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弄堂裡,曾經的叫賣聲已不再,“人來瘋”現象也沒了

市井商販弄堂裡的各種叫賣聲

新中國成立初的上海市區,從早到晚,在街頭巷尾裡,那此起彼伏、聲調不一的叫賣聲,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市民的生活水準處在勤儉治家的低消費狀態之中。


上海弄堂裡,曾經的叫賣聲已不再,“人來瘋”現象也沒了


“桂花赤豆湯,白糖蓮心粥。”

此種叫賣聲,多出現在晚上8時以後,聽到“篤、篤、篤”的敲竹聲,居民就知道賣糖粥的人來了。此刻,住在樓上的居民伸出頭來叫著:“等一等,買糖粥。”而樓下的居民拿著鍋、碗直接出門。那挑擔的賣粥人就會停下來等候。

有時也會出現“人來瘋”現象:一家去買、家家都去買、一家不去買、家家都不去買,弄得攤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搞不懂是怎麼回事。

“桂花赤豆湯,白糖蓮心粥”,一年四季都叫賣。有段順口溜:“春夏秋冬輪流轉,一年四季敲不停,吃碗桂花赤豆湯,冬暖肺腑夏涼心。”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那芬芳飄香的桂花和血糯的赤豆,吃在嘴裡,美在心裡。我小時候就喜歡吃桂花赤豆湯,但限於家庭條件,個把月能吃上一碗就不錯了。

記得,吃上一碗桂花赤豆湯,那滋味可回味一個星期。


上海弄堂裡,曾經的叫賣聲已不再,“人來瘋”現象也沒了


“白糖梅子。”

賣白糖梅子的小販,手提一隻竹籃,上面蓋塊白毛巾。翻開白毛巾,裡面是一隻只內綠(梅子)外白(白糖)十分飽滿的白糖梅子,非常誘人口饞。

我也嘗過白糖梅子,酸溜溜,甜絲絲,味道真不錯,但也有的白糖梅子酸得讓牙齒髮抖,故買來吃的人並不多。


上海弄堂裡,曾經的叫賣聲已不再,“人來瘋”現象也沒了


“香炒糯米熱白果。”

賣白果的叫喊聲別具一格:“香炒糯米熱白果,香是香來糯是糯,一分洋鈿賣一個。”更有風趣地叫喊:“姑娘吃了生酒窩,老人吃了樂呵呵。”以討個口彩。

熱炒的白果,聞聞香,吃起來很糯,所以生意很好。賣白果的小販,挑的擔子,前面是炒鍋,後面放生白果,現炒現賣。

白果有毒,炒熟後毒性頻減,但一次不能多吃,一般吃5、 6顆,最多吃10顆。

現今,“香炒糯米熱白果”的叫賣聲已聽不到了。若想吃熱白果,可放在微波爐裡烤。但其味道雖糯卻不香,口感大打折扣。


上海弄堂裡,曾經的叫賣聲已不再,“人來瘋”現象也沒了


“賣棒冰、雪糕。”

賣棒冰、雪糕的小販,手中握一塊木頭,邊敲邊喊:“棒冰雪糕賣伐?赤豆綠豆棒冰,奶油雪糕!”賣棒冰、雪糕小販以三種形式出現:第一種是背木箱叫賣,箱內放著兩隻竹殼冰瓶,瓶口內蓋以棉墊,再蓋上蓋子,以防融化。

第二種是騎自行車叫賣,車後座放著一隻大木箱、內壁四周鋪有棉墊,上面的蓋子上也釘有棉墊保溫。此箱容積大,裝棒冰、雪糕數量多,加上自行車方便,所以生意要比背箱小販好。

第三種是推著自制的木箱車叫賣,小販多為老年婦女和老伯。

我記得那時的棒冰4分一根, 奶油雪糕8分一根。味道當然是雪糕好,但限於生活水準,大多居民和小孩都買棒冰吃。我喜歡吃赤豆棒冰,還要求小販揀赤豆多的棒冰,吃起來又冷又香。


上海弄堂裡,曾經的叫賣聲已不再,“人來瘋”現象也沒了


“換舊貨,啊有啥壞格東西換伐?”

此類小販身背一隻大包(裝舊貨用),邊走邊喊。只要聽到此類叫聲,總有人家把舊的、壞的、不用的東西拿出來換錢,但換到的錢少得可憐。

想想也是,舊的、壞的東西能值幾個錢?

再說小販也要從中賺錢。

其實,在那個年代,錢再少也願意換。一則舊的、壞的東西放在家裡也是個累贅,二則多少能換幾個錢,哪怕是幾根棒冰錢。

另有一種小販挑著擔子,前面擔子上放著一圈一圈的糖塊,旁邊放著一把刀,後面擔子則是放收到的舊貨。以舊貨換糖塊,小孩最喜歡。只要聽到“換糖塊啦!”,小孩總要拖著找出來的舊貨去換糖塊吃。


上海弄堂裡,曾經的叫賣聲已不再,“人來瘋”現象也沒了


“箍桶哇!”

簡單明瞭的叫喊聲,反映出這一行當的特色。在那個年代裡,你若看到身背大小鐵箍及鋸、刨等工具的師傅,就知道是箍桶的了。箍桶可是木匠派生出的一一個支系,在我看來,此等手藝堪稱一絕。

凡木質桶(腳桶、馬桶、水桶浴盆等)使用久後,局部地方會腐爛漏水,經箍桶師傅整修後,可確保滴水不漏還可以繼續使用多年。

上海弄堂裡,曾經的叫賣聲已不再,“人來瘋”現象也沒了

“補鐵鍋哇,鐵鍋補伐?”

補鐵鍋師傅挑著擔子叫喊著。幹此行當的擔子,前面是隻小煤爐,後面放著工具。鐵鍋有大小之分,大到食堂用的大鐵鍋,小到家用的小鐵鍋。

無論大小,用久了,鐵鍋的底部因長久炒鏟磨損,生鏽腐蝕成小洞,有洞會漏水,就不能用,丟掉又可惜,於是出現了補鍋這一行當。

我見過補鐵鍋的,只見師傅把爐火燒旺,上面放只小盆,裡面是溶化了的鐵水(加什麼物質、不得而知)。此刻師傅把鐵鍋翻朝天,在小洞四周輕輕敲打,清除殘餘鏽斑,接著用沾有稀鹽酸的毛刷刷- -遍,再用勺子小心翼翼地把鐵水倒入小洞周邊,一圈又一圈,一層又一層,直到把小洞補滿為止。

然後再把鐵鍋翻身,依樣在小洞周邊倒人鐵水。稍等片刻,用小鋣頭輕輕敲打,使之平整。至此大功告成,鐵鍋又可使用了。


上海弄堂裡,曾經的叫賣聲已不再,“人來瘋”現象也沒了


還有很多其他的叫賣聲,例如:“小餛飩吃伐?味道鮮得來!”“亂勒勒鬆脆,三北鹽炒豆,三分洋鈿買一包!”等等

遙遠得叫賣聲,不是你還記得嗎?還能聽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