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还经常在皇帝身边转,身上没味吗?

塔罗右手


康熙的祖母孝庄皇太后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女人,她也是历史上几个比较睿智的皇太后之一。她不仅在王朝传承的关键时刻,能够在自己丈夫驾崩之后,扶持自己的儿子坐上皇位,同时也为大清王朝挑选了康熙这样一个非常优秀的接班人,将她称之为清王朝初期的脊梁,毫不为过。可能也是在这种影响下,连他身边的婢女,苏麻喇姑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成为了对康熙皇帝非常重要的女性之一,也是他的启蒙老师,对他日后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但是我们现在人可能很难理解,身为太皇太后身边最受宠幸的高等级的公民,苏麻拉菇却始终保持着中年不洗澡的习惯,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除夕夜才会用少量的清水擦洗一下身体,并且还要将这些洗澡水喝掉。按照我们正常人的思维,基本上只要两三天不洗澡,估计身体就受不了,可能就会散发出一股臭味,那么像这样一位身份比较高贵的女性,为什么能够或者说始终坚持这样的做法呢?

其实终归到底就是跟他的出生有关系,由于苏麻拉姑出生在干旱少雨的蒙古高原上,在当地人们看来水是非常重要的,只能用来饮用,日常的洗手洗澡都是对神明的一种亵渎,会遭到上天的报应。所以说麻拉姑即便是在太皇太后身边做个侍女,也依旧保持着这样的习惯,足可见他对于神明的尊敬。可让人又比较奇怪的是,即便是始终常年保持着不洗澡的习惯,但是他的身体却非常的好,并没有因为卫生问题而导致身体疾病的出现,她一直活到了90多岁,这在古代的那种卫生条件并不太好的情况下,能活到这样的年岁,是相当罕见的。

我们再来说一说不洗澡会不会产生什么臭味呢?这种答案不言而喻肯定会出现味道的,而且不洗澡的时间越长,身上的味道会越严重,甚至很有可能会出现虱子到处爬。其实在中国古代上,不洗澡的人多了去了,举个例子来说在宋朝时期,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卫生是非常注重的,但是总也免不了有几个特立独行的人,跟这位苏麻拉姑一样,就不爱洗澡这其中出生于宰相之家的窦云斌,就有这样的习惯,由于他本人非常懒不洗澡,身上的臭味非常浓,他身边的朋友都笑他,称之为“窦臭”。可见苏麻拉姑不洗澡,身上也一定是会有这种臭味的,只不过不管是谁闻到了,估计都不敢嫌弃。

毕竟苏麻拉姑是太皇太后身边的红人,同时对于康熙皇帝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女性,因此他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康熙皇帝可能出于对于这样一位女性的尊敬,即便是闻到一些味道之后,估计也不会说什么也能忍受得了,至于宫女太监们闻到了估计都不敢说话。不过根据史料记载,苏麻拉姑是一个心情非常好的女子,对于身边的人都比较和颜悦色,相对比较客气,想来人缘也并不会太差。数码拉勾到了晚年之后,开始信奉喇嘛教,不仅不洗澡生病了也拒绝服用药物,我们现在看来这很可能是他一种自我修炼的方式,事实证明应该还是比较有效的,不然也不可能活到九十几岁才过世。


小芊芊爱历史


苏麻喇姑是清朝初期孝庄太后的侍女,历史上记载苏麻喇姑有一个与众人不同的生活习惯,那就是终年不浴,只在年终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的时候用少量的水擦下身子,然后再把用过的脏水喝掉。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几天不洗澡的话,身上都有气味,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还经常在康熙皇帝和孝庄太后等人身边转,身上没味吗?

苏麻喇姑为何如此任性,一年只洗一次澡:

一、生活环境影响

苏麻喇姑出身于蒙古科尔沁大草原的贫苦游牧家族,后来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才成为了孝庄太后的侍女,作为蒙古族人的苏麻喇姑从小就深知蒙古大草原上水资源非常匮乏。

在古代的蒙古大草原上,水只是用来给人喝的,对水的珍惜已经到了“惜水如命”的程度,苏麻喇姑认为如果拿水洗澡那就是巨大的浪费。

二、内心信仰

苏麻喇姑在蒙古因为缺水不洗澡也就罢了,可是来到水源充足的紫禁城还是一年洗一次澡,那就不只是因为缺水了,更多的还因为她内心的信仰所导致,只能说一个人生活的环境会变,可是信仰却不容易改变。

在清朝原礼亲王昭梿的历史笔记《啸亭杂录》卷四中有过相关的记载:

“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史料上是说苏麻喇姑信仰佛教,终年不洗澡,只在除夕的时候擦身子,然后把脏水自己喝掉,原因就是为了忏悔。
在草原出生的苏麻喇姑一直对水奉若神明,之所以喝掉脏水是因为苏麻喇姑认为用水洗澡是一种浪费,而且浪费水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只有把水喝掉,才能减轻自己的罪孽,这样还得烧香拜佛,向神明和佛祖忏悔自己浪费水了,请求原谅。

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身上不仅没有味道,还芳香满怀

一、生活方式清雅

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个澡,在现代的我们看来,她身上肯定有异味,而且还会遭到皇帝的嫌弃,然而这苏麻喇姑身上不仅没有味道,还芳香满怀,她非但没有被嫌弃,反而赢得了康熙和孝庄太后一生的尊重。

苏麻喇姑身在皇宫,是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吃穿用度都有下人伺候,也不用劳作,苏麻喇姑信仰佛教,饮食清淡,而且紫禁城属于北方,气候干旱,夏天的皇宫也是用冰的,因此一般不会出汗。

二:用各种香料

苏麻喇姑还可以用香水和香料熏香,因为在15世纪的时候香水已经在很多国家普遍使用了,在康熙时期的皇宫里面,苏麻喇姑用香水也是很平常的。

况且苏麻喇姑身在皇宫,还可以用各种名贵的熏香来熏染身体和衣物,她日常梳妆打扮用的头油和胭脂水粉都是有香气的。

还有随身携带手炉、香扇、手串、香囊,想让身体香很简单,这样即使天天在皇帝身边转,身上也不会有难闻的味道,反而还有淡淡的香味。

因此综上所述,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经常在皇帝身边转,身上也不会有味道,当然一生未嫁的苏麻喇姑不仅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她生病从来不吃药,不过她的身体却一直很好,一直活到了90多岁,不论在古代还是现如今都算是高寿了,也是非常难得的。


小聪历史客栈


都别抢,我来答。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说她的身体没有一点异味肯定不现实,但如果说她臭气熏天也是谣传。实际上一个人身体的异味很大程度上主要来自于汗液在衣服上的发酵,从而产生的一种气味。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本身没有特殊的异味,即便常年不洗澡,但只要在勤换干净衣服的前提下,身体并不会散发出很重的臭味。

苏麻喇姑身为宫廷人员,衣服自然是随时更换的,这就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身体的气味。

所以不必把苏麻喇姑想象成为一个行走的“毒气弹”,此外苏麻喇姑也不是经常围在康熙的身边转,实际上自康熙登基以后,苏麻喇姑就很少和康熙见面了。

她只是在康熙小的时候由于长天花那段时间照顾过康熙,后来康熙病愈回到皇宫以后,苏麻喇姑就远离了康熙。她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陪伴孝庄皇后。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去世以后,当时康熙担心她过于寂寞,就让她抚养皇十二子胤祹,但没想到苏麻喇姑挺能活,胤祹成年以后就离开了皇宫。

而苏麻喇姑的身体还很硬朗,于是深居简出,一心念佛,为康熙祈福。

至于苏麻喇姑为什么一年才洗一次澡,这可能和她的民族有关。苏麻喇姑是蒙古人,而这些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有一个习俗就是对水和火有特别的禁忌。

如蒙古人崇尚火,所以不能在火边拷脚,也不能在火边靠湿鞋子,不能跨过火盆,或者脚踩火盆。在蒙古族的婚礼习俗中,就有一个仪式是拜火。

对于水,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化身,所以不能在河流里洗手,沐浴,也不能清洗女人的衣服。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水中,另一方面由于古代的游牧民族逐草而居,因为要放牧,所以定居地点随时都在变化,水源因此变成一种很稀缺的东西。

这种随时都在迁徙的生活方式让古代蒙古人对火、水产生了自然崇拜,也培养了蒙古人节约用水的习惯。放牧的生活方式,加上又不能在河里洗澡的习俗以及水资源稀缺,多种因素造就了蒙古人习惯用擦拭身体的方式来清洁身体。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水资源稀缺,毕竟谁也不愿意身上整天黏糊糊的不是,冬天还好,夏天就会非常难受,关于这一点,很多蒙古朋友都做出了解释,就是因为没有条件,加上水资源稀缺,因此能够洗澡的机会很少。

往往都是用擦拭身体的方式来替代,现代蒙古人因为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自然没有这么多的顾忌了,基本上感到身体不舒服了都会洗澡,这主要是时代因素导致的。

苏麻喇姑虽然后来进入紫禁城,过上固定的生活,并且不差水来洗澡,但这种生活习惯和习俗依然还在影响她,恐怕也是她多年来坚持一年只用少量的水擦拭一遍身体的缘故。

除了一年只洗一次澡,苏麻喇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生病了不吃药,不管多重的病都不吃药。

这可能也和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有关,蒙古是游牧民族,需要经常迁徙和放牧,再加上常年吃马肉、牛肉,民风彪悍,喜欢摔跤和赛马这些运动。

因此身体素质很好,但完全说蒙古人不吃药肯定也不至于,土办法肯定是有的,但是不至于像汉人一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生病了就吃药。

古代蒙古因为条件落后,而且大草原上又缺乏很多药材,医药体系不用说了,基本没有。所以多数时候,生了病可能只能靠身体本身的系统去治愈疾病,扛过了就没事,没扛过只能一命呜呼了。

另外蒙古人身体素质好,属于一般的小病不会生,生了大病没得治。可能都是这些民族的生活习惯影响了苏麻喇姑。


围炉谈史


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还喝洗澡水,为何还能活93岁?

在清宫剧中,绝大多数女人都是靠着讨好男人上位,靠着勾心斗角获得荣华富贵。只有一个人特殊,这个人就是康熙身边的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是个特殊的女人,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把他描绘成了一个爱上汉人才子,拒绝皇帝爱情的奇女子。其实,真实历史中,苏麻喇姑是绝不可能和康熙发生爱情的,这是因为,两人年龄相差了43岁。康熙如果真的喜欢上这个奶奶辈人女人,那不是千古一帝而是千古一笑了!

苏麻喇姑是蒙古人,生于万历40年,就是1612年,死于康熙44年,就是1705年。仔细一算,他总共活了93岁。而他守护一生的男人,就是康熙帝,生于1654年,死于1722年,总共活了68岁。两人年龄相差43岁之多,这样打的年龄差,是不可能产生爱情的。反观孝庄,和还要比苏麻喇姑小一岁,这俩人是主仆更是闺蜜。

苏麻喇姑在电视剧中能成为康熙的红颜知己,发生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原因在于,她死后以嫔妃之礼葬入孝庄陵园。这个角度看,苏麻喇姑也算是清朝皇室的嫔妃,可他皇太极和顺治打交道太少,只能让她和康熙"苟且"一下了。

这种关系,在《陆贞传奇》中也有体现。陆贞原型陆令萱生于公元504年,可是电视剧中却让她和生于537年的高湛成亲。女大三抱金砖,如果大33岁,那绝对是妥妥的大女主!

苏麻喇姑,一生都奉献给了清朝皇室,受到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普遍赞誉。康熙年幼时患了天花,她照顾痊愈并长大,才有了登基当皇帝的机会;孝庄太皇太后年少丧夫,她扶持孝庄经历了青年中年和老年,两人是60年的闺蜜,死后海葬在一起;康熙第十二子胤祹,比苏麻喇姑小74岁,却称她为姑姑,实际上是养母子关系。

不得不说,即使是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中,苏麻喇姑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女人。

不过,相对于她人生的传奇,她的一个特殊习惯,更受人关注,那就是一年洗一次澡,并且还要把洗澡水全部喝掉。

这不是野史,这是清朝皇室权威著作《啸亭续录》的记载,原话是这样的:

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翻译过来就是,苏麻喇姑生性爱好佛法,晚年长期吃素。一年到头都不洗澡,只有到除夕夜才用水擦洗一下,然后把洗下来的脏水全部喝掉,以此作为忏悔。

《啸亭续录》的作者是礼亲王代善后人爱新觉罗·昭梿,他自己还当过第八代礼亲王。这是根正苗红的爱新觉罗子弟、这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家族。自己家族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任何懈怠,都是自习撰写。

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并且喝掉全部洗澡水的怪异行为,书中给出的解释只有四个字,那就是"以为忏悔"!这里面包含的意思是,喝掉洗澡水,目的是忏悔洗澡浪费水污染水的"罪行"。

为什么苏麻喇姑会认为洗澡是"有罪"的,需要忏悔的?

这是因为苏麻喇姑生于蒙古族的贫苦人家,在缺水的环境中长大。蒙古草原上极度缺水,与传入的藏传佛教相结合,形成了对水的拜物主义,节约用水,不仅是一条道德性的口号,而且成为宗教性的律条。

当然,洗澡有罪,喝洗澡水是忏悔这一行为和思想的逻辑,也与苏麻喇姑的"奴性"思想息息相关。历史记载,苏麻喇姑晚年虔诚礼佛,把对佛主的虔诚与对皇帝的忠诚结合起来。她常说"愿意多活几年,为主子叩头祈祷,以尽奴才的一点心意。"她还说,自己存活一世"只是为主子念佛祈福罢了","蒙主子厚恩,每日只是在佛像前尽力为主子祈祷,祝愿主子万万岁"。

所以,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并且喝掉洗澡水的行为,既有宗教性,也有政治性。在清朝人看来,这是极其正面的价值观,是忠君爱国的正能量。

正是这种"正能量",让苏麻喇姑能够健康长寿一直活到93岁!

与苏麻喇姑最相似的是清朝八大文正公之一的曹振镛,此人虽然是曹操后人却在清朝官场以"多磕头少说话"为形式原则,在他的倡导下,清朝文武大员们开始了一场以磕头为主要形式的体育运动。曹振镛活了82岁,也是长寿。后来还有个翁同龢,被罢免了还每天对着北方行三跪九叩大礼,即每日磕头45次、起跪15次,最终活了74岁善终。

所以,在清朝这样一个极度专制、极度压抑人性的时代,对皇帝保持宗教性的忠诚,这大概是最主要的长寿之道了。

用鲁迅的话来说,暂时做稳了奴隶,这就是清朝式的幸福。


历史知事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90多岁一生未婚的苏麻喇姑(苏茉儿)走完了人生的旅程,这年龄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可谓高寿。苏麻喇姑在生活上有个特别奇怪的习惯:她终年不浴,唯有除夕那天才破例,仅用少量的水擦一下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表示忏悔;皇帝也知道她这习惯,已然对她很尊敬,有些人就很好奇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难道不怕皇上闻到味道?


《啸亭续录》卷四载:

“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苏麻喇姑为什么不经常洗澡

苏麻喇姑,蒙古族人,大约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生活条件很差。她不洗澡一方面因为她的信仰,另一方面因为蒙古水资源匮乏,而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信仰原因。苏麻喇姑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她信仰的神就是“长生天”(蒙语“腾格里”)。这种信仰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认为水是长生天赐给人们的最宝贵的圣物,浪费水就是对长生天的不尊,会遭上天的惩罚。《世界征服者史》记载:

蒙古人在“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流中洗手,或者用金银器皿汲水,也不得在原野上晾晒洗过的衣服;他们相信,这些动作增加雷鸣和闪电。

因此苏麻喇姑也认为人的身体是污秽的,用污秽的身体沾染圣水是犯罪,更是对长生天的亵渎,所以那时的人们非常忌讳在河水中洗澡、洗衣服、甚至洗手、洗脸,更不许往水里扔脏东西,水的污染会给人带来可怕的疾病和瘟疫。在他们的历史上,对水的禁忌早已上升到法律中:

成吉思汗大扎撒中规定:“禁于水中和灰烬上溺尿,禁民人徒手汲水,禁洗濯,洗破衣服。”在《喀尔喀律令》中规定:“故意或戏耍而污浊水源者罚牛、马二只,给证人赏牛(一头)。”

他们如果实在脏的受不了,仅用极少的水擦拭身体,在擦拭之前要向长生天请示并表示忏悔。



二,水资源非常匮乏。

蒙古族居住在亚洲大陆腹地的蒙古高原上,远离海洋,受极地气候影响较大,具有降水量少且不匀。人们过着游牧生活,追逐水草放牧。他们靠天养畜,自然放牧。


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青草生长,牲畜无法生存,人类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例如,1203年,成吉思汗受到克烈部王罕的进攻后,退到巴勒渚纳,那里非常干旱,根本找不到水,他只好喝一些泥汁,成杰思汗的这段历史时刻警醒着后人。苏麻喇姑喝掉洗澡用过的脏水,应该比成吉思汗喝的泥水好很多吧。

可怜的牧民明白,每遇到干旱就会水涸草枯,牧民就会陷入绝境,大批的牲畜和牧民死亡,水的缺乏给人带来恐慌。另外遇到干旱,干枯的牧草极易发生火灾,更让人恐惧。苏麻喇姑那时根本没有水井,牧民们不会获取地下水,多靠修建水窖收集雨水来维持日常使用。残酷的缺水经历告诉她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节约用水已经成了当时整个蒙古族的习惯,这一习惯自然延续到苏麻喇姑的身上。



身上的味道

如果,人一年不洗澡,身上一定会有臭味,特别是夏天汗臭更是难闻,会让人恶心呕吐。例如路易十四不爱洗澡,他最爱的情妇说他:“身上的臭气,能在十步开外就叫人恶心得作呕”。

但是,温柔、善良、聪明的苏麻喇姑身上不但没有臭味而且芳香宜人。

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身边最信任的贴身侍女。她的一生平凡而辉煌,她一生经历了太祖、太宗、顺治、康熙四朝,她扶助孝庄帮顺治皇帝上位、她还是康熙帝的启蒙老师,康熙曾说:“赖其训迪,手教国书”,她制定了大清朝上下的冠服诸制,她晚年教导康熙皇十二子胤裪,使他免于皇位之争并安度晚年。苏麻喇姑虽是侍女,她为大清做出了巨大的功劳,她用自己一生的努力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尊敬,为自己赢得高贵的身份。


当然还有很高的生活条件。她在宫中每天有芬芳的鲜花熏香身体和衣物,吃的是来自各国的奇珍异果,果香浓郁,喝的是名贵的茶水,自然除掉体内的臭味,用的是名贵的香料擦拭身体,住的房间有熏香,例如用沉香、檀香、麝香、龙诞香等高品质的香品在房间里熏焚,气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再加上她身上挂有香囊当然不会臭了。

她虽然一年不用水洗澡,但可以用各种花的蒸馏液(相当于今天的精油),例如金银花、玫瑰等,擦拭身体,不但能很好地起到洁净作用而且能美肤。



康熙为了回报苏麻喇姑对大清的恩情,他按嫔礼重葬苏麻喇姑,把她与与孝庄文皇后主仆二人葬在一起。


小姐姐讲史


苏麻喇姑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她只是一个宫女,但是在清宫长达60余年,经历了满清的四个朝代,死后以清王朝嫔的礼仪下葬,当时出殡的时候,除了三个皇子有事不能离开之外,其余的成年皇子都去送葬。

苏麻喇姑抚养长大的皇十二子胤祹要求:“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这是违反惯例的要求,以往为像苏麻喇姑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

事情被康熙知悉,康熙答复:“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胤祹住在殡宫,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每天一人轮流着给胤祹做伴。可以说苏麻喇姑做到了仆人的最高境界了,也享受了仆人的最高礼遇了。

苏麻喇姑出生在科尔沁草原,是个蒙古族女子,家境贫寒,很早就被选入贝勒府,当了布木布善的贴身侍女,这个布木布善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布木布善出嫁时,苏麻喇姑作为陪嫁一起到了皇太极的王府。

在皇太极的教导下,聪明伶俐的苏麻喇姑学会了满语,还写得一手好看的满族文字,这为她后来给康熙皇帝当启蒙老师,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苏麻喇姑终其一生没有出嫁,而且还有两个极为特殊的习惯,一是终年不洗澡,只是到了年终岁首的除夕,才用很少的水洗一下,然后把这些洗澡水喝掉。二是终生不服药,即使生病也不知吃药,哪怕病情严重也不吃药。

坚持了这样的两个习惯使她得享高寿,她出生于1612年,卒于1705年,享年93岁,这在满清那个时代是罕见的高寿。

她为什么会常年不洗澡呢?这还得从她的出身说起。她出生的时候是在明朝末年,出生的地方是地处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坡,松辽平原西端的科尔沁大草原。这里的气候特点就是风沙大,气温低,长冬无夏。一年到头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

而且中国在1600年前后开始,经历了一次大约半个世纪的小冰河时期,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低温干旱,那个时期连广东都下雪了,地处内蒙古大草原的科尔沁的寒冷,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样寒冷的地区,人们就没有洗澡的生活习惯。再说气候干旱,导致水源减少,即使有水也很宝贵,哪里能用来洗澡?苏麻喇姑又是个穷苦人家出身,肯定没有洗澡的习惯。

后来苏麻喇姑作为陪嫁进了皇太极的王府,皇太极的王府地处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那里的气候本身就很冷的,受到小冰河时期影响只能更冷,所以也不会经常洗澡,苏麻喇姑一个仆人,更没有洗澡的待遇了,而且她也不习惯洗澡。

所以就这样渐渐养成了常年不洗澡的习惯,即使是1644年满清入关,苏麻喇姑已经32岁了,而且还是生活在北方,苏麻喇姑还是个仆人,长期的习惯不会改也没必要改,于是这个常年不洗澡的习惯就养成了。

再加上后来苏麻喇姑笃信佛教,佛教强调不垢不净,这个习惯已经上升为一种修行方式了,所以一直坚持常年不洗澡。她平时也不干什么重活,出汗也少,随便擦拭一下就行了,寒冷地区也不会有什么异味。


小小嬴政


苏麻喇姑她为何一年洗一次澡,下面我来为大家解答,知道原因后不经让我沉思。

说起苏麻喇姑,不得不说苏麻喇姑堪称是一个奇女子,冰雪聪明,两次冒险找多尔衮,让多尔衮先后两次将皇位拱手送给了皇太极和顺治帝,做了辅佐幼主的周公;苏麻喇姑更是“赖其训迪,手教国书”,最终成就了康熙的千古一帝的盛名。

但就是这么一个奇女子却有两个令人奇怪的怪癖:一是不洗澡,二是不吃药。

其实苏麻喇姑之所以不洗澡,这一点我们要从她出身说起,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在那个时代,蒙古族人的水是给人用来喝的、给牛羊饮的,他们觉得把水用来洗澡之类的,这些都是对水的一种严重浪费,是对老天爷的一种极度的不尊重行为。

蒙古地区一直都是异常缺水,所以蒙古族的人民都惜水如命的,他们认为浪费水是对他们天神的亵渎,所以他们的信仰就是一年只洗一次澡,只有在除夕的那一天才会用少量的水用来洗去全身污秽,自然洗完澡的水也要自己亲自喝下以示对天神的忏悔。

我们所看到历史记载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洗完澡之后还要把脏水喝掉,也不要在觉得奇怪了,苏麻喇姑自幼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作为草原的儿女自然会养成这样的的生活习惯,即使后面到了中原地区不在缺水了,但是这一年只洗一次澡早就成了苏麻喇姑的一种信仰。环境会变,但一个真正有自己信仰的人,他的信仰是永远不会变的。


像素说


身上有没有味,可以试试,冬天的话两个月不洗,夏天的话一个月不洗。试过以后你就知道有没有味了。

说到苏麻喇姑,那可是一代传奇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纵观历史,侍女做到她这个份上的,也只此一人了。

苏麻喇姑一生经历了四朝,服侍了顺治、康熙两位帝王,这两个人都受她影响很深,尤其是康熙。可以说康熙的启蒙老师。

苏麻喇姑从小跟着孝庄太后进宫,宫里的事大大小小见的太多了。顺治登上皇位以后,由她在顺治和孝庄之间相互沟通、传话,做了不少事。

而康熙小时候得了天花,也是有苏麻喇姑一直照顾着,后来天花好了,也是由她一手把康熙带大。

所以,可以说康熙对她的感情不可谓不深。


至于不洗澡的事

苏麻喇姑有两个和常人不同的地方,一是终年不浴,只有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用极少的谁来擦拭身体。二是终身不吃药,无论病情再重。但是她的身体一直很好。

我们来说说不洗澡的事。

不洗澡身上有味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么长时间不洗澡,怎么可能没味?

那苏麻喇姑是怎么解决的?

其实方法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用香料。

作为宫中内院,这各种香料是少不了的,所以苏麻喇姑用各种香料来抑制身上的味道。

这样一来虽然身上有一股怪怪的味道,但是也不至于说有很大的味。

二是,皇帝成年以后,苏麻喇姑天天待在身边的日子就少了。皇帝每天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就是皇后太后的,也不可能整天有时间待在皇帝的身边,让皇帝陪着了。

至于苏麻喇姑,更是康熙奶奶的侍女,又是自己奶奶辈的,更不可能每天在皇上身边转悠了。

所以关于身体有味这件事,可能皇帝知道还真不多。

为什么不洗澡?

这个可能跟信仰有关。

你可以说别人的一切,但是不能说别人的信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我们不能理解的信仰。在你这里小事一件,但是到了他们的身上,可能比天还大。

苏麻喇姑不仅不怎么洗澡,而且每次洗完澡还把洗澡水给喝了,以表示赎罪。

可能是和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系吧。那个时候,她生活在大草原上,这个水是很珍贵的东西,所以对水的感情很深,不允许有一滴的浪费。

要知道,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比如说口味,即使你走得再远,在成功,也特别爱吃家乡的菜,更爱吃妈妈做的菜。

这就是小时候养成的口味和习惯。

所以,苏麻喇姑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家乡的思念。毕竟,离开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


观复一鉴


清朝初期的苏麻喇姑,可是一个传奇的存在。她是蒙古族人,却是孝庄皇后最信任的侍女。苏麻喇姑先后照顾、启蒙过顺治、康熙两代帝王。年老时,她又抚养了康熙第十二子允裪。最后,苏麻喇姑以91岁的高龄去世,可谓是福源深厚。

苏麻喇姑堪称才女,她精通服饰设计,而且通晓满蒙文字。

据《啸亭杂录》记载,“国初衣冠饰样”,皆为苏麻喇姑“手制”。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清朝宫廷服饰,应该就有苏麻喇姑的贡献。

苏麻喇姑识字,所以,在顺治、康熙年幼时,也就成了二人的启蒙老师。

多尔衮把持朝政时期,顺治通常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才能见到孝庄一次。苏麻喇姑就成了孝庄、顺治母子之间的传话筒。而康熙在登基之前,因为天花流行,就在北京城外避痘。期间,苏麻喇姑就主要负责照顾康熙,并作为传话筒,来回奔走于避痘所与紫禁城之间。

正是因为苏麻喇姑照顾过年幼的康熙,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甚至在民间都有了苏麻喇姑是康熙初恋情人的传言。这个当然不可信,毕竟康熙在1654年出生时,出生于1615年的苏麻喇姑已经是40岁的妇人了。

康熙非常信任苏麻喇姑,就以“额娘”相称。在孝庄去世之后,康熙又让苏麻喇姑担任了皇十二子允裪的养育之职。正是在苏麻喇姑的教导之下,允裪没有参与夺嫡之争,还活到了79岁的高龄。苏麻喇姑病重时,允裪日夜守护在苏麻喇姑的病榻之前,直到苏麻喇姑去世。而康熙也破例,以嫔的礼制安葬了苏麻喇姑。

据《啸亭杂录》记载:“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意思就是,苏麻喇姑信佛,年老时终日吃斋念佛。而且,她一年中,仅在除夕这一天沐浴一次,并且还会将洗澡水喝掉,以做忏悔。

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的传言就出自这里。简单理解的话,苏玛拉姑还真是一年只洗一次澡。那么,她跟孝庄、顺治、康熙,还有皇子允裪的关系如此亲密,天天在他们周围转,就不怕身上有味么?实际上,应该不是这样子的。

苏麻喇姑来自蒙古草原,因为缺水的原因,自幼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应该是有的。但这并不是等于她平时不洗澡。毕竟到了北京之后,京城的水井还是很多的,用水还是可以保障的。

再加上北京的夏天,是很炎热的。如果不做适当的清洁,身上的汗味,应该是非常大的。在北京城待着,冬天洗澡少可以理解,但是夏天,必然还是会做适当清洁的。

所以,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的说法并不可信。

日常,苏麻喇姑应该还是会进行适当清洗的,特别是在夏天气温较高的时节。同时,清朝人喜欢佩戴香囊,衣物、房间也都要熏香,甚至香水可能也都早已经用上了。适当的清洁,加上各类香薰的使用,苏麻喇姑应该不会有浓重的体味。

按照《啸亭杂录》的记载,苏麻喇姑应该是在年老之后,形成了一个比较有仪式感的沐浴形式而已。此时的苏麻喇姑,平时可能只会洗脸,洗头,并对必要的身体部位进行清洗,并不会全身沐浴。只有要过年了,才会进行全身沐浴,并将洗澡的水喝掉。

而且,洗完澡的水,直接喝?应该不会,一大盆水,谁一次喝得完?更何况,以苏麻喇姑那么大的年龄,喝脏水,岂不是更容易生病。很大可能,苏麻喇姑喝自己的洗澡水,也是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再喝。比如静置,烧开,然后,再以一种非常具有仪式感的方式,把水分批喝掉,或者仅仅只喝其中的一部分。

只是,可能因为苏麻喇姑的这个习惯非常特别,所以,被《啸亭杂录》的作者爱新觉罗·昭梿以比较夸张的手法给记录了下来。

综合下来,苏麻喇姑并非一年只洗一次澡。仅仅是在苏麻喇姑老年时,在除夕日,她会以一种比较庄重,比较有仪式感的方式,进行一次比较特别的沐浴而已。


奕天读历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苏麻喇姑?这人您别说是搁在清朝的历史上,您就算搁在整个大华夏的历史上,这都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

咱别的不说,她这人真没啥背景,蒙古大草原上一贫家庭出生,要靠没靠,要门子没门子的。

瞅她的名字大家伙也能感觉得到,最开始的时候她叫苏茉儿,这是蒙语的音译词,翻译过来就是毛制的长口袋。后来改成满名叫苏麻喇,翻译过来就是半大口袋。

您瞅瞅这名字绕来绕去全是口袋,这辈子就这口袋别的没装,装了一口袋的福气。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不是叫苏麻喇姑吗?咋就变成了苏麻喇了呢?”

其实那姑字在满语里边是尊称,就和咱过去叫一男的某某先生一个意思,真名就叫苏麻喇。

她这人一辈子别的没干,尽给人做侍女了,但人家这侍女和别的侍女不同,历经清朝四代帝王。

这老了老了,但孝庄走了之后,最后一代帝王康熙,害怕这苏麻喇姑寂寞,就把自己的十二皇子交给苏麻喇姑抚养,让这苏麻喇姑有个念想,能活的久远一点。

毕竟人老之后,没个啥念想的话,这就只能耗着那点精气神,等耗的差不离也就走了,给她添一孩子,这精气神还能养养。

所以从这方面讲,康熙还真就把苏麻喇姑当一长辈来看。

至于题主说的有味没味这事,也就不难解释了,就算有,长辈吗您还能咋地?

那么苏麻喇姑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呢?解决这个问题,咱也能捎带着把题主的问题给解决了,不然的话您直接说,这有点空不是。

为什么

最开始的时候,苏麻喇姑被科尔沁大草原上的贝勒府看上了,买回去直接就做了孝庄的侍女。打这起就开启了她传奇的一生。

话说科尔沁这属于蒙古当中的一个部落,他这战斗力搁到蒙古人里边,连个水泡都砸不起来,属于被虐的一类。

就这时间点上,赶上了满人的崛起,满人为了拓展生存空间,这就时不时的撩蒙古人,这首批被撩的就有这科尔沁,毕竟柿子这得挑软的捏不是。

所以科尔沁后来干干脆脆就抱上了满人这粗大腿,就这时间点上满人建立的国号还叫后金。

那么科尔沁为了把这关系捆绑的更加结实,这就先把哲哲嫁了过去,嫁给的是皇太极。

皇太极他也需要外部尤其是蒙古人的支持,给的待遇相当的好,这哲哲就成为了皇太极的皇后。

但哲哲这肚子不真气,压根就没有给皇太极生个儿子出来,那么科尔沁这方面就比较着急,这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角色。

这不决定再嫁一个女的过去,这就是哲哲的侄女孝庄。就这时间点上孝庄才十三岁,皇太极这都三十四岁了。

而苏麻喇姑作为孝庄的贴身侍女,这不作为陪嫁她也就跟了过去。

大家伙也知道孝庄这人也聪明,能跟她手底下做贴身侍女的,这也不白给。

所以苏麻喇姑这人也特别的聪明,平时不仅照顾孝庄的生活起居,而且抽空还学习满文。

大家都知道这满文真不好学,康熙之后的满人大多都不会写满文,而且说都不会说,到了溥仪的时候满文能认识溥仪,溥仪压根就不认识满文。

所以大家伙能体会得到学习满文的艰难,毕竟这是新创作出来的文字,在清以前压根就没有,所以学习的时候没啥可借鉴的。

而苏麻喇姑不仅满语说的特别的溜,这手底下也不白给,一水娟秀的好字。

基于这几点,在加上苏麻喇姑又绝对的忠诚,所以孝庄一步步的把苏麻喇姑看做了自己的心腹。很多事情,这都交给她去做,所以苏麻喇姑的一些个才干这都慢慢的历练了出来。

当年清朝要整出一套上下冠服来,这苏麻喇姑就又参与,可想而知才华肯定是有的。

当然这些东西,还不足以得到皇帝的信任,毕竟你是个外人还是侍女不是,这还隔着一层。

后来的事

后来皇太极特别喜欢的海兰珠死了,他自己个也没挺过两年也死了。

结果皇太极悲伤过度,压根就没想起来立皇储,这下边的人打破了脑袋想要上位。

那么孝庄也想在里边捞点好处,她的依仗就是六岁的福临。

可问题是,福临一个六岁的娃,你说要靠没靠,要力没力的,能上去这不胡扯吗?

所以孝庄这就需要外力,她就瞅着那跳的最高能力挺强的多尔衮不错,就找他做自己的靠山。

说真的,就这眼光,不是一般人能瞅出来的,当年多尔衮自己都想当皇帝,那有功夫推你儿子当皇帝,这不白瞎吗?

事实证明真没有白瞎,多尔衮和豪格那好悬没掏刀子,双方各退一步,这多尔衮才想到了之前孝庄埋的暗旗——顺治,这才有了顺治登基的口子。

那么在这一系列的运作下,孝庄不可能自己个跑出宫门,找多尔衮商量这事,毕竟皇太极安排的祖制就搁那,后宫的女人没吩咐你别说出宫门了,回娘家这都不成。

所以把孝庄和多尔衮连起来的这人其实就是苏麻喇姑。而办这事的时候,您不是说顶个脑袋,一张嘴就完事了,您这说的不好,一不小心脑袋都得让人摘了去,顺带事也得搅黄了。

所以打这里起,苏麻喇姑其实已经参与到了清朝上层一些个隐秘的事情当中了。

再有后来,孝庄和顺治也就是福临,他们虽然是亲骨肉,但按照祖制,这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的,而且加上这多尔衮想要多方面的控制,他可不允许脑瓜里装的全是聪明的孝庄靠近顺治,毕竟多尔衮从历史的方方面面来看,他也想着有朝一日取代顺治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心思。

所以这母子二人,虽然身份尊贵,但一个月就能瞅一次,就这一次,您觉得能教点啥?

那么在这个环境中,顺治他就是个娃娃,说道根子上也没啥经验不是,您要是把自己个一些个聪明劲用到了不该用的时候,这万劫不复都是轻的。

所以顺治时不时的需要人提点,那么苏麻喇姑作为孝庄的贴身侍女,这就成了首选。

这事说到底,苏麻喇姑就成为了顺治不是老师的老师。

请您记住了顺治可不是个大心眼的人,那心眼比针鼻都小两圈,要不后来咋就把下葬还没俩月的多尔衮的坟头给掘了,鞭尸不是说,还砍了脑袋。

苏麻喇姑并没有惹怒顺治。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好心教你,你还当受气?不可能吧!”

教可不好教啊,这是帝王啊,您要是那件事惹到了,自己还不清楚咋回事,他到是怒了,这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从这里,苏麻喇姑虽然和顺治之间至少是不恶。

要知道后来那小太监安德海,参与清朝上层隐秘的事多了,这就炸翅了,最后不得好死让人给剁了脑袋。

所以苏麻喇姑这人嘴也严实,不是那种给点风就想上天的人。

那么后来顺治那董鄂妃死了,玩了命的这就想剃了脑瓜子做和尚。

最后不就推出康熙坐下一任皇帝吗?

康熙上位的时候,也是个小孩,你说说,这事弄的比较尴尬。

而康熙出生之后,虽然有乳母曹氏(曹雪芹他们家的人),但很多事情也得需要一个人照顾,这苏麻喇姑就当仁不让了。

当年康熙出天花的时候,还就是这苏麻喇姑从中穿针引线的天天瞅瞅,再有就是那曹氏天天的照顾。

所以康熙对这两人感情是相当的好,这也是为嘛老曹家蹲江宁织造这位置那么多年,一点事都没有,结果康熙一走,老曹家立马就受到了雍正的清算,这位置太肥缺了。

这话有点远了,咱接着聊,所以康熙对于苏麻喇姑这份感情是不一般的。

加上苏麻喇姑这历史地位,康熙对这人更多的是敬重。

回头咱在说这洗澡的事

确实有这么档子事,那是人家蒙古人的一种信仰,过去蒙古对水那是有着天然的崇拜。

用水洗澡那是对水的玷污,所以她是一年洗一次,还是用少量的水插一把,然后把水喝下去。

康熙没有嫌弃,这第一,是对蒙古人的尊重,毕竟自己的奶奶就是蒙古人,这第二,就是对苏麻喇姑本人的尊重。

至于臭不臭,这还用问,虽然有各种香料压制,一些淡淡的怪味还是有的,但康熙确实没有嫌弃,毕竟当年他出天花的时候,所有人都躲着他,苏麻喇姑可没有。无他长辈尊重而已!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