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大家好,我是城市說客,專注三農現象及社會熱點解讀,歡迎關注!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春節,農曆的歲首, 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個節日裡辭舊迎新、表達美好的祝願。其中,走親戚是春節裡非常重要的傳統和習俗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人們走親戚的過程中相互溝通交流,增進了解和情感,獲得心理上的慰籍,開始新一年的生活。只是,如今幾千年傳下來的走親戚習俗出現了新變化,即很多人走親戚的次數越來越少,有的甚至不走親戚了,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心理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是五點。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一、社會的進步讓親戚關係越來越淡

在人的一生中,我們有與生俱來的父母關係(親屬)和親戚關係(親情),這些關係讓我們能夠在這個社會中立足並生存下去。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有了自己的朋友關係(友情)和同事關係(工作),這些關係讓我們的事業發展有更多的可能。在這兩種關係的權衡下,很多人將親情關係推到一個次要的位置。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雖然親戚可以給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很多幫助和支持,但由於親戚之間相距太遠,更多時候我們還和鄰居之間相互幫助(遠親不如近鄰)。而且隨著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找左鄰右舍幫忙的次數也不多了,找親戚幫忙的機會就更少了。幫助少、往來少,親戚自然就變淡了。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二、生活節奏加快讓親戚見面越來越少

農村是一個慢節奏的社會,做很多事情都沒有時間要求,最忙也只有春種和秋收,即使這樣,延誤三兩天也沒有問題,所以很多地方可以從初一走到十五。但城裡人就不一樣,時間就是金錢,規定時間必須完成,這樣很多人幾乎沒有假期,所以遇到春節這種全國大放假的節日,城裡人都會選擇在家裡好好休息。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對於進城務工的農民朋友來說,他們的春節假期時間也不夠用。自己家裡要收拾幾天、處理父母小孩的事情要幾天,重要的朋友要會一會,重要的親戚要走一走,差不多就到了返城市上班的時間了。那麼剩下的一般親戚就只能打電話、發紅包,再往後這個動作也沒有了。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三、經濟條件和興趣愛好讓親戚關係重新洗牌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親戚間開始拒絕無意義的往來。一般來說,同一收入水平的親戚之間往來更密切頻繁一些,並形成一個圈子。在很多人心裡,親戚關係比不上金錢關係,但有了金錢關係卻可以產生親戚關係(結親家、拜兄妹)。同時,就算富親戚看得起窮親戚,窮親戚內心也不願意相互走動,他會認為這是高攀別人,說話沒有底氣,內心失去平衡,索性不再來往。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同時,趣味相同的親戚間也會形成一個圈子,這個圈子不以財富來評價,但在興趣愛好方面十分認同,並經常保持聯繫。他們雖然因為親戚關係而認識,但真正吸引彼此的是雙方的興趣愛好,很多不抽菸喝酒、不打麻將跳舞、性格不合的親戚慢慢被邊緣化,最後越走越遠。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四、出行條件的改善讓親戚溝通變得簡單

走親戚的本質其實就是溝通。以前交通不便,親戚間相互走動很麻煩,農村之間走親戚真就是靠雙腳走,到親戚家花半天時間,來回三天時間是比較正常的。如今隨著交通工具的進步,農村走親戚都乘坐有摩托車、麵包車,大城市之間走親戚也更高大上一些,坐飛機、高鐵。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出行工具的普及和改善,一方面減少了路途的耽誤,另一方面也讓走親戚變得更加容易。這樣,很多親戚之間不僅僅春節期間往來,平時也在經常走動,見面的次數多了,到了春節,考慮到出行人流車流處於高峰期,索性取消了走親戚的計劃。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同時,網絡和通訊行業的發展讓親戚間的溝通更加頻繁,很多遠方的親戚、普通的親戚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聯絡,雖然方便經濟,但讓親情慢慢變淡起來。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五、生活水平的提高讓走親戚時間有了改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概是因為假期難得、親戚常常的緣故。春節期間,很多人都選擇了外出旅遊,近處的國內,稍微遠一點的東南亞,再遠一點的歐洲,在他們的觀念中,假期這樣的長期出去旅遊最合算,走親戚可以改到節後,或者平時週末,反正交通也方便。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在農村,還有很多人則選擇了進城過春節,他們或者兒女在城市裡面安了家。由於平時大家都比較忙,趁著春節假期,一大家人可以好好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玩耍,那麼對於走親訪友這件事,要麼在春節前走動,要麼就等從城市裡回來再聚,這也一定程度沖淡了親戚關係,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都是什麼心理?是沒錢給紅包?還怕麻煩別人?


可以說,春節期間很多人不走親戚,反映出現階段國人思想觀念的調整和重建,既有人情世故,又有現實考慮,能理解的理解,不能理解儘量試著理解。同時,也希望我們從這一現象中重新審視自己的社會關係和身份角色,找準人生的定位和努力方向,在社會生活中做一個明白人。

如果大家覺得我說的在理請點個贊;也可加我關注瞭解更多三農及社會熱點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