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現在NBA低位背打越來越少,難道投三分才是王道嗎?你怎麼看?

BigXu高爾夫


第一點:優質的傳統型中鋒越來越少,霍華德是最後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中鋒!看看現在的中鋒,恩比德、考辛斯、約季奇,都是有一手外線投籃,背身單打的次數很少!現在籃球越來越重視三分,像科比這樣依靠個人單打技術的球員也越來越少,三分線外的出手越來越多,甚至出現超遠三分!

第二點:聯盟修改二次進攻規則,二次進攻只有14s!低位單打需要要球,卡位,而且花費的精力更多,遇上對方包夾失誤概率高,遠不如跳投開的輕鬆!所以今後的籃球低位單打只會越來越少!


大話體談


既是時勢所需,那就要順勢而為!NBA的低位背打確實在現在這個時代很少見,而三分成為了現代籃球的主流。球員們習慣的打法的變化也是跟隨者籃球的風格的變化而變化,這就叫順勢而為!

低位背打減少雖然是事實,但這並不說明三分才是王道。換言之:即便三分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籃球在進攻端的主要手段,低位背打的作用依舊不能被忽略!不是地位背打的作用不明顯,而是低位背打這一項籃球技術在常規賽階段不經常被使用。因為在這個小球打法盛行的時代,低位背打費時費力增加對進攻球員自身的消耗,在常規賽的普通場次一般不會增加使用低位背打這項技術,不過在焦點之戰的關鍵時刻,真正能夠影響比賽走勢的恰恰就是低位背打!

在聊低位背打之前我們要清楚的知道什麼是低位背打,以及這項技術的技術要領是什麼!

何為低位背打——

嚴格意義上來說低位背打應該叫做低位單打,這是一項在籃球賽場上十分經典的進攻技術!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到本世紀的10年代初,低位單打都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進攻技能,也叫做低位技術。它不僅僅是背身打,還有面對防守人的單打,所以應該叫低位單打!

低位單打就是指在球場左右兩側45度的8-16英尺左右的區間內,進攻球員背對著防守球員卡位接球,而後運用自己的運球、腳步、假動作、轉身還有最後合理的終結手段完成進攻。這項技術的優勢點是能極大的發揮進攻球員的身體對抗優勢,以及綜合技術運用的能力,可以說低位單打技術才是檢驗一個球員籃球技術水平高低的試金石。不過相對於現在習慣的籃球打法來說,低位單打比較困難,畢竟三分球抬手就可以出手!

低位背打的技術要領——

在前文我說過低位背打對球員的綜合技術要求高,那是因為這項技術在進攻球員還沒接球的時候就有技術要領要注意,分點闡述低位背打的技術要領的話主要有這麼幾點:

1、卡位要球:在進行低位背打之前,首先要學會的是卡位接球,這是低位背打的基礎。只有卡住位置,有安全的接球機會,才能持球進行地位單打!

2、小心下球:在接球之後需要留意的就是下球。在進攻球員準備進行低位單打的時候防守球員也在時刻準備著掏球,而下球的一瞬間是最容易被掏球的時刻。

3、護球:護球是一個最基礎的要領,在背身運球進行單打的時候,隨時有補防的球員進行包夾,這時候就需要進攻球員能眼觀六路,保護好自己的球。

4、假動作運用:最後一點要領就是高潮部分了。低位單打最關鍵的就是假動作的使用,而後通過腳步和轉身晃出出手空間,完成終結!

低位背打的使用減少確實受到三分的衝擊——

低位背打的技術使用減少主要是受到小球打法盛行的影響,因為小球打法加快了攻防節奏,陣地進攻的回合數減少,所以低位單打的使用也就隨之減少。而且在陣地進攻的時候現在大家更傾向於使用突破和三分的手段來終結,這樣就使得低位技術在賽場上使用的空間更加減少,擅長這項技術的球員也寥寥無幾!

給低位技術的使用空間帶來衝擊的就是庫裡和他的勇士隊,因為三分精準的庫裡的存在改變了籃球的傳統打法,讓大家痴迷於三分的投籃。靠著三分和小球打法崛起的勇士隊使得小球戰術盛行,而後讓中鋒這個位置模糊化,進而使得低位單打這項技術也淪為了邊緣!

三分雖然影響到了低位單打技術的普及度,但三分沒有影響到低位背打的核心作用!這項技術依舊是能夠在關鍵時候“殺人誅心”的技能。尤其是在季後賽階段低位單打更是能夠影響比賽結果的核心要素!我舉幾個例子來證明低位單打在季後賽乃至於總決賽階段的重要性。

例證(1):勇士王朝時期——利文斯頓的背身至關重要!

四年三冠的勇士隊建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王朝,在這段王朝歲月裡大家都會記得庫裡、格林、湯普森、杜蘭特還有伊戈達拉這些更為主要的核心球員,對於一些邊緣球員或許早就失去了印象,比如巴恩斯、巴博薩、還有利文斯頓。而利文斯頓就是被大家以往的至關重要的一環。

勇士隊當年的王朝確實起於三分和小球,但在這其中利文斯頓的單打也是相當有價值和貢獻的。利文斯頓是勇士隊唯一一個以低位單打著稱的後衛球員,他的“無解背身小兩分”確實是無解一般的存在。打後衛的利文斯頓用這一招能吃遍全天下,因為利文斯頓身高臂長,在後衛這個位置進行地位單打的話根本沒有人能匹配對位防守他。所以在勇士隊時期利文斯頓的背身單打也是屢試不爽,是勇士隊季後賽很重要的進攻選擇!

例證(2):2018-2019賽季季後賽——萊昂納德的背身教年輕一代做人!

上賽季萊昂納德單核帶隊率領猛龍隊衝出東部奪取了總冠軍,他在季後賽階段用完美的表現為多倫多帶來了這個城市第一個總冠軍獎盃。那麼猛龍隊是如何在東部列強的圍剿之中走出來的呢?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萊昂納德這個強點!

雖然在上賽季的季後賽猛龍隊的西亞卡姆和範弗裡特的爆發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真正引發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的是萊昂納德。萊昂納德在季後賽階段真正的將傳統的打法發揮到了極致,他沒有華麗的動作,也不一味地強投三分和突破籃下,而是用背身單打技術教育了年輕巨頭當家的76人隊和雄鹿隊。只不過雄鹿隊的字母哥到現在都沒有接受教訓,在和湖人隊的強強對話中又被教育了一次!

例證(3):湖人vs雄鹿東西部榜首之戰——詹姆斯末節焦灼階段用背身奠定勝局!

這第三個例子要說的就是3月7日進行完的這場雄鹿隊和湖人隊東西部榜首之戰!這場比賽可以說是本賽季總決賽的預演,目前湖人隊是西部的積分榜頭名,而字母哥的雄鹿隊一直佔據著東部第一的位置,可以說這兩支球隊也是本賽季奪冠呼聲最大的兩支球隊。

不過就是在這麼一場充滿著話題和看點的焦點之戰,字母哥和他的雄鹿隊再次敗下了陣,並不是雄鹿隊打得不好,而是因為在末節最後關鍵的時刻雄鹿隊沒有很好的進攻對策。而湖人隊的詹姆斯利用自己低位背身單打的能力連續強吃防守人,就連字母哥也無法在一對一的防守下限制詹姆斯的背身單打,所以雄鹿隊才失去了反超比分的機會,老詹在關鍵的時候也是用背身單打鎖定勝局!

通過這三個例證就是想說明背身單打這項技術依舊十分重要,使用的機會和使用這項技術的人少並不代表這項技術沒有實際意義。從喬丹到科比,再到如今的詹姆斯,但凡在NBA有偉大成就的球員都能很好的使用低位技術,由此可見低位能力才是成就偉大的核心技術點!

在現役的球員中哈登和利拉德在常規賽階段都是人中之神,時不時就來一個單場50+甚至是60+,可為什麼到季後賽階段就不如常規賽階段神勇了呢?其實這同樣也是因為他們沒有低位單打的能力,一旦被防守球員針對性的防守,沒有三分出手的機會也沒有持球攻擊籃下的空間,那麼這種常規賽巨頭必然會在季後賽失靈。在如今的NBA賽場,季後賽才是低位技術大顯神威的時候!

總結:

  • 三分確實是新時代籃球的主流,

  • 但低位技術在關鍵時候才更牛!

  • 季後賽階段攻防程度都有提升,

  • 唯有善用低位單打才能穩贏球。

在學生時期老師偶爾會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來激勵學生,而在籃球的賽場上就是“學好低位單打,才能贏遍全天下”!希望字母哥等“偏科”的巨星能夠早日認識到這個道理!


【籃球界的小詩仙,盡在體育鑫觀念!】


體育鑫觀念


不是感覺,的確NBA地位背打越來越少,現在NBA已經進入小球時代,三分球在NBA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三分球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NBA成立在1946年,起因是冰球和體育館的老闆們不願意在休賽期空置自己的球館,所以美國籃球聯盟應運而生。在職業籃球開啟的初期階段,大家普遍的認識都是籃球是小個子的天下,直到NBA的第一個超級中鋒喬治-麥肯的橫空出世,才徹底的改變了人們的觀念,此後籃球正式進入大個子統治時代,相繼誕生了拉塞爾、張伯倫等出色的內線球員,拉塞爾更是在凱爾特人開啟過八連冠的王朝,這個時期的NBA是沒有三分球的存在。

時間來到1967年,喬治-麥肯擔任了NBA死對頭ABA聯盟的總裁,冒天下之大不韙從籃球小聯盟ABL借鑑引入三分球,從此ABA依靠J博士的扣籃、花球以及三分和NBA分庭抗禮。

NBA一開始的態度並不接受三分,哪怕在1976年和ABA合併之後依舊保持高姿態,不過三年之後,在79-80賽季還是設定了三分線。當時三分線的距離23英尺9英寸(底角則為22英尺),約為7.24米,當然這只是當時NBA的常規賽‘試驗品’而已,幾乎所有的球隊都不太接受,每支球隊場均投中的三分次數甚至不到1個,這一數據在此後的5年甚至還在下滑。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凱爾特人隊,83-84賽季的某一天,球隊的ML-卡爾和隊友說道:

“三分線被畫在場上不是為了好看,它的存在就為了讓人去投三分球。”

這句話讓周圍的人都陷入了思考,球員出身的KC-瓊斯教練在三分球上做了一些妥協,允許球員適當的投射更多的三分,結果凱爾特人的三分能力從中游水平一躍成為聯盟第二,並連續4年殺進總決賽拿到2次總冠軍!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拉里伯德,從1979年進入NBA之後,只有新秀賽季投中58個三分,此後連續4個賽季的三分命中數最多隻有22個,命中率更是不到30%,但是從84-85賽季開始,伯德的三分命中數都超過50個(有一個賽季受傷除外),命中率從未低於40%。

凱爾特人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三分的發展,但是三分球依舊不被NBA的球隊直接重視,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三分投射也在慢慢的變得越來越多,在比賽中扮演的作用也越來越大。NBA在93-94賽季更改規則,將三分線的距離縮短為6.7米,在後來的一段時間裡,NBA掀起了三分狂潮。然而NBA很快意識到,這樣對於比賽水平的提高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NBA球員有這樣的能力,那就要給他們設立更高的上限。於是在97-98賽季,NBA又將三分線的位置挪回到了7.24米,此後一直延續至今。當然國際比賽中三分球的距離為6.75米,和NBA還是有點差別。

時間再來到12-13賽季,這是庫裡進入NBA的第四年,出戰了78場常規賽,單賽季投射600個三分,命中272個,命中率高達45.3%,創造了當時NBA單賽季命中3分最多的歷史紀錄,同年的總決賽第六場,雷阿倫用三分幫助熱火把比賽帶入加時,最後熱火順利的拿到該年的總冠軍,至此三分在聯盟的受重視程度已經越來越高。特別是14-15賽季,庫裡用三分拿到常規賽MVP以及帶領勇士拿到總冠軍之後,NBA正式進入小球時代,三分正式成為NBA球員最重要的進攻武器之一,隨後的15-16賽季,庫裡單賽季命中402個三分帶領勇士拿到73勝的歷史最佳戰績,將三分時代帶入巔峰!

現在的NBA已經是三分時代,18-19賽季公牛隊投中了最少的723個三分,火箭則投中了最多的1323個三分再次刷新歷史,全聯盟有多達8支球隊單賽季投中超過1000記三分,連一向憎惡三分的波波維奇也逃脫不了三分的‘真香定律’。

三分球已經越來越重要

前面說到三分球在NBA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下面一張圖則很好的反應了這一趨勢,從NBA引進三分開始,三分球只佔到所有投籃總數的3%左右,隨後一直穩步增加,在1993-1996年,三分投籃次數相比於之前有顯著的增加,那是因為三分線改短的原因,前面也有提到。到最近幾個賽季,三分出手數已經佔到35%以上的比例,比如本賽季NBA30支球隊平均出手三分次數為2625次,佔到投籃總次數(7315)的35.8%。

NBA的著名數據分析師Goldsberry認為,這一變革還會繼續,到2030年三分球的比重甚至會上升到50%!

下面兩幅投籃分佈圖則很好的作了數據支撐,圖中多邊形的面積越大,代表投籃的次數越多,顏色從藍到紅,則代表命中率從低到高。

圖1表示NBA00-01賽季的投籃分佈圖,明顯的可以看到三分線外的投籃次數相對較少,而籃下和中距離的投籃特別多,到了18-19賽季之後,圖2投籃主要集中在三分線外和籃下了,中距離區域的出手明顯減少,特別是三分線以裡到油漆區之間的出手,已經出現大面積的空白。

種種數據可以說明的是,三分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Goldsberry的預測也大概率會成為現實。

同時,三分的變革也對球員的打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前的NBA基本都是靠近籃下的打法,所以身材高大的球員自然佔有優勢,也更受球隊的喜歡,但是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對內線球員的要求已經越來越多,擁有會投3分的大個子幾乎成為每支球隊的標配,甚至一箇中鋒單賽季的三分命中數就已經超過80年代初的頂級三分手。比如約基奇、恩比德等新興中鋒已經把三分加入了自己的常規武器彈藥庫,18-19賽季約基奇三分270投83中,命中率為30.7%,恩比賽三分263投79中,命中率為30.0%。

同時如果外線球員的遠投不佳則直接會限制該球員的發展,西蒙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本賽季西蒙斯常規賽3分只有6次出手,沒能命中哪怕一球,作為一個後衛,這顯然就是他最大的短板。

可以預測到的是,未來幾乎所有的NBA球員都要擁有三分的投射能力,這也是趨勢所在,所以三分投射增加了那麼自然而然的其他進攻技巧會減少!


Dee體壇世界


隨著小球興盛,戰術也推陳出新。現在鼓勵球員們投三分,哪怕中鋒也要拉出來投三分也可以說是全民三分的時代,這樣既可以減輕體力又能一定程度上延緩球員的職業生涯。同時像背身單打難練,效果也不佳的技巧也慢慢的被拋棄。都是投籃,為何不同跑位作掩護直接投籃更好?再說現在中投也在慢慢被三分所代替,反正都是投籃,為何不通三分?現在火箭似乎就是這樣的情況。總而言之,小球戰術就是把一些複雜又效率不高的打法和戰術都擯棄,換成更加高效輕鬆的投籃。這也是一種進步,不過如果雙方命中率都不高的時候,看著兩邊籃筐一直bang bang bang的打鐵觀賽體驗也是不是很高。

而且背身單打所要求的的身體素質比較的高,身高有一定的要求,不然背身單打沒什麼意義。腰腹力量絕對要強,要不然頂不動防守球員也能難堪。其次還需要一定的腳步,背身單打不是一味的看技巧,最終背身單打還是要中投或者拋投終結籃筐,所以球員本身還需要一定的手感,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背身單打是不是很複雜。背身單打不僅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還需要長時間的打磨自己的自己的技術。在小球沒有興盛的時代,如果球員將背身單打練得爐火純青的話,必將是對方嚴防死守的點,但放在現如今背身單打變得有些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首先背身單打極容易被包夾,如果持球者反應差半拍極容易失誤。就算對方不補防,利用背身單打將球打進也是非常的消耗的體力的。再者背身單打終歸是以投籃出手,如果命中率不高會有些得不償失,白白浪費很多不必要的體力。

現在更加流行像湯普森的接球就投和哈登的後側步三分,這樣打法也高效也省力,看不看好就看命中率了,連進幾個三分球,觀賽體驗也是不錯的,但如果命中率不高時,反正小編看的時候有些昏昏欲睡。這個賽季小編更喜歡看湖人和雄鹿的比賽,那種往內線硬鑿的打法還是非常的賞心悅目的,不管進不進至少把球隊的強硬打出來了,把氣勢給打出來了。


老凱說體育


作為一個數據分析初學者,在上一門科的最後展示時試著用數據分析了一下這個現象,做的很毛躁,將就看看,也歡迎大家多多指教~

首先定義上的話,小球時代是更加依賴外線得分這一點應該是普遍認同的,相應的來說球員的身高應該也是比歷史同期要矮小一些。那我們就可以從小球時代的特點出發,對數據進行一下分析,看看數據顯示是否符合我們所期待的特徵。

首先,確定分析思路,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球員身體狀況,球員薪資水平和球員數據情況

1,球員身體狀況

1)身高檢驗

非常粗暴的分析,將1998年以前出生的NBA球員的身高數據進行彙總,繪製身高與出生年份的散點圖,添加趨勢線。

數據表示球員身高分佈隨時間分佈呈上升狀態(左圖),但是考慮到早期人類身體差距因素和籃球未成熟等因素干擾,進一步截取1970年以後出生的球員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現在NBA球員身高分佈並未降低。

2)BMI檢驗

用BMI指數近似表徵靈活性,進行檢驗

同樣,截取近期球員BMI數據進行分析

(這裡有一個BUG,就是我再上圖右邊添加的趨勢線是表示的最大BMI的變化趨勢,而不是平均BMI,所以代表性有一定的削弱......初學者的誤區~)

值得一提的是,BMI趨勢從1988年出生的球員處發生明顯轉變,那1988年出生的球員都有哪些呢?

1988年出生球員:庫裡,杜蘭特,維斯布魯克,羅斯,德安德魯·喬丹,埃裡克·戈登,巴圖姆,林書豪,帕森斯,麥基......好像有點什麼東西~~~~~~~~~~~


籃球磚家8


關注NBA的球迷現在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再就是低位進攻和背身單打已經少之又少,甚至都淘汰了,反而流行起來了三分球,這是為什麼呢?我也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後來我想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物極必反吧!

在勇士流行小球打法之前,其實聯盟早已有過這種打法,近的就是想當年號稱八秒或更少的太陽隊了,當時的太陽真的是聯盟裡獨樹一幟的球隊,他們推崇過半場就進攻,不打陣地戰,讓當時聯盟其它球隊根本就跟不上他們的節湊,再加上納什的組織,每個人都有充分的空間來投籃,因為當時的中鋒和現在的不一樣,當時中鋒都在三秒區待著呢!所以人員分的很開,就有很多空間來選擇進攻,所以當時的太陽一點都不比現在的勇士差。納什帶領當年的太陽更是常年排在聯盟前列。唯一和現在勇士的區別在於當初的太陽不太注重防守,在德安東尼看來打對攻沒有球隊是太陽的對手,所以當初在防守上沒有下功夫,如果太陽當初肯在防守上下功夫,估計至少也能拿到一次冠軍吧。

再往前一點類似現在聯盟打法的也是勇士隊,那是號稱瘋狂科學家老尼爾森帶領的那支勇士,當年的跑轟打法真的很吸引球迷的眼球,球迷很愛看勇士眼花繚亂的進攻,尼爾森讓勇士的球員只要一上場就努力的提速,找到合適的機會就出手,投不進甚至連籃板都不搶快速的回防,主打銜接斷,趁對方立足未穩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進攻,這一點在當年勇士黑八的時候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是老尼爾森和德安東尼都沒把防守當做一回事,球員眼裡只有進攻沒有防守了,導致這一戰術後來在聯盟夭折了。

那為什麼現在聯盟又興起了這種打法呢?那是因為現在聯盟裡有的教練認為這種打發法是可行的,當年的勇士和太陽唯一輸的就輸在了防守上,如果在這種戰術上在增加防守輪轉的話,這種打法還是可行的,所以現在的勇士聘請科爾當主教練的時候他就把防守加在了這個戰術之上,把這個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為什麼是科爾呢?因為當年太陽風靡全聯盟的時候科爾正式那支太陽隊的總經理,他認為當年的太陽是可以成功的,唯一欠缺的就是防守,所以他一上任勇士就給勇士建立了一套防守體系,讓在場的五名球員無線換防,不給對方輕鬆的出手機會,搶到籃板球後就迅速下快攻,在對方還沒落陣地時就結束進攻。這一點就要感謝科爾遇到了庫裡和湯普森(三分球)。這兩人把他的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這兩人可以說是聯盟歷史上的頂級射手。而且湯普森的防守又特別出色,這樣他就能彌補庫裡上的防守不足,當對方針對庫裡時他就可以替庫裡換防。這樣又有三分而且防守又好的球員,在現在的聯盟甚至都有了專屬名詞3D球員。

懂籃球的球迷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防守是進攻的根本所在,防守有了進攻自然就打開了。在加上聯盟為了提高觀賞性,修改了一些比賽規則,把二次進攻縮短,在加上很多球隊效仿勇士的打法,所以更注重三分球了!

在這一點上你完全可以去參考一下安東尼和德拉蒙德,這兩人一個是傳統的中鋒,一個是號稱聯盟歷史上背身單打最厲害的小前鋒,都在被這個聯盟所遺棄,安東尼甚至差一點無球可打了,這要是在以前人們都不敢相信的,德拉蒙德更是沒有自主進攻能力,離開籃下一點作用都沒有,防守還跟不上,經常被對方針對,這就是為什麼活塞會把他賤賣給騎士的原因。

所以在快節湊的籃球體系裡,像以前的低位進攻和背身單打的效率都太低了,雖然成功率高,但是消耗時間,你配合完成一次低位或背身戰術有可能要二十幾秒,但是人家過半場就扔有可能五秒都不要,這樣人家就比你進攻用時少,而且得分還高,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要說對這種依靠三分是王道的現在打法,我想說,任何事任何物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後都會走下坡路,就像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樣!有可能哪一天聯盟又流行起來了低位和背身打法了呢。畢竟成功率更高一些不是嗎?


允倫and允諾


跟大家分析一下,很多人覺得現在低位進攻已經無所謂不重要了,但當你打到季後賽的關鍵時刻,就知道低位背身單打的重要性,偽球迷可以散了,後面太專業看不懂的。歷史上沒有低位進攻拿到冠軍的只有15年的金州勇士,那隻勇士奪冠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素,而且樣本很小,在我個人的籃球理念中,要想奪冠必須有低位進攻,因為高位進攻是破不了包夾的,縱觀歷史上最強的外線進攻殺器,喬丹科比杜蘭特,他們在高位也是破不了包夾的,必須走到腰位去接球,陣地戰的時候從低位發起進攻,低位是可以破包夾的,因為傳球路線是最多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球員一到關鍵比賽容易被防死,即便是庫裡這樣的大能高位也破不了包夾,更不要說利拉德哈登為什麼一到季後賽就不行,這就是根本原因,而倫納德杜蘭特無疑是低位的大殺器,因此在刺刀見紅的季後賽才能走得更遠,詹姆斯11年輸給小牛,就是因為他低位進攻差,那年夏天他跟隨奧拉朱旺學了一夏天,總算彌補了自己低位的不足,但他的腳步從進聯盟開始就一直不好,低位能力不及杜蘭特和倫納德,而我一直都在說的雄鹿拿不到冠軍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字母沒有低位能力,他缺的不是射程,而是背框進攻的手段,一到季後賽防守端針對一下,效率立馬就下降,濃眉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低位仍然非常非常重要,只是被很多人甚至專業的人忽視了。



牛屎人生


隨著時代的變化,得分效率成為了主題

三分比二分跟好得跟快也成為這個時代的最普遍的進攻武器沒有三分就準備被聯盟淘汰

西蒙斯(沒有三分)上限有限

字母歌(投射能力差)一到季後賽身體對抗強了,字母歌就解決不了問題了

庫裡(三分之王)到了大舞臺一場比賽對面都要幾個人一起防

庫裡開起了三分時代








無敵的小張同學


科爾開創性的使用死亡五小讓NBA陷入了小球時代的風暴狂潮,過去的5年時間,各支球隊都在爭相模仿勇士隊的打球方式。

但這麼一味的模仿只能被勇士隊越甩越遠,就拿火箭隊為例。

當火箭隊管理層看到勇士隊依靠著潮水般的三分球進攻奪得總冠軍時,火箭隊天真的認為有了德安東尼的跑轟戰術,有了哈登和一群投手的配置就能追逐著勇士隊的道路去完成奪冠大業。

但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挺荒謬的,跟在勇士隊的屁股後面,生搬硬套的去組建起和勇士隊相仿的奪冠陣容,這本身就不是很正確的做法。

而去年猛龍隊的奪冠則是走出了他們自己的另外一條道路。

雖然當時勇士隊五星陣容威震整個聯盟,但猛龍隊不以為然的堅定著走自己相信的建隊路線。

以倫納德為中軸,猛龍隊擁有西亞卡姆,伊巴卡,鮑威爾和丹尼-格林的鋒線組合,內線擁有小加索爾和瓦蘭丘納斯,後衛線上則是有洛瑞,範弗裡特。

這套陣容最核心的點當然是在倫納德這,因此,倫納德是猛龍隊進攻戰術最重要的發起點和終結點。

那麼,倫納德的打法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猛龍隊是怎樣一支進攻類型的球隊。

而去年季後賽,倫納德常用的技術動作是他在左右肘區位置接隊友傳球來進行低位背打。

一套技術動作運用下來,倫納德可以選擇背打進禁區強攻內線,或者翻身跳投,也能傳球給到空位的隊友。

正是因為倫納德低位背打的攻擊力能夠給防守球隊的禁區造成強悍的殺傷力,猛龍隊的外線才能夠獲得投籃空間。

這是去年猛龍隊的進攻戰術的基礎。

所以,投三分看似是最近幾年NBA的趨勢,但低位背打永遠是季後賽舞臺上決勝比賽的經典且永不褪色的技術手段。

其實可以有很多的例子來驗證低位背打永不過時。

杜蘭特在勇士隊時期

被騎士隊在總決賽翻盤之後,勇士隊找來了杜蘭特,這讓勇士隊的陣容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為此,美國本地的一些相關從業人員開始了對杜蘭特的冷嘲熱諷。

不為別的,因為勇士隊有了杜蘭特之後變成了不可被戰勝的存在。

事實也確實如此,騎士隊隨後兩年再次在總決賽中面對勇士隊時,兩年的總決賽,騎士隊只拿到了1場勝利。

這是多麼恐怖的統治力。

那麼,勇士隊在季後賽這麼強大的統治力完全是三分球的功勞嗎?

答案顯然不是。

因為在比賽的關鍵時刻,科爾慣用的策略不是水花兄弟在三分線上扔三分。

而是,杜蘭特在三分線以裡一步背身接球。

順利接到球之後,勇士隊場上的球員會把強側的防守球員都給帶走。

這樣杜蘭特面對的是對方的單點防守,此時,杜蘭特可以持球面框進攻,也可以背打坐進禁區攻筐,或者背打坐到一定的深度選擇翻身跳投。

而從杜蘭特的進攻選擇上來看,他其實更願意背打之後用翻身跳投去終結進攻。因為他的身高臂展優勢實在太大,他的翻身跳投的出手點很高,不易封蓋,而且命中率奇高。

可以這麼說,科爾真的是屢試不爽的在關鍵時刻去安排杜蘭特接球來低位背打。

所以,低位背打即使是在以三分投籃著稱的勇士隊都成為了決勝比賽的主要技術手段。

由此可見,低位背打其實還是被一些球隊在運用。

詹姆斯在湖人隊時期

這賽季的湖人隊爆發出了強悍的戰鬥力,接連戰勝雄鹿隊和快船隊之後,湖人隊不僅繼續鞏固著西部榜首的位置,而且他們的奪冠前景看起來愈發的美好。

而湖人隊之所以有這麼好的局面,戴維斯的加盟是關鍵。

有了戴維斯作為第二得分點,詹姆斯才能在進攻端打的更加的自如。

因為多了一個穩定的強攻點,詹姆斯受到的防守壓力相對會變小,這可以讓詹姆斯發揮出自己的低位背打的優勢。

對陣快船隊的比賽,詹姆斯屢次依靠個人的強攻能力強殺進快船隊的禁區。

詹姆斯在這場比賽有11次出手是在快船隊的禁區內完成的,同時,因為不斷的攻進內線造殺傷,詹姆斯獲得了多達14次的罰球機會。

這些都是決定這場比賽走勢的關鍵的進攻選擇。

而相對於正面強攻進內線,詹姆斯利用自己的身體不斷的採取低位背打的方式殺進內線,是他強攻時用的最有效的技術動作。

不單單是詹姆斯,戴維斯同樣用了大量的低位背打去強吃對手。

有了這兩位核心對快船隊禁區一通狂轟亂炸,湖人隊的外線才能夠獲得投籃空間。

因此,現代籃球背景下,即便三分球被各支球隊過分的重視,但低位背打依然存在於聯盟中每一支強隊的一些進攻選擇中。

可以這麼理解,小球時代講究的是進攻空間,三分球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被賦予了很多重任。但一個三分投手,即便是庫裡這樣的能夠自主創造投射空間的射手,如果有一個擅長低位背打的球員在進攻端為他創造投射空間,他的進攻效率將會大大提升。

杜蘭特和庫裡搭檔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所以,為什麼詹姆斯走到哪都能組建起一套奪冠陣容,因為他的低位背打所能夠為隊友創造的進攻空間實在是一般的球員不能比的。

既然低位背打這麼重要,為什麼球迷會有投三分才是王道的錯覺?

  • 庫裡的影響力太大

小球時代的浪潮能夠席捲全聯盟,科爾是助推者,但庫裡卻是實實在在的領航者。略顯單薄的身體條件,永遠年輕的面孔,以及逗比屬性。

庫裡作為小球時代最耀眼的巨星,他的一連串三分球投射記錄讓球迷記住了這個長相年輕的超級射手。

而當勇士隊取得73勝9負打破了邁克爾喬丹在公牛隊時期創造的72勝10負的歷史常規賽戰績時,庫裡也因為單賽季402記三分球的瘋狂表演,讓他成為了NBA歷史上首位全票通過的常規賽MVP。

強如邁克爾喬丹,科比,詹姆斯等人都沒能完成的記錄,庫裡,一個身體天賦一般的投手完成了這樣一個匪夷所思的歷史記錄。

因此,庫裡成為了NBA的新的門面人物,他的粉絲基數呈現指數型增長。

他每場能夠投進多少個三分球成為了籃球迷們必須關注的技術統計,至此勇士隊引領的小球時代開始拉開序幕。

  • G6湯的強勢爆發

73勝的賽季,勇士隊在西部決賽遇到了非常大的麻煩。

雷霆隊以3-1的大比分領先,勇士隊被逼到了懸崖邊上。

那一年,雷霆隊擁有杜蘭特和威少組合,並且在鋒線上配備了伊巴卡,羅伯森的防守強點,同時內線擁有亞當斯。

這套陣容將勇士隊的傳切配合直接給掐死了,形勢十分危急。

絕境如何才能逢生,勇士隊此時需要救世主。

而湯普森則成為了球迷期盼的救世主。

在這輪系列賽關鍵的第六場,在雷霆隊的主場,湯普森在三分線上18次出手,命中了11球,爆砍41分幫助勇士隊贏下了這場比賽。

這一戰,G6湯的威名席捲全世界的球迷圈。

無數球迷為湯普森在第六場的11記三分球折服,就連勇士隊老闆也在球員通道上給湯普森跪下了。

因此,湯普森這麼一出狂暴的表演,讓球迷見識到了三分球的威力。

由此,三分球的歷史地位迅速的被抬高,甚至有點壓倒一切其他技術手段的趨勢。

總的來看,庫裡和湯普森兩人在三分線上的表現,是大多數球迷產生了投三分就是王道的錯覺。

結束語

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三分球作為一種攻擊手段曾經被無數支球隊過度重視。但這賽季,隨著勇士隊跌落凡間,三分球這項技能正在逐漸的被普通化。

當然不是說三分球不重要,只是沒有到過去幾年那樣去瘋狂追逐的地步,因為光有三分球是不可能奪冠的。

看看這賽季的火箭隊就應該清楚了,極端的魔球理論,只要三分和籃下,讓火箭隊的賽場競爭力持續下滑。

而不管是東部的雄鹿隊,猛龍隊還是凱爾特人隊,又或者是西部的湖人隊和快船隊,低位背打這項技能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球員使用。凱爾特人隊的新星塔圖姆在去年夏天還特地去向安東尼討教低位背打的技術要領。

而甜瓜安東尼,這位低位背打的大師級籃球運動員也重新在開拓者隊迎來了新生。


威廉姆聊球


大家好,我是海哥,跟海哥一起愛籃球。

其實這個問題提的不好。或者這樣表達本身就有問題。因為背身單打是一個職業球員的基本技巧,不論是內線還是外線球員,不管是不是在NBA,只要是打職業,一定會訓練背身單打,這是球員的一項常規技能。只是球員在比賽場地上使用多少的問題,就像中鋒也能投三分,只是他教練安排投不投的問題,並不代表他不會。如果一定要說背身單打是不是現在變少了,我可以肯定的說,不少。

我想提問者想表達的是總體來看,現今的NBA進入了小球時代,背打沒有之前多,大家都投起了三分,所以,看起來好像善於投三分才是英雄。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想。背打多不多要看誰用,其目的就是得分,而且背身單打的成功率是比三分高的。三分命中率能達到45%以上就已經很厲害了,而背身單打隨便都能超過這個命中率。只是背打成功才得兩分罷了。如果經常看湖人比賽的球迷,就發現,老詹只要在比賽中發現防他的變成外線的小個子,他十有八九就會馬上使出背身單打,而他的背打成功率相當高。還有小卡、安東尼、錫安,甚至洛瑞,都經常用背身單打。內線球員,如姚明、字母哥等,就更不用說了,基本每場都會看到。

只是以庫裡湯普森等神射手為代表的三分狂人確實太出彩,吸引了大家太多的注意力。可事實是湯普森也經常落低位背身單打。

所以,背身單打沒有少,只看你注意看了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