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餐饮创业高参 解锁 新餐饮·新模式!

做餐饮,廖俊清曾经一年亏损五百多万,如今,

被誉为“东莞粥王”的他,门店开了几十家,员工近千名。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东莞粥王”仟福粥点董事长:廖俊清

现在他的“粥店”在东莞遍地开花,甚至开到了广州深圳惠州,下一步,他计划让他创立的“仟福粥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热爱美食 几经转折开始餐饮创业

廖俊清在凤岗镇一个普通家庭长大,他从小就喜欢听家里的长辈讲东莞各镇的美食:道滘的肉丸粥、大岭山的荔枝柴烧鹅、凤岗的焖猪肉,“我对美食非常喜欢,跟人一起吃饭的过程就是在传递一种温暖的东西”。

2000年,廖俊清把原本在电信局还不错的工作辞去,踏上了创业之路。

辞职后,廖俊清和朋友合伙在东莞开休闲中心,生意蒸蒸日上,但是他却动起了做餐饮的心思:“我觉得东莞粥的味道很像小时候妈妈熬粥的味道。”

东莞粥、广府粥、潮汕粥,同属珠三角优秀的粥,故被称为“粥三角”。近些年潮汕砂锅粥,在全国兴起,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潮汕文化的兴趣与认识,使得潮汕一夜之间有了“世界美食孤岛”的佳誉,甚至带动了潮汕地区的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等。

这给了廖俊清先生极大的信心,同样是“粥三角”之一,东莞粥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工艺、理念、口味等自成一派,东莞粥完全可以成为东莞内部与外界沟通的载体。食物,可以传递美好和正能量。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廖俊清决定,要将这碗带有妈妈味道的东莞粥传承下来,也为东莞的饮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并来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呢?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创业初期:一个门店一年亏损500余万

2005年的夏天,仟福粥城品牌正式在东莞成立。在懵懂无知的初创期,廖俊清走了不少弯路。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当年的仟福粥城,有上千种产品,我们想做成‘沃尔玛超市’一样的餐饮,聚集了川湘粤菜、粥、粉、面、快餐、点心等不同菜式。如此大而全的规模,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工、运营管理等成本的上涨。业绩好的话还能赚钱,业绩稍微不好,就直接面临亏损问题。”

2012年,廖俊清把店开到东莞黄江,第二年,位于龙岗的维也纳店也正式开张营业。“这两家店的选址和模式都是有问题的”,廖俊清称,现在回过头去看,都觉得可笑,当时怎么能这么开店呢?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黄江店的规模很大,但是开在二楼,顾客停车也存在问题。这个店投资了380万,结果一年就亏了160万,加起来总共亏损了540万。”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仟福粥城龙岗店位于当地维也纳酒店一楼,这样的选址是当时廖俊清的刻意为之。在他看来啊,和酒店一起合作,肯定会有更多的生意。

但事与愿违,廖俊清很快就发现了酒店住户的需求和粥城的定位并不匹配。“粥粉面比较休闲,而酒店的人更倾向的是中餐。”在客群定位上的失误,让仟福粥城的优势发挥失常。

苦苦挣扎了两年后,黄江店和龙岗店先后关门。

东山再起:一路学习寻找商业模式

回想起事业遭遇滑铁卢的往事,廖俊清还有些哽咽。清算关门的时候,数百万装修的设备,几万块就卖了。

廖俊清回忆,当时他躲在店的角落里。偷偷地哭了一个下午,寻找失败原因。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做餐饮这个行业,要多付出、多学习、多提升。”痛定思痛的廖俊清发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逆境中翻身。

接下来,寻找适合的商业模式,成为了廖俊清餐饮事业的全新课题。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廖俊清走遍全国,去参加业内的培训、向优秀的餐饮企业学习、向同行讨教、和餐饮朋友进行交流学习,终于慢慢有了方向。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做餐饮,选址是最关键一步,我现在倾向于开社区街边店,一天可以做五个市(一日三餐加下午茶、宵夜)。”廖俊清侃侃而谈,俨然这个领域的专家,“要关注顾客群的饮食需求,兼顾能见度与便利性”。

同时,廖俊清和团队花了大半年的时间重新梳理:聚焦产品,在传统门店的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2015年6月,廖俊清在凤岗镇雁田祥新中路开出了新店,与“大而全”的模式不一样,专做“小而精”,面积从原来的的上千平米变成300平米,1000+的菜品缩减了近90%,聚焦东莞粥和点心,定位为粥点专门店。

除了重新定位,仟福粥点还做了一系列的升级:走小清新时尚餐厅路线,打造开放厨房,透明的橱窗,通过这些细节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材熬水米香—仟福粥点发布东莞粥技术标准

东莞粥依托东莞这座奇特的地理环境——有山区、水乡、沿海、平原,选料丰富,制作方法多样。由于历史悠久,传下来大量的配方及做法,但基本都是口口相传,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文字。

  • 东莞粥的技术标准:材、熬、水、米、香

仟福粥点十几年来钻研东莞粥的工艺,走访、收集了大量的粥铺以及手艺人的经验,并在反复的试验中,最终提炼出东莞粥的制作标准:材熬水米香。即,材为天下鲜,熬久出精华,水取天然泉,米选白珍珠,香传古配方。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千年东莞粥技术标准

对于东莞粥,廖俊清更研究出一整套完整的技术流程,并在技术标准上提炼出工艺和口感特点——180搅、绵柔口感。即,在整个熬粥的过程中,不停地搅拌,直至食材成熟、米水交融,粥的口感绵柔。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2017年,廖俊清重金组建美食研究所、建立配送中心,建立半成品加工厂。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在粥点专门店,有一个“爆款”产品就是来自道滘的鼓手肉丸粥,廖俊清通过探访、琢磨,最终恢复并创新了道滘肉丸的制作技艺。

选好新鲜的湖南宁乡土花猪后腿肉,用两柄铁棒将处理好的肉块锤成肉糜,将肉糜与切粒的肥肉混合,再加入鸡蛋清,在铁盆内不断摔打,直至成胶状,再醒肉一个小时,方挤成肉丸,顾客满意的反馈让廖俊清觉得不计成本投入的传承非常值得。

仟福粥点以“千年东莞粥匠心传承者”为己任,为进一步推广“东莞粥”,仟福粥点受邀参与编撰《千年东莞粥》一书,将自己这些年来总结出的东莞粥工艺标准、心得理念等写进书中,分享给“有志于从事并推广东莞粥美食与文化的企业和个人”。

在廖俊清先生看来,“东莞粥”不局限于东莞人。凡是遵循“材熬水米香”的制作标准,在熬粥的过程中不断地搅拌,直至粥的口感绵柔,就能称为东莞粥。

管理三部曲提升利润,打造健康门店

通过多方位学习,灵活运用学习的营运方法使门店营业额同比增长22.51%,比行业年营业额增长率12.6%要高近一倍实现了单店纯利润160万,离职率仅为6%。

“仟福粥点”结合自身情况及市场大环境,利用三大管理工具,从品牌定位入手,分析了行业现状、自己的产品结构、客户需求和同行概况。随即对自身进行了基本定位,对目标客户群进行了简单画像。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 SWOT分析,创造远超平均的毛利率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是最常听到的俗语之一。这之中最难做到的往往不是知彼之长,而是知己之短。利用SWOT维度进行全方位分析是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增强团队优势、补足企业弱势、看清时代机遇、规避企业风险、爆发无限生机的成功秘诀。

“仟福粥点”在通过系统、科学的分析后确立品牌优势,打造品牌独特性。分析产业结构再进行调整,定下“粥做名,点做利”的经营方针。最终达到粥类综合毛利76%,点心综合毛利63%。

  • 形象升级,品牌符号深入人心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不仅需要好的品质、好的服务,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符号就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同时看到红色和黄色,再让人联想餐饮企业,不少人都会脱口而出麦当劳。

作为营业额金字塔基础之一的企业可视度、易接近度引起了“仟福粥点”的重视。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门店升级前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门店升级后

升级后的店铺及标识统一了字体与颜色,选用了更为柔和的色彩,增强了记忆点与亲和度。使整体店铺感觉更符合客户定位。图片也统一更换为颜色更为温暖、明亮的产品图。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品牌升级前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品牌升级后

  • MSM计划制定,利润同比增长18.42%

“仟福粥点”意识到想要实现企业的创收与员工价值感的实现,在竞争激烈的商圈中杀出重围,MSM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目标的细化,“仟福粥点”定制了契合自身发展的计划书。将重点放在了

大型活动、走进社区、新媒体宣传与新菜品的研发,紧跟热点的同时创造新的产品和其附加价值

通过一系列精细化运营管理,门店平均营业额递增12.44%。通过吸粉成本项目,通过每周/月成本核算,降低了食材成本,利润提升了3%。最终年利润同比增长18.42%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 四个维度打造健康门店,创造最低离职率

打造健康门店最重要的四个维度分别为人员、顾客满意度、销售额和利润。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或是不足都容易造成企业的困境。打造一个健康的、高盈利的门店是要合理地压缩成本的同时创造更大的价值。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仟福粥点”在加强宣传、新品研发、菜单升级的同时,合理降低四大可控成本。学习前店均32人,学习后降低为26人,在保证服务到位的同时灵活排班,减少了班次,提高了人效,降低了离职率。

创始人廖俊青先生说:“我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推广东莞粥。还有一个就是在自己发展的时候带着员工一起发展。”于是,不仅是决策者外出学习,“仟福粥点”针对所有管理层安排了每月一至两次的课程。从17年起,仟福累计参加各种课程百余人次

“东莞粥王”廖俊清:从单店年亏损500万到月利润160万

学习培训

合理组织团队学习,加强人员的选、用、育、留,再借用QSC分析迅速提炼出服务于后厨产品管控提升的关键点。

这些不仅快速提升了服务质量、客户体验度,还增加了客户回头率及员工工作幸福感。降低了人员反复培养的成本、减少了成本损耗。

据统计,全员学习后的“仟福粥点”离职率降低了一半,食材成本降低20%,能源成本整体下降3%,维修费占比下降5%,大众点评好评率上升18%,厨房占比下降12%。

小结:

东莞历史绵长、文化绚丽、影响深远,东莞只缺一个载体,把里面的精彩带出去,让外面的人看见、走进来。

食物可以向外界传播一座城市的文化与正能量;往小了说,食物也能带动一条产业链,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为当地做贡献。

仟福粥点立足5000年东莞粥文化,立志做好东莞粥,用一碗粥传递福气,用一碗粥为东莞代言,用一碗粥改变世界。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