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了大城市的房子,去小城市買房生活,是不是可行?

赤道以北的微風


把大城市的房子賣掉,去小城市生活,是個人的生活追求,是否可行因人而異,而且這種因人而異並不僅僅是體現在對生活的嚮往上,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衡量。如果忽略房產在大城市中的前景價值,計劃以房產置換向往的生活,我們可以考慮兩個參考因素,一是明確自己想過退隱式生活還是隻打算減輕壓力在小城市重新開始,二是現金的管理能力及潛在風險的考慮,如果這兩個問題清晰了,下結論就會相對容易。

賣房去小城市生活是退隱還是想重新開始?

1、退隱。

退隱是相對於在大城市中不敢放鬆自己地進行打拼這種情形來說的,退隱狀態可以不用再工作,或者有選擇地輕鬆尋找機會,有則做,沒有則不用強求。相對於在大城市時不敢停下奮鬥的腳步、甚至委屈自己的狀態,退隱式的生活是比較多人嚮往的。

但是這種做法有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手中的錢可以支持自己要過的生活。每個人的生活質量都不一樣,消費水平也存在著差異,同時需要承擔一家人的生活、教育和醫療的開銷,所以在北上廣有多少套房子,或者房子還有沒有欠著房貸、剩餘多少貨值,都是應該要考慮的實際問題。

假設僅有一套市值500萬的房子,卻欠著銀行300萬的房貸,那剩餘價值只有200萬,與無欠款的500萬相比,給人帶來的安全感就要弱很多。

200萬就退隱是比較困難的,雖然現在很多小城市家庭年收入小於10萬的很常見,靜態來看200萬比得上人家20年的工作收入了,況且另外還有利息收入,但算上通脹的影響,估計越到後來錢會越緊張,算不上長久之計。

如果要想讓一個家庭的生活有質量且沒有憂慮,在沒有其他收入的情況下200萬不足以長時間維持在較高的生活水平,所以賣房所得的資金量決定了能過上什麼質量的退隱生活。

假設有500萬,儘量用100萬以內在小城市全款買一套房,剩下的400萬即使全部定存,每年也可以帶來16-20萬的利息收入,只要不發生惡性通脹,不胡亂折騰,用這筆錢和利息收入在小城市過十幾二十年相對好一點的生活應該問題不大,再往後要看通脹的發展和影響程度,也未必可以長時間高枕無憂。

2、重新開始。

假如離開大城市轉向小城市並不是出於退隱的考慮,那還是需要找到承載自己的出口。如果以往是通勤式的工作,那在小城市可能沒有同類型或者條件相近的工作機會;而如果自己以往是做生意的,那去到小城市需要重新積聚資源和開拓新市場,或者需要重新考慮新的項目,這些都會為自己帶來新的挑戰。

如果原來從事的職業不受城市地域的影響,類似寫作、自主金融投資理財等等職業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只要保證有網絡即可,那城市對工作的影響就很小。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意,比較大的可能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對於心寬的人來說唯一不同的可能是手裡攢著一筆賣房所得的現金,導致在小城市時壓力大大減輕了。同時小城市的生活配套與比大城市要差很多,所以如果可以適應工作和生活上的差距,去小城市也是一種可以選擇的生活。

現金的管理能力和潛在的風險。

1、現金的管理能力。

現金的管理能力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賣了大城市的房子去小城市生活,帳上的現金必然不少,即使不打算開拓另外的生錢途徑,也要能留得住錢。

在生活中人的想法千差萬別,有人會把錢存在銀行,只吃利息或只在有需要時才支取;有人會因為手頭上有閒錢,做各種投資或理財,即使前期沒有這種想法,也難保後面漫長的生活中沒有這種念頭。

如此一來就會涉及到能力和眼光的問題,做得好當然可以增加財富,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賺錢,現實中有很多做投資、做股票、做理財而千金散盡的例子,做得不好,錢可能會損失一部分甚至也有可能全賠了。

另外如果個人有不良的嗜好,或者後面因為生活太安逸而沾上不良嗜好,那對帳上的現金也是一種可能的威脅,最後也可能會有違自己回小城市生活的初衷。所以個人對現金的分配和使用的能力是相對比較重要的。

2、潛在風險。

通脹是現金不得不面對的潛在風險,通脹會讓手上的現金不斷貶值。在過去20年時間,統計部門公佈的通脹率是3%左右,按照現在5年期大額定存4.2%以上的年化利率,可以勉強地對沖掉通脹。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面對的實際通脹要比這個公佈的數據高一些,如果應用M2和生產總值掛鉤的算法,最近10年的平均通脹在5%-6%之間。

按5%來靜態地測算,500萬現金在10年之後相當於現在的300萬左右的購買力,而在20年以後就只相當於現在的180萬左右,所以貶值是比較明顯的。萬一那一天出現了一次惡性通脹,想像一下日元韓元,那時候500萬可能就不是錢了。當然,在經濟穩健的我國出現這種現象的概率很小。

雖然大額定存可以對沖大部分通脹,但也等於自己存款收益沒有帶來實際的購買力,同時手裡的現金還出現了小幅貶值,這是不得不考慮的潛在風險因素。如果房產所在的大城市發展比較好,房產地段也不錯,那在保值上會更有優勢一些。

總結。

綜上所述,賣了大城市的房產到小城市生活,如果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是否可行需要考慮自己回小城市後的生活方式,同時衡量手上的現金是否足夠支持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者是否能在小城市中實現新的夢想,並結合自己和房產的情況,考慮通脹的影響,如果覺得這些都沒有問題,或者自己另有方案處理,那選擇回小城市生活也是一種可行的選擇。


CA紅葉


前後20年來看人口多數都是從農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轉移,這樣單向流動從來沒有反過來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為何絕大多數的人口流動都是從農村到城市,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其背後還是資源集中度的體現,大城市不僅僅是能夠提供相對充足的就業機會,還有教育、醫療、商業的優質資源配套。要知道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無論是適應能力還是體制來說都是不斷下降的,就是越需要醫療等資源配套完善的地方,而這些隱形的資源配套小城市很難滿足。幾點觀察:

第一、類似於鶴崗這樣的小城市醫療等資源不足是根本,三甲醫院有幾家?這些資源不是靠時間就能解決的。醫療問題和教育問題說句實話真的不是靠時間解決的,如今國內醫療和教育資源的分佈從上世紀60年代基本上已經定型到現在,如今多數還是建立在老基礎之上。為何這些資源會如此稀缺?其實這些資源多數都是掌握在省級甚至國家層面,除非出現上世紀50-60年代的行政命令干預,否則未來很多小城市的醫療、教育等問題根本得不到解決。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幾年前一個公司的女同事懷孕了,去中部某地市的市級醫院做檢查(有出血症狀),檢查後醫生給出的建議是回家安心養胎;但是一個月後越來越嚴重,最後去省會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宮外孕!不得不做了切除卵巢手術。這就是我國小城市的醫療水平,後來我專門查詢了下原來當地最好的醫院不過是二甲醫院。

第二、不服老不行,長在哪,老在哪,這是自然規律。前幾年的時候我也時不時的冒出過老了回老家的想法,但是隨著見到的越多感覺越不現實。就以我身邊的例子來說,我父母親常年生活在小縣城裡面,節奏慢而且都是說的老家家鄉話。因為需要給我兄長帶孩子的緣故不得不去外省某省會城市(我兄長在外省省會定居了),我母親每次在哪裡待一段時間就會生次病,但是去醫院檢查後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後來聊天后才知道原因,其實就是因為水土不服,語言交流障礙。從這個時候我才知道一個道理,人老了不僅僅是身體機能退化更重要的是適應能力下降很多,要知道我母親年輕的時候也走南闖北做小生意的。如果說你年老後,回到自己老家這個還行,但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生活了半輩子,單純去鶴崗這樣的小城市養老,肯定是不行的。

大家要搞明白哪怕是如今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週期,也是最賺錢的行業,鶴崗的房地產市場都能成這樣,足以反饋出其他行業更加不行

或許有些朋友會說我在這裡危言聳聽,鶴崗年初被曝出“白菜價”安置房後,我還專門查了些資料。鶴崗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其根本還是本地基本沒有支柱產業導致的。為了維持經濟增長,當地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拆遷安置,寄希望於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但是錢總是有數的,當地的購買力還是有限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沒有人願意買了。幾點觀察:
第一、小城市之所以成為小城市,典型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支柱產業不明顯。大家可以回顧下自己周邊的城市是不是這樣,簡單就以小縣城為例,但凡有點支柱產業的小縣城早已經完成了撤縣設市或者撤縣並區,甚至有些產業發展不錯的小縣城多年進入全國百強縣之列。因為小城市本身的人口和資源有限,但凡有點產業支撐就足夠當地居民過上不錯的日子,地方經濟發展取得不錯成績了。

第二、如果非要去小城市生活的話,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是不錯選擇。未來城市化發展肯定是要以城市群為基礎的,城市群內逐步實現戶籍、醫療、教育等資源完全一致,這樣的話對於年老了想要享受慢節奏生活的人們來說,衛星城或是不錯選擇。因為交通等極度發達的結果,很多醫療等資源都是可以及時享受的,而且郊區衛星城的環境還是不錯的,起碼未來自己的子女或親朋好友聚一下沒有那麼麻煩。如果說你在北上廣深,後來去鶴崗這樣的小城市生活,我覺得有點少不知事的味道。

綜上,賣了大城市的房子,去小城市買房生活或許可行,但是肯定是要有一個範圍的。從城市未來發展來看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是最佳選擇,當然如果有老家的話能夠回得去也是不錯的選擇。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謝謝悟空小秘書的提問。賣掉大城市的房子,去小城市買房生活,是不是可行?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如果是沒有兒女當然可行。哪兒的黃土都埋人。若有兒女,為了兒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及就業的便利,那麼慎之為上。

二,退休人員,兒女的翅膀都硬了,能展翅高飛了。賣掉大城市房到小城市生活,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物價上漲的趨勢沒變。將來小城市的物價未必很便宜。小城市醫療條件差,很可能小病拖成大病。小城市醫療費也不便宜。坐吃山空,再加上病病災災,在小城市返貧也有可能。

四,若此小城有經濟發展上升的空間,人口淨流入趨勢明顯。那麼你賣大城市房,再到小城市買房生活創業。很可能是條小康之路。


大蠍子用戶5950467594



用戶6961602467377


理論上可行,看個人的情況。

你的實際適應能力。第一個是心理上的。在大城市生活慣了,突然到一個六線小城市生活,人生地不熟,一切從頭開始,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第二就是資金管理的能力。雖然現在把大城市的房子賣了幾百萬,然後到鶴崗那樣的六線城市去買房生活,十五年後包括物價上漲因素,估計到時候也所剩無幾了。

第三,休息了十五年到了退休,估計屆時還是在鶴崗,到時候不要後悔有心理失衡就行。

第四,看家庭的情況。如果純粹是一個人的行為,沒有家的牽絆因素,還是可以的。

第五,如果未到退休真正讓你先休息15年,估計也會很無聊的。




絲路梧桐


可行。1,要選對地方。2,要耐得住陌生。3,要考慮子女讀書。4,要有事情可做。賣掉大城市的幾百萬的房子,找個小城市買個幾十萬的房子居住當然是好,至少有了幾百萬的價差。但是,錢不是萬能的,就怕你今後的生活全都變了樣,面對老地方與新地方的各方面的落差,許多人心理準備不足,結果變成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除非你回到家鄉附近買房子和定居會減輕一些)


超越自我8542


這樣的操作不可行。

第一,單從保值增值的角度來看,你的年齡45歲,離退休還有至少15年的時間,如果現在賣掉北上廣的房子的話,住哪裡成問題。當然你可以租房住,但是就你買房子的錢做什麼投資呢?如果收益率比不過房租,另外還要考慮通貨膨脹,你的錢實際上是貶值的。所以要跑贏房租和貨幣貶值,那麼就得一個比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才能達到不貶值,實際上現在這樣的操作很難。北上廣的房子依然是最具增值能力的,而小城市的房子本身其實是在貶值的。

第二,從生活方面來看,你賣掉北上廣的房子,為什麼要去鶴崗這樣的城市生活呢?僅僅是為了哪裡的房子便宜?假如你的家鄉不在鶴崗,那麼這個環境對於你來說是非常陌生的,那麼你在哪裡沒有任何的圈子,沒有任何的人際關係,那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難道你追求的是詩和遠方嗎?

第三、從生活配套上來說,北上廣的房子依然有著巨大的保值增值潛力,因為哪裡對於人口的吸附能力太強了,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內的其他城市,由於人口密度高,自然而然的生活配套設施方面是一應俱全的;而鶴崗那樣的小城,為什麼房價便宜?是對於人口的吸附能力弱的表現,如果對於人口吸附能力都達不到的話,還談什麼生活配套設施,這一點是客觀事實存在的。

那麼是不是這樣的想法就不可取呢?不是的。對此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如果有這樣的想法,第一選擇應該是你的家鄉,不管哪裡貧窮還是富有,哪裡有你的兒時記憶,情感屬性較強,也正所謂“落葉歸根”,所以哪裡的房子價值對你來說會更高。另外在哪裡多多少少有你的親人朋友亦或是同學夥伴,更有利於你退休後有個嘮嗑的對象和玩伴。

第二,建議還是不要賣掉北上廣的房子,因為哪裡的房子是保值的,如果地段好的話,應該還有增值的空間的。

第三、如果能在不賣掉北上廣的房子的情況下,可以投資一套家鄉的房產,那樣最好;現在對於家鄉的房子是投資,將來15年後對於北上廣的房子是投資,所以兩不耽誤。

結語:不論是從投資角度或者是生活情感角度,現在賣掉北上廣的房子,去鶴崗這樣的小城市買房子其實是不可行的。


超哥說房產


這個事情我表明個人觀點,要是我,我不會這樣做。為什麼呢!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大家都懂吧!想想當初為什麼來大城市,是不是因為機會多,工資高,發展快,見識大,等等我們在小城市看不見的某種吸引力吸引著你吧!

現在有的這種想法,只能說明你可能過得不好,過的不如自己的意,不想努力,想逃避。

還有就是如果選測回到小城市,慢慢你會發現,原來優秀的自己,越來越膽怯,越來越懦弱,越來越沒有鬥志。生活平平,沒有方向等等。

所以我不建議這種想法,我會選測鼓勵你繼續加油努力奮鬥。






小魚兒媽咪Vlog


大城市資源多,無論是教育、醫療、交通等等配套都是比小城市好,如果你是想單純的養老那就到附近二三線城市景區買套房/小別墅,距離最好不超過2小時車程。太遠了不願意住,太近大城市房價會高

大城市換到小城市還是不太建議了,好比從高層一下子落到基層,環境大大打折了,沒必要,你可能在小城市壓力不會那麼大,享受安逸是一個人開始墮落的時候了,並不是小城市就住得很舒服



置業經紀人小莫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

答:可以的,關鍵看你能接受怎樣的生活方式。大城市的快節奏和小城市的慢生活

1 其實題主的做法,很多人已經做過了,比如賣掉北京房子,跑到了偏低地區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生活,然而卻慢慢脫離聊社會發展的節奏,最終也無法適應。如果題主是賣掉一二線的房子,回到三四線享受小鎮青年慢生活,那也是可以的。退休生活需要慢節奏,但也要考慮好對應的生活配套和醫療資源匹配。

2鶴崗房子才幾萬元意味著什麼,房子的價值在於背後的醫療,教育資源的匹配,一座城市經濟實力和福利水平的匹配,不是簡單的一所房子這個殼有價值。鶴崗缺乏基本的醫療和教育資源,方方面面的資源都是缺乏的,如果只是去小住可以,長遠不建議。

3現在處於社會轉型期,才45歲就想著退休養老,先不說房子,在現在這樣長壽和老齡化的社會,你這30年的養老金可以支撐年多少年的退休生活,你是否有配置基本的醫療和意外保險,如果沒有一次疾病和意外就能耗掉能的積蓄,你的一棟房子。45歲跑到一個沒有人流和產業基礎的城市,生活歲慢了,可是自己也會走下坡路,等到了60歲,你怎麼辦?

你覺得賣掉一二線城市的房子 ,去小地方生活可以嗎?40歲的年齡,評論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