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祗、衹、袛”,你認識嗎?怎樣有效記住它們的不同之處?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國文字從古代發展至今,中間經過了多次的演變和改革,但是歷代的漢字改革幾乎都是兼收幷蓄的,所以致使漢字越積越多。漢字的數量是多少,並沒有準確的答案,大約將近十萬個,日常所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個。在這麼龐大的漢字群體中,難免會有很多長得很像的,即形近字,比如今天的主角——“祇、祗、衹、袛”,稍不注意,就會寫錯。

這四個字中,其實只有“礻”、“衤”、“氏”、“氐”四個部件拼合而成,然後拿前兩個偏旁分別與後兩個組合就成了“祇、祗、衹、袛”,這樣一想,自然而然地也就記住了它們。

這只是字形上的不同之處,下面再仔細看一下,其他不同之處。

“祇、祗、衹、袛”,你認識嗎?怎樣有效記住它們的不同之處?


(注:“礻”即“示”,指“祖先”。“衤”即“衣”,指“衣服”。“氏(shì)”意為“基底”、“基本面”。“氐(dǐ)”,指“根本”;亦讀dī,古代民族名。)

1.祇

①音qí,屬通用字。從示,從氏,氏亦聲。指古代對地神的稱呼,如地祇、神祇。也可指安心。

《屍子》:“天神曰靈,地神曰祇。”

②音zhǐ,表副詞,此義宋以後用“只”。

2.祗

音zhī,基本字義是敬,恭敬。

①既可作形容詞,又可作動詞。

《左傳》:“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恭,不相及也。”

祗請:恭敬邀請。祗候:恭敬侍候。

②作名詞

a.人的名字。

如:陳祗,三國時期蜀漢大臣,大司徒許靖兄長的外孫。

b.官職。

如:祗候人(在官府執役的小官吏)

“祇、祗、衹、袛”,你認識嗎?怎樣有效記住它們的不同之處?


3.衹

①音tí,同“緹”,本以為橘紅色的絲織品。

②音qí,用於“衹衼”一詞,指僧尼穿的法衣。

《廣韻·平聲·支韻》:“只,只衼,尼法衣。”

③音zhǐ,在古籍中,“衹”和“祇”常通用,1955年12月發佈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衹”被定為“祇”的異體字。

1964年5月發佈的《簡化字總表》中,“衹”又被定為“只”的繁體字。

4.袛

音dī,指短衣汗衫。

《說文解字》:“袛,袛裯,短衣。從衣,氐聲。”

袛裯(dāo):貼身的短衣。

《後漢書·羊續傳》:“其資藏唯有布衾、敝祗裯,鹽、麥數斛而已。”

“祇、祗、衹、袛”,你認識嗎?怎樣有效記住它們的不同之處?


再總結一下:

①義為神靈時,用“祇(qí)”,如地祇。

②義為恭敬時,用“祗(zhī)”,如祗請。

③用作副詞,表“僅僅,只有”,讀zhǐ。古時候祇、祗、衹三者皆可,宋代開始,出現改用“只”的趨勢,但《簡化字總表》明確規定用“只”,其他用法是不規範的。

④“袛(dī)”,意思較單一,用於“袛裯”,表短衣。

筆者認為,古時候之所以出現“祇、衹、祗”混用的現象,還是因為它們字形太過相近,而文字的規範統一又跟不上節奏,古人在書寫時也難免會出現錯誤。

總之,以上內容,希望對您們有所幫助,如有問題,請多多賜教,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