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之后,雍正把“八爷党”都除掉了,为何老十幸免于难?

用户5547786370


此题目描述不够严谨。雍正即位后,“八爷党”无人幸免于难,老十胤䄉先发配张家口后永远圈禁。比起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来说,老十的情况稍好,起码捡回一条命。但他与老十四胤禵相比,结局要逊色一些。

“八爷党”中的老十四胤禵是雍正的一母同胞,结局最好。当初与雍正争夺皇位的“八爷党”,没有人能独善其身。那么雍正即位后,是如何将屠刀对准自己的亲兄弟们?老十的罪行为何会比老八和老九轻?

我们先看一下,何为“八爷党”?八爷党是指聚集在皇八子胤禩身边,为其夺取皇位而出谋划策的皇子和亲信,皇子有九子胤禟、十子胤䄉和十四子胤禵。在雍正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八爷党是其主要的竞争对手。

雍正是如何处理“八爷党”的?

在储位空虚十年后,康熙皇帝病逝,他的秘密立储计划功亏一篑,处于皇位继承人地位的皇十四子胤禵即位美梦落空,老谋深算的皇四子胤禛在顾命大臣隆科多与川陕总督年羹尧的支持下夺取了皇位,是为雍正帝。

(胤䄉剧照)

雍正即位后,随即将康熙晚年的近侍赵昌处死。接着为保证皇位的稳固,狠辣的雍正将屠刀对准兄弟们。皇十四子胤禵是第一个打击的对象,雍正首先传旨将手握兵权且是最有可能即位的皇十四子胤禵召回。

胤禵回来发现皇位被夺,表现的极为愤懑,雍正斥其“无知狂悖,气傲心高”。随即胤禵遭到幽禁,被送去看守陵墓。雍正对这位一母同胞,算是格外开恩,无论他有多大的不满或是多大的罪行,雍正都不会杀他。

(皇十子胤䄉)

胤禵一直被圈禁到乾隆即位,之后一路加官进爵,直至封为罗恂郡王。他先后曾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和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乾隆二十年去世,终年67岁。其子女中最高爵位达郡王,胤禵算是八爷党中处罚最轻的一个。

接着是皇十子胤䄉,他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是胤禩的忠实拥护者。但他又与皇九子胤禟不同,他虽是核心成员,但并不其决定作用,属于打酱油类型的。再加之他身份尊贵且很识时务,所以他的结局要比老九强。

但也仅仅是比皇九子胤禟强,皇八子胤禩是主谋自然不能比。雍正也对其进行了圈禁但并未致死,乾隆即位后,胤䄉与胤禵一样,被释放出来。他的子女没有受太大的苦,除了早夭的之外,其他人生活还过得去。

(皇八子胤禩)

皇九子胤禟也是八爷党中的核心人物,是皇八子胤禩的铁杆盟友。他一直对胤禩夺位出谋划策,多次与雍正正面针锋相对,因此雍正对胤禟极其不满。雍正先将胤禟发配至西宁,后又召至保定,在狱中将其折磨致死。

雍正在罗列胤禟罪名的同时,还将其名字改成具有侮辱意义的“塞思黑”。他的罪行仅次于皇八子胤禩,胤禟的儿女们下场也不好,他的七个儿一直被圈禁,直到乾隆时期才被释放,女儿则远嫁蒙古或嫁给低下之人。

皇八子胤禩自然是八爷党的党首,雍正即位后并没有急于对胤禩动手,而是被封为廉亲王,总理国务,这实际上是雍正对他的麻痹。毕竟胤禩既有才干,又有影响力且势力不小,胤禩本人对此也很清楚。

(皇九子胤禟)

胤禩曾私下对人说:“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诛戮之意。其目下施恩,皆不可为信。”果不其然,胤禩不断受到指责打击,他的亲信或杀或戮,或流放,胤禩最后也被圈禁致死,也得了个“阿其那”的贱名。

胤禩子女的结局也不好,女儿被嫁给一个普通人,而儿子则被贬为披甲人,发配到热河充军。除了八爷党外,皇三子胤祉以“与阿其那、塞思黑、胤禵交相党附。其子弘晟凶顽狂纵,助父为恶”的罪名被革爵禁锢。

皇十二子胤裪也被革爵,九子夺嫡中只有皇十三子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出任议政大臣得到善终。八爷党中,四位皇子都遭到圈禁,其中皇八子胤禩和皇九子胤禟被圈禁致死,而其他两皇子先被圈禁,后被释放。

(皇十四子胤禵)

综上所述,八爷党中无人能独善其身,结局最好的是皇十四子胤禵,十子胤䄉次之,其他两位结局都很凄惨。因此,八爷党中不存在老十幸免于难一说。胤䄉之所以未被圈禁致死,就是因为他无政治头脑,仅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野史也是史



也不能说除掉。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雍正的确隐性清除了八爷党中的老八和老九。

老八虽然是在圈禁期间病死的,但根据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来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宫中见过老八被下令毒死的记载。当然溥仪在建国以后并没有找到这份记载,所以这个说法并没有盖棺定论。

不过很有可能老八真的是被雍正下令毒死的。

而老九呢,就很明显了,就是在雍正授意下,被直隶总督李绂折磨至死的。

老八、老九、老十一向是同气连枝,为什么雍正放过老十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十对于雍正威胁不大。而且性格平庸一些,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老十就是个跟屁虫。

再加上老十出身不错,是康熙初年四大辅佐大臣之一的遏必隆之外孙。雍正这个狠人虽然不至于因为这个不敢对老十下手,但既然没威胁,又考虑到这个因素,所以自然放老十一马。

而老八身为八爷党的党首,雍正自然是要除掉,以绝后患。

老九这个人太聪明,而且善于笼络人心,可以说是八爷党智囊式的人物,完全不同于老十那般,所以雍正自然也要除掉他的。


宋安之


雍正即位之后,对他的兄弟政敌们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打击方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打击,这实在是雍正皇帝的高明之处,同时也是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所决定的。

首先,我们来看雍正对八爷党打击的方式。

老八胤禩,八爷党之首,雍正即位之后,并没有立刻对八爷党进行打击,而是分而击之。雍正封老八允禩为和硕廉亲王,为四大总理大臣之一,同时被册封的总理大臣分别为老十三胤祥(和硕怡亲王)、隆科多和马齐。允祥不必说,是雍正真正的铁杆儿支持者和兄弟心腹,隆科多则是为雍正即位擎天保驾和“托孤”之臣,马齐则是满清贵族势力的代表,那么老八允禩算什么呢?

八爷党势力遍布朝野,在雍正即位之初,政局尚不稳定的情况下,晋封允禩为总理大臣,一是可以暂且稳定八爷党势力,以免造成突然打击之下出现“狗急跳墙”或者“鱼死网破”的局面。二是让心腹老十三和隆科多对其进行看管。三是和老九老十等八爷党重要成员分开,形成党而不聚的状况,其实就是斩断允禩的左膀右臂。

史载允禩晋封总理大臣之后,所经手政务少之又少,很多大事要事都没有允禩的参与,换言之,老八允禩实际上是被雍正以总理大臣的形式给软禁起来了。直到雍正坐稳之后,于雍正四年,开始寻找各种借口,对老八允禩开刀,夺勋爵职位,改名阿其那,囚禁至死。

老九允禟,八爷党的钱袋子。雍正元年发往军前效力,雍正三年革爵,雍正四年初,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送往保定,加以械锁,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相比于老八,雍正对老九的打击来得相对直接和猛烈得多。

老十允䄉,因党附允禩,于雍正二年四月,被圈禁革爵。乾隆二年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九月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

从以上情况来看,雍正对老八老九的打击最为深重,但是对同是八爷党核心成员的老十允䄉却打击稍轻,只是圈禁革爵。为什么雍正皇帝放过老十呢?

其次,我们在来看看清朝的政治基础。

清朝的政治基础或者说执政基础和元朝一样,是贵族政权。贵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要上溯到远古和春秋战国时代,自秦汉以来,汉人建立的帝国王朝基本上都是士人政权。从青山黑水之间崛起的女真族相比于大明朝而言,不知道要落后多少年。然而,历史开了一次玩笑,让女真少数民族消灭了大明朝,建立了以贵族为基础的政权。

我们经常说到满清几大姓,几大家族,比如,爱新觉罗家族、佟氏家族、钮钴禄家族等等,说的就是满清这些贵族,这些家族式的贵族形成满清皇室政权的基础。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清朝的皇帝所代表的的利益不是士人或者老百姓的利益,而是满清贵族的利益。清朝皇帝的所作所为离不开贵族阶级的支持和拥护,雍正也不例外。

自康熙以来形成的九子夺嫡,皇室储位之争是满清贵族皇室贵族之争,严格来讲是皇室集团内部的事务,但是皇子们并非单打独斗,其身后都带有不同的家世背景,这些家世背景即皇帝所依赖的执政基础相关。

雍正皇帝在打击这些兄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在打击这些家世背景,动摇这些执政基础。那么,打击的轻重程度与他们背景的深厚程度也极具正相关。

最后,我们再分析八爷党核心成员们的身世背景。

八爷党的主要核心即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因为老十四允禵是雍正皇帝的亲兄弟,雍正还需要拿他作为表率,以彰显皇帝的仁兄之心,罚他去受景陵已是格外开恩,在此不作论证。

老八允禩的背景其实是三兄弟之中最单薄的,母亲卫氏很老的时候才追封良妃,被康熙谓之“辛者库贱妇”,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皇室官员,允禩母系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

而老八的正室郭络罗氏,是安亲王岳乐的孙女,安亲王岳乐本来是清朝的功臣,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四儿子,按说实力是很雄厚的,但是,在康熙三十九年获罪将为郡王,岳乐晚年的失宠无疑对于允禩来说是极其悲哀的,加上郭络罗氏本人从小娇生惯养,性格火爆,老八被批为“妻管严”,多次为康熙皇帝所忌。

老八允禩能够得到朝野包括佟国维、李光地甚至康熙的亲兄弟福全的支持全靠允禩个人的魅力和才干,有人说,在以贵族为执政基础的满清,也许正是老八允禩最终夺嫡失败的基因,这话不无道理。

老九允禟,生母为康熙的宠妃宜妃郭络罗氏,宜妃是镶黄旗佐领三官保之女,三官保只有两个女儿,宜妃之妹也是康熙皇帝的贵人。宜妃虽然为康熙宠爱的四妃之一,但是和赫舍里氏和佟氏家族的背景相比要差的很多,这意味着允禟在母系上的背景并不雄厚。康熙皇帝死后,作为宠妃的宜妃没有了皇帝的支持,也就难以保全允禟。

允禟善于做生意,还继承了明珠家的家财(明珠已经没落),所以是八爷党的“钱袋子”。允禟为人耿直,也很仗义,本人却无心政治,支持老八允禩也许是出于仗义或者保障自身财富。雍正对其打击深重,实在属于意料之中。

老十允䄉,生母是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遏必隆是康熙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一。钮祜禄氏于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册为贵妃,当时的贵妃佟佳氏则被晋封为皇贵妃。故,老十允䄉的母系家世背景是十分显赫的。

老十允䄉本人于政治的悟性不高,支持老八胤禩所作不多,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老十允䄉性格单纯,主要是八爷党的“炮灰”级人物,虽然背景深厚,但是个人的作为和能力十分有限,对雍正的威胁和影响也十分有限。雍正出于投鼠忌器,对于允䄉的打击也是点到为止。

综上所述,雍正放过老十允䄉,一是出于执政基础的考虑,老十背景深厚,雍正打击过重,便会引起钮钴禄家族的嫉恨。雍正投鼠忌器,不会轻易动摇其执政基础。二是老十允䄉本人能力和才干有限,对雍正皇帝难以形成实质性威胁。


青灯问史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要数大清康熙年间最为别具一格。他有三十多个儿子,几乎个个才华横溢,尤其是参与九子夺嫡的几位皇子们更是出类拔萃。然而十阿哥胤䄉却是例外。

不管是史料记载还是一些古装电视片段中,我们都可以得知在康熙爷执政期间,他的儿子们就因夺权而分成两派,记录最多的就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当中就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还有十四阿哥胤禵,另一派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

胤禛最终能够成为获胜的一方,也是有其必然性。他对内励精图治,对外懂得韬光养晦,欺骗了敌手也瞒过了康熙爷。因此在康熙病逝后,他也就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皇帝。虽说胤禛在大臣面前自称汉子,但也是恩怨分明的人,登基后,他开始重用十三阿哥胤祥,对那些曾经参与夺嫡的皇子们开始各个击破,尤其不会放过所谓的“八爷党”。

一开始他并没有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而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打击,这是他的英明之处,当然也是形势所趋。为了稳固八爷党的势力,先晋封胤禩为总理大臣,后派心腹十三阿哥和隆科多对其进行看管,将其与八爷党其他几位重要成员分开,断了胤禩的左膀右臂。

当一切就绪之后,雍正开始了他的计划:先对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削其宗室,夺其爵位,后被圈禁而死,连名字都被改成“阿其那”和“塞思黑”。而十四阿哥胤禵因与雍正一奶同胞只被罚去看守皇陵。相比于其他几位阿哥,十阿哥就显得略逊一筹,没有独树一帜的政绩,被称为草包皇子,也许正是因为他胸无城府的态度,才让雍正对他没有防备,从而逃过一劫。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必事事过于计较,有时装傻充愣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陆弃


受到经典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影响,剧中的十阿哥胤䄉一副二杆子形象,粗鲁莽撞,还无才智,都不理解他为何成为“八爷党”的班底。

其实,我们被电视剧误导了。胤䄉才是真正的实力派。

康熙37年,17岁的胤禩被封为多罗贝勒,年少有为;

康熙48年,26岁的胤禟被封为固山贝子,比较一般;

康熙48年,同样26岁的胤䄉被封为敦郡王。

看出差距了吧,胤禩确有才华,但也只是贝勒,而胤䄉成了郡王,而胤禩当时还是贝勒,直到雍正时期才被封为亲王。

再看看他们的出身:

胤禩,生母良妃卫氏。应该是汉军旗的,辛者库管领出身,比较低微。这也是胤禩其上位失败的原因之一。

胤禟,母宜妃郭络罗氏。虽然从小聪明伶俐,但存在感较低,是“八爷党”的智囊。

胤䄉,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是孝昭仁皇后的亲妹妹,遏必隆是康熙初年辅政四大臣之一,其父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钮祜禄·额亦都。其母家雄厚的实力,决定了胤䄉未遭迫害致死。

所以说,“八爷党”的核心是胤禩,但真正的后盾其实是胤䄉。

在看看雍正继位后,动手的顺序:

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胤䄉被雍正帝圈禁革爵。铲除了“八爷党”的后盾;

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胤禟被革爵。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

雍正四年(1726年),胤禩被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并削除宗籍。

可以看出,雍正时先剪去羽翼,在对核心动手。最先扳倒胤䄉,可见其重要性。

在看这三兄弟的下场:

雍正四年,胤禩因呕病卒于监所,民间认为他们是被毒死。

雍正四年,胤禟被折磨致死。

乾隆二年,胤䄉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子6人。

关键时刻,你的背景真的可以保命啊。


黑水布衣


在参加“九子夺嫡”的人中,皇十三子胤祥是支持雍正的,雍正虽然一直对他很好,可最终依旧生病早逝,而“八爷党”中的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都遭到雍正的处置,只是皇十子最后熬过雍正年间来到乾隆时期得以赦免没有死于非命,其余两位都死于狱中。

真正没有遭到雍正报复的只有皇十四子胤禵,因为毕竟他是雍正一母同胞的弟弟,手足之情最深,雍正才绕过他一劫。至于其他几位为何说结局都不好呢?不妨我继续为你分析。


一、皇八子胤禩的下场

其实胤禩也是一个悲剧角色,一开始呼声最高,支持者最多的皇子,最后偏偏一步步得罪康熙以至于逐渐从权利中心退出,他后来将希望寄托在胤禵(皇十四子)身上,希望将支持自己的部下全部一起支持胤禵,能够扳倒雍正,可惜最终雍正还是胜出。

自从雍正登基之后,“八爷党”的成员就开始逐渐遭殃,雍正可是没有心软,在面对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雍正表现出眼疾手快的处事作风。

比如皇八子胤禩,在雍正刚登基的那一年,也就是雍正元年,雍正来了一出欲擒故纵,让胤禩办理工部事务,感觉好像在重用他,实际上雍正却是为了掩人耳目,暂时维持政权稳定。

到了雍正三年,雍正就将胤禩所有权利剥夺,并且开始收拾他,等到雍正四年,将胤禩所有罪状一公布,就把他圈禁起来,改名为“阿其那”,带有强烈的侮辱性质,同年九月,胤禩于狱中生病去世,估计也是抑郁过度。

寻命削王爵,交宗人府圈禁高墙,允禩改名阿其那,子弘旺改菩萨保。九月,允禩患呕哕,命给予调养,未几卒於幽所。诸王大臣仍请戮尸,不许。—《清史稿》

从皇八子的结局来看,雍正确实还是毫不留情,哪怕生病都不管他,让他自生自灭。



二、皇九子胤禟的下场

胤禟比皇八子还惨,在雍正二年就被人弹劾,说他在西宁不安分,肆意妄为,目中无人,雍正当时没有直接收拾他,因为雍正二年江山稳固才是最重要的,暂且稳定一下,秋后算账。

雍正三年,胤禟就被雍正将其逮捕回京治罪,并且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改名为“塞思黑”,再叫人将其囚禁在保定严加看管,受尽折磨,同年八月,他就去世。

相比于皇八子而言,其实胤禟还要更加受罪多些,确实让人对雍正的手段刮目相看。就是这样的雍正,你觉得他可能不收拾胤䄉(皇十子)么?


诸王大臣请治允禟罪,命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还京,改名塞思黑。胡什礼监允禟至保定,命直隶总督李绂暂禁,观其行止。八月,绂奏允禟以腹疾卒於幽所。—《清史稿》

三、皇十子胤䄉的下场

胤䄉比两个哥哥被雍正收拾的时间还要早些,雍正刚登基,雍正元年的时候,胤䄉就已经开始犯错,其中一条是违抗圣旨,雍正叫他去办事,他要说自己生病去不了,另外一条就是写奏折连续写道“雍正新君”,让雍正感觉他对自己十分不敬,在古代皇帝很不喜欢用“新”或者“旧”什么的词语来形容自己。

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诣京师,谒圣祖梓宫,俄病卒,上遣送灵龛还喀尔喀,命允俄赍印册赐奠。允俄讬疾不行,旋称有旨召还,居张家口。—《清史稿》复私行禳祷,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为上所知,斥为不敬。—《清史稿》

因为这两条罪状,其实雍正已经可以狠狠收拾胤䄉,但是当时是特殊时期,雍正皇位屁股还没有坐热呢,要是这样大张旗鼓收拾自己兄弟,会被天下人指责,所以雍正忍住心里不快,仅仅对他夺去爵位,逮到京城囚禁,后来就忘记继续收拾他了。



就这样,胤䄉一直被囚禁到乾隆登基,才将他恢复自由之身,要说胤䄉没有死于非命,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命大,囚禁那么久,依然能活着,这也许就跟他平时的为人性格有关,毕竟当初他跟随老八的时候,也只是帮忙策划一些娱乐活动,给大家带来开心就行,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囚禁之后保持乐观,不像他八哥、九哥那样囚禁不久就生病去世,那和心情紧密相关。

雍正元年,四月,夺爵,逮京师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释之,封辅国公。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清史稿》

也许你会觉得老八、老九是被雍正故意施加严刑才导致最后生病去世,或者说他们是因为生病后没人照顾才会去世,那我觉得也是有一定道理,因为老十这个人与其余两人在身份性格以及政治方面对雍正影响都不大,雍正没有必要过分严格针对他。

就能力而言,他与老八、老九足智多谋、野心勃勃不可相提并论,他只是关心自己活得快不快乐就好。从身份而言,胤䄉的母亲温僖贵妃钮钴禄氏是康熙的宠妃,胤䄉的姨妈还是康熙的皇后孝昭仁皇后,还有他的外公遏必隆是辅政大臣,他的外祖父额亦都更是清朝开国名将。

雍正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自然不会对这个弟弟过分苛刻对待,这也是老十能够得以活命到乾隆时期的原因吧,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雍正也短命,要是雍正和他儿子乾隆一样活到89岁,那老十肯定一样在狱中去世了。



结语

综上所述,老十胤䄉之所以最后没有死于非命,主要就是自己对雍正威胁不大,还有自己乐观的性格没有让自己在囚禁之中抑郁而终,最后就是自己母亲家族身份显赫,雍正不得不给他面子,但是不管怎么说,雍正可没有放过他,该收拾还是一样收拾,只是惩罚力度不一样而已!



嗔痴历史观


我们知道,康熙中后期,出现了九子夺嫡的事情,包括大阿哥,太子(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

而我们知道,最后的嬴家是四阿哥雍正,还有跟他一起的十三阿哥允祥,当然还有一些没有参与夺嫡的阿哥,但也是明里暗里的支持雍正。

那我们来看看其他人都怎么样了。

大阿哥,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因为镇魇太子,被三阿哥告发,就一直被圈禁起来,就再也没有被放出来,雍正十二年的时候病死。

太子,康熙五十一年两次被废黜之后,被禁于咸安宫,也是没有出来过,一直到了雍正二年,死后被追封为理亲王。

三阿哥,康熙死后,雍正让其去给康熙守陵,在雍正八年的时候,因为十三阿哥允祥死的时候,三阿哥迟到了,而且没有悲伤,所以也被禁于景山,雍正十年病逝。

八阿哥,雍正继位的时候,封其为廉亲王,雍正四年二月,被禁于宗人府,而且改名为阿其那,九月,死于禁所,一般被认为非正常死亡。

九阿哥,雍正四年三月,被改名为塞思黑,四月被禁于保定,八月,死于禁所,也是非正常死亡。

十阿哥,雍正元年四月,被禁,乾隆二年,被乾隆帝放出来,并且封为辅国公。

十四阿哥,雍正元年,被派往景陵守陵,雍正四年,被禁于景山,乾隆二年,与十阿哥一起被放了出来,被封为辅国公。

十四阿哥,其实也是雍正最大的竞争者,后来能被乾隆放出,主要还是因为他是雍正的亲弟弟,而十阿哥为什么也能被放出来呢?

十阿哥的地位比较高,他的生母是贵妃,而且还是康熙孝仁皇后的妹妹,另外,在雍正看来,九阿哥与八阿哥对他的威胁更大,而十阿哥只是跟从而已。


历史简单说


康熙晚年,众皇子为了皇位上演了一出“九子夺嫡”的大戏,最终,四阿哥胤禛成为了这场皇位争夺战的最终赢家,康熙驾崩后,登基为帝,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登基后,对于之前参与过“九子夺嫡”的皇子们开始进行打击,特别是“八爷党”的四位阿哥,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直接被雍正削宗夺爵、圈禁致死,就连名字都被改为“阿其那”和“塞思黑”。十四阿哥胤禵因为同雍正是一母所生,手下稍微留了情,被罚去看守皇陵将其软禁。相对于八阿哥和九阿哥,十阿哥胤䄉结局要好了许多,至少他只是被夺爵圈禁,能够活到雍正去世,乾隆登基的那一天,并于乾隆二年(1737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年)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十阿哥幸免遇难,主要是因为他对于雍正的威胁远不及八阿哥与九阿哥。

八阿哥胤禩,是“八爷党”的首脑,并是与雍正争夺皇位的主要竞争对手,当年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是支持和力挺八阿哥的,其中不乏阿灵阿、揆叙、王鸿绪这样的当朝重臣,因而成为了雍正登基后打击的首要目标。

九阿哥胤禟,是“八爷党”的智囊,更是“八爷党”的财神爷,为八阿哥胤禩乃至后面十四阿哥胤禵的夺位行动,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持,而自己也参与了很多事情的谋划,可以说给雍正登基制造了巨大的麻烦,因而也会成为雍正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除掉而后快。

相较于八阿哥和九阿哥,十阿哥胤䄉的存在感确实非常的低,除了插科打诨,就剩下起哄闹事了,主要还是因为是十阿哥在心机和算计上,比起其他阿哥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康熙就曾评价十阿哥,老十老十,就是太老实了,在“九子夺嫡”中,十阿哥对于雍正的阻碍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十阿哥对于雍正的威胁,远远低于其他的阿哥,因而雍正没有对十阿哥下狠手,只是将其夺爵圈禁,并不像对八阿哥、九阿哥一样直接圈禁,折磨致死。

十阿哥高贵的出身,也让雍正没有像对八阿哥和九阿哥那样,对待十阿哥。

十阿哥胤䄉,可以说是除了废太子胤礽外,出身最为高贵的皇子了。

十阿哥的生母是温僖贵妃钮钴禄氏,外公就是康熙初年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祖上更是努尔哈赤时期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钮祜禄·额亦都,同时十阿哥的亲姨姨也嫁给了康熙皇帝,并且被册封为皇后,即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所以说,十阿哥的身份可谓是非常的高贵。

在这一点上,八阿哥和九阿哥是根本没有办法同十阿哥相提并论的。特别是八阿哥胤禩,生母是良妃卫氏,辛者库出身,身份非常的卑微,生下八阿哥快20年后,才被册封为嫔,后被册封为妃,并且是以“良”字开头,地位远不及大阿哥的生母惠妃那拉氏、三阿哥的生母荣妃马佳氏以及四阿哥的生母德妃乌雅氏。而九阿哥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虽然非常受康熙宠爱,也是位列四妃之一,但是出身和地位也是远不及十阿哥,就连宜妃自己都在雍正登基后被雍正当众斥责,后又被逐出宫去。

所以,雍正在处理十阿哥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十阿哥的出身以及他深厚庞大的钮钴禄家族势力,所以留有了余地。


雍亲王府


因为老十胤䄉的身份不一般,而且对雍正也没啥威胁。

九子夺嫡的结局,八爷党结局却大不相同

九子夺嫡这场大战,早就悄无声息地开展了起来。

太子爷胤礽和大阿哥胤禔,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因此二人早就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出局。真正一较高下的,就是“四爷党”和“八爷党”。

这场战争,最终以“四爷党”获胜。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成了后来的雍正皇帝。

但是在“八爷党”的余孽还在,登基之初,地位不够稳固,才没对他们下手。

当“八爷党”伙同隆科多,发起逼宫失败后,八爷党的地位,就被连根拔起了。

老八老九,被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被囚禁至死。唯独对胤䄉网开一面,只是将他囚禁,却没有进一步的惩罚。让胤䄉安安稳稳地活到了乾隆年间,还被封为辅国公。

那么为何老十胤䄉幸免于难呢?

一共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他在八爷党中的地位,其实一直无足轻重。虽然和雍正一直是对着干,但是几乎没啥影响。

他本身也是个草包,在八爷党中,也没啥存在感。威胁不到雍正的皇位,他自己就放过了他。

但这是表面原因,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胤䄉的背景,不是老八老九能够比的。

老八的生母是良妃,出身卑微,是包衣奴才,老九的生母宜妃和德妃地位差不多。背的几乎没啥势力,而且这俩人一直在和雍正作对,是必须死的。

而胤䄉的生母,是康熙的温僖贵妃钮钴禄氏,是太师果毅公遏必隆的女儿。论地位,他是众位皇子之中,除了太子胤礽之外,最为高贵的。

他的背后,是整个钮钴禄的势力,雍正不得不多想想利害,最后才放过了他。


十点历史君


我认为雍正放过老十的原因有三个;

1.能力不足,虽然老十作为 老八的左膀右臂,但其个人能力太差,只会咋咋呼呼,从小不是读书读得材料,康熙也是非常头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雍正根本么有什么威胁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2.出身好,他的母亲试试康熙的宠妃 之一,老十可以说是除了太子其他的皇子没有一个出身有他 好的,这个从其性格就能看出来,除了老八没有他服的。

3.因为老十是一个憨厚的人,人家不服气的话从来不会憋在心理,在加上太子被大阿哥陷害,导致老十三被 诬陷谋反,虽然老十老十三互为竞争关系,但其却第一个担保老十三不是反叛之人,这件事让雍正看出来了老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雍正一直没有 动老十的原因。

老十一辈子还是不错的,虽然被免了爵位,发配,但是人家走到 一半就住下来了,雍正也没有介意,可以看出雍正的心胸还是很宽广的,后来活到了乾隆时期,为这些皇叔平反,得以恢复爵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