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祖安中學


我的母校——祖安中學


我的母校——祖安中學


文名:祖安中學

創辦於:民國32年(1943)

校園面積:9260平方米

學校簡史

祖安中學地處湘贛邊界,坐落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高隴鎮光明村。是年,根據湖南省第四屆擴大行政會議決定,為紀念曾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的譚延闓(字祖安),將高隴阜陽鄉中心完小擴建為祖安中學,由國民黨湖南省黨部特派員張炯擔任校長,譚延凱的堂侄譚文啟任副校長。每年招收2個班。民國33年日軍侵佔茶陵時,遷至秩堂馬首村。35年遷往南嶽。38年停辦。解放初期,利用該校舍興辦完全小學。1956年秋在完小內開設高隴附中。1958年秋完小另辦,學校易名為茶陵四中。1959年更名為茶陵五中。1961年改稱茶陵三中。1969年1月改為高隴中學。1972年9月複名茶陵三中。1983年9月更名為茶陵縣第一職業中學。1989年9月複稱祖安中學。1992年更為現名。

我的母校——祖安中學


我的母校——祖安中學


我的母校——祖安中學

譚延闓(1880—1930),字組庵,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與陳三立、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與陳三立、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曾經任兩廣督軍,三次出任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授上將軍銜,陸軍大元帥。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1930年9月22日,病逝於南京。去世後,民國政府為其舉行國葬。譚延闓有“近代顏書大家”之稱[2],著述有《組庵詩集》等,其精於美食,為組庵湘菜創始人。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譚延闓為介紹人。

中文名:譚延闓

別名:字組庵、祖安,號無畏、切齋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人物生平

譚延闓(1880年—1930年),字組庵,湖南茶陵縣人,生於浙江杭州,歷任中國國民政府主席 、中國國民政府第一任行政院院長,為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組庵湘菜創始人。

其父譚鍾麟。據朱保炯等編《明清進士碑錄索引》卷下,譚鍾麟考中咸豐六年(1856年)丙辰科二甲第十名進士;另據朱汝珍編《詞林輯略》卷七,譚鍾麟,字雲覲,號雲卿,湖南茶陵人。散館授編修。官至兩廣總督,諡文勤。譚延闓聰穎好學,5歲入私塾。其父規定三天要寫一篇文章,五天要寫一首詩,還要練寫幾頁大、小楷毛筆字。11歲學制義文學,光緒帝的師傅翁同龢稱之為“奇才”。1893年,譚延闓到長沙參加童子試,考中秀才,譚父當時年事已高,譚延闓在陪同家父安渡晚年的同時,繼續跟從各地名師學習時文等。1904年,譚延闓參加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試,中試第一名貢士,即會元,4月參加殿試,列為二等第三十五名,賜進士出身。

我的母校——祖安中學


我的母校——祖安中學

▲學校四合院

學校領導辦公及老師住房

我的母校——祖安中學

▲舊教學樓

我的母校——祖安中學

▲新教學樓 池塘小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