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滿清皇子的名字大多用生僻字?

程老師侃史


滿清政權入關後,積極學習漢族文化,致力於民族融合,有許多政策都是延續了明朝的傳統,皇子起名規則上也借鑑了明朝。縱觀明清兩代皇子的名字,生僻字都挺多的。

之所以會大量採用生僻字起名,主要是受明清皇嗣起名規則的侷限,以及方便百姓“避尊者諱”。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共有26個兒子,為了方便後代子孫見面好論輩分,明分支,朱元璋給26個兒子的子孫後代都定下了代表輩分的字,每個兒子後代的輩分字都不相同。

詳情如下圖

朱元璋確定了輩分字還不算,他自己信奉五行,還規定了子孫名字的第三字還必須帶上五行元素,就是帶上金木水火土的偏旁。為了避免同一代人同名,連元素週期表裡的字都被用到名字裡了。

清朝以康熙皇帝為分水嶺,之前都是按照滿語起名字,予以美好的祝福就可以,不用考慮輩分。從康熙的兒子們開始,皇子起名時就遵循漢人起名字的方式,輩分字+名字。

康熙定了下三代的輩分字為“胤、弘、永”,乾隆皇帝續了“永綿奕載”,道光皇帝續了“溥毓恆啟”,咸豐時續了“燾闓增祺”,溥儀退位後還增了“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字。雖然大清朝到溥字輩就亡了,可老祖宗定下的輩分字,愛新覺羅的後代還是可以繼續沿用的。

規定輩分字的同時,同輩兄弟的名字部首也必須都是一致的。如康熙的兒子是“胤”字輩,名字都帶“礻”。孫子是“弘”字輩,名字都帶“日”;重孫是“永”字輩,名字都帶“王”。

一般來講皇帝的兒子都不少,皆用同一個部首的字起名,且都得是寓意較好的字,就比較困難了,所以很多皇子的名字都是生僻字,甚至是為了好寓意拼出來的字。

再者,古代講究避尊者諱,父親的名字兒子不能用,皇帝的名諱全天下都要避諱,甚至生活中直接寫出來、讀出來都是大不敬,要想方設法找到同義字替換或者乾脆寫成錯別字。皇子名諱採用生僻字,也就是尋常百姓平時根本用不到的字,大大的避免了皇子登基後,百姓皆要避其諱的麻煩。

由於清朝皇子都用相同的輩分字,新皇繼位時,其眾兄弟都面臨避諱改名的問題。如雍正皇帝胤禛繼位後,其兄弟們的輩分字“胤”都改為了“允”;畢竟皇子數量多,能繼承大統的就一位,一人改比兄弟們都改方便多了,於是乎後來的皇帝登基後都是改自己的名字,如嘉慶皇帝“永琰”改成“顒琰”,道光皇帝“綿寧”改成““旻寧”。

明清兩朝皇室輩分字的應用也有所不同。

朱元璋給自己所有兒子的後代都安排了輩分字,意味著朱家子孫都要按照輩分表起名。無論是是哪個支系,什麼輩分,是皇帝近支還是閒散宗室。而清朝只有近支宗室男丁起名才可以遵循皇子“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的輩分字,同是愛新覺羅的後代 ,卻早已分出個親疏遠近。宗室遠近的劃分標準最初是以康熙為界限的,康熙的子孫都算近支宗室,可能是康熙子孫實在太多了,後來改成雍正的後代才算是近支皇室。 愛新覺羅家其他的支系都採用區別於皇室的其他字作為輩分字。


史論縱橫


說起來很有意思。

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給自己的每個兒子都起了20個字的輩分用字,比如四子朱棣家: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明朝皇帝傳到朱棣家的“由”字輩結束,崇禎皇帝朱由檢,檢字是木字旁,朱由檢這一代是木字旁,金木水火土,每五代輪一遍,明興宗朱祐杬就是崇禎皇帝的五世祖。朱元璋的男性後代在明朝中後期就已經達到好幾萬人,漢字才多少個?幾千個,即便是後來的康熙字典,也才四萬餘漢字。

所以,明朝宗室子弟的名字出現大量生僻字很正常,比如:朱志堩、朱秉欆、朱承爚、朱恩鑙、朱見灂、朱常㵂等。即便用金木水火土的偏旁來區分,眾宗室名字裡最後一個字重複還是不可避免。

清朝皇室一開始是沒有規範的起名輩分的,名字都是滿洲方言,什麼努爾哈赤、舒爾哈齊、皇太極、濟爾哈朗、多爾袞,等等。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福臨,這個並非是直接的漢字名字,福臨是滿族語言的音譯。到了順治皇帝的兒子,康熙皇帝玄燁,還是音譯。

但是,從康熙皇帝開始,對兒子的名字就開始學習明朝宗室的命名辦法,康熙皇帝規定自己的兒子為胤字輩分,比如:胤祉 、胤禛,不但名字第一個字輩分字相同,第二個字的偏旁也相同,這和朱元璋就是一樣了,朱由檢、朱由校、朱由榔、朱由棷等等。

清朝從努爾哈赤開始,到滅亡,歷經300年左右,子孫後代也有十萬計。因為子孫後代太多,取名字不可能不用生僻字,常用字不夠用,只好啟用生僻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坐看東南了


清代皇族子孫自康熙開始,開始仿照漢族起名,名字中帶有字派,康熙為其子、孫、曾孫確定的字派分別是“胤”、“弘”、“永”,乾隆皇帝又以“永綿奕載”接續,道光時增“溥毓恆啟”四字,咸豐七年又增“燾闓增祺”四字,溥儀退位以後,又加“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字。上述是清代皇族的字派。

與字派相對,對皇子的名字也有嚴格要求,即確定嚴格的偏旁,其中胤、弘、永分別對應礻、日、王字旁,綿、奕、載分別對應心、糹、釒字旁,溥、毓、恆多用亻、山、金字旁,但到後來的字派,尤其是恆字輩,清朝已經滅亡,所以並沒有那麼嚴格了。

看到這兒就應該想起了明朝,明朝同樣是確定藩王字派,並且同樣要求固定名字偏旁,即必須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循環。所以,明代皇子的名字有很多偏僻字,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清朝也採取了明朝的命名規則,即命名過於嚴格,所以出現明朝一樣的問題也就不為過。

不過,明清在具體命名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其一,明代朱元璋的二十幾個兒子各有字派,但名字的規則相同,也就是說,按照常理,朱元璋二十幾個兒子中,名字最後一個字可以出現重複,如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姓朱名桂,第十一代晉王姓朱,求字派,亦名桂。

但清代皇子字派均相同,但在字派相同、名偏旁相同的情況下,為避免重複,名字最後一個字就必須不同。

其二,明代所有皇族,包括藩王子孫,都可以使用字派,也就是隻要是朱元璋的子孫,都要按照字派、固定偏旁起名。

但清代不同,清代上述字派,尤其是清朝還未滅亡時使用的胤、弘、永、奕、載、溥、毓、恆、啟等字派,規定只能由近支宗室使用。清代近支宗室曾有數次變化,第一次是規定康熙的兒子都屬於近支宗室,最後一次確定只有是在嘉慶年間,只有雍正的後代才屬於近支宗室。這樣,清代字派的使用範圍就遠遠不如明代了。


楚邾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現代人起名,網上經常統計各個年齡階段起名使用最頻繁的字,比如80後90後男的名字中用偉磊軍彬的比較多,女的用靜麗芳的比較多,而00後10後男的用軒皓浩瑞的比較多,女的用萱彤等字的比較多。真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

說到滿清,努爾哈赤還是滿族特色的名字,就不深入研究了。皇太極這個名字據說是努爾哈赤聽說漢人叫儲君叫皇太子,努爾哈赤特別喜愛皇太極這個兒子,希望他能夠繼承自己的大業,所以給兒子起了個名字叫皇太極。

好了,言歸正傳。為啥滿清皇子的名字大多是生僻字呢?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起名有限制

康熙皇帝的時候,滿清入關已經好多年了,滿清皇族特別崇尚漢文化,康熙皇帝也不例外。在起名字這件事上也學起了漢族的排輩分,就是名字中間都有個一樣的字,譬如胤,弘,永等,這是康熙後起名得第一個限制,皇子的第三個字一般要求都用一樣的偏旁,比如弘時,弘晝,都帶個日字旁,胤礽,胤禛,都帶示字旁,這是第二道限制,皇帝的兒子一般都很多,同一個偏旁的字,要想都是常用字真的很難,所以在這種限制下出現了好多生僻字。


乾隆穿漢服

二,為了美好寓意,來拼字

父母給孩子起名字寄託了父母的期望,皇上也不例外,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兒子福壽綿長,建功立業。起的名字要有好的寓意,在有偏旁的限制下,只能在這個字的另一半上發揮聰明才智,比如道光的兒子門,前三個奕綱,奕緯,奕繼,奕綱活了二十四歲,壽命不長,後面倆兒子出生沒多久就死了,所以道光換了個偏旁,換成言字旁。他後面兒子的名字奕詝,奕誴,奕詥,奕譓,乍看之下都是生僻字,都不認識,但是看右邊的寧,宗,合,惠這幾個字大家應該都認識,寓意也美好。道光當皇子時叫綿寧,當上皇帝后他把名字改成了旻寧,這個旻字不太常見,但是把這個字拆開,日和文,大家就不陌生了,這也是拼字,和武則天創造的“曌”這個字如出一轍,日月當空,象徵無上皇權。就是現在人起名字也有好多拼字的。

乾隆皇帝兒子名字,看名字的右半部分,應該都認識,寓意也不錯。

三,為了避免出現重名。

給皇子起個老百姓都不常見的生僻字,減少了重名的概率,老百姓都沒怎麼見過的字,肯定不會給孩子起,因為都想不起來,這樣也方便了老百姓,不必總為避諱而煩惱。

雄觀歷史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


雄觀歷史


首先題主所提出的問題就不太準確,清朝皇子的名字並不是一開始就取的是生僻字

清朝的開國之君皇太極給皇子取名非常隨意:長子豪格、次子洛洛、三子洛博會、九子福臨(順治)等,這些皇子的名字取的都很“任性”,毫無規律可言,且基本都是常用字,也就不存在“生僻字”之說了。


入關之後的第一代君主順治給兒子取名也是沒有任何講究:長子牛鈕、次子福全、康熙玄燁等,根本沒有任何規律可循(甚至兒子和父親名字中同有“福”字他們也不在乎,要知道這在當時的漢人眼中是“大不敬”,會亂了輩分)。

究其原因是當時滿清尚未入關或入主中原年代尚淺,受漢族文化影響還不深,給皇子們取名自然就比較“隨性”一點。

從雍正那一代起,皇子的名字才和生僻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雍正的兄弟名字都是以“胤”開頭,名字裡的第二個字:褆、𧘌、禛、𧘲等;乾隆那一輩則是以“弘”為首,第二字為:暉、昀、晝、歷等(乾隆以後則不再贅述)

可以看到皇子的名字裡的這兩個字基本都屬於冷門字,這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用來避諱

春秋為尊者誨,為親者誨,為賢者誨。—《公羊傳》

在古代是不能對皇帝直呼其名的(連書寫都不行),這樣不僅不禮貌,嚴重的話還會被以“犯上罪”直接處死。

舉例:

在乾隆朝,“文字獄”達到頂峰,落榜考生王錫侯因為出版了字典《字貫》,在書中開列了清朝列祖列宗的姓名,本意是教導考生如何在考試過程中避諱,結果卻被乾隆抓住不放,判了他一個凌遲處死,連家人也被連坐。


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皇帝的名字是常用字的話,規避起來就會非常麻煩,甚至連日常交流都會產生障礙。

因此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清朝皇帝就想出了給兒子取比較生僻的名字的辦法(將來無論誰成了繼位之君,都不會在避諱的問題上犯難)。這也算是皇帝給百姓做的一件好事吧,你們說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曉史才能明事


其實與明朝皇子們相比,滿清皇室的名字用字,已經“迴歸人性”一點了——雖然一般人也不認識,但大差不差能讀的出來。

明清皇室用怪癖字來命名,根本原因在於皇室男子的命名權:

與普通人家有別,皇室新生男子的命名權,並不在他爹媽,而是有專門的部門。

理論上,這些人一般飽讀四書五經,熟悉五行八卦,會根據各種因素來為皇室新生男子起一個最最適合的名字。

如此一來,命名就成為一項必須政治正確的政治任務。

即,不能讓其他人從名字裡挑出毛病來。

越普通常用的字,風險指數越高。

這個應該比較容易理解,因為一個普通的漢字,通過拆分、通假、聯想、諧音等手段,可以解讀出各種意思來。

一不小心,就容易招來殺身之禍。

所以,用生僻字,甚至是人們根本不認識的生造字,既顯示學問,更遠離文字禍害。

如果再考慮到滿清密不透風的文字獄,我想,這個問題就更容易理解了吧!


風談天下


簡單來說,是為了方便避諱。

清朝皇室取名的規矩可以分為好幾個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色。

康熙之前:滿文名為主

在康熙皇帝以前,清朝皇室取名完全按照滿族自己的習慣,努爾哈赤不用說了,他的兄弟子侄也都是叫穆爾哈齊、皇太極、多爾袞這些,全都是滿語名,而且不考慮輩分。

努爾哈赤確定了宗室的劃分,按其規定,努爾哈赤自己及其親兄弟的後裔被稱之為宗室,俗稱黃帶子,努爾哈赤的堂兄弟以及從堂兄弟的後裔被稱之為覺羅,俗稱紅帶子。

宗室與覺羅的劃分是清朝皇室命名跟明朝皇室命名走向不同的的第一步。

努爾哈赤之後,皇太極加快了後金(清)的封建化進程,再加上之後的清軍入關、一統全國,漢化的影子也在皇室命名中顯現出來,康熙帝名叫玄燁,這個名字顯然帶有不少的漢文特色。

康熙時期:使用字輩

清朝皇室起名按字輩是從康熙時期開始的。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序齒(載入族譜)是有二十四個,無一例外,他們的正式名字中第一個字均為“胤”,如胤禛、胤祥。

這是康熙帝對自己兒子做的一個特殊劃分,他規定自己的後裔為近支宗室,非其後裔的宗室稱之為遠支宗室,只有近之宗室才用字輩。

除了兒子們以外,康熙帝還規定了孫輩和曾孫輩的字輩,即“弘”與“永”兩輩,如弘曆、永琪。此外,後人名字的第二個字康熙帝也安排上了,即確定偏旁,康熙帝的子輩名字偏旁均為“礻”,孫輩均為“日”。

康熙以後:因避諱而變

到康熙帝去世,清朝已經快入關數十年,有些東西已經學的很溜了,比如避諱。

在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時期,後金(清朝)是不怎麼避諱的,努爾哈赤時期還可以直接寫努爾哈赤的名字,順治帝福臨也下詔“不可因朕一人,使百姓無福”。

但到了康熙時期,避諱還是開始了,最明顯的唐玄宗不叫唐玄宗,叫唐明皇,其他遇到忌諱的字要麼換過,要麼缺一筆或者多一筆,反正不能完全相同。

繼位的雍正帝比康熙帝更忌諱,連諧音都要避,他的兄弟們名字中的“胤”字自然也要變變,改成了“允”。

乾隆帝跟他爹不同,沒這麼計較這些,所以他的兄弟們不需要改字輩。

乾隆帝退位後,嘉慶帝繼位,宣佈以後兄弟們不用該字輩了,我改!於是他改名成了顒琰,他兒子道光帝繼位後也改成旻寧。

咸豐帝以後,直接規定皇帝名字中的第一個字不需避諱,所以誰都不需要改名了,但跟第二個字撞上也是要避的,所以同治帝和光緒帝的名字,反而是第二個字生僻,這是為了方便避諱。


平沙趣說歷史


  其實不僅滿清皇室,中國古代王朝都會在名字上選用生僻字。比如宋代皇子登基為帝后一般會改名字,用一個比較生僻的字眼。明代亦然。這主要是為了“避諱”需要。所謂避諱,就是君王為了顯示威嚴,規定人們說話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寫其名,而以別的字相代替或者要缺筆。如果用生僻字就避免了這種情況發生,當然避諱在古代對長輩亦然。當然也有彰顯特殊身份的需要。

  明代其實對宗室取名形成了規範性,如要求固定名字偏旁,即必須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循環。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很多偏僻字。

  清代吸收了這點,如康熙以後胤、弘、永命名要分別對應礻、日、王偏旁,以後的綿、奕、載分別對應心、糹、釒偏旁,而溥、毓、恆多對應亻、山、金偏旁。

  而且到了道光皇帝以後,皇室又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非皇帝的直系血脈,不可以用特定的偏旁,以此來區別皇家和宗室。


趙燕雲


我們今天的人取名字,其實都是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影響,繼承了大明江山的滿清王朝的統治者們也不例外。

明太祖朱元璋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取名法則,全部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原則進行,而且朱元璋給自己的兒子們每個家族制定了一套輩分表。每支系各賜了20個字作為輩分,互不相同且互不影響。傳至20代以後,再往後續輩分。


那麼清朝的皇子們也是這樣嗎?其實不盡然!

清王朝作為滿人統治,姓名之間與中國漢姓頗有區別,但是清王朝的統治者還是選擇了一部分繼承了下來。畢竟這種方式有自身的優越性,那就是人物關係十分明朗,只需要自報家門,便知道輩分高低。如何稱呼對方。因而清王朝的統治者的名字裡也有輩分,當然這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經過吸收學習了漢文化以後給之後的子孫加上的。康熙的幾十個兒子們便已經嚴格地按照這一禮法執行了。



那麼為何在皇子中名字有很多偏僻字出現呢?其實是因為古代講究“為尊者諱”。皇帝作為天下最為何至高無上的人,整個國家的百姓臣民是不可以直呼皇帝名諱也不允許直接書寫皇帝的名字,在遇到皇帝的名字時要進行缺筆畫處理。因此如果皇帝的名字十分常見,這可就難為了天下的百姓了,每天都要為了避諱而寫“錯別字”,那怎麼辦?


為了避免這樣的麻煩發生,皇帝們也十分體諒臣民的難處,因此便給皇子們改名為比較偏僻冷門的字。其實歷史上改名的皇帝由來已久,從漢代的劉彘改名為劉徹,到道光的從“綿寧”改為“旻寕”。當然不是所有的皇子都要改,只需要那個登上大寶的“幸運兒”做出一點小犧牲。

不妨大家來認幾個皇帝的名字:漢元帝劉奭、漢平帝劉衎、東晉穆帝司馬聃、前涼高祖昭王張寔、前燕景昭皇帝慕容儁、西涼昭武王李暠、南朝宋太宗明帝劉彧、南朝齊武帝蕭賾、北周武帝宇文邕、一代女皇武曌、南唐高皇帝李昪、宋孝宗趙眘趙眘、宋端宗趙昰。這些名字你認識幾個字?

做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名!所以,想轉運,改個名唄!


珞珈山的貓


不請自來,我是昊濤說史。經常看清宮劇、古裝劇的朋友們,可能都會發現,清朝統治者們不論是皇帝還是阿哥還是格格,這些皇室成員他們的名字一般都是生僻字,比如說雍正皇帝胤禛、嘉慶皇帝顒琰、道光皇帝旻寧等等。那麼為何滿清皇子的名字大多是生僻字呢?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起名有限制

康熙皇帝的時候,滿清入關已經好多年了,滿清皇族特別崇尚漢文化,康熙皇帝也不例外。在起名字這件事上也學起了漢族的排輩分,就是名字中間都有個一樣的字,譬如胤,弘,永等,這是康熙後起名得第一個限制,皇子的第三個字一般要求都用一樣的偏旁,比如弘時,弘晝,都帶個日字旁,胤礽,胤禛,都帶示字旁,這是第二道限制,皇帝的兒子一般都很多,同一個偏旁的字,要想都是常用字真的很難,所以在這種限制下出現了好多生僻字。




方便百姓“避尊者諱”

所謂避諱就是對於君王和尊者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公羊傳·閔公元年》中有一條寫道:“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古代避諱的一條總原則。康熙皇帝登基後,因為避諱的原因,所有和“玄”、“燁”兩字有關的文字,一律都要修改。比如紫禁城的北門原叫“玄武門”,但為了避諱而改成了“神武門”。


這種因避諱而被迫改名的規矩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不過康熙皇帝覺得這個規矩華而不實,而且會造成民力財力毫無必要的浪費。但身為封建帝王,他也不願意皇帝的名諱被世人所稱呼。於是,康熙就在給兒子取名上,儘量選擇用生僻字,這樣將來無論哪個兒子登基成為皇帝,百姓在避諱上面就會減少很多麻煩。


因此,清朝皇帝、皇子取名喜歡用生僻字,其實也可以說是一項民心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