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你看过最完美的一部中国电影叫什么名字?

累滴嘎嘎的雷迪嘎嘎


《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荣获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无论是剧情还是演技,电影里面每个角色无论大小都扮演的很到位!徐峥演技太好了!黄毛也演的挺好的。我个人觉得还是挺好的挺完美的一部电影。学院派的认可还不足以形容这部电影的优秀。放眼到至今的国产佳片,该片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我们大概已经忘记国产电影上次拿到9分这样的逆天分数是什么时候了,但通过《我不是药神》我们似乎开始知道什么样的电影能激发全民的热议狂潮。




萌面大虾V搞笑视频段


我认为是由徐峥监制并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最后我一度泪奔,到现在还不敢回忆,折射了社会现状!

男主角是一个胡子拉碴,头发脏乱,不注意个人形象,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中年油腻男人,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和一个长期有病卧床的父亲。自己经营着着印度神油,印度保健品的小铺,正入不敷出,交不起房租,面临要被封店的危险边缘,被生活的重担压的喘不过气来。

离婚的老婆已经再婚怀孕,要出国带着儿子,争夺儿子的抚养权。而孩子的爷爷不想让孙子跟着他妈妈出国。

第一个打动我的细节

周末男主角与儿子见面,儿子要买一双鞋,需要260元,作为父亲,虽然交不起房租,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给了他儿子这笔“巨款”。

我的感觉是:男主角再不堪,也是有儿子的人,那种无比自豪的感觉,给儿子遮风挡雨的高大父亲,孩子的满足,是他最大的满足。让我想到了父爱如山,由此想到了一个背影画面:一个父亲给儿子打伞,自己都淋透了,浑然不觉。

第二个打动我的细节

男主角的父亲长期卧床,在他被房东逼的满嘴脏话,缺钱缺的随时要发疯的感觉这样一个男人。回到家依然对父亲不离不弃,不烦不躁,照顾喂饭,依然强装笑脸,开玩笑有温度。这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孝子。虽然很粗糙,但能给人温暖,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生活太不容易了。

由此我想到现实中的一些人,在外面受了气,回家里就撒气,对外人特别宽容,对家人特别特别严苛,就是常说的“窝里横”,强烈的对比。我也特别看不起这样的人,我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人,我已经接纳并改变自己。

第三个打动我的细节

生活所迫,父亲急需钱住院,为了赚钱,也是为了白血病人能吃上便宜的救命药,男主角挺而走险,违法从印度走私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格列宁”。当时国内进口瑞士的格列宁卖到每瓶3万多,他把印度走私药卖到5000元,得到了广大病友的支持。

插曲有个病人说,因为吃了走私药,吃出病来,以为这个印度格列宁是假药,调查无果。

镜头切换到白血病病友会qq群友们参加了一个德国进口药的发布会,被病人 牧师 识破并揭发了假教授的卖假药阴谋。好多现实中卖保健品假药的桥段上演,打着专家的幌子中饱私囊。所谓的“德国的格列宁”是阿司匹林加了淀粉而已,竟然以搞活动名义卖2000一瓶,在这个抢购的热潮中,有人清醒着反对,打的假专家和组织者们落荒而逃。我笑着笑着哭了。。。。。。

由此我想到:咱们现实生活中,多少人打着专家的旗号 ,讲的头头是道,在卖所谓的保健品和理疗产品,他们利用临时租的场地,用一些便宜的赠品,吸引一群60岁以后的老年人,排着队去领去买他们的产品。

对于我们学医的来说,明明知道是假的,不管用的,也不能站出来,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骗,也还包括我的亲人,无能为力。

这难道是?存在必有道理吗?还是有病乱求医的心理在作怪?

第四个打动我的细节

这引起了医药代表和公安的注意,也引起了另一个上次被打的假药贩子的注意。

男主角被威胁被恐吓,他退缩了,把从印度进口格列宁的代理权转给了假药贩子。这让很多信任他的病友和朋友鄙视和看不起。以为他为了钱而放弃了代理权。

假药贩子竟然把500块的印度进口药格列宁卖到了20000多一瓶。从而引起了病友的反对和不支持。

这之间穿插了男主角程勇用挣来的钱开了正经的工厂。他时常也扪心自问,他放弃了病友们的生命,也经常感到愧疚。

因为白血病朋友因为无钱治疗,自杀,面临死亡。他用自己挣来的钱进口印度的药,并按便宜价卖出,自己贴补病人,说这是还他们的,得到广大病人的拥护。

公安局终于把假药贩子逮住了。也给程勇布下了天罗地网。在抓捕程勇的过程中,有一个病友黄毛为了保护程勇,摆脱公安的追捕,开车撞死了,年仅20岁,一个叛逆的正在改正的青年。

男主人公去了黄毛宿舍,看见黄毛要去回家看父母的火车票,泪如雨下。。。。。。

第五个打动我的细节

公安局抓捕了持有印度进口药的白血病病人。他们竟然无一招供,没有人举报程勇。

其中一个老太太对公安局队长哭着说:“领导,你好!求放过,都是为了多活几年,没有了印度进口药,好多白血病人面临死亡,根本吃不起瑞士进口药。。。。。。”

公安局人员也被感动

第六个感动我的细节

最后男主角被抓,在审判的最后发言,他说了这样的话:“我不怕坐牢,我怕病人不能及时治疗,会死去。”

最后引起政府的重视,解决了“格列宁”的价格问题。

我的感悟:人性如此复杂

总结:男主人公走完了一个平凡人的英雄之旅。。。。。。



洋洋得意伊11


现在印象最深刻的是黄晓明杜江杨紫等人主演的烈火英雄。这部剧热度下去很久后才看。 前面的话感觉还挺平淡的,就是讲黄晓明扮演的消防员江立伟在一次带队灭火行动中,没有保护好战友,然后被降职了,失业等于失去了生活来源,他还有个家要养,妻子有点不理解他,儿子在学校因为他的事情被打了,反正工作生活一团乱, 挺套路的,没什么感动到我。

真正感动我的情节正是高潮部分,有四点。

第一点是当消防员江立伟的儿子在逃离本地被冲散时,被一对无依无靠的老夫妻救了。要知道他们这个时候相当于他们放弃求生的三分之二机会了。

第二点是杨紫这对正在举行婚礼的夫妻徐小斌跟王璐,因为有任务两人就跑了,最后她的丈夫也牺牲了。王璐在沙滩上看到丈夫尸体的时候我也跟着哭了。

第三点就是江立伟(黄晓明)跟马卫国(杜江)一起救火的时候,江立伟这个角色比马卫国大,两人情同手足,所以平时江立伟看起来更加稳重,所以在最关键的时候,他骗了马卫国,让马卫国安全离开火源后自己返回去继续关闭油源开关。

这里我真的吹爆黄晓明的演技,特别特别精彩,他真的是个好演员。

然后是结尾了,马卫国的父亲是他的顶头上司,平时鼓励他积极进取,替代江立伟的位置,但马卫国只想做好本职工作,且不说他没有这个心思,他之前就一直为江立伟降职发声。这部电影的每个人物都挺饱满的!

说歪了!马卫国跟他作为上司的老爸一直不对付,所以马卫国一直觉得他老爸看不起他,但是结尾是杜江作为这次灭火行动“浴火重生”回到家后,他爸立马就拥抱了他,一圈圈烟头表明他一夜没睡!

这部电影前面对家庭关系的轻描淡写恰好跟后面的相依为命成为反差,是一种中国家庭关系的反馈,后面灭火情节细节处理细腻,节奏感很好,说明导演跟演员的用心。

值得反复观看。


江南德善


迄今为止小鱼儿看过最精彩的一部电影,个人为是《唐山大地震》。故事是发生在1976年的7月27日夜。唐山地区爆发了7.8级强烈地震,房屋倒塌民宅无数。面对即将坍塌的大楼,丈夫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都要去救被困的龙凤胎。儿女方登和方达危机时刻方大强拦住了妻子,冲进去营救时不幸遇难。

为了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灯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母亲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做出的抉择,我不知道,我无法感同身受小方登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面对巨大的天灾人祸面前,一个七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心理准备?而且尤其是看见父亲死了。最爱的母亲也把自己放弃的时候,换做是你,你会怎么想呢?后来母亲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的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泽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直到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他们的生命轨迹才走到了一起。

在这部电影里,许多观众也许会记得那个场面。一个板子两头压着姐姐和弟弟。但是两个孩子中只能选择一个,当时搜救人员在对母亲说这个情况时,母亲发疯似的大喊,两个都得救!但是只能救一个,直到徐帆看到其中一头被压着的弟弟,表情痛苦时经过挣扎,最后选择了就弟弟!

这一场面在许多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从祖宗的那块儿传下来就是男丁传宗接代。当时看电影小鱼儿真的被感动了,我真的能理解一个母亲的无奈。

弟弟被救出了姐姐还在地下压着,但是姐姐并没有死,她被解放军收养了。从此在她心中有了深深的阴影,对亲生母亲的阴影。

这部电影真正感人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了。其实无论选谁,母亲这辈子都注定不会好过。男孩子,女孩子都是母亲的心头肉。徐帆也是把一位母亲的伟大和无奈完整的体现了出来,也是这部电影里最大的泪点。

抉择是痛苦的,人活一世,除了极个别幸运儿谁又免得了割的经历,姐姐和弟弟都是妈妈的亲骨肉,妈妈又岂止想保全弟弟,弟弟又何尝想断臂。放弃女儿也是迫不得已,但她始终认为是自己杀了女儿这边女儿回来了,始终原谅不了自己。她不再追求任何欲望的满足和享受,永远等着丈夫和女儿的魂魄归来,32年后女儿终于回来了,便当众给女儿下跪赔罪,这段是真的,真的很感人的。到最后女儿也原谅的母亲,理解了母亲当时做的艰难的抉择,女儿32年的心结也就此解开了。

《唐山大地震》貌似残酷,但却是追求完美。从唐山到玉树,它讴歌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精神,鼓舞的是一种中国人的气质,赞美的是一种我们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感情。

《唐山大地震》把一个幸福的家庭毁了,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段美丽而恒久的情感。


小鱼儿不喜猫


过年在家的时候狂刷电影,那时候让我为之动容的就是红海行动了,尽管很狂野,但还是很现实,它的着重点是在合作帮助之上!没有以男性为中心。

我刚看完它时就感觉太惨了,到处都是伤员,而且还伤的很重!里面大部分的场景分都很暴力血腥,一般胆小的女孩子和老人恐怕都看不进去。但是这就是现实,如果你出生在战争年代,你就要经历这些,你就要每天面对死亡。就算你是出生在和平年代,可你还是不知道满足,每天各种埋怨,一些很小的事你都斤斤计较,生怕度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甚至还有人渴望发生战争呢!还羡慕其他国家的各种自制待遇和人口素质,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将自己和正在经历战争的人比,你是何其幸福!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它里面有一个场景特别让人感动,石头被子弹打中了,受了重伤,但他的女队友始终在陪着他,这个女孩就是他一直暗恋的对象。那时候的石头奄奄一息,但他依旧没有放弃抵抗,他拿起他的枪依旧在坚持奋斗,保护他们的队友,他就是中国军队的优秀代表!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了救一两个人而损失了大批的优秀军人是否值得,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我只知道作为军人,救人是他们的天职,如果不救人,不保卫国家,那么他们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军人最看重的是精神和品格,而不是自己的生命,就普通人而言,或许最为重要,但对他们来说,职责才是最重要的!



一路狂奔的小蜗牛


我们俩~第一个镜头是一张被厚厚的围巾掩住的脸,一双清澈透明的眼睛。我一下子就被这双眼睛吸引住了,有种多年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谓是导演的神来之笔。随着女孩推开一扇陈旧的门,银幕打出“我们俩”三个字,然后片子继续,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而简单正是整个片子的基调。故事一点也不复杂,一个来北京上大学的女生骑着自行车找房子,住进了一个北京老太太的四合院。开始时两人磨擦不断,谁看谁都不顺眼,甚至多次吵架。后来日久长情,成了忘年交,渐渐地谁也离不开谁。再后来,女生搬出来跟男友同居,老太太一个人闷出病来,再后来老太太给孙子让出了房子,自己搬到郊外,最后病死了。

这样一部电影,要是让老张来拍,绝对可以很煽情,但是却不感人。女导演马俪文不会煽情,却可以感动许多人。一老一少,两个都是极倔强的人,吵嘴争执的时间远多于和平共处,甚至还有彼此的算计。到底是什么让她们相依为伴,甚至生死相系?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谜,同时也不需要答案,因为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不打不相识,先结冤家后聚头,日子久了才知道对方的好。在时光的流逝中,在四季的变换中,温情渐渐化解了矛盾,友情化解了敌对。片中有这样几个细节:刚开始时女孩想放东西到老太太的冰箱,老太太说要收电费,后来老太太说女孩把冰箱当自己家的用时,心里其实没有一点怨言。刚开始时女孩想和老太太共用厨房,老太太说你换煤气啊,后来老太太夸女孩会做菜,主动提出共用厨房。这些变化都让人觉得很自然,因为感情是一点点积累的。让老太太的女儿无法理解的是,老太太对女孩比亲人还亲,其实这很正常,中国有句古话叫“远亲不如近邻”,一个朝夕相处的邻居远比偶尔来一次的亲人要可亲得多。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实,故事来自我们熟悉的生活,一切都那么亲切。


张小耐hg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雅俗共赏的典《霸王别姬》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雅俗共赏的典范

电影宣传活动
影片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内蕴丰富深广。张国荣的演出是影片表演上最大亮点,他以形神兼备的演出,将程蝶衣这个“不疯魔不成活”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是《霸王别姬》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霸王是假霸王,虞姬是真虞姬

霸王娶了菊仙,他一直都清楚戏里戏外的区别,但是程蝶衣演了一辈子的虞姬,却不能做到虞姬那般,死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甚至连菊仙都不如。活在了虞姬对霸王的爱里。

不疯魔,不成活

意思是只有达到痴迷的境界,才能将某事做到极致。是一种境界,一种极痴迷的境界,无论对戏还是对事物具有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让人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我地

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一辈子,从哪开始又是从哪里结束,都是不得而知的,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陪着自己身边的人,过完余生。一辈子是多么美妙的一个词语啊,但是最终,他们也没能够在一辈子一起唱戏。

全身心付出。蝶衣就是这样,人戏不分,终究酿成了悲剧。


专业小说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香港电影也是国产,说句实话老片尽管评分高,但是在下实在没有耐心看完,真么多年过去了,除了星爷的喜剧电影,我能说只有无间道了,很多过去了,回顾一下当今电影,在这个特效横飞时代,当然爱国题材,喜剧题材都不可少,票房一度都很高,但是始终无法成为经典。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电影本身不是当时看的有多精彩,拍的有多好,而是很多年以后,再来回顾,你发现你还是可以细品回味,无间道里枪战的镜头几乎很少,由武戏变成文戏,算是一个跨时代的作品,拍摄手法和剧情也是现在的电影所无法超越的,也是好莱坞翻拍中国电影中,唯一拿了奥斯卡奖项的电影,我认为就算再过很多年,无间道会成为电影的教科书,类似于国外教父一样,所以说无间道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艾迪影视分享


1. 李靖说,我要用最后两年把他教化了,这最后两年不是哪吒只剩两年,而是自己只剩两年了;

2. 哪吒三岁生日的时候,只有李靖和太二真人送了礼物,因为只有他们俩知道哪吒还有"以后的日子";

3. 殷夫人很瘦,但是她很强;

4. 乾坤圈抑制了魔丸的法力,所以虽然哪吒和敖丙都是三岁,但是看起来哪吒更小;

4. 片尾职员表里基本上都是中国人的名字;







灰肉兔儿


2006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十分“有趣儿”的电影!经典的黑色幽默,是不可复制的。巧合密集,逻辑合理,而且恰到好处融入本土元素。演员也选的好,单把里面的演员拎出来, 一个零颜值的丑男组合团,撑起了十年后的华语影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