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化常識題

一、對點練

1.下列關於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左拾遺,官名。我國古代有尚左的傳統,一切以左為尊。唐宋時期都是左官高於右官,那時的左右僕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為上。

B.度支,官署名,魏晉時置,掌管全國的財政收支。長官為度支尚書,隋朝改為民部尚書,唐因避李世民諱,改民部為戶部。

C.翰林學士,官名。唐玄宗時號“翰林供奉”,德宗以後有“內相”之稱,唐代後期至清末,其職掌不盡相同。

D.中書舍人,官名。舍人始於先秦,魏晉時於中書省內置中書通事舍人,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稱中書舍人,隋唐至明清沿置,名稱略有變化。

解析:選A A項,“一切以左為尊”錯,周、秦、漢時,以右為尊,元代也以右為尊。

2.下列關於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會試”是我國封建社會科舉考試的一種。鄉試的第二年由皇帝主持在京城舉行,因為在春天舉行,又稱春試或春闈。

B.“致仕”就是舊時官員交還官職,即今所謂退休。依照古制,官員在一般情況下七十歲致仕,有疾患的則可以請求提前。

C.“服闋”是指舊時官員三年守喪期滿除服。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離職回籍守喪,滿三年後朝廷再授予新的職務。

D.“尚書”是中國古代官名。始置於戰國時代,或稱“掌書”,到了隋唐時確定為尚書省下設的六個部的最高行政長官。

解析:選A A項中說會試“由皇帝主持”錯誤,會試由禮部派官員主持。

3.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太學,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漢代於京城設立太學,為中央官學、最高學府。

B.闢,漢代選官制度,即徵召知名人士做官。官府徵召稱“徵”,皇帝徵召稱“闢”。

C.公車,漢代為官署名,天下向朝廷上書言事及徵召等事,經由此處受理。

D.縗絰,分別指古代用麻布製成的喪服和喪帶,即整套喪服,後引申為“服喪”。

解析:選B 後一句表述錯誤,皇帝徵召稱“徵”,官府徵召稱“闢”。

4.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表,中國古代臣子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是封建社會臣下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

B.擢,在原官職上提拔;出,離開京城外調(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

C.刺史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地方監察制度。始於秦,完善於漢,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D.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司”即“主管”“管理”。

解析:選C 刺史,又稱刺使,官職。西漢初年,文帝以御史多失職,命丞相另派人員出刺各地,不常置。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檢核問事”之意。刺史巡行郡縣,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後通稱“刺史”。可見刺史制度始於西漢武帝時期。

5.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郎中,戰國置,後從隋唐到清朝,朝廷各部都設立郎中一職,分掌各司事務,位於尚書、侍郎之下。

B.旗牌,指寫有“令”字的旗和牌,是朝廷頒給封疆大吏或欽差大臣准許其代替王命、便宜行事的憑據。

C.襲封,與“蔭”相同,均指封建時代子孫承襲上輩的封爵,都是一種封建皇帝封賞大臣子女的制度。

D.互市,指中國歷史上中央王朝與外國或異族之間的貿易,漢朝時期出現最早的互市,有名的如明朝的“茶馬互市”等。

解析:選C “蔭”是指封建時代子孫因先輩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權利。

6.下列關於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即位”指開始做帝王或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繼承位子。

B.“刺史”是古代官職名,其職權在不同的時期不完全相同,有時是個虛銜。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個年號,年號是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比如雍熙。

D.“金陵”是南京的別稱,南京是我國著名的六朝古都,其別稱還有建康、江寧、天京、汴梁、石頭城等。

解析:選D D項,“汴梁”不是南京的別稱,而是開封的別稱。

7.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世宗初”“保定元年”“天和元年”“建德元年”“宣政元年”都是以皇帝的年號紀年的方法。此外,古代還有用干支紀年或年號與干支合起來紀年的。

B.“參知政事”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C.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廟號。著名人物有漢高祖劉邦、隋高祖楊堅、唐高祖李淵等。

D.薨,古人對身故有多種方式的描述,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為薨。也可用於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

解析:選A “都是以皇帝的年號紀年的方法”錯誤,“世宗”是皇帝的廟號。

8.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字,又稱“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還起了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字。

B.童子,指童子科考試。童子科是古代選拔人才的制度,漢代已有,始以薦舉為主,後增加考試,只有通過考試的書生才稱童生。

C.五經,儒家五部典籍的合稱。《詩》溫柔寬厚,《書》疏通知遠,《易》潔靜精微,《禮》恭儉莊敬,《春秋》屬詞比事。

D.刑部,又稱“秋官”“憲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獄訟等事務。其最高長官是刑部尚書。

解析:選B 根據明清科舉制度,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的,都稱作童子。

9.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除,指任命官職,如“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職。

B.弱冠,指男子20歲,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

C.丁內艱,是古代喪制名,凡子遭母喪或孫遭祖母喪稱“丁內艱”。

D.至順,是元文宗的年號,帝王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如“元貞”“延祐”“仁宗”“至正”。

解析:選D “仁宗”是廟號,而非年號。

10.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茂才,原作秀才,東漢因避光武帝劉秀的諱而改為茂才。明清兩代,秀才是鄉試中試者的統稱。

B.國子博士,國子監的官員。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又稱“太學”“國學”。

C.起居注,我國古代記錄帝王的言行錄,記錄的內容甚為廣泛,是歷代撰修國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禮樂,指用禮樂教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禮指各種禮節規範,樂指音樂。

解析:選A 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學的生員為“秀才”。要取得這種資格,必須在學道或童子試中被取錄。而鄉試中試者應稱為舉人。

11.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進士第一,即狀元。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元、明、清時期,貢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稱為狀元,二甲稱為榜眼,三甲稱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國刑罰、律令及審核刑名;“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六部”即指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刑部和工部。

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農曆每月的初一,在莊子的《逍遙遊》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後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請退職的委婉說法,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回老家安度晚年;與“致仕”有區別,“致仕”是指官員因為年齡原因而退休,把官職交還給皇帝。

解析:選A 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其中一甲三人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

12.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夷人,原指少數民族的一種。春秋時國民中有華夏和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區分。各諸侯國在經濟文化上較先進而自稱華夏,他們把較為落後的小國或部族稱之為戎、狄、蠻、夷。後來“夷人”就引申為對中國境內除華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稱。

B.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在千百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風俗,如貼春聯(桃符、楹聯)、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吃團圓飯、守歲、拜年等等。

C.歸省,指從外地回到家鄉探親,古時指當官的或是有成就的人迴歸故里。《紅樓夢》第十八回“慶元宵賈元春歸省”中就有賈府隆重迎接元妃回家省親的內容。“歸”在古代指女子出嫁,在《詩經·周南·桃夭》中就有“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之說。

D.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發展的道家學說。因王守仁曾築室於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故稱其學說為“陽明學”。王守仁繼承宋代陸九淵的“心即理”學說,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

解析:選D “道家學說”錯誤,應為“儒家學說”。

13.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三司,源於三公。宋代實行二府三司制,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權。三司掌管度支、戶部、鹽鐵。

B.太祖,廟號稱謂。古代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稱號,常用“祖”與“宗”區分。開國皇帝一般稱“祖”,後繼皇帝稱“宗”。

C.權,暫時代理官職的意思。在我國古代暫代官職的詞語還有“署”“假”“攝”“領”“行”等。

D.節度,節制約束、調度指揮之意,掌握古代地方軍政大權。唐朝初期在邊境設置,宋代初期解除兵權,成為一種象徵榮譽的虛職。

解析:選C 領:以高位兼低職。行:兼攝(官職)。

14.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諸生,古代經考試錄取進入中央、府、州、縣各級學校,包括已經在太學裡學習的生員。

B.予告,古代官吏休假制度。官吏休假稱“告”,二千石以上官吏經考課居最高,允許帶職休假。一般不得歸家,居官不視事。

C.釋褐,褐為粗布衣服,釋褐指脫去平民衣服,到官府任職。後來也指考入各級官辦學校學習的生員。

D.樂府,秦代以來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漢武帝時期擴大樂府規模,從民間蒐集大量民歌,後人稱“漢樂府”。樂府也成為詩體名稱之一。

解析:選C “後來也指考入各級官辦學校學習的生員”錯,應為“也指進士及第授官”。

15.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牧守,州郡的長官,州官稱牧,郡官稱守,意為守護、治理某地的地方官。

B.中書,中書省,古代官署名,是決策機構,負責政令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

C.合從,戰國時,蘇秦遊說六國諸侯聯合拒秦。六國地處南北,故稱合從。

D.足下,謙辭,古代同輩、朋友之間相稱或上稱下都可以用“足下”。

解析:選D “足下”是敬辭,“上稱下”錯誤,應該是“下稱上”。

二、綜合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題。(19分)

趙子潚字清卿,七歲而孤,家貧力學。登宣和中進士第。調真州刑曹掾,與守爭獄事,解官去。改衢州推官。胡唐老奇其才,任之。屬時多故,子潚佐唐老繕完城具,苗、劉兵至城下,不能攻,以功進一秩。累官吏部郎中,求補外,遷戶部郎中,總領江、淮軍馬錢糧。諸司饋禮,月以千緡,悉歸之公帑。除直秘閣、兩浙轉運副使。朝廷遣人檢沙田蘆場,欲概增租額,子潚以承買異冒佔,力止之。時議者言:“田之並太湖者被水患,宜分道諸浦注之江。”詔子潚往案視。還言:“太湖當數州巨浸豈松江一川所能獨洩昔人於常熟北開浦二十四以達大江又開浦十於崑山東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從之。明州守趙善繼治郡殘酷,子潚率諸監司劾罷之。除直敷文閣、知臨安府,吏不能欺,禁權家僦人子女為僕妾者。詔權戶部侍郎,升敷文閣待制,復知臨安府。調三衙卒修築都城,不擾而辦。金主亮渝盟,子潚獻助軍錢十五萬緡,特遷一秩。帝幸建康,充行宮留守參謀官。扈蹕還,復知臨安府。金人來議和,子潚謂事情叵測,宜以軍禮待之。孝宗嗣位,志圖恢復,子潚練兵,習為“鵝鸛魚麗陣”,上觀於便殿,嘉之,賜金帶。擢敷文閣直學士,移知明州、沿海制置使。臺諫王十朋、王大寶抗疏留之,帝曰:“朕委以防海,行召還矣。”初,海寇以賂通郡胥吏,吏反為之用,匿其蹤跡,賊遂大熾,商舶不通。子潚以禮延土豪,俾率郡胥分道入海,告之曰:“用命者有厚賞,不則殺無貸。”

胥眾震恐,爭指賊處,悉禽獲。凡豪猾為賊囊橐者,窮治之,海道遂平。升龍圖閣直學士、知福州。歲飢,告糴旁郡,米價頓平,民賴以濟。進龍圖閣學士,移知泉州。乾道二年卒於官,年六十六。

(選自《宋史·趙子潚傳》,有刪改)

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太湖當數州巨浸/豈松江一川所能獨洩/昔人於常熟北開浦二十四以達大江/又開浦十於崑山東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B.太湖當數州/巨浸豈松江一川/所能獨洩/昔人於常熟北開浦二十四以達大江/又開浦十於崑山東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C.太湖當數州巨浸/豈松江一川所能獨洩/昔人於常熟北開浦/二十四以達大江/又開浦十於崑山/東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D.太湖當數州/巨浸豈松江一川/所能獨洩/昔人於常熟北開浦二十四以達/大江又開浦十於崑山東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解析:選A 解答斷句題,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結構,然後運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太湖當數州巨浸”,這裡“巨浸”為“大湖”的意思,意為“太湖為數州大湖”,句意完整,其後應斷開。排除B、D。“二十四”是修飾其前的“浦”的,中間不可斷開。故排除C,選A。

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郎中,本是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後世以郎中為各部要職。

B.知臨安府,任臨安知府,宋朝時,府的地方長官稱“知某府事”,簡稱“知府”,一般總領一個州府的軍政事務,有時會兼領其他的官職。

C.蹕,指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不準行人過往。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暫住稱作“扈蹕”,而“駐蹕”則指隨從皇帝出行。

D.學士本為負責文學撰述之官,因接近皇帝,往往參與機要政務,宋代始設專職,剛剛入直館閣者則稱為直學士。

解析:選C 扈蹕,指隨從皇帝出行。駐蹕,指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暫住。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趙子潚剛直敢言,不畏權貴。入仕不久,他就與真州太守爭論案件審理問題,並因此辭職而走;後來明州太守趙善繼治郡殘暴,他率眾彈劾了他。

B.趙子潚心繫百姓,體恤民情。朝廷想增加沙田蘆場的承租費用,他極力加以阻止;福州發生饑荒,他多方籌款平抑米價,百姓得以保全。

C.趙子潚處事謹慎,重視軍事。金人前來議和,他認為應當嚴陣以待,以防意外;孝宗繼位,他排練並獻上陣法,受到皇帝嘉獎。

D.趙子潚為官清廉,明於吏治。他總領江、淮軍馬錢糧時,將所得饋贈全部歸入國庫;他看到明州官吏接受海盜賄賂相互勾結,就加以整頓,使海路暢通。

解析:選B “他多方籌款平抑米價”錯誤,原文說他從別的郡中購買糧食,使糧食價格平穩,沒有交代他多方籌款。

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屬時多故,子潚佐唐老繕完城具,苗、劉兵至城下,不能攻,以功進一秩。(5分)

 

(2)胥眾震恐,爭指賊處,悉禽獲。凡豪猾為賊囊橐者,窮治之,海道遂平。(5分)

 

參考答案:(1)恰逢當時變亂紛起,趙子潚輔佐胡唐老修繕城垣器械,苗、劉的軍隊到了城下,不能攻取,趙子潚憑藉功勞晉升一級官職。(得分點:“屬”“佐”“秩”各1分,大意2分)

(2)眾胥吏震驚、害怕,爭著指明賊人所在之地,全部把賊人擒獲。凡是強橫狡詐不守法紀窩藏賊人的,都徹底加以查辦,海道於是得以暢通。(得分點:“悉”“禽”“豪猾”各1分,大意2分)

趙子潚字清卿,七歲就成了孤兒,家庭貧困,努力學習。考中宣和年間的進士。調任真州刑曹掾,因獄事與太守發生爭執,辭官離去。改任衢州推官。胡唐老認為他才能出眾,任用他。恰逢當時變亂紛起,趙子潚輔助胡唐老修繕城垣器械,苗、劉的軍隊到了城下,不能攻取,趙子潚憑藉功勞晉升一級官職。多次升遷後任吏部郎中,請求調到外地就職,任戶部郎中,總領江、淮軍馬錢糧。各部門贈送財物,每月常有千緡,全部歸入國庫。授直秘閣、兩浙轉運副使。朝廷派人檢查沙田蘆場,想要增加租額,趙子潚認為承買不同於冒名佔有,極力阻止。當時諫議官上奏說:“挨著太湖的田地遭受水患,應該分路各浦注入江中。”皇帝詔令趙子潚去調查。回來後,趙子潚說:“太湖為數州大湖,松江一川怎能單獨疏洩。前人在常熟北部開了二十四個浦口通往大江,又在崑山東南開了十個浦口使河水入海,現在全部堵塞,應該加以疏通。”皇帝聽從了他的意見。明州太守趙善繼治理郡務十分殘酷,趙子潚帶領各監司彈劾他,(皇帝)罷免了趙善繼的官職。(趙子潚)被任命為直敷文閣、臨安府知府,官吏欺騙不了他,禁止權貴之家僱良家子女為僕妾。下詔任命他暫代戶部侍郎,升任敷文閣待制,又擔任臨安府知府。調用三衙士卒修築都城,沒有擾亂就辦成了。金主完顏亮背叛盟約,趙子潚獻上助軍錢十五萬緡,特升官一級。皇帝到建康,(趙子潚)充任行宮留守參謀官。隨從皇帝車駕回來,又擔任臨安府知府。金人前來議和,趙子潚認為事情不可預測,和議時應該嚴陣以待。孝宗即位,立志恢復國土,趙子潚練兵,演習“鵝鸛魚麗陣”,皇上在便殿觀看,很讚賞,賞賜他金帶。提拔為敷文閣直學士,調任明州知州、沿海制置使。臺諫王十朋、王大寶上書直言留下趙子潚,皇帝說:“朕委任他防海重任,就要召他回來。”當初,海寇用財物買通郡胥吏,胥吏反過來被他們利用,隱藏他們的蹤跡,賊人於是非常猖獗,商船不通。趙子潚以禮接待當地恃勢橫暴的人,讓他們率領郡胥吏分路入海,告訴他們說:“聽從命令的有厚賞,否則格殺勿論。”眾胥吏震驚、害怕,爭著指明賊人所在之地,全部把賊人擒獲。凡是強橫狡詐不守法紀窩藏賊人的,都徹底加以查辦,海道於是得以暢通。升任龍圖閣直學士、福州知州。當年鬧饑荒,從別的郡中買入糧食,米價立刻平穩,百姓靠此得以救濟。升龍圖閣學士,調任泉州知州。乾道二年在官任上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