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的前景如何?

SmileTotoro


3月28日,"安全运营"了好几年的团贷网突然爆雷,再一次引发P2P行业大地震!

“团贷网”事件情况通报

投资人恐慌、后悔、愤怒……但都无济于事。

从以往案例来看,想要拿回全部本金基本不可能,因为那些钱早已经被平台转移或做其他投资,结局注定是悲剧。

"平台从前很好,现在这是怎么了?"
"我用团贷网几年了,回款一直很及时,怎么会突然爆雷?"
"听到团贷网的消息,确认性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知道怎么说话,虽然没投过团贷,可印象中团贷是不会雷的,迷茫要不要把其他平台的钱都转出来。"

为什么一个人人说好的平台,一夜之间说倒就倒了?雷声不止的P2P到底还能不能投?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在分析团贷网事件及其影响之前,我们先好好聊一聊P2P。

什么是P2P

理论上来讲,P2P是一种去中介的模式,即资金所有人(出借人)和资金需求人(借款人)之间的直接借贷行为。

相对于P2P的模式,传统意义的银行贷款业务,是作为资金所有人的你(存款人),把钱存在银行;而后银行再将钱借给有资金需求的人(贷款人)。

在此过程中,存款人和贷款人之间没有直接和法律意义上的借贷关系,亦即银行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扮演了严防"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的监管角色。

作为资金所有者的存款人,你需要承担的风险是极低的,除非银行倒闭。而且《银行存款保险条例》已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最高50万元偿付限额能够为我国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

由于(几乎)所有的风险都由银行承担了(而且其具备监管法规及《存款保险条例》作为背书),作为存款人的你承担的风险极低,甚至可以说零风险,因此你只能获得一个相对较低的收益,而这个风险收益在逻辑上是合理的。

绝大部分银行属于风险厌恶型,为降低自身风险,银行只愿意将钱借给优质的公司和个人。那么,资质不优的公司和个人怎么办呢?直接找别人或别的公司借款。

钱由一个人(P)直接出借给另外一个人(P),也就是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P2P借贷模式——人(出借人)与人(借款人)之间的直接借款。这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一方面,缺钱的P想找到人借钱给他;另一方面,手里有钱的P不甘心将钱放到银行赚取很低的利息,也希望找到一些愿意支付高息借钱的人。但是,这两部分人互不相识,无法取得联系,更无法达成交易。

在前互联网时代,一个缺钱的P只能向身边有钱的P借钱;但在互联网时代就不一样了,P2P平台应运而生,缺钱的P就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向任何有钱的P借钱。

P2P借贷模式

从初衷上看,如果能做一个平台,一边连接缺钱的人、一边连接要有借款需求的人,撮合二者交易,实属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此时,平台在这一借贷关系间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方面,平台负责搜罗有借款需求的人,并负责审核借款人的资质。

举个栗子:A称自己想借100万。在出借这笔钱之前,平台需要对A进行资质评估,确保此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还款能力,以及按时还款的意愿等,因为出借人一般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评估判断能力。平台方则需要帮忙审核A的资质,评估可借款金额,以及合适的借款利率。

另一方面,平台还需要拉拢持有资金并期望获取更高收益的出借人,增加出借人在平台的活跃度,保持平台的借贷供求平衡及活跃度。好比做一个相亲平台,如果用户均为男性,没有女性,供求关系不成立,平台便无法持续经营下去。

综上,P2P平台理论上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聚客、运营、客户资质审核……而做这些事情的成本其实并不低。所以平台在A和B之间的作用,并非简单撮合"A将钱借给B,B付本金及利息给A"而已。

一般情况下,P2P平台会向借款人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以填补自身的运营支出,顺便实现盈利,而平台收取的费用可能并不比出借人获得的利息低。

国内某头部P2P公司的借款费用和利率

以上表为例,交易费率由平台方收取,借款利率由出借人收取的,由此可见,交易费用基本占到了利息的2/3,借款人的成本最高接近了年化70%。

理论上,作为P2P的平台方是不参与到客户的交易行为中的,也就是说,其中的风险需要出借人自行承担,如若借款人不还钱,平台方将不会有任何动作。但这样一来,出借人就会因为风险过大,不愿意进入平台。那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平台方就会想办法保障出借人的权益。具体的做法是,向借款人多收一笔钱,假定每笔借款多收5%,将形成一个类似于"代偿金"的备付机制;当出现借款人不还钱的情况时,平台可以从中拿出钱代借款人清偿这笔借款。

以上就是正常P2P模式的全貌。


招联金融


今天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监管网贷业的175号文。

一纸文件,给网贷业的未来定了调,我觉得原文的8个字最恰如其分:“能退尽退,应关尽关”。

显然在监管眼中,网贷P2P平台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1021家,相比2017年底减少了1219家——去年爆雷潮的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也不是一棍子打死,未出险且规模较大的正常平台,还是给指明了一条活路的,只是这个门槛实在太高,因为1021家尚在运营的平台,要么规模不够大,要么风险比较高,能符合监管条件的网贷P2P平台,少之又少,凤毛麟角。

而且网贷P2P平台要想踏上这条明路,自身也得具备相当技术实力,因为它们要去做助贷,“应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

一句话,网贷P2P平台,想继续做金融业,可以,但你得有实力,而且别人吃肉,你只能喝点汤。


速读财经


说句实话:P2P,基本上要凉凉了。

当然,实话是不好听的,尤其对于从业者而言,大多不喜欢听到这种话。

但是,趋势已经很明确了。

对于大多数的P2P而言,有着逻辑上的问题:

如果你违规的自融,那么你再初期到中期,问题不大,只是越滚越大的雪球,你又没有新客户的时候,你的风险就来临了。

如果你完全合规的操作,那么你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放款以及追偿,这就又陷入了可能出现的“套路贷”“校园贷”等等。而且对于资金端的客户来说,对信息极为敏感,行业出现动荡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挤兑,这又是一个固有的风险。

再加上,你必须承认,一个个民间的“金控”,利用P2P的方式,成为了银行客户的抢夺者,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对我们整个金融业是有好处的;但大量储户的资金都投入到了看起来“稳赚不赔”又10%以上的收益的时候,实际上,宏观的金融风险,就存在了。

所以,对于未来,P2P行业可能还会发展,发展的结果,就是只有头部的几家公司,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其它的,依然在灰色的地带。

——以上,雪茄金融狗,抽雪茄的金融狗,更多投资案例与逻辑思考,敬请关注!


雪茄金融狗


这玩意还有前景?个人理解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早晚要趴。教训还少啊?看着利息高, 倒闭之前你本金能回来不?


换个名字怎么样


应该深查那些民间借贷和网络借贷,那里也是滋生黑恶势力的肥沃土壤。贷款时怎么不去进行了解、放款前为何不爆打通讯录?其目的就是获非法暴利取不义之财,他们所采用的手段都是诱骗欺诈让更多的人上当。一旦还不了款就露出狰狞面目,利用恐吓威胁、上门催收甚至非法拘禁、泼漆毁锁等软暴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破坏了安稳和谐的社会和美满幸福的家庭。国家、政府早该出重拳整治,严厉打击、坚决取缔以及彻底摧毁!


追时尚90661311


这是什么问题,都已经取缔了,还哪来的前景。p2p出发点就是骗,能长久吗?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tianxingjian1234


p2P网贷将成为金融史上的罪人!


楠237520960


沒有前景,全民都希望取缔网贷,太坑人了。


白开水247712113


诈骗抢劫骚扰犯罪的代名字。


用户1908644579955


死路一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