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研究表明,近一半的青少年和成年人認為自己害羞。作為孩子的父母,你能做些什麼來改善孩子的害羞、膽怯情緒呢?

無論你的孩子是一個有點害羞的蹣跚學步的寶寶,還是一個非常內向的小學生,你都要找到幫助他成功的方法,讓他在任何年齡都能在學校和社交場合感到舒適。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我應該擔心我孩子的害羞嗎?

美國心理學會(APA)認為,“害羞是在社交場合遇到尷尬,擔憂或緊張的傾向,特別是對於不熟悉的人。”大多數孩子經常感到害羞,害羞是一種培養和擁抱的人格特質,而不是“修復”的缺陷。AskDrSears.com的數據顯示,許多害羞的孩子都是快樂,安靜的孩子,他們最初對陌生人持謹慎態度,並且“內心的平靜可以照耀”。正如廣受歡迎的TED演講“內向的力量”所指出的那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著喧鬧的個性,而安靜的人們則擁有與世界分享的重要禮物。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然而,當你的孩子是“內心的表現不是平靜”時,你的孩子可能會非常害羞或“痛苦地害羞”,如果他總是擔心社交互動;很少或沒有朋友(當他達到學齡時),害羞可能會成為一個嚴重問題,這時家長就要對孩子的給予一定的關心了。

讓孩子知道:害羞心理是很正常的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怕羞、內向,或不喜陌生人及陌生環境是十分正常。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傑羅姆•凱根(JeromeKagan)通過20年的研究發現,在學齡前到8年級的孩子中10%~15%非常害羞;25%性格外向,喜歡熱鬧;其他的孩子介於兩者之間。天生就比較害羞的孩子,2/3會到10多歲時還保持著這個性格特點,但是也有1/3的孩子會克服害羞的情緒,更多地與人交往。傑羅姆•凱根表示:“如果你生來就比較害羞,可能不管怎麼努力也不能變得左右逢源,但還是可以在原有的程度上取得進步,不再像以前那麼害羞。”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關於孩子害羞的表現日常表現

孩子害羞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大多數害羞的孩子都伴有學習成績差,不與他人交往,不願與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逃避課堂討論,不主動發言,不願在公開的場合拋頭露面,做什麼事情都要父母陪伴,不能單獨外出,怕見陌生的人,在陌生人面前不知如何應對,說話愛低著頭、聲音比較小,愛臉紅,說話辦事都愛在別人後面,甚至連笑也不敢先於別人。除此之外,有時害羞的小孩還有以下的表現:

1.慢熱,習慣性待在邊緣的地方;

2.很容易生氣、不高興,咬指甲;

3.在人群中覺得彆扭或者避開人群;

4.需要不斷的反覆安慰和鼓勵;

5.又再做嬰幼兒行為:哼哼唧唧、吮大拇指。

導致孩子害羞、膽怯情緒的主要原因

造成孩子出現以上害羞、膽怯情緒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由有以下幾點:

(1)家庭原因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孩子所在的家庭環境不溫馨和諧,勢必會給孩子心理發育造一定的障礙。據調查,一般孩子有害羞行為的,其父母雙方至少有一人也存在害羞情緒,或在陌生人跟前說話辦事有膽怯情緒。

另外,經常打罵責備孩子,或單親家庭,使孩子缺少交流和親情的撫愛,從而導致沒有安全感,對孩子的打擊也是非常大的。因此,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總比別人差,長此以往,容易讓孩子形成低人一等的害羞自卑癥結

(2)學校環境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學校是除家庭外的另一個重要環境。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較好,通常會被老師和同學們表揚,一般都會人緣較好,孩子在學校就會特別有自信。相反,當孩子的學習成績較差時,經常會被老師批評和同學嘲笑,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形成了一種害羞、膽怯的情緒,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不敢跟其他同學交往最終選擇退縮的方式來保護受傷的自己

(3)重大的生活事件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如果孩子自身是體弱多病,或在生活中受到過一次重大的心理刺激,比如受人欺凌、被恥笑、遭人打罵,從而造成孩子的自尊心受損,這些都將可能導致孩子變得害羞、膽怯。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平時裡忙於工作和生活,使得孩子與親戚朋友相處的機會並不多。面對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假期,不免會碰到許多親朋好友互相拜年,如何讓孩子表現得活潑大方、禮貌得體,就讓爸媽傷透腦筋。

如果是回鄉過節,對孩子來說更是一次極大挑戰。坐了好久的車,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屋子裡又有很多的陌生人。孩子的神經處於高度的緊繃下,往往你隨口一句:“他比較害羞”,孩子馬上就委屈的嚎啕大哭起來,也讓歡樂的氣氛瞬間凝結。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孩子比較害羞膽怯、不肯跟長輩問候,有時會讓爸媽當場感到尷尬,這並非孩子不給面子。對小孩子來說,“熟悉”是建立在長時間的親近上,而不是血緣關係。特別是家裡人口比較簡單的三口之家,當屋裡擠滿人時,孩子就像突然被推上舞臺,難免會緊張到說不出話來。

關於克服害羞情緒4種方法

作為孩子的家長,當孩子出現害羞、膽怯的情緒時,建議大家可以通過以下這四種方式來幫孩子克服害羞的情緒。

1、利用家庭生活照,設計情境訓練孩子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生活照”是一個最有效的媒介,通過照片引導孩子熟悉親戚的樣子,爸媽可以給孩子講一些親戚的小故事,幫助孩子產生興趣。讓孩子提前熟悉親戚的模樣,模仿見到親戚的情境,學著相互問好,打招呼。孩子是非常單純的,只要他覺得比較熟悉了,就會不會產生疏遠感。但請不要把“情境演練”當作一場考試,只要讓孩子先記得主要的幾個人,就要及時給他肯定。等他熟悉了環境與人物,再慢慢擴增就行了。

2、簡化親屬之間的稱謂

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對於家庭成員的稱謂也是相當講究,遠遠超過孩子可以理解的程度。因此,爸媽可以先簡化稱謂,對不認識的男性都叫叔叔、不認識的女生都叫姐姐(對於女生是寧可叫小,不要叫老,避免造成尷尬氣氛)。透過規則的簡單化,讓孩子不會抗拒,也不會因為擔心自己說錯話而不敢開口。

3、練習吉祥話,多給孩子鼓勵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吉祥話”是非常重要的,當然要讓孩子事先練習。對於比較內向的孩子,可以通過兒歌來讓孩子練習。讓孩子在旋律的引導下,只要有人開個頭,很自然就會接著唱下去,成功的機會就比較高。此外,必須要提醒爸媽,

不要一見到人就要孩子立刻開口,對於不熟悉的人,孩子往往需要“觀察”5-10分鐘,才會願意開口。

4、閒逛一會兒再回家

“歸心似箭”是遊子們的心聲,家鄉的一切對大人來說是如此熟悉與親切,對孩子卻可能是陌生的。不要一下車,馬上壓著孩子進門,可以帶著孩子在周邊走一走,看一看有趣的東西,給孩子緩和的時間,並且預告待會會見到哪些人、有哪些有趣的事情。你會發現多了那短短十分鐘的緩和時間,孩子表現就會完全不一樣。只要幫孩子做好準備,透過充分預演,孩子就能表現得大方又得體喔!

5、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孩子害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5種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孩子懂得結交朋友是融入社會的一種表現形式。對於害羞的孩子而言,他們會擔心自己被人瞧不起,從而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交往。這時家長就要多鼓勵孩子,讓一些比較熟悉的帶著孩子來家裡做客,讓自家的孩子與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讓他克服在交往中的恐懼心理,然後再鼓勵他在學校裡去交一些新的朋友當孩子開始帶朋友來家裡做客時,家長一定要表現出熱情,千萬別不當回事,從而給孩子增加結交朋友的勇氣和信心。

最後,樂媽再強調一下,孩子的害羞情緒是正常的行為表現。如果你的孩子在害羞時,內心表現比較平靜,沒有什麼痛苦的害羞表現,只需注重對他的社交能力培養即可,家長就不用太過擔心。

如果您覺得文章內容對您有幫助,就點贊轉發一下吧!關注 瞭解更多有趣又有料的育兒知識,感謝一路有您的陪伴!(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