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閉幕。伊朗電影《無邪》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韓國導演洪尚秀憑藉《逃走的女人》摘得最佳導演銀熊獎。

賈樟柯導演的紀錄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入圍特別展映單元,中國水墨電影短片《秋實》入圍新生代單元,中國臺灣導演蔡明亮新作《日子》入圍主競賽單元。不過,很遺憾這三部作品都沒有獲獎,華語影片顆粒無收。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作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之一的柏林國際電影節,歷年來都吸引著電影工作者們的眼球。中國電影一直與柏林電影節緣分不淺,中國的第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大獎就是柏林給的,既讓張藝謀獲得金熊獎的《紅高粱》。

到了李安這兒更牛一點,他先後憑藉《喜宴》和《理智與情感》摘得世界首位雙金熊得主。

到了王小帥執導的《地久天長》更洋氣了,兩位主演王景春和詠梅斬獲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主角,阿美和王小帥獲得最佳編劇。

在演員方面來說,王景春和詠梅都不用多提了,鞏俐更是中國第一位擔任評委會主席的人。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廖凡憑藉《白日焰火》摘得影帝,也是中國第一位在柏林電影節“稱帝”的男演員。廖凡為了演好警員,努力增肥20斤。表演進入狀態後,情緒刻畫細緻而富有層次。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張曼玉憑藉《阮玲玉》摘得影后,也是中國第一位在柏林電影節的“影后”。《阮玲玉》能好評如潮,張曼玉的表演功不可沒,她在演繹的角色中融入自己的理解,頗有阮玲玉本人的味道。

蕭芳芳也憑藉電影《女人四十》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中國第二位影后。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從劇情方面來說,《女人四十》是許鞍華後期的代表作,許鞍華把視角放入普通市民的身上,反應出社會變遷的現象。

蕭芳芳飾演的阿娥正是那個普通的女人,住舊樓,情緒時常失控,丈夫唯唯諾諾,公公常年痴呆,兒子日漸長大,面對三個不省心的男人,她無奈又無法放手。其實,這是一部女性電影的縮影,其中能看到一個女人的悲哀與心酸。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白日焰火》是刁亦男的代表作之一,他展現給觀眾的不是殘酷的碎屍兇手,而是人性的那種絕望的孤獨。雖然圍繞碎屍案展開,但每個細節都是對人性的拷問。

角色之間極富張力的戲劇化衝突,以及被綁架的道德等,都讓觀眾看到了影片所營造的那種灰色氣氛。劇中最經典的也是長鏡頭和含蓄的感情處理。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圖雅的婚事》是王全安的代表作之一,整個電影中最能打動觀眾的就是生活在底層的圖雅一直保持著善良和勤勞。故事發生的地域、背景、蒙古包等特色的民族風俗,整部電影看起來很有觀賞性。敘事方面也做到了“起、承、轉、合”協調統一。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愛你愛我》是林正盛的代表作之一,雖然是一部青春片,但也不乏有浪漫和溫情。影片從始至終都沒有強調悲苦的命運,而是用細膩的手法展現了年輕人們為了棲身之地所做出的選擇及努力。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紅高粱》雖然改拍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但整部影片都在歌頌了一群可愛的人身上敢愛敢恨的無畏精神。片中的文化價值值得每一個人思考。

該片最大的特色就是拍出了人景合一的美感,火紅高粱、黃土高坡、漫漫黃沙,每一處景都彰顯著祖國廣袤的大地和豐富的物產。影片最大的成功就是把紅色用到極致,接近瘋狂的地步。

紅色的高粱、紅蓋頭、紅鞋子、紅窗花、紅轎子、紅衣服、還有紅太陽,這些象徵熱情洋溢的顏色正是生命的顏色。它既給土地唱了一首讚歌,也向生命唱了一首讚歌。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喜宴》雖然是一部同性戀題材,但在風格上沿用了李安擅長的中國人的家長裡短,在多元化背景下的道德衝突和人際情感糾葛與久遠的封建傳統思想作鬥爭的畫面。

李安用細膩樸實的鏡頭把這些複雜的情感關係抽絲剝繭一樣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些裸露在觀眾面前的人物關係,都顛覆了以往的道德價值觀。

李安的高明之處就是把他們的複雜用喜劇的方式結束,把戲劇推向高潮,同時也把人物之間的情感用愛來制衡。李安的另一部電影《理智與情感》也一樣,理智與情感衝突十分明顯。最終都被愛打敗。

柏林電影節華語片顆粒無收,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為何難獲金熊?

回顧華語電影在柏林電影節的高光時刻,每一部優秀的作品背後都有一股情懷,讓影迷懷念的情懷。那個年代的導演,喜歡讚美祖國、土地、民族、傳統的文化、時代的發展等。

到了近年走紅的新生代導演,鏡頭之下雖然是社會發展的邊邊角角,迷茫、人生百態、青春等常見的元素。但是影片裹著商業大片的外衣,圈錢是最重要的目標,於是,就變成了魚和熊掌無法兼得也的尷尬地步,既無法同時兼顧商業價值與藝術性。

眾所周知,電影圈格局更新神速長江後浪推前浪,要在人才輩出的時代不被替代,只能腳踏實地拍出有質感的電影。

以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來說,徐崢、陳思誠、郭敬明、餃子、文牧野、韓寒、趙薇等,他們都有自己的代表作,票房和流量保證了,但是情懷少了些。或許,這也是國內近年走紅的新導演難獲金熊的原因了。文/音衣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