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剑》电视剧中,日军投降时明明是夏季,为什么张大彪却穿着棉衣受降?

___吕晓龙-


首先,虽然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但在中国战场各战区进行受降仪式已经到9月份了,已经立秋,天气渐凉;

其次,张大彪所穿军服并不是冬季所穿的棉服,而是春秋季的军装,这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不信可以看看这张著名的历史照片——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右)向中国政府递呈降书。照片中所有人员的服装均是如此;

最后,亮剑的整个拍摄时间几乎都在冬季,演员们在符合历史事实的前提下穿的尽量厚一些,无可厚非。可以说,一部电视剧能够做到如此严谨已经是很难得了。

《亮剑》确实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


青石树下


在讨论《亮剑》中这个剧情时,还是来说点剧情之外的题外话吧。

李幼斌版的《亮剑》正式开机时间为2004年12月20日,杀青时间为2005年5月5日。所以说,亮剑在拍摄过程中,外界的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

而《亮剑》中主要剧情,特别是抗日战争的那一段,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是以冬季(或者晚秋,或者早春)为主,背景里面经常会出现下雪的场景,而李云龙最害怕的旅长也是经常穿着他那件黑色的大衣出现。


所以说,《亮剑》选择开拍的时间和主要剧情发生的时间都是遥相呼应的。

好吧,闲聊完毕,再说点正经的。

在《亮剑》中,日军投降之后,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日军受降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摩擦,在抗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李云龙和楚云飞之间为此还鏖战了一夜。

当然,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对于即将投降的日军,大家都眼红那些装备,毕竟谁能拿到装备便能加强自己的战斗力。

所以,当日军的石川准备向中央军缴械投降时,李云龙先下手为强,直接把中央军也给缴械了,然后再大摇大摆的接受石川的投降。而几天后,楚云飞在接受伪军的投降时,李云龙再一次来了一个一锅端。

至于说日本天皇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是8月15,明明是夏天,为什么张大彪却是穿着棉衣去受降?

这个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是一回事,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正式缴械投降又是另外一回事,中间是有时间差的。

一方面,命令从发出到执行中间需要时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之后,各个战场上日军并没有立即停火,不少日军都负隅顽抗,有些日军甚至还就投降问题进行讨价还价,这些都拖延了时间。

另一方面,受降问题上摩擦不断,在如何分配战利品肯定也是经过了一轮一轮的较量,中间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接受日军受降的时间线拉得比较长,比如说芷江受降典礼是在8月21日—23日;而北平受降典礼时间则到了10月10日。而最晚一场受降典礼则12月27日。


独立团活跃在晋西北地区,寒气本来就来得比较早。因此,张大彪穿着棉衣受降是在属于正常不过的事情。


小镇月明


战争年代的军队着装不像现在这样严格正规,现在的部队服装种类很多,既有常服,也有作训服,常服里面又区分夏常服、冬常服、春秋常服,每逢季节更替的特定日期,部队都会统一组织换装。相比之下,抗战时期的八路军由于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在服装穿着上也会本着因陋就简的原则,每人只配发一套单衣和一套棉衣,单衣往往穿着于每年最炎热的盛夏时节,除此之外的其他季节,则一律穿棉衣。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读《终战诏书》,标志着侵华日军战败投降。所以,《亮剑》中日军向中国军队投降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8月15日之后。按照1945年的乙酉年农历,立秋时间是8月8日,这说明张大彪接受日军投降时所处的季节并不是夏季,而是农历上的秋季。

中国北方秋季的气候特点是昼间光照强烈,午间酷热,早晨及夜晚则比较凉爽,有时甚至会略感寒冷。八路军常年在野外行军打仗,当部队在山区组织宿营时,战士们如果身穿单衣,则很难抵御秋季的山风及寒冷;相反,如果穿上棉衣,虽然午间会有些热,却至少能够避免由风寒感冒引起的非战斗减员。

所以,《亮剑》剧中张大彪穿棉衣组织受降仪式,既符合战争年代的着装规定,也符合北方秋季的穿衣特点。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慕什塔戈


张大彪从来没有穿着棉衣接受日军投降,只是在1945年八月抗战胜利结束初期,李云龙与赵刚在一个有积雪的的村里观看庆祝表演,中途突然听到村外传来枪炮的声音,在得知楚云飞率军袭击自己的一个步兵连之后,李云龙和赵刚呼着满嘴的热气,命令增援部队迅速参战。



显然这个明明是1945年的夏季,却配上了冬天的背景。 但对于这个硬伤,亮剑的剧组也只能表示:没办法!当年全剧组就那么点资金,甚至李云龙老罗主任等人跑去黑云寨客串土匪,多个群众演员不断在几个军种中不停转换,剧组穷到这个地步,总不能花费一整年的时间去进行这种季节拍摄吧!

由于亮剑是2004年年底拍摄,2005年五月左右杀青,拍摄地点又在北方,可以说大部分拍摄时间都在冬季,这也就导致全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的“冬季硬伤”,不管拍摄的是哪年的历史背景,不管涉及的是历史上的哪个月份,外景地总是神奇般的能见到积雪,这也是很多影视作品在拍摄过程中都必不可免的问题,考虑到亮剑的拍摄时间的确不长,资金链供应也比较一般,对于这样的硬伤观众能放过还是放过吧!



而张大彪在受降过程中身穿冬装,在连续剧中其实并不存在,但剧中的张大彪却也的确在这一过程中身穿着厚厚的军服和国民党秋季军装(袭击楚云飞的受降部队抢下来的),这个细节只能算是歪打正着,由于拍摄时间是冬季,演员们不可能穿着夏天的短袖衣服拍摄,但是结合历史背景的话,日本鬼子虽然在1945年八月投降,但受降的时间尤其是我们接管各投降区日军部队的时间,的确在向1945年的秋冬季节靠拢。



在历史上尽管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但由于部分地区的日军不愿接受投降的命令,加之大部分地区的日军虽然选择投降,但由于受降军队还没有及时赶到,很多区域的日军仍然驻扎了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在不清楚自己究竟应该向哪支军队投降的情况下,还一度与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爆发交火冲突,因此很多区域的日本军队接受投降,是在1945年的九月、十月甚至更远以后,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连续剧中出现张大彪带着八路军身穿冬装接受日军投降,结合历史背景也并非不能理解,只是当年剧组所遇到的某些困境,反倒达到了歪打正着的效果。

所以张大彪和他的手下穿着抢来的国民党秋季服装,跑到日军的据点去抢劫装备,这样的细节并不难以理解,因为八路军前往受降日军的时间,很可能就在1945年的这个季节。


辽宁资深球迷


说起日本投降,就不得不说一个公告,这就是发布于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在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当然了,这是日本大本营投降的时间,在各个战区,投降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而这些仅仅是仪式而已,真正派人去各城市接管日本战俘是另外一回事。举个例子,比如我国的国庆是十月一日,是因为开国大典的时间是这天,但是不代表这一天中国都解放了,比如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很多地方,其实部队还在追击国民党部队。

而且还有一点,当时中国的华北大部分地区都被日本占据了,而我军要将部队派到每一个城市自然还需要时间,因此,回到你的问题,张大彪伪装成国军,派部队去接管城市的日本战俘,可能都去到了10月下旬了,所以张大彪等人穿成国军的秋冬军装一点毛病都没有。

另外要提的一点是,能凑齐这些国民党的军装也不容易,之前有个地方的剧情提到,李云龙派人把楚云飞手下衣服扒了,而这些人穿的衣服正就是张大彪接管日本战俘时候的衣服,因此张大彪当时的穿着一点问题都没有,恰恰是剧组非常用心的地方。


王乐夫侃史


提起电视剧《亮剑》大家肯定首先想起的是那几个经典场景:云龙开炮,大彪摔帽,宝庆溜冰,有胜阅兵,乃超赛跑,云飞打鸟,和尚吃肉,丁伟挨揍以及最经典的亮剑精神。大家在调侃之余,也都公认它为一部优秀的抗战片。

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这部优秀作品的成本很低,拍摄时间也很短。 从2004年12月20日开机到2005年5月杀青,一共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都是在冬季。

但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很多有很多的条件制约,《亮剑》的拍摄还是尽量得去做到了合理化,其中的主要剧情基本在历史上都是发生在冬季的。比如剧中牺牲的八路军前敌参谋长左权将军就是在1942年5月牺牲的,也大概是冬季。

至于我们的喜欢摔帽子张大喵同志,为什么穿着棉衣受降?如果非要解释的话

日本天皇虽然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正式缴械投降是需要时间的。

其一,各个战场上日军并没有立即停火,不少日军都负隅顽抗。

其二,受降问题上国共双方摩擦不断,也消耗了一定的时间

以及其他等等的原因导致日军投降时间被拉的很长,比如说芷江受降典礼是在8月21日—23日;而北平受降典礼时间则到了10月10日。而最晚一场受降典礼则12月27日。

但说白了,强行解释没有意义,就是剧组穷罢了;可是剧组虽然穷,但还是拍出了优秀的片子,非常值得现在的某些大制作影视剧学习。

以上说法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莫北邪


《亮剑》是一部良心剧,尽管成本可能不是太高,但是在细节上也是能注意就注意一些,不像现在电视剧拍摄周期短,一般来说两到三个月就完事了,前不久有个片子据说十几天就拍完了,不像以前拍个西游记要拍好几年,最近纵横由于写的剧特别多,比如《风筝》《亮剑》《悬崖》等好多剧都在追,悬崖也是冬天拍摄的,虽然剧中有夏天的戏份,也都是极为简短,并且也是冬天的场景。

首先,虽然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但在中国战场各战区进行受降仪式已经到9月份了,已经立秋,天气渐凉;

其次,张大彪所穿军服并不是冬季所穿的棉服,而是春秋季的军装,这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不信可以看看这张著名的历史照片——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右)向中国政府递呈降书。照片中所有人员的服装均是如此;

所以,这一系列原因都导致张大彪受降时已经和8月15日有挺长一段时间,所以才会穿着棉衣受降,那时候已经很冷了,因为受降的时候张大彪戴了帽子,他都戴了帽子天肯定冷。


剁手届的邓紫棋


谁说张大彪穿的棉衣受降的,提问的人,你站出来看看,张大彪穿的是棉衣还是单衣?

作为一名被读者称为“亮学家”(专门研究亮剑的砖家)的史论纵横,看过亮剑那是不止一遍两遍啊。

《亮剑》是一部良心剧,尽管成本可能不是太高,但是在细节上也是能注意就注意一些,不像现在电视剧拍摄周期短,一般来说两到三个月就完事了,前不久有个片子据说十几天就拍完了,不像以前拍个西游记要拍好几年,最近纵横由于写的剧特别多,比如《风筝》《亮剑》《悬崖》等好多剧都在追,悬崖也是冬天拍摄的,虽然剧中有夏天的戏份,也都是极为简短,并且也是冬天的场景。

当然随着现代影视基地的增多,拍摄场景也都一样,如果再找外景的话,估计成本很大,亮剑虽然2005年杀青,但是从开机到杀青还不到五个来月。其实你要是细细观察的话,为了节省制作成本,亮剑中打斗的场面不太多,反而是剧中人物对话的戏份比较多,亮剑中大多数都是老戏骨,拍这样的对话戏那还不就是玩一样。

在场景这方面,《亮剑》做得还是很好的,比如把背景基本都设置在了冬天,演员穿的也很厚,这样能注意点保暖。

但是日军投降的确是在1945年的8月15日,在9月2日的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受降仪式上,通过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士兵还有穿半袖和短裤的。

中国军队除了受美式训练的国军在远征缅甸的时候有穿过半袖短裤外,其他时间基本都穿着长衣长裤,热也没办法,像中国军人没有靴子,为什么防止弹片溅伤和急行军还在用传统的裹腿布,到夏天的时候里面可能都会生痱子。

到张大彪受降日本人的时候,一定是在9月2号之后,在入秋之后,北方一般早晚比较凉,基本是早上穿长袖,中午热的时候可以脱外套,所以张大彪穿单衣去受降,在气候上符合晋西北的条件,在中国军队服装制式上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至于说当时冷不冷,纵横告诉你拍戏的时候肯定冷,你要仔细看看后面群演的手就会发现,他们没有手?哪去了,缩衣服里面去了,纵横作为一个东北人,这也是冬天在室外的标准姿态,你看电视剧中大部分的北方人冬天都会把手缩在袖子里,什么?手套?一般的手套根本抵挡不了冬天的寒冷,而且不方便。

所以说,《亮剑》已经很良心了,为了要一个不是冬天的镜头,演员们穿着单衣在冬天里演习。


史论纵横


张大飙穿的并不是棉衣,而是标准的春秋季军装。

当时的军队普遍贫穷,一年不过几身衣服。也就分冬天的和春秋天的,并没有专门的夏天衣服。即使装备较好的晋绥军也是这样,所以张大彪穿的是晋绥军的春秋季服装。

还有,当时他们的主要战场是太行山区。山区的温度普遍较低,到了日本投降的八、九月份已经能感受到凉凉的秋意了。


故纸汇


“不管是谁放《亮剑》,我都要来帮帮场子”,想必很多经常刷头条的条友都见到过类似的评论。在很多视频软件都能轻易的刷到《亮剑》,给剧情加特效、新老亮剑对比、鬼畜等等都是视频爱好者们喜爱的加工方式,由此可见,《亮剑》这部剧已经深入人心了,别的不说,我在海岛图听到的李云龙语音包都不止一两次了。既然有网友问到为什么张大彪穿着棉衣受降,小史官就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对于张大彪,小史官最大的印象就是他的帽子,不对,最大的印象应该是他不戴帽子。剧中张大彪穿着棉衣受降,应该也是有原因的,导演也是上心的,我觉得应该有三个原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时候是八月,对于晋西北应该是热天,但是张大彪却穿着棉衣,为什么呢?因为日本宣布投降和受降不一定是同一个时间。二战期间,日军的侵略范围很大,太平洋,东南亚甚至澳洲都有染指,所以投降的命令逐一传达到各战场需要一定时间,很多日军不相信这个结果,会再三回信国内加以确认,继续负隅顽抗,所以一定程度上拖延了时间。

晋西北算是北方,十月多就已经开始持续降温了,而作为战争年代的军人,张大彪经常在行军的路上,经常和部队一起露营野外的,北方的夜间和早晨都很冷,穿上棉衣也能够解释。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和楚云飞的争执。众所周知,李云龙和楚云飞亦敌亦友,棋逢对手,在受降日军时也不例外,二者心知肚明,日军投降以后彼此就是战场上的对手了,所以李云龙抓紧受降日军,缴获武器弹药扩充自己,而楚云飞也一样,为了防止李云龙缴获大量日军装备,使得武器方面先进程度和自己的差距缩小,他也命令军队抓紧受降。二者相互争执,结果大家都知道,张大彪先是缴了国军的械,然后穿上国军的衣服前往日军军营受降。

所以,这一系列原因都导致张大彪受降时已经和8月15日有挺长一段时间,所以才会穿着棉衣受降,那时候已经很冷了,因为受降的时候张大彪戴了帽子,他都戴了帽子天肯定冷。

关于《亮剑》,还有哪些趣事呢?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