几天,华为对天才毕业生实行年薪制也侧面说明了这一点,被列入这个计划的全都是博士毕业生,最高年薪可以达到200万,最低的也有80多万。

为什么读书无用论盛行呢?

无论是从大数据还是身边的实例都能看到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拥有大专以下的学历,让你在起步上就超越了96%的人,为什么这些年读书无用论时不时还会泛起呢?有几个原因:

1、网民的学历构成:高中及以下比例的占据了40%以上,掌握了相当高的话语权

根据中国网民受教育程度分布的一个统计数据,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占据了网民的40%以上。

我们都有一个心理投射的心理,就是容易把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

比如看到读书无用论,就正好和自己的学历相契合,就容易去从身边寻找能够证明读书无用论的案例,比如某某中学毕业现在也当了老板,而对身边更多的没读过大学的人只能去工厂、工地做苦力,一年还赚不到什么钱视而不见。

而真正因读书而受惠的人,也不屑于去和别人争论读书到底有没有用,也懒得去叫醒装睡的人。所以如这些低学历者所愿,网上都是读书无用论一边倒的言论。

2、读书无用论的盛行也与网络传播有关系

有句话说,狗咬人不奇怪,人咬狗才是新闻,网络传播也是一样的道理,总是爱宣传反差大的案例。

一个博士起步年薪就几十万,上百万,一个本科毕业的进入四大这类企业年薪也以十万计,从来不是新闻。只有中学就缀学,却靠拍抖音之类的新兴行业年入百万才会为大众所关注。

当整个网络都是这样初中没毕业就年入百万,小姐姐靠抖音卖货流水过千万的新闻,知识无用论就会再次翻身。但他们忘记了,这样弯道超车的又有几个?百万分之一都没有,只是极其稀缺的个例而已;而真正占据头部行列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占了多少比例,他们从不关心。

虽然读书带来的回报已经不像在十几年前、二十年前那样显著,但总的来说,它还是普通老百姓让子女获得安逸生活性价比最高的投资。即使高校扩招,但能够进入大学学习,仍然会成为占全国总人口的4%的少数派之一。家里没有矿的话,还是这条路最为现实。

愿大家都不再被读书无用论蒙蔽。

1.点击【关注】,每天免费获取职场小技巧2.作者:红尘笑笑生,超过16年管理经验的职场老司机,多个平台说书稿签约作者,专注分享职场干货和个人成长。

红尘笑笑生


知识肯定是有用的,但是能不能学以致用,得看你的努力了。

每个学校都有学霸和学渣,都是相对的

你不能看到一个一本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就说一本大学毕业生都没找到工作,太片面了;也不能看到一个专科生有了铁路正式工,就忽视了他背后付出的努力,单纯地认为是专科学历让他得到这份工作,太笼统了。

在现实中,每个学校都会有学霸和学渣,就算是在清华北大,排名靠前的是学霸,排名靠后的就是学渣,这都是相对各自高校来说的。

我在上大一的时候,期末临阵磨枪复习一个月,轻轻松松拿了三等奖,我高中同学考上了一本的大学,有一次我跟他聊天,他就说学校的学习压力好大,一点也不松懈,都变成学渣了,没得到奖学金,我那时就惊呆了,我要是去他学校,估计连个渣都不算。后来出来找工作,他的能力很强,光是英语口语就甩开我几条街,找到的工作比我好多了。

所以我觉得在大学里好好学习,自我充电,锻炼自己的人,毕业后不太可能找不到工作的。

学历只是应届生的敲门砖

我个人觉得学历只有在应届生第一次找工作才有用,因为应届生一般都没有工作经验,公司想招聘应届生,会优先面试985/211院校毕业的,毕竟高端人才的概率会大得多,所以学历只是敲门砖。

当你有工作经验后,HR和面试官会着重考核你的工作能力,及其项目经验,学历只是辅助而已,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有些人以为考上了一本,就觉得是人生赢家,找工作无忧了,然后大学四年就白白浪费了,整天吃喝玩乐,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怨一本学历没用。

所以我觉得知识是有用的,如果能学以致用,肯定能找到工作,主要靠自己努不努力。

欢迎【关注】,每天分享职场,经济,产品等领域的内容,让每次阅读都有所收获,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